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好朋友》語言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好朋友》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好朋友》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會在語言的指導下,對畫面內容展開聯(lián)想;
2、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
3、知道應該愛護=保護鳥類,樹立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了解有關大雁在公園里生活的情況。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2、觀察畫面;
3、講述圖片;
4、討論:
我們怎樣和大雁結成朋友,讓它們每年都到這里來生活?
5、把愛護鳥類的辦法畫出來;
6、評價、結束課。
活動反思:
課前的資料收集不夠,學生對動物相關知識的了解比較匱乏,交流起來,面不夠廣,內容不夠豐富。尤其是“動物在醫(yī)療和科技方面對人類有什么幫助”的問題,幾乎是難倒了所有的孩子們。他們沒有理解問題的指向,甚至有人都說到了樹木對我們人類的啟發(fā)。于是,順勢引導他們多渠道去豐富關于動物的資料大全并推介有關動物的書籍與資料。
整合單元教材內容,將教材第一課時《我最喜歡的動物》中大熊貓的實例安排在第三課時,用臥龍保護區(qū)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把大熊貓抱到安全地帶并悉心照料作為保護動物的切入口,樹立榜樣,情境導行,讓學生在深深感動之時有話可說,有想法要付諸實際行動。伴隨著音樂,孩子們紛紛寫下對熊貓的關心和祝福,寫下對保護動物的句句倡議,真切而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在貼心型的時候能夠讓學生自己把所寫的內容讀下來,那就有更深刻的感動和更明顯的號召了。
《我們的好朋友》語言教案2
目標:
1.能初步用排比方式創(chuàng)編兒歌,體現(xiàn)對標志的認識。
2.積極參與班級討論,嘗試共同創(chuàng)編兒歌,體驗創(chuàng)編兒歌的樂趣。
準備:
1.幼兒對各種標志顏色和作用有了了解。
2.標志卡片。
3.紙、筆。
過程:
1.鞏固對標志的了解。
出示標志卡片,說說標志卡片的顏色和含義,進一步知道標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創(chuàng)編兒歌。
a.教師念兒歌上半部,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下半部的愿望。
媽媽告訴我:標志是我們的好朋友。
它雖然不會說話。
卻能告訴我們:這是什么地方?
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標志,真能有這么神奇嗎?
b.幼兒集體創(chuàng)編兒歌。
c.啟發(fā)幼兒從標志的顏色、作用入手來創(chuàng)編兒歌。
d.從一方面入手(如:黃色的標志是警告……),共同來創(chuàng)編。
【《我們的好朋友》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教案:我們都是好朋友11-18
大班語言教案:好朋友04-26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好朋友11-02
小班語言教案《我的好朋友》10-09
中班社會教案:我們的好朋友樹木08-29
大班語言教案:好朋友15篇10-03
中班語言教案:好朋友15篇04-19
中班語言優(yōu)質課教案《好朋友》04-04
大班語言教案:好朋友(15篇)10-03
好朋友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