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在局外,身在局中讀書筆記范文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以為說的是游離在社會之外的人經(jīng)過一系列事件后有了羈絆,然而,我大錯特錯...
《局外人》說的是主人公默爾索因故意殺人被捕審判,但調(diào)查與審判過程一開始就不是注意命案本身的事實過程,而是針對他本人。因為他在母親葬禮中沒有哭,且喝了杯牛奶,并在第二天與女友看了場電影等個人原因,被判死刑。
也就是說,《局外人》著重強調(diào)司法審判上的局外,當然,也有默爾索在他生活中的“局外”。
看一本文學書是可以帶入主角,以他的視角“活”一次的,只是,在這本書我做不到。
請看此書的第一句話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說實話,這個奇葩的開頭深深吸引了我。同時我能感到主角性格的怪異,甚至在下文能“理解”這種怪異。不過我實在難以帶入這樣的人,于是我想到了另一種讀它的辦法。
把它當成游戲。
就像隔著臺電腦在操作人物,推進劇情。
加繆工作室于1940年推出《局外人》,旨在思考存在與虛無,司法與人性。
這個游戲沒有支線,只有主線。一開始默爾索的媽媽去世了,但bgm并不悲傷,是一首平靜的鋼琴曲。隨著任務做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主人公滿足了你的獵奇心理,在母親棺材旁抽煙,第二天與女友約會,之后就像做完了家庭作業(yè)似的隱約放松。
因為天熱,你發(fā)現(xiàn)人物很煩躁,因此殺了那個阿拉伯人,又補了幾槍。進了監(jiān)獄心情值竟然不低,法官秉公執(zhí)法還想夸兩句。
不過到了法庭上,游戲的魅力就體現(xiàn)出來了。(我憋著把第一篇讀完,第二篇確實精彩)本應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被告,被告知“最好不要說話”,這一刻我也同主角一樣感受到了“他們好像是一伙的”,而我,處在局外。
接下來主角的朋友說他正直,鄰居說他是個好人,而法官指責他“毫無人性”、“社會危險分子”,在一套“很有邏輯”的推論中證實了判死刑的必要,以xxx。到這個時候默爾索的心態(tài)才開始崩,他應該覺得自己都供認不諱了不過是做些年牢吧。
誰會想到,因為自己生活中在他人眼里的不正常會成為殺死自己的毒劍。
讓我深思的是,默爾索始終認為自己沒有錯,在與神父最后的交談中他爆發(fā)了。
默爾索,他只是個局外人,他有錯嗎?錯以致死嗎?可惜的是,他只是人在局外,身還在局中。他以“沒必要不去做”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事,他秉持絕不說謊,絕對遵從內(nèi)心的原則,不知不覺走向了局外。
但只要旋渦來臨,仍在局中的身體沒有任何反抗之力,被標簽,被絞殺。
每個人的感悟都不同,我覺得,他的悲劇在于司法邏輯的荒唐與自身沒有能力。司法邏輯書中深切提及這里不表,對于能力,默爾索只是個小職員,我想他如果是個瘋子般的天才科學家,這些事不會被人認為“毫無人性”,甚至輿論會爭相報道這些“趣聞”。
那么有了問題:人生有什么意義呢?默爾索注定是個局外人,也注定不是個天才,這個社會雖沒有這么極端,也確實有那么些荒誕。只能一步步走向虛無嗎?
想想自己有沒有“局外人”過,或多或少有過吧。在你看來很正常的事,別人卻不能理解。笑不出就是不合群,看一些影片沒哭就是冷血,別人說話沒接就是高冷,沒參與討論熱點話題就是過時。
也許你不在意這些,我挺羨慕活在自己世界的人的,這樣的局外人會很自在,至少在學校。但若在意這些,請記得,你我都身在局中。請先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暖則生,寒則殺,也許是你在排斥他人,因為某些東西太難而逃避,這樣做會讓你喪失許多機會。也許你只是單純的反應而已,并不是冷血,只是不想哭。因為與他人格格不入被排斥會感到委屈,那樣的話,強大起來吧。
人生確實沒有意義,像默爾索一輩子也沒找到,他只是溫吞吞地活著,善良卻不求上進。
人生的意義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不讀書的話不會去思考這些煩惱,但既然思考了,那試著去創(chuàng)造吧。
【人在局外,身在局中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人在生活中書寫成長作文06-25
局外人作文04-24
人在旅途作文06-06
一人在家作文11-29
人在高一作文(精選20篇)12-10
人在旅途歌詞翁素英07-10
獨自一人在家06-25
獨自一人在家的作文01-01
一人在家作文精選9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