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
-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
-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熱】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當(dāng)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qū)懸黄^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
用了三天的時間,慢慢地靜靜地看《海上鋼琴師》。
不斷地回放,不斷地思索。
在思想的過程中,悲哀的是:鋪墊、襯托、人物形象特點、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環(huán)境、結(jié)構(gòu)、主題這些詞像小丑一樣地在我的腦海里跳蕩亂舞,我為自己的固化思維惡心。
1900是個象征,是希望?是夢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獨?是決絕?是堅守?……文學(xué)作品鼓勵“合理誤讀”,從文藝學(xué)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被允許的。在一定范圍內(nèi),允許讀者有自己的思考,讓讀者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將他們的想法帶到作品中去,對作品進(jìn)行解構(gòu)與再創(chuàng)造;蛘,這也叫多元解讀,或者,這就是《海上鋼琴師》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個人都從它那里讀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歡1900一臉的清澈,喜歡他沉迷的樣子,喜歡他靜靜地用音樂和心與自己對話。喜歡他說的話。他說:“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并不是無限的,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可是走過跳板之后,前面的鍵盤,有無數(shù)的琴鍵。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不是給凡人奏,是給上帝奏。我生于船,長于船。這艘船每次只載客二千,既載人也載夢想,但范圍離不開船頭與船尾之間,我過慣那樣的日子——陸地?對我來說,陸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條太長的航程,是瓶太濃的香水,是篇無從彈奏的樂章。我沒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間沒有人記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這里。你屬于少數(shù),原諒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
周末,我和朋友去重溫了一部經(jīng)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電影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的杰出鋼琴師,名叫1900。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yǎng),然而養(yǎng)父在他8歲的時候意外死亡。過人的天賦使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愿離開,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最終與船葬于海底。
在這艘船上,1900見了太多來來往往,身份不同的男男女女,有相聚有離別,有剎那的心動,更多的是他獨自一人與鋼琴相伴的孤獨夜晚。年齡雖然在增長,但他心里始終還是那個天真的孩童,有著簡單純粹的心境,從未思考和經(jīng)歷過外界的紛繁復(fù)雜。令人嘆息的是,當(dāng)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幸福,在那一刻,他,往回走了,走回了那艘船。我被1900最后和康恩的對話深深擊中,“城市太大了,綿延不絕,我看不到它的盡頭。你現(xiàn)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里,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不是他缺少勇氣,而是他不愿走出。阻止腳步的,并不是能看見的東西,而是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當(dāng)費吉尼亞號被炸的那一瞬間,我替1900開心也替他難過,他終于解脫,可以離開這個孤獨世界,難過的是他那個心動的遺憾;蛘撸寕髌媪粼趥髌胬铮攀莻髌娲嬖诘囊饬x。
“不知道兩條右臂能彈出什么音樂?希望天堂有鋼琴”。外界的生活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經(jīng)濟(jì)、科技、戰(zhàn)爭……都沒有擾亂1900。大海、鋼琴、人與船、歲月與人生,從展露天賦、收獲關(guān)注、遇見愛情、到面對失去,1900以純粹的生命方式演繹了動人的一生。
我想,他更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寄托,甚至是一個人的初心,又或是一個時代的背影。
知道自己向往什么,知道自己屬于什么,是一種難得可貴的自我修養(yǎng)。“什么東西都有,唯獨沒有盡頭”,縱使外界誘惑千萬,記得不忘初心。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
藝術(shù)是有生命的,這句話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dǎo)演朱塞佩·托納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yuǎn)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電影是由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所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里,音樂的運用很能夠打動觀眾,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那個帶有悲劇和傳奇色彩的1900。
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準(zhǔn)備下船,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郵輪弗吉尼亞號。在這艘船上,密集著形形色色的人,唯獨有一個人,他對大海,有著始終如一的鐘情。對名利,他從來沒有動過心。對音樂,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說“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并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鍵盤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我應(yīng)付得來。走過跳板,前面有無數(shù)的鍵盤。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么奏得出音樂?那是上帝的鋼琴,我彈奏不來!彼f:“只是街道,已經(jīng)好幾千條。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鏡,茫茫無際,思前想后,那樣的'日子怎么過?”有時候,我們在塵世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為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而痛苦,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舍棄而痛苦。有太多的選擇,就會有很多的雜念,這些往往會讓我們忘記了我們最初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在1900的心中,他只愛大海,只愛雙手在琴鍵上飛舞。音樂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樂陪伴著大海,他的靈魂就找到了棲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護(hù)著大海,熱愛著音樂。他最好地詮釋了自由來自內(nèi)心,真正的熱愛是細(xì)水長流的堅守,是堅如磐石的信念。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4
電影結(jié)束時,黑白字幕慢慢閃現(xiàn),但我不忍關(guān)閉視頻窗口。哀怨的小號聲劃破了我的心,悠揚(yáng),但沉重地壓在我的胸口。我心中的悲傷就像濃茶,持續(xù)很久。我拒絕失去這份珍貴的悲傷,并把時間條拉回到他徒勞地演奏的時刻。
他被遺棄在船上,由一個鍋爐工人撫養(yǎng)長大。他的`名字是“丹尼·布德曼1900”。他是一名天才的鋼琴演奏者。在船的舞廳里,他在暴風(fēng)雨中隨著鋼琴跳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繪人們的心靈。他是鋼琴的靈魂。然而,他被環(huán)境限制在船上。雖然世界從他身邊走過,但他不敢進(jìn)入這個世界。
他從未離開過他生活的“弗吉尼亞”。他曾經(jīng)崇拜過那個平凡但布滿灰塵的女孩,但他因為自卑和懦弱而錯過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在舷梯上,他看著無盡的世界猶豫著要不要回來。他還有一個真正進(jìn)入他內(nèi)心的朋友,但他拒絕和他一起下船,選擇了死亡。
正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有數(shù)百萬個琴鍵的鋼琴。那是上帝的鋼琴。光是街道就有數(shù)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一個?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片土地,一種生活?我不知所措,只能選擇一種死法。”因此,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留在船上,在無聲的表演中與殘破的——號船一起爆炸。
一架鋼琴,琴鍵是開始,琴鍵是結(jié)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離。生活的夢想總是存在的,但他終其一生都會退縮至死。原因是他缺乏尊嚴(yán)和戰(zhàn)勝命運的信心,這讓他習(xí)慣了孤獨。他的“無所作為”讓他的幸福成為一場悲劇,永遠(yuǎn)留在他的心里。
看,我不禁想起了距離和我自己。像1900年一樣,我默默地問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告訴我答案。雖然我像其他人一樣努力學(xué)習(xí)和工作,但我能僅僅為了生活而生活嗎?在我心中沒有這樣一個自由和詩意的距離。或者,雖然我心里有這么一個遙遠(yuǎn)的地方,我卻因為理想和懶惰之間的矛盾而猶豫不決?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
《海上鋼琴師》這部老電影想表達(dá)的很多,每次我都被打動,每次我也都被帶入疑惑。
我跟著他一切躲在船里,懼怕這個沒有盡頭的世界。我已經(jīng)發(fā)覺,上帝沒有像對該隱一樣,把他放逐于陸地,而是不再給他輕易開一扇窗戶一扇門,用最好的才華把他包裝起來,放到了許愿瓶的大船上,飄在海洋,沒有終結(jié),但永遠(yuǎn)接近太陽。
上帝的智慧總是無聲的演說,他把人類的所有恐懼,最純真的意念,濃縮在了這個1900孤兒的`身上。他像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從他的身上看到自己,世間百態(tài)和最脆弱最天賦的給予。
記得最后的場景,1900和康坐在廢船里交談,他說出了他的所有迷惑,經(jīng)典的長段自白,敘說自己對未知世界的恐慌,他說外面的世界是無數(shù)琴鍵的鋼琴,只有上帝能夠彈奏,而自己遠(yuǎn)不能夠。他說著,康淚流滿面,甚至哭出聲。這個場景很觸動我,仿佛是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在交談,一個在里面,一個在外面,里面的人說盡了生活中的設(shè)防讓他畏懼,而從外面闖蕩過的人,只能是心酸的默許的回應(yīng)。
他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就是那個樣子,可是還有人要去外面闖一闖。
那么如果我選擇原地待命,也請別說我懦弱或是一根筋。
彈奏生活的章法,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天分。
所以不要任意的去評斷這個電影中的1900,是懦弱還是一根筋,是太矯情的戲劇化還是欲望都市的意識反抗,他不屬于任何一種生活,他被上帝隱秘的藏起,被海洋保管,被一個細(xì)膩多情的導(dǎo)演,用戲劇把他的所有一一遮蓋,所以,他的恐懼他的延宕他的悲情結(jié)局,都是來自人類純真才華時期的抗拒。
他不適合任何一種未來而已。
請你別責(zé)怪,默許這世界的遷就意義。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6
電影結(jié)束后,黑白字幕慢慢閃現(xiàn),我卻不忍關(guān)閉視頻窗口?蓱z兮兮的號角聲,聲音劃破心田,悠揚(yáng),卻沉重地壓在胸口。心里的難過就像濃茶,久久不散。我拒絕失去這份珍貴的悲傷,把時間條拉回到他在虛空中玩耍的那一刻。
他被遺棄在一艘船上,由一名鍋爐工人撫養(yǎng)。他叫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他是一個天生的天才鋼琴家。在船的舞廳里,他在暴風(fēng)雨中與鋼琴共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繪人心。他是鋼琴的'靈魂。但是,他被船上的環(huán)境所束縛,雖然世界從他身邊經(jīng)過,他卻不敢進(jìn)入這個世界。
他從未離開過他生活過的弗吉尼亞。他也愛過那個平凡卻風(fēng)塵仆仆的女孩,卻因為自卑和懦弱而錯過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他看著舷梯上無邊無際的世界,猶豫著要不要回去;他也有一個真正走進(jìn)他內(nèi)心的朋友,卻拒絕和他下船,選擇了死亡。
正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有百萬個琴鍵的鋼琴,這是上帝創(chuàng)作的鋼琴。光是街道就有幾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一個?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片土地,一段人生?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選擇一種死法。于是,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留在了船上,在無聲的表演中,他的世界和老弱病殘的船一起爆炸了。
在鋼琴中,鍵是開始和結(jié)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離,人生的夢想永遠(yuǎn)存在,但他卻畏縮至死。究其原因,是他缺乏尊嚴(yán)和對抗命運的信心,讓他習(xí)慣了孤獨,而他的不作為,讓他的快樂成為一場永遠(yuǎn)存在于他心中的悲劇。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到了距離和自己。像1900年一樣,我默默問自己:你活著是為了什么?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告訴我答案。雖然我和其他人一樣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我是不是單純的為了活著而活著,但我的內(nèi)心卻沒有這樣自由而詩意的距離?或者說,雖然心里有這樣的距離,但是因為理想和懶惰的矛盾而猶豫。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7
1900的出生,似乎已注定他孤單悲凄的命運,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一個囿于自己世界的天才鋼琴師。成長的環(huán)境,讓這名沒有身份、無師便能自通的天才鋼琴師與孤獨相伴。88個鍵盤是他唯一的快樂,也是他的全部,是他演驛生命存在的形式。
因為他的出生和成長環(huán)境,他情不自禁地囿于自己的鋼琴音樂世界里,拒絕陸地常人的生活。他短暫的一生永遠(yuǎn)沒能有勇氣走出弗吉尼亞號,因為來自內(nèi)心對未來無法掌控的恐懼,讓他選擇現(xiàn)狀。最終,他安心了現(xiàn)狀,為每次旅行的20xx人次帶去快樂,消除他們旅途的乏味與不安,他認(rèn)為這樣的生活是有意義的,他也以此籍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他認(rèn)同并堅定他選擇的生活方式,連他唯一的'朋友通過盡力也沒能改變他。
憐憫他的身世,同情他的處境。有三次為他落淚第一次是他的暗戀,那樣青澀又那樣的真誠,觀后感《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一個囿于自己世界的天才鋼琴師》?粗趷勖媲氨憩F(xiàn)出的懦弱,為他同情。他心愛的姑娘甚至沒有感知到他的愛憐!只差那么一小步,他喪失了成功追求人生美好戀愛的機(jī)會。只因他不能走出弗吉尼亞號,他永遠(yuǎn)地失去了他的戀人,成為孤苦的人兒,那段愛情成為一生的懷念和傷痛。第二次為他落淚,是感動的淚水,是因為他決定要走出這個禁固他的大船,開始有了追求自己心中夢想的勇氣。當(dāng)他與每位看著他長大的弗吉尼亞成員分手時,淚水奪眶而出。他站在舷梯中央,未來就會從他的腳下將要開始延伸,然而他卻步了。再次為他的懦弱傷感。第三次流淚,是他選擇與弗吉尼亞號同歸于盡。他臨死前的表白,讓人心碎,沒人疼沒人關(guān)愛,又那樣有才情。那伸在半空中空彈鋼琴的雙手,讓人嗚咽?蓱z的人兒,選擇了讓人意想到又意想不到的悲慘結(jié)局。
宿命,其實是性格所至,是成長環(huán)境在心底無形留下的軌跡,讓他情不自禁的只能選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為1900哀傷!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
看完之后,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別人對這個電影的評價,又怕被引導(dǎo)了思維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所有我先停止了。
可是我有些并不十分理解。
1900,是對世界陌生感的恐懼,而不愿意踏上陸地,無盡的世界沒有盡頭,琴鍵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演繹音樂?
他在對馬克斯闡述他在看懂了陸地之后,又回到了郵輪上,他是開心的,這是看破看透,對吧。
其實我也不甚懂得,魚般的7秒記憶,總是讓我難以回播記住整個過程,但是想記錄這種感覺。
那種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竇初開的眼神。夜里下到船艙,找尋著并親吻了女孩,這是一見鐘情嗎?那份沒送出的樂盤,是他對觸摸不到而又渴望愛的體現(xiàn),這么形容對吧?可是這種愛,為什么又不能讓他真的步下郵輪。
他只學(xué)會了在那片空間大小的環(huán)境下演繹他的人生,甚至隨著郵輪炸毀而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為什么不能嘗試去改變呢?
馬克斯跟我一樣,但是他最后是理解了1900嗎?他哭了,而且也離開了郵輪,也覺得自己很沒用。
有些疑惑,又似能理解1900一樣,無盡的盡頭,在清楚了解的情況下,這算是退縮的行為吧。
為什么不能去嘗試一下呢?共同奔赴毀滅卻留下了自己內(nèi)心最原始的追求?赐炅,有些感慨文字的力量,也很佩服別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對“思考”所做的反饋。而我還需要在點滴中慢慢積累,才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隨意地把看過的感悟描述出來。
寫完這個,內(nèi)心的恐慌感,空虛,還是沒能散去。借著看電影消磨時間,也借著記錄觀影感覺來鍛煉文字能力,也消除內(nèi)心一直惦念著的東西。
順道的,不明白為什么,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恰恰是需要1900對內(nèi)心真實地追崇吧。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9
電影是我休閑時光不可缺少的伙伴,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可以陪伴你打發(fā)時間,更能給你以啟迪。曾經(jīng)朋友給我推薦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但因無暇一直未看,昨天晚上終于有空閑,坐下來好好欣賞了這部電影。
影片全部內(nèi)容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鏟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里發(fā)現(xiàn),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dāng)時是新世紀(jì)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鏟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人們就叫他1900。從此后,他留在弗吉尼亞號,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不是他不愿意去追尋夢想,而是這艘輪船是他人生的起錨地,是他生命的載體,也是他的安全港,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舍棄所有登陸的機(jī)緣。
在他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那就是1900彈奏出來的。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么規(guī)則、標(biāo)準(zhǔn)之類的東西,但是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guī)的能量,以超強(qiáng)的觀察力去審視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內(nèi)心去感悟人生百態(tài),可惜的是他最終無法脫離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海上鋼琴師就是我們身邊那些生存在自我空間里的人們的縮影。他們熟識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熱衷于彈奏屬于自己的音樂,一旦環(huán)境有變,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與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們需要時間、精力來重新適應(yīng),或者無法適應(yīng)。他們在自我封閉中要么頹廢無功,要么創(chuàng)造奇跡,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內(nèi)心的孤寂落寞,展現(xiàn)心靈深處一直向往的世界。
試想,如果1900放棄所謂的堅持,那他的人生是否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呢?當(dāng)然,一個真正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選擇與命運抗?fàn),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選擇逃避,放棄生命,走向絕望。
人生的旅途很短,短暫到有如那一段段跳躍的音符,轉(zhuǎn)瞬即逝,我們只有敞開心扉,包容一切,去努力適應(yīng)一切,才能演繹出精彩樂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
其實,一個月前我已經(jīng)把電影下載到電腦里了,一直沒機(jī)會看,所謂沒機(jī)會不是沒時間,因為看這種電影,必須一氣呵成地看完,還得心無雜念,心無旁騖。這邊廂滿腦子都是明天該買那只股票抄底,那邊廂還要跟著偉大的鋼琴師在海上顛沛流離,如此的私心雜念絕對是對一部好電影的大不敬。所以等來等去,我決定今晚觀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藝電影的片長都不短,幾乎都在兩個小時以上,這讓我很受用,誰叫我是文藝片的粉絲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一位叫1900的鋼琴師在海上生海上長,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當(dāng)然這位鋼琴師不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類似于泰坦尼克號的大船上。他彈鋼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鋼琴師甚至是偉大鋼琴家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因為他彈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熱鬧的都為之折服。然而,鋼琴師1900對大海的.熱愛,準(zhǔn)確地說是對他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的那艘船的癡迷,遠(yuǎn)遠(yuǎn)勝過其他的一切,當(dāng)然也包括鋼琴。電影最后演的是,在那艘即將被銷毀的大船上,海上鋼琴師1900萬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lián)u動手指對著空氣彈琴,看到這里我唏噓不已。
這真的是一部文藝的不能再文藝的電影了。
電影講的是一個人的宿命,至少我是這樣認(rèn)為。當(dāng)一個人的生命被一樣事物決定了的時候,這個人也許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愛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來決定,也許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滿這樣的荒唐。
生命被決定,在這部電影看來是美麗的。
也許,我無法評判劇中人的幸或不幸。不過,我倒寧愿看到電影這樣的結(jié)尾:海上鋼琴師1900跟隨著他的鋼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與死,不在我關(guān)心的范疇之內(nèi)。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
有人說,這是一個杯具。而我卻以為,沒比這更好的結(jié)局了。
假如1900下了船,不外乎兩種結(jié)局。一是徹底地被這個骯臟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摯愛的方面、郁郁而終。而無論是哪一種,遠(yuǎn)沒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這般廣大的胸懷方可容得下他驚世絕艷的才華。即便陸地上有大把大量的資金,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燈紅酒綠的生活,1900卻不是那里。不是一個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這才是個杯具。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無人可以說水里和地上哪個比較好,魚是水,人是地,只不過合適不合適的問題。
與MAX道別的`時候,1900說:“原諒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該怎么樣活下去。記得他決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長時間,最后把帽子扔進(jìn)大海,人卻非常堅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沒嘗試過,終不可以戰(zhàn)勝他的內(nèi)心,只因那里太純凈。他說他看到無數(shù)條街道,卻不知道路該往哪兒走。
看到那里,應(yīng)無人再指責(zé)他的懦弱了。所謂“不懦弱”的大家會在這個骯臟的世界上非常圓滑地活著,他們或是有錢,或是有權(quán),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然而他們終究沒辦法純粹地活,由于愛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顆完整而干凈的心,令他的音樂永遠(yuǎn)流淌著純凈的氣息。
影片的末尾,1900對MAX說:“兩條右臂能彈出什么音樂,期望天堂有鋼琴!蔽蚁,1900終是不是人間,即便在那里,他獲得過無數(shù)掌聲。然而,他需要的不是這部分。假如可以的話,他寧可一個人,一架鋼琴,就如此一向彈下去。
天使不應(yīng)在人間。正如1900最后選擇與船一齊炸毀,這樣,海上會流傳著如此一個傳聞:以往有個天才的鋼琴師,他的音樂令所有人為之折服,他一直沒離開過大海,然而他的心卻已到達(dá)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
很難想象人的一生只在船中度過的樣子。所以就有了一個人在海上的傳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而命運卻選擇了1900在波動的大海和旋律中度過他執(zhí)著卻又短暫的一生。
《海上鋼琴師》,一部意大利充滿藝術(shù)和美學(xué)的音樂電影作品。整個影片看下來,都會被悲傷所環(huán)繞。海上鋼琴師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用心演繹,好象在訴說著他那內(nèi)心空無卻又無奈的絲絲憂傷。
一個被拋棄的孩子,被好心的黑人燒煤工丹尼所收養(yǎng),1900就是他的名字,只因為他是在1900年所生。一場意外老丹尼被飛來的鐵塊砸死了,從此1900又成了沒人要的孩子了,他從未下過那只船,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他雖然8歲了但從官方的角度來看,他好象沒有出生一樣,這是一個怎樣的孤獨!而上帝又是公平的,1900的鋼琴天賦,使他成為“弗吉尼亞號”的海上鋼琴師。
的確,他一生從未下過船。即使是愛情的出現(xiàn)與友情的'勸說都從未動搖過他。玄梯成了他與外界的一面“墻”。有人曾告訴他:“世界就在外面,它只隔著一個跳板,只有一小步,就是海上午那一面!币苍S,1900并不在乎海的那一面的名利與幸福;也許,他在乎的是那種感受—對船上一切的眷戀還有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也許,是他對音樂的熱愛;也許,因為大海所給予他太多的感情,他美妙的靈感就是源于對大海的深情。這正像1900所說的:“我永遠(yuǎn)也看不到盡頭;那些漫無邊際的城市什么都不錯,就是看不到盡頭,也只有在海上,我才能感受的到……1900曾把城市比做鋼琴的鍵盤,城市的鍵盤太大,他無法去演奏。這就是1900能夠放棄愛情,友情的原因。他希望的是一個簡單而又熟悉的生活,在那里只有波動的旋律和起伏的海水。
一聲爆炸聲,結(jié)束了尼“弗吉尼亞號”的旅行,同時也給載著一段傳奇一生的“孤獨”鋼琴師劃上了一個休止符。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3
電影結(jié)束了,黑白字幕緩緩劃過,我卻不忍關(guān)掉視頻窗口。凄婉的小號聲,聲聲切入心中,悠揚(yáng),卻沉甸甸地壓在胸上。心中的憂傷像是濃茶,久久不散。我不愿失掉這珍貴的悲哀,把時間條拉回他在虛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遺棄在船上,被鍋爐工養(yǎng)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他是天生的鋼琴才子,在船的舞廳里,他在風(fēng)暴中與鋼琴起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述人心,他是鋼琴的`靈魂。然而,他被環(huán)境束縛在船上,盡管世界從他身邊經(jīng)過,他卻不敢走進(jìn)這個世界。
他一生都沒離開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亞號”。他也曾愛慕那位平凡但出塵的女孩,卻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卻在舷梯上看著無邊的世界遲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的走進(jìn)他內(nèi)心的朋友,卻拒絕與他下船而選擇死亡。
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擁有百萬琴鍵的鋼琴,那是上帝的鋼琴。只是街道,就有上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的一條?如何選擇一個女性,一棟房屋,一塊地,一個生活?我無所適從,只能選擇一種辦法死去。”于是,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留在船上,在無聲的演奏中和破舊殘廢的船——他的世界一塊爆炸殆盡。
一架鋼琴,琴鍵是始,琴鍵是終。幸福是他心中的遠(yuǎn)方,生活的夢想一直存在,可他一生畏縮至死。究其緣由,是由于他所缺失的與運勢抗?fàn)幍淖饑?yán)和信心,使他習(xí)慣了孤獨,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為了一個永遠(yuǎn)存于心中的悲劇。
看罷,我不由得想到遠(yuǎn)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問自己:“活著到底為了什么?”但內(nèi)心還未告訴我答案。盡管我也像別的人一樣學(xué)習(xí)著,努力著,可我是不是只不過容易地為活著而活著,心中卻沒那樣一個自由與詩意的遠(yuǎn)方呢?還是,盡管我心中有如此的一個遠(yuǎn)方,卻因理想與懶惰的矛盾而躊躇不可以呢?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4
《海上鋼琴師》它沒有恢弘磅礴的氣勢,沒有曲折迷離的情節(jié),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但它卻是一部關(guān)于內(nèi)心深處最微妙弦動的靈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說過這樣幾句話:“城市那么大,看不到盡頭。在哪里?我能看到嗎?就連街道都已經(jīng)數(shù)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土地,開辟一道風(fēng)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選擇,太復(fù)雜的'判斷,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陸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個女人,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反正,這個世界現(xiàn)在也沒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
很多觀片人認(rèn)為1900是命運悲劇與性格悲劇交織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毀滅的結(jié)局,從而也就沒有以嚴(yán)肅的態(tài)度來對待人生,反而從中產(chǎn)生了荒誕感、孤獨感、恐懼感和絕望感,缺乏了與命運抗?fàn)幍淖饑?yán)和信心。這種觀點我不予否認(rèn),但我卻不贊同。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唯一一成不變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變!蔽覀兊氖澜鐣r刻在改變,科技、文化正飛速發(fā)展,我們的步伐也在喧囂浮躁中驅(qū)馳,漸漸地我們的靈魂跟不上腳步,只是一身肉體匆匆來往。在這個大多數(shù)人都瘋狂追逐“錢和權(quán)”的時代,親情、友情、愛情漸漸變了質(zhì),甚至對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歡,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個孩子,一張白紙,它執(zhí)著而單純的喜愛著鋼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悅自己或是獻(xiàn)給心愛的人,他知道他能擁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沒有必要擁有的東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讓自己陷入無盡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許可以在陸地收獲名利,卻只能以遺失本真來作為代價。
最終,他選擇與巨輪一同消失在天際,不是懦弱,而是遵從自己罷了,因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靜。1900,一位駐守在我心中的美麗。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
而整部影片對于一九零零的刻畫則大多深入內(nèi)心,導(dǎo)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純潔世界。彷佛是對這種心靈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與船共沉,又使人覺得這彷佛更像是導(dǎo)演對于這個時代之中純潔與美好的消逝,所表現(xiàn)出的深深的無奈。
要是說《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托雷導(dǎo)演對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認(rèn)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國便是這種充滿利益與誘惑的混沌社會的具體反應(yīng)。彷佛所有的乘客從歐洲遠(yuǎn)到而來,直至為映入他們眼中的自由女神而驚呼,摘下禮帽,大肆的搖臂,只為迎接那充滿大概性的美好未來。影片中的美國承載了大多人的夢想,諸如片中出現(xiàn)的小偷,一九零零說他總是會第一個發(fā)明美國,越是崎嶇潦倒的人越是充滿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馳。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消滅時期的`開始。他將自己拘束在這艘船上,實在是對廣闊世界的恐懼。正如他自己所說“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許的幾句臺詞,發(fā)人憐憫。
這部片子本身也許并不想表達(dá)什么意義,就象一九零零那樣漫不全心的彈奏和憂郁,他很單純,地道,迷茫,卻不需要任何支撐力,就象在風(fēng)暴中他也能優(yōu)雅如常的彈奏著只屬于他的華爾茲樂章,一九零零不停想聽聽海的吶喊,卻最終沒有上岸。愛便愛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卻便退卻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許舉重若輕的一生,象是從未放棄過夢想與尋求,又象是從未有過夢想與尋求。就象海一樣。
我覺得毛孔象通過了微電流,如許宿命的哲學(xué)的無法可想的對話,我們的生命也象一幅掛在墻上的畫。有什么樣的色彩、怎樣在塵土和光影中慢慢陳腐、怎樣在某一天某一時刻悄無聲息的失下來,或許都有過如許一次對話。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9-02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9-04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熱02-20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16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熱】12-27
【薦】《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31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推薦】12-31
【推薦】《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03
【熱門】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