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xù)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偷書賊的觀后感應該怎么寫?
偷書賊觀后感篇一:
從不曾有一部戰(zhàn)爭電影,帶給我如此平凡的感動,這是一個在普通不過的故事,卻因發(fā)生在了二戰(zhàn)年代而如此的動人心弦,《偷書賊》電影以死神為旁白,卻絲毫不覺令人恐怖,一個小女孩戰(zhàn)爭年代的成長經歷,愛在不經意間讓人為之感動,希望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電影自同名原著改編,電影雖然對原著有著非常大的刪改,甚至在電影中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偷書”這個本自原著的核心情節(jié),但在我眼中,電影只要忠于了小說的本源,哪怕整個顛覆全部的故事情節(jié),依舊會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偷書賊》就是如此,改編并沒有影響原著本身對人性的感動和戰(zhàn)爭的思考,相反電影中美麗動人的小女孩和出色的拍攝手法,讓這個故事和人物頓時鮮活了起來,電影講述了二戰(zhàn)納粹下的德國,被寄養(yǎng)的小女孩與父母,鄰居,以及一個躲藏在她家中的猶太人身上的故事!锻禃\》是非常典型以小博大的電影,人物劇情的發(fā)展看似波瀾不驚,鏡頭從未離開過那個小鎮(zhèn),卻時刻充斥著時代的脈搏,電影女主小女孩的二條主線,與養(yǎng)父母的親情,小男孩與躲藏在家中的猶太人之間的愛情與友情,戰(zhàn)爭的年代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這個名為天堂街的小街,因為戰(zhàn)爭,歧視,分離,死亡,打破著耗時近三分之一時間描繪的那個如此平凡卻暖心的天堂小街,電影中死神的旁白一直是電影劇情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戰(zhàn)爭即將開始,人們歡呼著戰(zhàn)爭,死神此時卻說道:“他們歡呼戰(zhàn)爭,其實是在為我歡呼!睘殡娪皠≈械霓D折,開始展現出了被戰(zhàn)爭陰霾籠罩后天堂街生活的變化,質樸的鏡頭下,每個小女孩心愛人們的離開,讓人在不經意間沉思著戰(zhàn)爭的恐怖卻又在內心對真情有著一種暖人的感悟,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這是一部在我眼中如此完美的電影,它的完美并不僅僅在與電影的劇情上,而更讓人感受到這部電影的是拍攝手法,很少有電影會采用冷暖兩色調切換進行的共進手法,因為這會讓電影的主題不夠鮮明,而在《偷書賊》中,這種手法的運用確實如此的成功,電影在一面從納粹不斷的暴行,逐漸打破著天堂街的生活,讓人感覺到戰(zhàn)爭的恐懼和陰霾,而在另一面,暖色調養(yǎng)父家中為女主拉著手風琴,小女孩與小男孩一起在森林湖畔高喊著希特勒du裁者的罵語,等一系列唯美鏡頭的展現,卻又美輪美奐,讓人感悟著親情與愛情的溫暖,愛與希望,在銀幕上就是如此的在不經意間流露著,這是一個美麗感人至深的故事。
電影最后的結局看似悲劇,但我更愿理解為這是一個圓滿的故事,空襲最后摧毀了整個天堂街,小街上的人都死去了,唯有她存活了下來,并度過了自已之后漫長幸福的人生,或許你會問道?所有摯愛的人們都死去了,這不令人絕望嗎?電影死神的結尾或許就是最好的解答:“戰(zhàn)爭能夠奪去小鎮(zhèn)上所有人的生命,卻帶不走她的回憶,她的平靜,她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生活任何時候只有還有愛與希望,人生就不會因此結局。
偷書賊觀后感篇二:
作為一部描寫二戰(zhàn)的電影,光看片名,還以為是一部關于書籍的《辛德勒名單》,但是,我錯了。電影確實浮光掠影的描寫了一些偷書的經過,但是究其本質,電影是想通過一個小女孩的經歷帶出那段慘痛的歷史而恰巧這個女孩與書有不解之緣。影片的重點不在書,而是偷。
片名偷書賊并不只是說偷書,某種意義上更是從書中偷,偷出知識,偷出希望。我沒看過原著,但是從電影的角度看,電影的視角還是很獨到的,大部分二戰(zhàn)電影要么以戰(zhàn)地為視角,要么以反法西斯國家人民凄涼的生活為視角,而《偷書賊》選擇了以德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為視角,展現二戰(zhàn)不僅給所有受到襲擊的國家?guī)頌碾y,也給發(fā)起戰(zhàn)爭的法西斯國家的普通人民帶來巨大傷害。影片的格調并不像《辛德勒的名單》或是《鋼琴家》那樣堪稱宏偉,它偏向于通過小人物反襯大事件,征兵、空襲、焚書、屠殺猶太人,這部電影幾乎涵蓋了二戰(zhàn)最可惡的罪行,卻用了最小格調的畫面。片中的亮點無疑是死神,一個畫外音,看似虛無縹緲卻又樸實無華的話語中蘊含著一些耐人尋味的道理。
結尾處的相逢似乎是命中注定,代表逆境中人們偷出的感情與希望,那種親情和友情無法被任何東西代替,這也是影片最后既撫慰人心又升華主題的點睛之筆,盡管影片的速度較慢,據說沒有原著精彩,同時整部影片顯得有些過分平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那種始終繚繞心頭的感動揮之不去,成為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另外,千萬不要錯過這部電影的配樂,可能沒有史詩級的場景,震撼內心的音樂絕對是一大亮點!!!
對于表演,影片的主角是一個不得不被家長拋棄在途中又失去弟弟的可憐女孩,由于不認識字,受盡嘲笑,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不幸,但同時她是幸運的,她在人生最痛苦的時候遇到了那些溫暖她的人,養(yǎng)父養(yǎng)母,馬克思,金發(fā)男孩,盡管最后大部分都離她而去,至少他們陪她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光。她對書本的熱愛并不是天生的,是那個時代和反叛的個性以及孤獨的心靈造就了這樣一個偷書賊,最終在書籍的滋養(yǎng)和身邊的溫暖的環(huán)繞下,她度過了那段可怕的時光,迎來了生命的第二春,在書中偷出了知識月希望!不得不說的還有那個黃色頭發(fā)小男孩魯迪,女主人公對于他來說或許也是一本書,他從女主人公那里偷來了很多之前不懂的東西,逐漸變得成熟同時也給予女主人公對生活的希望。
當然,魯迪的死是命中注定的,盡管沒有死在戰(zhàn)場上,逃過了征兵,卻沒能逃過襲擊,畢竟那個年代他似乎擁有的太多了,一個好的父親,一個可愛的女孩,最快的跑步速度還有一個顆永遠樂觀的心。他喜歡過女主人公,但是他沒有說出口,一直到最后,但是也一直守護在女主身旁,直到被死神帶走的那一刻,那是那個年代戰(zhàn)爭中樂觀青少年的縮影,每個人都喜歡魯迪,因為他代表希望,而無論在何時,有希望就是美好的!
【偷書賊觀后感】相關文章:
《偷書賊》讀后感01-05
偷書賊讀后感范文精選06-29
偷書賊讀后感(通用12篇)03-20
偷書賊讀后感600字范文07-14
朋友賊作文01-31
偷書記作文500字03-04
《真正的賊》讀書心得07-05
關于賊的幽默故事03-23
偷書五年級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