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的讀后感范文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野火集的讀后感范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野火集的讀后感篇一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從專制到民主,從禁閉到開放,都凝聚著一些人的斗爭和汗水,甚至是犧牲。對于那些奉獻了自己,改變了社會的斗士來說,我們應需奉上真誠的贊美。
過去的臺灣,是一個專制的地區(qū);現(xiàn)在的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受人尊敬、人民素質普遍比較高的地方。這個巨大的改變,離不開一位拒絕沉默的教授――龍應臺。
在龍教授尖銳的筆下,《野火集》誕生了。
這本書正如他的書名一樣,野火般地銷售起來:學校大批大批地訂購;一位醫(yī)生買了300本,四處寄發(fā);走進書店的人們都買兩本,一本送人,一本給自己,就怕看的人不夠多……
這本書,就如拒絕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采取容忍做法的火種,將爭取自己權利的火種撒到每個人的心田。當時,有人把龍應臺當作“縱火犯”來看待,而大部分人,卻看到了自己全部的心里話。
毫無疑問,正是在當時政府的壓迫下,才有那些指責政府不公平的言詞。而政府隨之的改革,也意味著那些為爭取自由的斗士做出的努力沒有白費。
改變社會的,是那些拒絕沉默的人,拒絕容忍的人,是他們,奉獻了自己,為下一代爭取來了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
我為那些勇于奉獻,勇于面對貪官污吏的自由斗士無比敬佩,而對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數(shù),更多的是同情。
別人的囂張很多時候來自你的軟弱和縱容。那些民主斗士為了更美好的社會奉獻斗爭,甚至犧牲,我們什么也沒做卻享受著他們的成果,作為沉默的大多數(shù),是不是應該感到羞恥?
社會的改變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個人創(chuàng)造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推動社會前進。
野火集的讀后感篇二
這本《野火集》,是我看過的書中最令人震撼、反思的。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敢相信以前的臺灣最可怕,心情也隨著作者的描繪場景變化。
當我看到臺灣人民因害怕流氓而不顧自己的家園,任他們隨意踐踏。當我看到他們只能忍受別人欺負,卻一句話也不說,我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為什么他們從不違抗,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為什么他們能忍受半夜時聽著外面那吵鬧的聲音?
這叫我怎么不生氣!
看到釣魚的人從來不會責罵亂扔垃圾的人們,我的心不禁激動起來。他們釣什么魚,河水那么臟,魚都是臟的!愛河的`人,請你們昧著良心問問自己。為什么一聲不吭?你們難道要在旁邊無聲無息地觀看?你們?yōu)槭裁床挥柍馊永娜耍兴麄儾粶试賹⒗舆M河中!想想,那清澈的河水漸漸被污染,根本不能相信它以前是那么純潔。愛河的人,你們的心難道不疼,為什么無動于衷!
這叫我怎么平靜下來!
往下看,我知道了商人們燃燒電纜。他們是那么的過分!他們難道沒有孩子,難道只有親手捧著一個變異的無頭嬰兒,他們才會心痛一下。臺灣的母親是那么期待肚子里的寶寶出生,他們肯定可愛極了,像一個純潔的天使一般。誰能想到生出來的與想象中的完全相反,他們商人還有沒有良心?
看到這些,我不敢相信臺灣發(fā)生了那么多的惡劣事件。這些雖是從前,卻給我們深深的警告。
我根本鎮(zhèn)定不下來!
不要以為你只是社會中的一人,只有團結起來,社會的惡劣情況才會改變!
野火集的讀后感篇三
20世紀80年代的臺灣,正處于熱切希望突破現(xiàn)狀,沖撞權威的年代,1985年以來,龍應臺在臺灣《中國x報》等報刊發(fā)表大量雜文,為這般思潮掀起軒然大波,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并創(chuàng)下一月之內再版二十四次的記錄,風靡臺灣,是80年代對臺灣社會發(fā)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
龍應臺常常針對一種社會現(xiàn)象,一類具體事物,甚至于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給予無情的透視和直接的批評,馬上讓人心有戚戚焉,激起大家的同感。這些事,就發(fā)生在周圍,看得見,摸得著,那么具體、實在、確切;而內中的緣由、涵義、影響、作用,常人似乎無所感,一經(jīng)點破;立時豁然開朗。
此次重新編整后推出的《野火集》,除了保留作者當年的“野火”文字,附加了作者對此文的感言,或對當時時代背景的補充說明,或觀照了對文章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意義,讓人讀后感慨萬分。并邀請二十位華語文學名人如柏楊、余秋雨等,為文或追憶或評析走過“野火時代”的臺灣。
1984年左右,龍應臺開始給《中國x報》寫專欄,后結集出版為《野火集》,這犀利的批判真如野草之勢,也吹了二十年,直到今天,還有海歸不斷地在指出中國精神文明的落后(如劉瑜),但也正是經(jīng)過了二十年之久,很多人站出來說,并不是這樣的。我們也看到很多體現(xiàn)文明的事啊,為什么非要放大這些不文明的事呢?為什么不提出解決的方案呢?二十年前,龍應臺讓每個市民去爭取自己的權利,一定要“生氣”,有“生氣”才能有改變,從制度外部來改變。也許如今臺灣的狀況已經(jīng)得到解決,但如今的大陸問題仍然存在。——蘊秀
【野火集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野火集讀后感10-16
燒野火燒500字作文12-29
桃樹下的野火飯作文700字03-21
燒野火飯作文700字三篇02-12
《新月集》的讀后感09-10
《斷腸集》讀后感04-27
新月集讀后感04-13
草葉集的讀后感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