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導語】:麗人生,人生美麗。人生之所以擁有著美麗,是因為它充滿了愛;美麗之所以賦予給人生,是因為它洋溢著幸福。下面是小編為您提供“美麗人生觀后感”,歡迎閱讀與分享。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CNFLA學習網(wǎng)的欄目!
【美麗人生觀后感】一:
《美麗人生》,一如片名,那和煦溫暖的陽光、那充滿智慧的幽默、那深深的愛戀與舐犢之情……這些能夠得上美麗人生的因素卻是發(fā)生在戰(zhàn)爭陰霾之下。殘酷的戰(zhàn)爭為背景使得這一切都那么難能可貴。戰(zhàn)爭是黑暗的,可主人公的心中有陽光,生活便是美好的,態(tài)度便是積極的,心理便是樂觀的,畫面便是明艷的,情節(jié)便是喜劇的。
偶然的邂逅了他的公主;冒充視學官對種族的一番調侃;在叔叔的飯店里左右逢源;和“公主”在雨中漫步,又騎著一匹涂有“猶太馬”字樣的白馬帶著公主逃離訂婚現(xiàn)場;兒子大了,他對兒子說“猶太人和狗不得入內”與“蟑螂與生番不得入內”其實一樣;被納粹抓走了,妻子毅然決然的說自己也是猶太人,跟著他們到了集中營,而他更是對兒子架構了一場精彩刺激的積分游戲,他從德國軍官那兒“翻譯”了游戲規(guī)則,他偷偷跟兒子通過廣播問候他的公主,他給兒子找了一群德國小伙伴,他用餐廳DJ舞曲的留聲機為遠在女營的妻子播放他們曾聽過的歌劇;納粹要撤出集中營了,他對兒子說這是游戲的最后一關,將之藏了起來,他冒著危險尋找妻子而不得,卻還對那些素不相識的女犯們囑咐關心;他被納粹軍官抓住,可在兒子的視線范圍內像在表演一樣做著夸張的動作,為的是讓這個謊圓滿下,讓兒子生存下……幾聲槍響,我們知道,基度被殺了,沒有血腥,沒有絕望,甚至是從容的,像這部片子一直貫穿的那樣。
記得一部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愛是我們臨死時唯一能帶走的東西,它使死亡變得如此從容。”這樣的愛,對妻子,對兒子,對整個世界,在死難面前,在戰(zhàn)爭浩劫面前,是那樣偉大,那樣觸動心靈。
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喜劇片,充斥一些搞笑噱頭,讓人感覺生活是美好快樂的而已。我甚至一開始還有些討厭基度,長相平平,甚至可以說有些丑陋,油嘴滑舌,胡說八道。也忽略了戰(zhàn)爭這個背景?傻胶髞恚故切χ袔I,像卓別林的喜劇勵志電視劇 片一樣。
我已經(jīng)習慣把電影當成娛樂消遣了,加上自身向來開朗,因而為看一部電影而哭的時候很少。但當《美麗人生》到最后響起了一段平靜而深情的畫外音:“這是我的經(jīng)歷,這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予我的恩典。”,我便再也忍不住,在電腦前哭了很久。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那么,《美麗人生》的這樣的悲喜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再拼起來給人看。美好的東西碎了,你固然傷感,但若碎了還能拼起來,雖然不完整,但又是另一番殘缺的美;或者說還有拼起來的希望,便在傷感中給人以希望的感動。如同地震中,你對從廢墟中頑強求生的人而產(chǎn)生的感動遠遠大于對早已埋死了的人的。真正感動人心的不是悲劇本身,而是從平凡中升華的偉大。基度是一個平凡的男人,他與多拉的愛情也平平淡淡,沒有家族、地位、第三者等等的阻隔,連種族的隔閡在片中都刻畫的很淡,自然而然的便結婚生子了,而那場編構的游戲,跟世界大戰(zhàn)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但基度時時都保持的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和充滿智慧的幽默,多拉甘愿說自己是猶太人也要跟隨著家人受難,基度為了讓兒子不受戰(zhàn)爭的身心摧殘而編織的完美謊言,還有一同保持謊言的陌生人……平凡中升華出了人類的永恒主題,生命與愛……
片中幾度描寫到叔本華的意志控制的哲學。但我想,導演加這些巧合的橋段并不是為了增加噱頭,而是這個哲學本身就是整個片子的哲學思考,其意義并不是要說明意志對客觀事物的作用,而是意志控制意志的力量。
前陣子才看過一本小說叫《天堂里的小提琴》,講的是二戰(zhàn)末期的德國,年輕的小提琴家凱勒爾被突然傳喚到了猶太人集中營,集中營的長官命令他在接下的四天里,給幾十個當作實驗品的猶太人表演四場小提琴獨奏,來測試古典音樂是否能夠重新喚起這些麻木僵死靈魂里的求生意識。這本小說的英文名稱叫thesavior,是說小提琴家是這些麻木的猶太人的救贖者么;蛟S這樣的救贖真的有用(在小說中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書中麻木的靈魂與《美麗人生》的靈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他們已經(jīng)心死,外界的拯救也無濟于事,而《美麗人生》告訴我們真正能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因而不論環(huán)境怎樣只要有個美麗的心靈、美麗的意志,那么人生就是美麗的!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想,那何不讓它更美麗一點呢。
【美麗人生觀后感】二:
正如影片前面所說:這是個簡單的故事,但不易說。像寓言,有悲有喜。也像寓言,叫人不可思議。
幾天來,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人活著到底是重,還是輕的問題。如果按巴門尼德所說世界是分成對立的兩半的話:“光明/黑暗、優(yōu)雅/阻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的一半稱為積極的(光明、優(yōu)雅、溫暖、存在),另一半是消極的。那至少有一點難以確定,沉重積極還是輕松積極?巴門尼德的回答是:輕為積極,重為消極。他對吧?這是個疑問。對此,我仍無法下定結論。
但剛剛看了影片《美麗的人生》。讓我暫時的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人生是有時輕,有時重。有時輕中有重,有時重中有輕的。影片剛剛開始,我們可以看到基度像一個快樂和自由的代言人,他在自由中瘋狂,在瘋狂中自由。這時生命和生活對他而言是輕松的。但不久他認識了“公主”黛麗。隨著感情的不斷加深,基度的生活和生命也向沉重悄悄的走去,他費盡心血把黛麗從她的未婚夫手中奪了過來。影片用的表現(xiàn)手法給我們的感覺很輕松,但我們只要稍稍的想一下,或者設身處地的為那時的基度想一想便可以感受到輕松背后的沉重。
當他們結成連理并且有了祖叔華后,生活似乎變得更加有樂趣,甚至讓人充滿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但事實上確實如此嗎?當基度被抓走后,黛麗面對這似乎是突如其來的變故,沒有猶豫,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并決心要和他們永生永世的在一起。于是通往地獄之門的機器載著這群美麗的人們向地獄駛去。
小祖叔華感到自己在游戲中,感到這游戲很有意思,而基度又得把這實質沉重的游戲變得輕松,讓兒子感受到其中的快樂;扔蒙埔獾闹e言讓兒子陶醉在游戲中、寓言中,把沉重變得輕松,而代價是獻出生命。
基度用自己的輕松拯救了自己的妻兒,讓自己的妻兒從沉重中解脫出來,但自己在輕松中飄然而去。這或許是一個男人在苦難和沉重面前所必須做的吧。
看完這個電影,我想寫點東西并不僅僅是因為感動。我認為這個電影成功就成功在我們能以較輕松的態(tài)度看完,但不僅僅停留在此,一笑了之。而我們看完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感到沉重,發(fā)人深思。其次,我想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此電影,便會處于一種“笑著流淚”的狀態(tài)。
生活是充滿寓言的現(xiàn)實,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角兒。
【影片《美麗人生》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影片《鐵人》觀后感12-17
《遷徙的鳥》影片觀后感02-01
影片《暖春》觀后感范文05-04
印度影片《嗝嗝老師》觀后感范文04-17
六年級《美麗人生》觀后感03-08
細節(jié)綻放人生美麗的花作文02-19
《我的燦爛人生》觀后感12-24
電影《美麗戰(zhàn)爭》觀后感范文11-27
《天使愛美麗》觀后感范文04-23
《游戲人生 ZERO》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