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
導(dǎo)語:《狐貍與葡萄》這本書是古希臘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伊索所著作的。作者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描寫手法,通過各種動物來講述一個個深入淺出而又寓意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一)
最近讀了一本書,題目就是《狐貍與葡萄園》。難道這只狐貍錯了嗎?不是的。
人們都說這狐貍餓瘦了進葡萄園,餓瘦了出葡萄園,結(jié)果一無所獲。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如果狐貍在葡萄園外垂涎三尺卻不去品嘗一下這香甜可口的大葡萄,只會給他帶來缺憾,而這種缺憾是彌補不了的,狐貍沒錯,至少他沒留下缺憾!
在學(xué)習(xí)中,如果你一道題不會,浪費了一點時間把它弄會,你肯定不會后悔的,不是嗎?如果你不好好弄清楚,看見別的同學(xué)都會,你肯定也會后悔的,并且是缺憾,更是你知識的一項重大漏洞!
我們中國的'“飛天夢”你知道是怎么圓的嗎?如果我們中國人民看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而不去嘗試飛行,一定會給你留下缺憾,而你是彌補不了的。而我們中國人嘗試了,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我們不會后悔的,我們也沒有做錯,不是嗎?這狐貍也一樣啊,他嘗試了,餓瘦了進,餓瘦了出,換來了他最想要的—香甜可口的大葡萄!
狐貍沒錯,至少他沒留下缺憾;狐貍沒錯,至少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狐貍沒錯,至少他知道了進出葡萄園的方法,而這種方法是別人不知道的;狐貍沒錯,至少……
既然做了就不要后悔,是因為在沒做之前會留下缺憾!
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二)
一、主要內(nèi)容:
狐貍在山腳下看見了一大片高高的葡萄架上結(jié)滿了一串串綠綠的葡萄,它口水都流出來了,就決定摘幾串嘗嘗。狐貍使勁伸長前臂跳著去摘,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急得抓耳撓腮。狐貍是很聰明的,它坐下來仔細的動著腦筋:我應(yīng)該找到一個架子低的.地方,那樣準能摘到葡萄。它繞著葡萄架終于尋找到了一個較低的地方。于是狐貍擺好架勢,猛的一蹦,沒摘到,再蹦,還是沒摘到,還差點閃了腰。狐貍氣壞了,喃喃自語地說:“葡萄青青的,肯定沒長熟,說不定又酸又澀,即使摘到了,吃進嘴里,酸掉了牙,還得吐出來。”
二、好詞佳句:
山腳
抓耳撓腮
喃喃自語
又酸又澀
即使
聰明
尋找
三、讀后感: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知道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思想。有些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東西不好,這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可笑心理。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三)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只狐貍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呢!狐貍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貍后退了幾步繼續(xù)試著夠葡萄。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貍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后,它決定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訴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
《狐貍和葡萄》中我最喜歡的是那些晶瑩剔透的.葡萄了,因為它小又可愛。狐貍雖然很狡猾,但在這個故事中卻是沒有耐心。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它是怎樣沒有耐心的吧?那就聽我一一講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只狐貍已經(jīng)很久沒有吃東西合并。它路過一個長滿葡萄的樹,狐貍見到那些又大又甜的葡萄,饞得直流口水?墒牵帽M了各種辦法,還是沒有一顆葡萄掉不來。葡萄笑了起來,把狐貍氣走了。狐貍掉關(guān)走前還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巧,狐貍剛走,葡萄就掉了下來。
這篇故事給我的感想是:做人要有耐心,如果做事沒有耐心,做什么都是做不好的。有時,不要為一點點的小事,而沒有耐心。
【寓言故事《狐貍與葡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葡萄與狐貍作文09-15
狐貍和葡萄作文03-02
說葡萄酸的狐貍作文12-30
狐貍和葡萄作文(10篇)09-06
狐貍和葡萄作文9篇12-22
狐貍和葡萄作文10篇07-19
狐貍和葡萄英語作文(通用5篇)10-05
狐貍和葡萄擴寫作文(通用23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