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4篇
今天,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這本書是由九個故事組成,這一個個故事中浸透了油麻地男孩桑桑六年小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九個故事中令我最感動的是藥寮。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
篇一: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
書是良藥,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書是窗戶,高爾基說:“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我在寒假期間就讀了《草房子》這本書,我不禁被蕩漾于整部作
品的悲憫情懷所震撼了。
《草房子》中講述了桑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學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難忘的故事。尤其是最后一章,故事頗為引人入勝。桑桑得了一種難以治愈的病,父親帶他走遍了千山萬水去尋醫(yī),可是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那幾天,桑桑每天晚上都要到老師溫幼菊的家里去看她熬藥。由于溫幼菊經(jīng)常熬藥,所以屋子里彌漫著藥香,于是就有了個很別致的名字“藥寮”。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溫幼菊送給桑桑的兩個字“別怕!”,正是因這兩個字,桑桑才會堅持下去,他的病才得以痊愈。我看著這兩個字,不禁想起那件事……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要帶我去玩刺激的蹦極,到了哪兒,望著周圍人夸張的表情,聽著他們大呼小叫,我的心在顫抖!抬起頭,明晃晃的太陽刺著我的雙眼,四周茫然一片。我的冷汗?jié)B透了背心,我想打退堂鼓了,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天暗了,眼花了。從上面俯視地面,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我趕忙對爸爸說我不玩了,無奈爸爸只好帶著我回到了家。
現(xiàn)在,再看這本書,我的眼角不禁濕潤了,“別怕”這個沉重有力的詞語不僅印在了桑桑的心里,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人生就像是一個迷宮,到處都是死路,還有那無數(shù)的墻壁;“別怕”教會了我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有知難而進的精神,盡自己的全力去克服;“別怕”告訴了我要每時每刻都去探索,去求知,去飽覽無限風光,去感受大自然;“別怕”引領我走入人生,人生的迷宮中不能沒有墻壁,沒有死路,沒有墻壁和死路的.迷宮如同白紙,同樣沒有挫折的人生也是毫無意義。
我不禁把《藥寮》這篇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篇二: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
假期當讀了曹文軒寫的《草房子》最后一篇時我禁不住哭了。
書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得了一種病,脖子上長了一個隆起的腫塊。后來,桑喬(桑桑的爸爸)帶桑桑進城找藥方治療,錢也花了,藥也吃了,罪也受了,可病就是不見好轉。就在這時,一個城里人告訴他們有一位住在牙塘名叫高德邦的老人曾醫(yī)好過與桑桑一模一樣的病,兩人就急忙歡歡喜喜地去找老人治病。老人的兒子說老人去年秋天已經(jīng)去世,希望就這樣破滅了。失去信心又很無助的桑喬想:“既然沒人能治好兒子的病了,就讓桑桑不再受任何痛苦地離開我們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忽然有一天一個郎中路過村子,桑喬又抱著一線希望想再試最后一次,郎中說他也不會治這種病,但是他給桑喬介紹了另一位醫(yī)生。桑喬帶桑桑終于找到這位醫(yī)生,醫(yī)生說桑桑的腫塊叫鼠瘡,得到藥方子的父子倆兒萬分感激地回家了。一個月后,桑桑的病徹底好了并考上了中學,桑喬也因工作出色被任命到縣城邊上的中學任校長。桑桑一家都要隨父親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將載著桑桑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里——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
合上書后,我想象著桑桑那倔強的樣子,還有擁有耐心、信心與恒心對子女充滿愛心的桑喬的形像一直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又想起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點點滴滴的無私的愛......
篇三: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
油麻地是曹文軒小說里常常出現(xiàn)的一個地方,可愛的叮叮當當,可憐的杜元潮,作者都是從這個地方寫起。這次作者要寫的是那金黃的草房子。
草房子描寫了主人公桑桑,六年純真又刻骨銘心的小學生活。他嘗到了人性的丑陋,也嘗到了臨近死亡的對生命的反思,更嘗到了生命的尊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男孩桑桑,油麻地小學校長之子桑桑。他是一個擁有豐富創(chuàng)造力的男孩,他在夏日時拿蚊帳剪成了漁網(wǎng)。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孩,他想要被別人所關注。他也經(jīng)歷過死亡與病痛,在他得了鼠疫后,奄奄一息,快要到閻王殿時。溫幼菊的鼓勵,奶奶為他做出的幫助以及他自己的堅強使他慢慢康復。雖然他在得病時要與他的小伙伴們越來越遠,但是他仍然做出十分開心的樣子,想讓別人放心。其實桑桑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吧。雖然當時十分窮苦,但是桑桑也十分開心,因為他有人關心。他覺得這就足夠了。“知足是福,貪婪是禍.”最近,某報社對中國每個知識階層進行了幸福度測評,發(fā)現(xiàn)小學學歷的國人是最幸福的。最不幸福的就是博士后的國人。因為最幸福的人是知足的,他們每獲得一點便會銘記在心,他們不會記仇。而博士學歷的國人就不一樣,他們學歷高,他們覺得他們理所應當拿到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桑桑的知足使他快樂。
他也十分善良,小時候的質樸、純真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當他的同學紙月,被學校的男同學欺負時,他,只有他,挺身而出。三字經(jīng)上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善良在他的身上燦燦發(fā)光。
杜子康也是令我佩服的人物之一,他本是村里的“富二代”,但是由于一次翻船,把他爸爸的貨物翻到了水里。這一翻,翻出一個凄涼的家庭。但是杜子康沒有自卑,雖然被迫退學,還是用自己獨特的風度,繼續(xù)生活下去。“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后才有可能是一個強者。”這是作者在《青銅葵花》中的一句話。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我們才能脫離絕望。
黃金似得草房子,映照他們純真無暇的童心。也許草房子就是作者心中童真的象征吧。
篇四:名著草房子讀后感范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草房子》。書中的主人公桑桑,他頑皮、聰明;禿頂?shù)年扂Q,別人都嘲笑他,叫他禿鶴;不幸卻又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桑桑了,他是油麻地小學校長桑喬的兒子。有時候桑桑的奇思妙想很瘋狂,有一次,他拿蚊帳來捕魚,結果挨了他媽媽一頓臭罵;還有一次,杜小康想攢錢買商品的時候,他知道了,他就賣了他心愛的白鴿借錢給杜小康用,我很佩服他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真誠的幫助。
禿鶴,其實他姓陸叫陸鶴,因為他沒有頭發(fā),而且是個光頭,所以大家都叫他禿鶴。大家都捉弄他,因此禿鶴很煩惱,所以常常在河邊哭,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并且在一個節(jié)目中好好的表演禿頭的角色,讓同學老師對他刮目相看?磥碇挥邢嘈抛约,再丑陋也有散發(fā)光芒的時候。
紙月,一個內向的女孩,她字寫得很好,而且學習成績也很好。有一次,她把媽媽親手縫制的書包和家里的青菜、雞蛋都送給了桑桑,真是善良的一個女孩。
杜小康曾經(jīng)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有一次他父親做生意虧了,從此家道中落。有一天晚上他父親病了,為了治好父親的病,他家已經(jīng)一貧如洗,杜小康也就退學了,沒有錢上學的杜小康只能和父親一起放鴨子去了。當他們等到鴨子要下蛋的時候,鴨子游到了別人的魚塘里,把魚苗全部吃光了,于是船和鴨子都被扣留。但是他沒有被困難屈服,重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這就是《草房子》里所有人物的故事。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困難要挺身而出去面對它,逃避只會越陷越深,沒有盡頭。
【名著草房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著讀后感06-08
名著讀后感10-16
文學名著《草房子》讀書筆記07-05
名著《飄》的讀后感01-15
經(jīng)典名著的英語讀后感01-15
英語名著讀后感01-11
名著英語讀后感01-14
英語名著讀后感06-08
名著《史記》讀后感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