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有進步語文教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的是小燕子在媽媽的幫助下逐漸進步的過程。題目《每次都有進步》,既是媽媽對小燕子的肯定,又是小燕子自身成長過程的體現(xiàn)。
設(shè)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通過采取多種方式的讀,使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悟,讀有所得,從讀中受到感染,獲得啟迪,并通過拓展閱讀,擴大閱讀量。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小燕子3次觀察冬瓜和茄子每次都有進步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勤于思考的意識。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5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小燕子的成長過程,學習小燕子虛心學習、留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入手導(dǎo)入新?
1.說說自己知道的幾種蔬菜,并說出自己愛吃的一種蔬菜的樣子。
2.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卡片導(dǎo)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通讀課文。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字音。
3.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名接讀課文,檢測讀文情況。
(本環(huán)節(jié)力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大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做好準備。)
三、深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自由讀3~7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1)小燕子觀察了幾次冬瓜和茄子?每次都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有哪些不同之處?
(2)小燕子的進步表現(xiàn)在哪兒?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dǎo)。
3.集體反饋。
4.指導(dǎo)朗讀小燕子的話。
小結(jié):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也基本上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小燕子觀察了3次:第1次發(fā)現(xiàn)了形狀不同,第2次發(fā)現(xiàn)顏色不同,第3次發(fā)現(xiàn)了細節(jié)上的不同——有細毛和小刺兒。
5.指導(dǎo)朗讀燕子媽媽的話。
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真好呀!因為小燕子的觀察一次比一次仔細,做事一次比一次認真,所以媽媽說它每次都有進步。老師希望你們在學習上也能像小燕子一樣,認真細致,每次都有進步。
6.分角色朗讀媽媽和小燕子的對話。
(這一設(shè)計是把學習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了解內(nèi)容,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能力。)
四、檢查識字
抽學生認讀字卡,交流識字方法。
五、拓展延伸
1.仔細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注音版)》中21課《齊白石畫蝦》。
2.讀完這個故事,讓學生說一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設(shè)計
每次都有進步
菜園里冬瓜—大—青—有細毛
茄子—小—紫—有小刺兒認真細致地觀察
【每次都有進步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語文教案12-11
趙傳《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歌詞02-07
競爭,進步作文09-09
每次選擇,都是祝福的開始的哲理故事11-08
書,進步的階梯06-01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03-02
語文《檢閱》教案11-27
語文閱讀教案09-19
語文《公輸》教案08-20
人人都有尊嚴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