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101條建議讀書筆記范文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更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有南師大組織孔起英主編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系列叢書中的在這本書《美術(shù)教育》,這本書將給教師的建議:分成了基本理念、活動設計、實施操作、材料運用、領(lǐng)域滲透、家庭教育和發(fā)展評價七個篇來逐一向我們展現(xiàn)。這里面既有幼兒美術(shù)教育的理論知識還有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疑惑不解甚至還有如何幫助幼兒家長解決幼兒美術(shù)教育中的疑惑。從這本書中,我有三點認識:
1、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理論的高度;
2、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實踐的積淀;
3、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心靈的交融。
在基本理念篇中,我仿佛又一次回到大學,回到課堂,從新拿起我的理論課本,美術(shù)教育的的特點、美術(shù)活動的原則、繪畫的特點還有繪畫的目標原則等等。在日常的美術(shù)教育過程中,很多理論的知識時間一長就會有些模糊,而這次的讀書又讓我鞏固眼了這些寶貴的知識。有的老師可能會認為面向時間的讀物與理論關(guān)系不大,甚至與理論無關(guān),但是實踐都是以理論作為指導的,只有理論結(jié)合實踐才能解決美術(shù)教育過程中的現(xiàn)實問題。
在這本書中,除了理論知道的再一次提高,對我影響頗深的是實踐地積淀。關(guān)于美術(shù)教育中的實踐問題,本書中也有很多地介紹比如不同年齡班的學生美術(shù)欣賞活動的設計要點,不但詳細地予以介紹還附上舉例分析,在看了書中的設計要點以后結(jié)合心中的那些不明白的地方,閱讀后面的案例,就很清楚明白了。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很多在比如: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怎樣讓學生大膽地畫畫?還有如何讓學生既習得技能有不影響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等等。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美術(shù)教育過程,常常會跳出來困擾我們年輕教師,而這本書就通過前人的經(jīng)驗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如同一位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我們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找到捷徑,通過這些實踐的積淀,幫助我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師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與家長相處。教師要主動、積極地幫助家長不斷地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面對孩子美術(shù)活動中的問題,很多家長會有不同的疑惑,作為家長大部分的時,他們會向教師尋求幫助。面對家長的疑惑,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很多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樣,我們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就會有所折扣。在這本書中,就在美術(shù)活動中家長可能存在的問題也給我們比較詳細的建議。如何正確對待社會上組織的繪畫競賽活動或繪畫考級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一般家庭中都會存在的,也是我們教師應該了解的,我們可以在這本書的幫助下,更快地了解到這些知識,使我們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更加地自信。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為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省悟人生——起點上的終點思考。
“ 一個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又實用的方法——由終點開始思考。譬如說人生七十,因此,你可以先想好70歲想干什么,達到什么程度,正在干什么,身邊會有什么人……當這些明確時,你就知道50歲的時候自己應該在哪里,已經(jīng)完成了些什么;在推想40歲、30歲以至于今天。”這是李老師文章中的話。如今的我當然已經(jīng)明白并深切知道自己的一生和學生緊緊連在了一起,和教育脫離不了關(guān)系?墒俏以20歲的時候就沒想過30歲的樣子,在做什么,到什么程度,和什么人在一起。更沒有想過40、50歲甚至再往后的日子。今年我30歲,我會不由自主想一些東西:教學的,教育的等等,會想幾天后的,幾個月后的我在做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當然就會想今后更遠的日子和自己的人生。我想要什么,我該做什么,我正在做什么,開始了思考不就是一個好現(xiàn)象嗎?
醒悟自己——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
“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 是啊,人與人的區(qū)別就是脖子以上的區(qū)別,也就是想法決定活法,活法決定結(jié)果。如果我們和一般的人一樣生活,一樣工作,一樣的追求,一樣的思維方式,一樣的朝九晚五,一樣的春種秋收,你憑什么可以成為不同一般的人!這就像是工廠流水線,同的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會有什么樣的不同。合格的都是相同的,不合格的都是次品。我想可以和別人有些不同,不一定是標新立異,有一個點與別人不同,有自己的特點就可以。往往能給你意外的收獲。我的“自留地”是什么?如何耕種這塊地?很多問題隨著思緒的流動而明晰起來,那樣的我是什么樣子的?人生因為這樣的思索變得神圣而另人向往!
醒悟教學——一切的教育都應該從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入手。
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突出了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些理念不都是在極力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趨力。只有學生真正動起來的課堂,才是以學生為主人的教學。當孩子的眼睛晶亮,雙手揮舞,情不自禁時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課堂嗎?當學生正襟危坐,紋絲不動時,當學生千啟而不發(fā)時,我們是不是要自我反。簩W生愿意學嗎?學生學得開心嗎?
醒悟教育——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
作者在楔子部分的第二句話用簡單客觀的事實和樸實明白的語言道明了教育的幾個利好原則:長者的身教;民主的成長氛圍,彌漫其間的真愛,寬容。他說“我的長輩親友沒人懂教育,但正是不懂教育的他們,卻以勤勞,善良,寬厚的品格無聲的熏陶了我,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礎,讓我能夠自由自在的生長。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盡管我們也曾喊過,教育要有愛心,但是我深深地被這個文本背景下教育是“一腔真愛”感動而且共鳴;我們也認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是讓學生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但我們可能會忽略為學生的體驗創(chuàng)造輕松安全自由的環(huán)境,并用寬容錯誤的博大的愛心允許和用言傳身教引導體驗中的失誤和偏差!短短的三句開篇語深深的打動我,也因為他讓我想起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經(jīng)歷!懊篮萌诵缘乃茉欤⒉恍枰裁锤叱慕逃址,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是的,人性是一個人有別于其他人的根本,人性的善,就像太陽的熱,他會溶解人心中的冰點。而孩子們美好人性的塑造不需要任何的教育,他們只需要接收周圍成人們發(fā)射傳遞來的善良、寬容、仁愛等美好的信息。他們需要的是榜樣與模仿,榜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因此作為我們教師——孩子們心中最崇拜的人,孩子所生長“土壤”的創(chuàng)造者與耕耘者。我們的人性如何?我們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過嗎?相信我們曾經(jīng)努力過,就是不知道堅持過多久?回想一下我們孩提時代,都是善良的,單純的,勇敢的,仁愛的,可是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時候變的世故、狹小,自私起來。其實孩子們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微笑,一息贊許,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擁抱。讓我們平時對孩子們多些贊美與鼓勵,少些批評與指責;多些尊重與理解,少些挖苦與抱怨。這些對于我們來說不算多,也不算難,就像李老師說的“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難的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快樂做。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范文10-21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0-15
《給教師的建議》精選讀書筆記11-27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0-21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精選3篇11-26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32篇)08-26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27篇)12-09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