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分懸賞一篇讀后感
上了金老師的課程,感覺金老師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對歷史、中國歷史、中國法律史有深入的了解與理解,不愧是一位博學的老師。金老師在課后推薦的諸多著作中,我選讀了部分,其中張蔭麟著作與甚有淵源(由張蔭麟當時執(zhí)教的史地教育室最先以石印本形式在貴州遵義面世。謝幼偉博士也曾說過“張蔭麟整部的著作僅有,而這只有史地研究室的石印本”),現(xiàn)將張蔭麟《中國史綱》的讀后感記載如下:
《中國史綱》是當時計劃出版的高中歷史教材《中國史綱》的第一部。1935年張蔭麟從美國留學歸來二年多,任歷史、哲學兩系教授,潛心策劃體例和細目,專致筆耕其所負責的先秦至唐以前部分,其余部分原計劃邀請吳晗、千家駒、王蕓生等分任。之后二年不到,“” 突發(fā),被迫離京輾轉(zhuǎn)南下浙大、,將此前已完稿的八章加寫,由他執(zhí)教的浙江大學史地教育室最先以石印本形式在貴州遵義面世,次年再版,增入九至十一章。
讀過《中國史綱》的,多會驚羨它的文筆流暢粹美,運思遣事之情深意遠,舉重若輕,在通史著作中當時稱絕,后世也罕見。全書沒有累贅冗煩的引文考證,不故作深奧高奇,史事都以“說故事”的方式從容道來,如行云流水,可令讀者享受到一口氣讀完不覺其累的那種爽悅。讀者也很容易輕忽了對著者構(gòu)思和寓意的細心體察,一不經(jīng)意,書中潛心涵泳所得的精警見地,屢屢就從眼皮下滑過。
《中國史綱》只寫到東漢建立為止,全書最精彩、最富的,是第二章到第七章,因為這六章正好關(guān)系到我國歷史走向最早的兩次大轉(zhuǎn)折,是認識中國歷史的大關(guān)節(jié)。在這六章里,層層交疊錯綜推進,著眼于歷史復雜的因果網(wǎng)絡關(guān)系,有放有收,體現(xiàn)了對歷史全局的統(tǒng)攬和深刻的洞察能力。
第二章“周代的封建社會”,通過九個角度的組合,揭示了周代社會的整體面貌,包括社會各階層、城鄉(xiāng)生活狀況、政治管理體制乃至意識形態(tài)等方方面面,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演化史跡,有根有據(jù),平和易懂。使讀者明白:周代是由我們祖先獨創(chuàng)的中國式的“封建”,以家族、宗族聚邑為基礎(chǔ),由部族方邦聯(lián)合,而進至以宗法制為紐帶的“封邦建國”,不是“奴隸制社會”、也不是“領(lǐng)主制社會”。
由第二章直到第七章秦統(tǒng)一止,實際整個成一系統(tǒng),是有關(guān)中國歷史的一個大關(guān)節(jié),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以優(yōu)美似散文的筆調(diào)交代了總的態(tài)勢“春秋時代的歷史大體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輯默然潛移,遠看彷佛靜止;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卻好比奔流的湍瀨,順流的舟輯,揚帆飛駛,頃刻之間,已過了峰嶺千重”。
西周之后,中國歷史的走向,在寫西周時應埋下了伏筆,實際上也是后五章的總起“從這散漫的封建的帝國到漢以后統(tǒng)一的郡縣的帝國,從這階級判分、特權(quán)固定的社會到漢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較平等的社會,這其間的歷史,是我國社會史的中心問題之一”,一千年的變動軌跡及其特征,就這樣簡單概括清楚。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周的“禮制”再完美、再周密,也抵不住人性惡的情欲本能。民襲貴族階級為算計自己的利益,算計別人的利益,“宗族和姻戚的情誼經(jīng)過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名分背后的權(quán)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紙老虎,必被戳穿”(第二章第九節(jié)),終于不斷地相互爭斗、相互殘殺,出新招、換花樣,也一個舊的社會秩序給毀了,也親手把自已所屬的那個階級送進了墳墓。在春秋戰(zhàn)國的五百多年里,再沒有比貴族階級漸次消滅再重大的事件。不知不覺中,所有好事、壞事,都圍繞這個中心轉(zhuǎn),中國歷史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中國史綱》花了五章的篇幅,講了許多故事,描述這種特具中國韻味的“動的歷史記錄”。
此后二千年,所有歷史圍繞著“怎樣永久維持皇室的權(quán)力”這個問題,一代一代的不停地補苴罅漏,為中央與地方的關(guān)系,為鐵打的君王與流水的職官之間的關(guān)系,為寬猛、收放、和戰(zhàn)、治亂等難題,費盡心機。
時間作為一種特殊的過濾器煞是無情,大江東流不止,潮起潮落,風行的未必就能傳承,精粹遭遇冷落亦時或有之。所幸時光似水,反復沖刷篩洗,是沙礫是金子總會逐漸分明,真正的金子即使因緣種種不幸幸,被塵土無辜掩埋了,或遲或都能再見天日。張蔭麟教授(1905-1942)短暫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中國史綱》,也屬于數(shù)十年后重新發(fā)光的一個事例。
【高分懸賞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懸賞時間勵志故事10-18
高分抒情作文11-11
中考高分秘籍11-27
高考英語高分技巧09-26
雅思寫作的高分秘訣11-27
托福寫作的高分原則11-27
GRE寫作高分方法11-28
GRE寫作的高分攻略11-27
高考高分作文05-31
高考英語作文高分技巧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