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胡佩蘭事跡觀后感-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yī),是濟世良藥。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胡佩蘭事跡觀后感,歡迎閱讀!
胡佩蘭事跡觀后感(一)
1944年,胡佩蘭畢業(yè)于河南大學醫(yī)學部,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y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
胡佩蘭的眼中沒有病人的身份及其貧富,只有病情。她看病開藥方很少超過百元,一輩子只開便宜管用的藥。她說“當醫(yī)生的第一堂課是醫(yī)德課”;“醫(yī)生最開心的事是看著一個個病人帶著痛苦而來,經治療愉快而去,當醫(yī)生不能想發(fā)財”。
胡佩蘭的一生,是心系患者的一生!凹疾辉诟撸诘;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彼詫嶋H行動詮釋了仁心大醫(yī)的深刻內涵。退休后一直在社區(qū)服務中心堅持坐診27年,即使在腰椎間盤突出病情嚴重時,仍堅持坐小推椅每周出診6天,從未間斷。行醫(yī)70年來,她看病堅持在有效的前提下盡量開便宜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努力為病人解決身心的難題。她生活節(jié)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經常拿出微薄的收入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她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為病人看病,留給世人的最后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蘭同志是我國衛(wèi)生戰(zhàn)線上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醫(yī)務工作者的楷模。她心懷大愛,崇仁厚德,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行了一個醫(yī)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譜寫了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
看了胡佩蘭的先進事跡,退休后堅持坐診27年,直至生命終結,使我深深感動,她的“堅持有效原則、便宜原則,在有效的前提下盡量用便宜藥;當醫(yī)生不能想發(fā)財”等肺腑之言又使我慚愧于心。
我們要學習她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的職業(yè)道德,心系群眾、濟世救人的大醫(yī)情懷,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高尚品德,克己助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凝聚正能量,樹立新風尚,爭做健康守護者,爭當患者貼心人,認真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
胡佩蘭事跡觀后感(二)
胡佩蘭,她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是,卻感動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
她本該享受余生年華的清福,但他卻把一生獻給了自己熱愛的工作中
他總是無怨無悔,無私奉獻著,他只是那高山上永不垂暮的青松。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胡佩蘭曾說過:“人不能不做一點貢獻,不能不對別人沒有一點用處!比嘶钪鸵獮閲易鍪虑椋霾涣舜笫伦鲂∈,干不12:022014-12-7了復雜的事就干簡單的事,絕不能功不受祿,不勞而獲。
"醫(yī)者父母心"作為醫(yī)者,就應該有比平常人更多的耐心,把病人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不僅僅是醫(yī)者,其他人也如此。人本應有一顆善良的心,就像胡佩蘭一樣,對自吝嗇,對別人大方。
醫(yī)者,不是表現在你的職位有多高,你的技術有多高,而是表現在你的品行,仁德是怎樣的。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yī),是濟世良藥。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想胡佩蘭一樣的人,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只要留心觀察生活,其實,是很美的。
人,本該有一顆善良的心。這個世界充滿災難,但災難是打不倒我們的。當地震來臨了,當人們感到無助時,是很多好心人,紛紛送來溫暖。還記得在老家上一年級時,四川發(fā)生地震,當時,我們那里是窮山窮水的地方,在綿延是大山里,當新聞一次又一次的播放現場,我的心一陣一陣的抽痛,卻無法幫助他們。后來,學校組織捐款,我們都很窮,身上沒有多少錢,但我們都有一顆熱愛的心靈,紛紛拿出身上的幾毛錢,幾塊錢,雖然很少,但卻包含了我們真摯的幫助關心。
他們也如同胡佩蘭,雖然沒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也是了不起的。
胡佩蘭的這種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每一位人,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對愛情的理解越來越清晰,我給親情的定義越來越深刻,我對責任的認識越來越透徹,我給良知的詮釋越來越豐富。那些無私的人們,詠唱著愛的簡言,讓感動開滿整個春天。
胡佩蘭事跡觀后感(三)
胡佩蘭是鄭州市的一名醫(yī)生。1986年,她70歲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y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后到解放軍3519職工醫(yī)院坐診,2015年受聘到建中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坐診。
作為1944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醫(yī)學部的高材生,胡佩蘭養(yǎng)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從原鄭州鐵路中心醫(yī)院退下來后,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堅持去出診,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湊一起,在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生活節(jié)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
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5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fā),經搶救后,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yī)院坐診。
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
胡佩蘭對病人的態(tài)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說:“醫(yī)患關系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y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y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
2015年1月22日5時30分,98歲的胡佩蘭逝世。留給世人的最后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感動中國欄目組給胡佩蘭的頒獎詞是“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 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yī),是濟世良藥。”
在當晚學習觀看的過程中,廣大職工被一個個感動中國人物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先進事跡所感動。當播到女仁醫(yī)胡佩蘭的`事跡時,在座職工更是激情澎湃、數度落淚。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積極學習胡佩蘭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的忘我精神,深入貫徹“厚德、博學、至臻、致遠”的院訓,完成“關愛生命、呵護健康、服務大眾、奉獻社會”的使命。
【胡佩蘭事跡觀后感-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12-19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2-22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概括05-29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07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22
感動中國頒獎人物事跡觀后感11-06
仁醫(yī)胡佩蘭觀后感(通用10篇)08-28
[精華]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