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范文4篇
《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一):向小人物們致敬
自從《瘋狂的石頭》這部小成本的國產(chǎn)電影火爆之后,這類電影層出不窮,但成功的畢竟還是寥寥,大部分反響平平,甚至遭人謾罵惡評,不否認一些人拍電影的心態(tài)功利浮躁,但是在追求電影藝術的路上,確是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并默默無聞的努力著。我是小草根,很想向他們表示敬意。
當然我并不知道這部片子的導演屬于哪種,只是看得出來,他很喜歡周星馳,電影中有很多片段看起來似曾相識,演員的風格和感覺也讓我會心一笑,并不是說這電影拍的有多好,演員演的有多到位,只是感覺很親切,很放松的感覺,看到有的地方也會笑出聲來,并不是看到很好玩的東西笑出眼淚的那種,而是像看班里同學模仿周星星風格拍的DV那種感覺,有點好笑,又很輕松,看到不好的地方也會嬉笑的罵,呵呵。
《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二):該公正評價本片
我有一點個人的看法,評價或者衡量一部影片的好壞應該跟拳擊手一樣分重量級。不適合用大投資巨星云集的影片,比如《赤壁》《梅蘭芳》來跟《老五》這類影片比。不能要求小成本電影在場面和精致程度上超越高投入的電影,小成本電影要有自己的生存法則,省錢又出效果就是最好。至少《老五》還能一看,雖然不夠精細,但是至少還有點娛樂效果(山寨版的范冰冰還真有點像)。
豆瓣里經(jīng)常有愛裝B的文藝青年,自己還沒怎么跟藝術沾邊呢就開始用“藝術”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了。光看劇透大家就該知道這就是純搞笑的片子,何必還要用所謂高雅的標準來衡量它呢。
這個喜愛周星星的年輕導演能自己湊拍出這樣一部至少能賣座,至少能讓大家開心的片子,本身就不簡單了,比很多豆瓣里所謂的文藝青年強幾百倍,這些孔乙己般的文藝青年,把自己標榜為只看法國片、只看賈樟柯的有品位的人,但是你們想過你們在靠什么吃飯嗎,如果你們自己去湊錢、去制作一部影片,你們也才會明白其中的困難,藝術、文化、企業(yè)包括個人都是以“生存”為最最重要的。
愛裝文藝的小青年們,請問你們現(xiàn)在是靠文藝謀生的嗎,如果答案是,那我欣賞你,如果答案是你在讀書或者你在靠父母的錢支撐搞藝術,那就不好意思請你去繼續(xù)沉迷與自己的世界里吧,這樣輕松幽默的片子不適合你。
補充一下,這部電影的確不算優(yōu)秀,我給4顆星是因為想鼓勵一下這樣的影片,如果說這樣的電影如同不起眼的街邊小吃的話,那在同時期大導演大制作大明星沒能給我們做出美味大餐的時候,吃點小吃填飽肚子也是可以的。
《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三):脫的徹底
人攏共分就三種
第一種
如果你是一個有思想的人,那就好好把自己的思路理理清楚,出去見人的時候一定要多穿幾件衣服,還最好搭配得當,既有風格與他人不同,還有個性彰顯自個的特點。
第二種
反正也想不出來更新鮮刺激的思路了,干脆就把被人家叫好的叫座的都劃拉到一塊捆綁了打包賤價叫賣。這就是身上有什么就露什么,也不遮掩,無恥的徹底,脫得個精光。也好,不裝犢子,無賴到底。
本片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所有穿衣服的前人致敬,記住,是所有的。
開頭向周星馳老師致敬。緊接著就是向香港電影致敬。再向后就是向山寨精英們致敬。再再后就是向東北小品王致敬。再再再后就是偶忍不住得吐了.....
《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四):這個……
猶豫再三
還是決定寫點東西
首先的承認這是個爛片
放在如今
無論是劇本鏡頭表現(xiàn)還是導演
都是三流的水平
看看豆瓣別的評論也可見一斑
另外這還是一個無厘頭的片子
不得不承認大陸無厘頭的片子幾乎是空白的
黑色幽默倒是玩的越來越如火純青
無厘頭自然要和周星馳同學做一番比較
其實片中也毫不避諱的提到了周星馳同學
看得出導演對于周星馳的喜愛和模仿
當然這些都不是我想說的
很多人認為這個片不夠好很大原因是因為其模仿的無厘頭
舉一個例子
開頭老五出場的時候拍腳的鏡頭在《少林足球》里一定能找到類似的
其實回想一些周星馳當年的經(jīng)典
比如說《逃學威龍》系列
現(xiàn)在回頭在劇本其實寫的也是很簡單膚淺的
也沒有什么懸念在結尾(這個片算是有懸念吧)
大家之所以認為周星馳的電影經(jīng)典
我想跟當年的情感有很大的關系
畢竟那是十幾年看的電影
當時認為是非常的經(jīng)典的(90年代的確是無厘頭巔峰的時代)
所以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會覺得很不錯
而不會跟現(xiàn)在的電影做一些比較
所以說《老五》這個片
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壞罷了
【《老五的奧斯卡》觀后感范文4篇】相關文章:
《2012》的觀后感范文11-26
《北愛》的觀后感范文11-13
《情書》的觀后感范文05-03
愛的鐘聲的觀后感范文05-04
《憤怒的小孩》的觀后感范文04-30
《卑鄙的我》的觀后感范文04-27
變形計的觀后感范文10-25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范文02-18
關于《芳華》的觀后感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