- 相關(guān)推薦
厝火積薪是不是貶義詞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厝火積薪是不是貶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拼音】:cuò huǒ jī xīn
【解釋】: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堆積的柴草下面。比喻潛藏這極大的危險。
【出自】:漢·賈誼《新書·數(shù)寧》:“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示例】: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乃事過境遷,恬嬉如故,~之下,而寢處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騰,卒至魚爛土崩,不可收拾!
【語法】:偏正式;作定語;比喻隱藏極大的禍患
【褒貶】:貶義詞
【英語】: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 -- a hidden danger;in imminent danger;(Latent) troubles lie dormant. ;
成語辨析
【正音】:“厝”字不能讀成“xī”。
厝火積薪的近義詞
累卵之危 朝不保夕 危在旦夕 盲人瞎馬 岌岌可!∏рx一發(fā) 履冰臨淵
厝火積薪的反義詞
防微杜漸 防患未然 曲突徙薪 安然無恙 高枕無憂 杜漸防萌
厝火積薪造句
小煤窯亂開濫采,既破壞地貌又浪費資源,無異于厝火積薪,遲早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他整天跟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到處滾混,真是厝火積薪,這樣下去早晚會出事的。
以你這種居心,去做那種不道德之事,無非是厝火積薪,禍必及身。
拓展:關(guān)于厝火積薪的成語故事介紹
1 、厝火積薪的故事
西漢時賈誼博學(xué)廣識,敢于言事,很有參政才能,因此漢文帝頗為賞識,將他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
賈誼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文人的慷慨意氣。當時正是西漢王朝草創(chuàng)之初,北方匈奴不斷侵擾,國內(nèi)情形也不安定,漢高祖分封的同姓諸侯王力量很大,他們割據(jù)一方,不聽中央號令,擅自發(fā)展自己的實力,有些諸侯王還流露出覬覦[jì yú]帝位的野心。
賈誼洞察到這些潛在的危險,向漢文帝上了一道《治安策》。針對國內(nèi)形勢,他列舉了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淮南王劉長的謀反,吳王劉濞[bì]的不遵法紀,圖謀不軌的事實,提出了自己的治理主張,并且懇切地提醒漢文帝說:“將火種放在堆積的木柴下而安睡在上面,眼下火尚未燃燒起來,就認為很平安。當前的天下形勢,跟這沒有什么兩樣!”
意思是火勢一旦爆發(fā),局面將很難收拾,防患必須在未然前。
漢文帝看了賈誼的上書,被深深地打動了。于是采納了賈誼的一些意見,下令削減諸侯王的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quán)。
但是賈誼年輕氣盛,鋒芒畢露,談及國家的隱患,往往態(tài)度激憤,于是遭到朝中老臣的妒忌排斥。漢文帝一時也聽信了老臣們的非議,將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不再讓他參與朝政。
后來,“厝火積薪”這一典故,用來形容隱伏的禍患。
2、 厝火積薪的材料
【注音】cuò huǒ jī xīn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解釋】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潛伏著很大危險。
【用法】作賓語、定語;比喻隱藏極大的禍患
【近義詞】盲人瞎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年代】古代
3 、厝火積薪的點評
當我們發(fā)現(xiàn)一件事情存在弊端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及時的解決掉這些隱患,因為一直拖延或是坐視不理,只會讓這些隱患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比如說學(xué)習(xí),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每天的預(yù)習(xí)和復(fù)習(xí)工作,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咯。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哦!
【厝火積薪是不是貶義詞】相關(guān)文章:
下場是不是貶義詞01-14
詭譎是不是貶義詞01-15
智謀是不是貶義詞01-16
堂而皇之是不是貶義詞02-17
抗塵走俗是不是貶義詞02-06
欺上瞞下是不是貶義詞02-09
見利忘義是不是貶義詞02-09
陽奉陰違是不是貶義詞02-09
唐哉皇哉是不是貶義詞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