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11篇【優(yōu)】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相傳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咸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xí)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里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干凈,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jié)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jīng)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jié)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風(fēng)俗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xiāng)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fā)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zhì)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劃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qū)的河西鄉(xiāng)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xí)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灑雄黃酒,佩香囊……在家鄉(xiāng),端午不僅僅是因為要紀念屈原了,還有包粽子的樂趣,吃粽子的甜蜜,賽龍舟的振奮……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準備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豆沙餡的,蜜棗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凈葉片,并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洗了,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壓就緊了,拿出餡兒按入米里面,隨后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團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
端午節(jié)的早晨,媽媽要去買那些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今天,每家每戶的門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實,懸掛艾草,還可以驅(qū)蟲蟻。用完餐,媽媽會燒那艾草給我們洗洗,聽說它有去寒濕消炎等作用。這時候,滿屋都是淡淡的藥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輕氣爽。
在端午這天,必定是要賽龍舟的,可是爸爸說我們這已經(jīng)好久沒劃了。于是他給我們講往年的龍舟競渡!岸岁柕南挛,小孩們都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高興興地跟著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他們都會擠去碼頭或者河邊,掌聲,吶喊,尖叫,口哨,鑼鼓讓你聽不見你自己在說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龍舟讓你目眩神移。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沒有親眼目睹的人是沒有辦法體味當(dāng)中的激動和振奮的!
在這天,人們可以放肆地歡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過年一樣擔(dān)心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個平民的節(jié)日,一個沒有約束的日子。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中國有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四個。我今天就要和大家說說其中的第三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可以叫端陽節(jié)。據(jù)說是來紀念屈原的,其實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節(jié)了,只不過屈原正好在這一天去世了而已。
粽子就是端午節(jié)必需吃的一個食物之一。因為古人認為粽葉能驅(qū)除毒蟲,所以用它包上糯米,蒸好后進行食用,但我也不知這是不是真的。
在這一天早晨,人們會去河邊采摘墨綠色的粽葉。再用它包上漢白玉般的糯米。包好后,像金字塔一樣的菱形,漂亮極了。再把它放進鍋里,蓋上鍋蓋,蒸一個小時后,再打開鍋蓋,里面就會散發(fā)出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股味道融合著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再細細的咬上一口,糯米粘粘的,有的糯米會粘在牙齒上。如果牙齒不好的人,還是不要吃比較好,以防牙齒被粘掉了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口味也越來越多了。有豆沙味、蟹黃味等等。不過我比較能接受的還是簡單樸素的甜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插艾葉。一大清早,大人們就會采摘回新鮮的艾葉,簡單地打理一下,然后放在太陽下曬干,捆成一束,放在門口、窗戶上。據(jù)說可以驅(qū)除五毒,而所謂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蝎子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幾片葉子就可以驅(qū)除這么多的東西,那又發(fā)明那些先進的東西做什么。
在端午節(jié)人們除了吃粽子、插艾葉以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xí)俗,那就是雄黃酒。大人會買一小包的雄黃,然后抓一點放在一個裝著酒的杯子里,大人們經(jīng)常會邊喝雄黃酒邊吃板栗燒雞,但雄黃不能多吃,這是一種有毒的藥材。而小孩子們,就會被大人們用筷子在兩眉之間點一點雄黃,表示以后會平安無病。其實,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有趣的習(xí)俗,我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這些有趣的習(xí)俗是我們的祖先傳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也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我很喜歡它!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蔽业募亦l(xiāng)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各種各樣的風(fēng)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節(jié)的喜悅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節(jié)為啥要吃粽子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問了媽媽,可是媽媽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網(wǎng)查詢,終于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因為亡國之痛,悲憤的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xí)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讓我對屈原肅然起敬,也更加熱愛起包粽子這個習(xí)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廚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擺滿了一大桌,晶瑩剔透的糯米、嫩綠的粽葉、還有各種豆子和紅紅的棗子......
一切準備就緒,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后,先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成漏斗狀,接著將一勺糯米放進“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兩顆紅棗,然后再用糯米填滿剩余空間。最后用繩子將包好的粽子扎起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把他們放在面板上,他們似乎在笑嘻嘻的看著我說:“你不賴呀,這么快就學(xué)會了……”看著我的杰作,我得意極了。
時間差不多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往鍋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嚕咕!钡脑阱伬锊煌5卮螋[著,說笑著。經(jīng)過一段漫長的等待,一家人親手包的粽子終于搬上了餐桌,剎那間,滿屋飄香。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粽子軟糯香甜,紅棗甜而不膩,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嘴里面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讓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聲吟道: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想這一顆顆小小的粽子,飽含著人民對正義之士的懷念之情,亦飽含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離端午節(jié)的日子越來越近。街上飄著陣陣粽香。
我和我的媽媽準備好糯米、粽葉和線等,開始包粽子。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只見媽媽拿一張粽葉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然后用粽葉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線把它拴好?粗鴭寢尠兆樱也唤獾貑枊寢專骸岸宋绻(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耐心地給我講到:“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dāng)時,由一個著名的詩人叫屈原,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陰歷5月5日這天,他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真是太可惜!”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嘆息道。
媽媽繼續(xù)說道: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眿寢屚O率种械幕,抬頭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我們?nèi)ツ暝谛陆蚩匆娺^啊”我不解地問!捌鋵,賽龍舟也與端午節(jié)有關(guān)。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fēng)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薄芭叮沁@樣的。想不到一個節(jié)日還有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們經(jīng)常過的節(jié)日,竟然有這么多的文化。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fā)誓要好好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今天,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過得最開心、最好玩的一天。
說起端午節(jié),有很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習(xí)俗呢,有吃粽子、有賽龍舟、還有掛艾葉……而這些習(xí)俗,據(jù)說都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是為了國家的前途而得不到重用,投江而死的。
一大早,我和弟弟正商量著今天該干什么好呢?我們便在家里這里走一下,那里走一下。這時媽媽突然走出來說:“要不要一起包粽子呢?”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好啊,正好我們沒事干!
包粽子開始了,媽媽像有八只手的“八爪魚”,開始忙碌著準備東西,有糯米、花生紅棗、瘦肉等,不一會兒媽媽就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齊了。我心想媽媽真是神速。∈紫葖寢屄齽幼靼艘粋粽子。我學(xué)著媽媽先把粽葉包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許許多多的米放進粽葉里,再把肉放進去,最后再把粽葉包好用繩子綁緊。哈哈……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之后我又教弟弟,于是我們便包出了各種形狀的粽子,我包出了三角形的粽子,弟弟包了一個正方形的粽子與媽媽包的粽子差遠了。
包完了粽子,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鍋里,我和弟弟在廚房快要流下口水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廚房里圍著媽媽轉(zhuǎn)圈圈,感覺太餓了!大約過了三十分鐘,突然聽到“!钡囊宦,我被嚇了一跳,,原來是鍋蓋發(fā)出的,粽子熟了。我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打開鍋,鍋一打開,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小貓小狗聞到了香味,不知從哪里跑了出來,在我們腳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比我和弟弟還要顯得餓。我和弟弟一人拿了一個粽子放進碗里,把粽葉拿掉之后,我們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和弟弟都挑的是自己包的粽子,外形很難看的那種,但我們都說:“還是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一些。”媽媽沒說什么,只是笑。
今天可開心了,我成功的學(xué)會了包粽子。我告訴媽媽以后我們就不用去買粽子了,可以自己包粽子。媽媽點點頭,今天可真是一個難忘的一天呀!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想起了去年學(xué)的課文“端午的鴨蛋”我決定,給語文老師送一個鴨蛋,表達祝福。在家中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挑出了一個鴨蛋,準備送給老師,可被不知情的父親給打破了。等到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時,鴨蛋早已變成了空殼?粗諝,我心里一團糟,泫然淚下。媽媽看我這樣,邊安慰我,邊從桌下拿出了兩份鴨蛋。原來父親怕我生氣,起早去為我買鴨蛋,怕我不滿意,還買了兩份……聽到這我心中酸酸的,父親對我的愛,總是默默的體現(xiàn)在細微之處,鴨蛋中的父愛。
棕香情
中午,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心中高興得不得了。粽子是姑姑包的,每一個都很精致,一顆顆蜜棗裹在粽子中,包藏了無盡的甜蜜。姑姑看我愛吃,臉上綻出了朵朵菊花。她告訴媽媽這粽子是她早上三點起來包的,怕放大棗酸,我不愛吃,特意買回了蜜棗。怕粽子煮壞,每一個都認真的包好纏緊……看著這粽子,一個個如同菱角,精制挺實。我明白,這其中還包含了姑姑愛我的心。粽香中的親情。
信息情
晚上去姥姥家上網(wǎng),無意間發(fā)現(xiàn)郵箱中來了新郵件,打開一看,令我激動不已,是創(chuàng)網(wǎng)發(fā)來的郵件,祝我端午節(jié)快樂。猛地想起,我還是創(chuàng)網(wǎng)的.一員呢。申請帳號一年多了,也沒去過幾回,可創(chuàng)網(wǎng)沒忘記我,雖然我一篇文章也沒發(fā)。不大一會,手機中傳來了三兒給我發(fā)來的短信,看著看著就覺得有些對不起她,自從鶩姐和我成為同桌后,我便和三兒越來越疏遠。不過,這小丫頭也算有情有義,沒忘記我們之間深厚的友情,端午了還知道來祝賀我。三兒說過,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我答應(yīng)你,承君此諾,必守一生!創(chuàng)網(wǎng)沒忘記我,三兒也沒忘記我,隨著信息傳來的是他們對我的祝福,信息之中的回憶。又是一個端午,胸前荷包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望著西墜的太陽,我心中充滿了欣喜與陽光。今年的端午,情意濃。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明天來我家吃飯噻!薄芭畠,明天端午節(jié),我做菜,家里的親戚都會來!薄昂冒,母親。”我聽到媽媽與外婆的對話,欣喜極了!又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了。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端午節(jié)。我們清早就提著禮品去外婆家?guī)兔。剛進外婆家,就看到外婆忙里忙外,一下子都沒有停歇過,但臉上卻掛著幸福的`微笑。我走進廚房,“哇!好多菜,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突然,外婆拿著刀,對著板上的魚一刀砍去,頓時,血飛濺開來……
時間飛快地流逝著,親戚們都來了,隨著一聲:“開飯了!”忙了一上午的外婆走出來。大家都走到餐桌旁,我望著這山珍海味,垂涎三尺。“來,來,來,坐下吃!巴馄艙u著手說。大姐拿起杯果汁,站起來說:”外婆,我敬您一杯;“大家紛紛拿起杯子:“辛苦了!”外婆笑開了花:“沒有,沒有!薄疤贸粤恕!敝灰娬诶峭袒⒀实谋淼苷f道。姨父抹了抹嘴:“我們玩?zhèn)游戲,如何?”一向貪玩的表妹聽到這話,頓時兩眼放光!坝螒蛞(guī)則,每人輪流說一道菜的名稱!薄焙!“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姐夫看了看桌子:”手撕雞!氨砻玫靡獾卣f:”紅燒排骨。“二姨也一氣呵成;快到我了,我決定說蛋餅,可緊張過度,說成了:”蔡(菜)顏妍。“大家哄堂大笑。表哥剛夾了塊肉放在嘴里,聽到我說,差點把肉噴了出來。爸爸一直在跟外公喝酒,我看見沒人注意我,則又偷偷倒了一杯果汁,我拍拍胸脯:幸好沒人發(fā)現(xiàn)。我們繼續(xù)敞開肚皮大吃特吃。沒過多久,我們都吃飽了,外公打開電視,放起了賽龍舟。
端午節(jié)真快樂!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吃著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總是覺得還有無限的滋味。
小時候一兩歲時,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記得那時每次睡醒午覺以后,奶奶和爺爺都要帶我出去玩一會兒,爺爺?shù)耐犬?dāng)時已經(jīng)靠奶奶攙扶才能勉強走路,奶奶一個手扶著爺爺一個手牽著為我養(yǎng)的小狗,我做在小車里,爺爺推著我(正好小車可以給他當(dāng)拐棍),我用手捧著塑料袋里的小雞,小雞用嘴輕輕地啄著我的手指肚,我發(fā)出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這一切都顯得是那么得恬靜安詳。
到了做飯的時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臺上,我便蹲在上面看著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著小臉,瞅著奶奶那因勞累刻滿皺紋,卻和善的臉,“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報我慈祥的微笑。
漸漸地我長大了,上學(xué)了,在奶奶家那種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似乎離我遠去了。我經(jīng)常是一個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爺爺奶奶也總是像歡迎貴賓一樣招待我,他們會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樣的美味佳肴,后來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爺爺奶奶在電視上特意學(xué)會為我做的`。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堅持把我送回家,其實我家和奶奶家是一個院的,離的很近。盡管我一再謝絕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孫女,“呆呆”的我沒辦法也總是任奶奶粗糙卻不乏溫暖的手拉著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家照顧爺爺,我笑著看著奶奶的背影,笑里藏著無限的感謝和絲絲愧疚。
端午節(jié),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親自送到我家,來來回回往返十四層樓,從不叫苦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奉獻她的愛。此時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覺得粽子里包滿了奶奶對我的愛,溫暖包裹著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僅聞到粽葉的清香,更聞到奶奶對我愛的芬芳。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0
在每一年的節(jié)日中除了春節(jié),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了。因為在這一天我不僅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粽子,而且還能親自動手包一包粽子。
說到端午節(jié),我先來跟大家講一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吧。這一天,人們?yōu)榱思o念愛國大詩人屈原,因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給皇帝提個意見,皇帝聽了,怎么也不同意他的意見,他就很生氣,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走到江邊,投江入死。人們在這一天,就劃著船在河面上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體。就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的投進江河里,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讓魚蝦把粽子吃飽,就不會把屈原的尸體吃掉。所以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有賽龍舟,包粽子的習(xí)慣,就延續(xù)下來,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xué)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jīng)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里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里還念著“好了沒有、好了沒有!卑鸭依锶硕旱霉笮Α=K于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咽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jié)呀!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1
端午節(jié)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秦國滅楚國之后,愛國詩人屈原悲憤極了,便跳入汨羅江自殺。兩岸的民眾為了防止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糯米粽葉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魚蝦食用。端午節(jié)由此而來。這個感人的來歷使我對端午節(jié)喜愛有加。
端午節(jié)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繩、帶荷包、插柳條這幾件風(fēng)俗活動。去年我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jié)。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媽媽買來了糯米和粽葉。奶奶將粽葉幾下折成一個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葉里倒入糯米,放入幾顆棗和葡萄干,接著包好粽 皮,用細繩扎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和奶奶手法很熟練,包起來井井有條;每一個粽子都那么飽然,棱角分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一煮,頓時熱氣騰騰, 香氣四溢。奶奶用漏勺將粽子一個個打撈出來。我嘴很饞,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個!靶C靈鬼!”奶奶不忍心罵我,每次都這樣說。粽子香甜可口,嚼 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著淡淡的棗香,讓人吃了還想吃。
戴花繩和戴荷包也是端午節(jié)風(fēng)俗之一。盡管,我并不喜歡這項活動。奶奶用五彩的絲繩制成花繩,戴在手腕和腳裸上。據(jù)奶奶說,這樣可以防止被蛇咬。奶奶 繡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獅張牙舞爪,長長的鬃毛倒豎著,身上還有一些花紋圖形和金色的小鈴鐺,獅子的四個爪子分別掛著一條線,每條線上是三個生肖 動物,四條線合起來,正好有十二個生肖。
插柳條是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講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門上。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奶奶從柳樹上折下了較好的枝條四五支,拿回家中。爸爸順著木梯爬上房檐,在適當(dāng)?shù)奈恢,插好柳條。
怎么樣,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別有一番風(fēng)味吧!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