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身邊人物(同學之間)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征。
知道臉形和頭發(fā)構成人物頭部的大體輪廓。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畫家自畫像局部的表現(xiàn)技巧,用分析、比較的
方法學習漫畫“省略、夸張、比擬、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畫家“自畫像”的意境創(chuàng)作,體會嘗試
自畫像要突出個性特征介紹自我的“名片”要求。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臉形、頭發(fā)等局部造型體驗。
教學難點:意境創(chuàng)設。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
1、小組同學間相互觀察對方的特征??。
2、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發(fā)型等)。
二、展示交流
1、對方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你的同學有哪些較為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
性格等)。
3、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的特征(如臉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領
1、引導欣賞: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局部自畫像)
2、教師介紹“頭部的形狀”:
臉形:瓜子臉、國字臉
頭發(fā)(發(fā)質特征):卷、柔、硬
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畫像”,畫家劉云泉、賈又!白援嬒瘛弊髌返
創(chuàng)作意境。
4、繪畫工具“毛筆”的認識,并簡單介紹幾種畫筆“HB”、“2B”鉛筆等。
四、訓練拓展
作業(yè):模仿畫家的創(chuàng)作,用制作“名片”的方式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
課后反思
(略)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戲劇臉譜的有關知識,感受戲劇臉譜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
2.用不同的方法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并能用臉譜作為元素設計美化一件生活物品,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3.通過臉譜欣賞,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感,引導學生參與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五彩繽紛的戲劇臉譜不同于面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獨具風格的造型藝術。如今,臉譜這一古老藝術非但沒有歷盡滄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廣泛應用于工藝美術中,形成很多品類,如彩塑、國畫、剪紙、竹刻、燒瓷、面塑、蠟染、風箏、面具、蛋殼、皮影、木偶、郵票以及裝飾包裝等,都有豐富多彩的臉譜造型,格調(diào)各異,絢麗多姿。選擇這一課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設計元素的借鑒能力。
臉譜是一種色彩濃重、線條分明、夸張與象征相結合的臉部造型藝術。特別是臉譜的色彩運用,富有褒善貶惡、評判好壞的涵義。如紅色臉譜大多用于表現(xiàn)忠義、勇敢善戰(zhàn)的人,如關羽等;黑色常表現(xiàn)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現(xiàn)陰險疑詐、飛揚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這一課安排了許多臉譜人物造型以及臉譜的化妝方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臉譜藝術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引導學生參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傳統(tǒng)臉譜的藝術特色,能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
難點:能用臉譜作為一種設計元素,裝飾、美化生活物品。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各種臉譜,繪畫工具、材料等。
。ń處煟┒嗝襟w課件、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1.京劇欣賞,初步感受。
。1)欣賞京劇(音樂)。提問:我們聽的是什么音樂?
。2)相互交流: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戲劇的知識?
。3)京劇片斷欣賞。(音樂、圖像、課件演示。)
。4)出示臉譜。板書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臉譜欣賞,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各種臉譜(戲劇音樂和臉譜一起出現(xiàn))。
提問:欣賞各種臉譜后,有什么感受?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介紹臉譜:
戲劇臉譜是中國民族戲劇獨有的一種化妝造型,這種面部化妝具有圖案的抽象性,在用色、描紋和構圖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譜式,所以叫臉譜。在京劇表演中尤為講究,多種人物都有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現(xiàn)對人物的褒貶。(課件出示各種譜式的臉譜。)
。3)欣賞臉譜,初步了解臉譜的顏色和造型特點。出示各種臉譜,邊欣賞邊介紹各種臉譜的顏色特點:紅色——忠勇;黑色——公正;白色——狡詐(重點欣賞關羽、包拯、曹操的臉譜,讓學生初步理解色彩在臉譜中的運用。)
3.學生創(chuàng)作臉譜,了解臉譜的制作方法。
。1)出示臉譜,了解臉譜的造型特點。
提問:臉譜的造型有什么特點?
學生初步討論后,教師歸納小結:臉譜以對稱為主,在繪制上采用線面結合的方法,使用色彩鮮艷,對比鮮明。
。2)課件演示臉譜的繪制方法。
設計臉型(圓形卡紙)——勾畫紋樣——定稿上色。
4.學生作業(yè)?偨Y:臉譜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在現(xiàn)代設計中這一元素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3.繼續(xù)欣賞,了解臉譜元素在設計中使用的要求。
(1)教師出示以臉譜為設計元素的生活用品。
(2)學生欣賞、思考:這些生活用品在利用臉譜設計元素中有哪些特點?
。3)欣賞交流。
。4)教師以實例說明:夸張、變形、組合。
4.學生設計,教師巡視。
。1)設計要求:在自己帶來的物品上設計京劇臉譜。
。2)播放音樂。學生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5.組織京劇臉譜生活物品展。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表情的含義,嘗試表現(xiàn)滑稽的表情。
2、有嘗試獨立設計并拼擺面具圖樣的愿望,體驗并欣賞自己活動的表現(xiàn)。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誰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介紹操作材料及活動規(guī)則。
。1)出示面具,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新朋友,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是誰?
你們覺得他們長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滑稽、有趣等詞。
那你們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個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師:老師這里有很多小東西,我們來一起做一個面具娃娃好嗎?
。3)逐一出示各種配件,與幼兒討論各自的用途,可以擺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與幼兒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變配件。讓幼兒體驗只要改變一種配件就可以變換出不同的表情。
(5)請個別幼兒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們覺得這幾個面具娃娃有趣嗎?那誰能把這個有趣的表情表演出來?
2、幼兒拼擺各種面具。
。1)請幼兒自己操作。
。2)教師鼓勵幼兒獨立設計、拼擺出各種各樣的滑稽人。對有困難的孩子可適當提供面具范例讓他們模仿拼擺。
。3)幼兒拼擺后,可讓他們邀請同伴欣賞自己擺出的滑稽人。
3、集體展示面具。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說說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美術教案 篇4
美麗的花叢;(撕紙點畫);活動目標;1.感受春天的氣息,喜歡親近大自然;2.學習運用撕貼表現(xiàn)綠草,手指點畫花瓣;3.養(yǎng)成良好的水粉操作習慣;活動準備;1.經(jīng)驗準備;會使用廢舊紙條、固體膠棒進行撕貼;了解花、草的外;2.材料準備;①教師用材料:示范畫紙一張、綠色卡紙一張;音樂《;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1~2頁;活動過程;一、情境導入;教師打扮
美麗的花叢
。ㄋ杭堻c畫)
活動目標
1. 感受春天的氣息,喜歡親近大自然。
2. 學習運用撕貼表現(xiàn)綠草,手指點畫花瓣。
3. 養(yǎng)成良好的水粉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
會使用廢舊紙條、固體膠棒進行撕貼;了解花、草的外形。
2. 材料準備
①教師用材料:示范畫紙一張、綠色卡紙一張;音樂《春天在哪里》。
、谟變河貌牧希骸肚榫皠(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1~2頁;水粉顏料、綠色卡紙、固體膠棒、材料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打扮成“春姐姐”,引導幼兒回憶春天的變化,引出花的主題。
指導語:“春姐姐”來了,我們幼兒園里什么地方發(fā)生了變化?草叢里有花嗎?你看到的花兒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
小結:草叢里有五顏六色的小花兒,在綠綠的草叢里隨風舞蹈呢,太美麗了!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 引導幼兒討論表現(xiàn)花叢的方法。
指導語:“春姐姐”想把美麗的花叢帶到我們幼兒園的花叢里,我們來幫助她實現(xiàn)這個想法吧!用什么方法來變現(xiàn)花叢呢?
2. 翻開《情景創(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一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角”中的作品,學習撕貼草叢、點畫花朵的方法。
指導語:猜一猜,畫面中的草叢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畫的?
3. 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用撕貼、點畫的方法變現(xiàn)花叢。
指導要點:先將綠色卡紙撕成條狀或塊狀,再用固體膠棒將其粘貼在示范畫紙上表現(xiàn)草叢,最后用手指蘸上顏料點出美麗的花朵。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 請幼兒翻開《情景創(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2頁,鼓勵幼兒在“創(chuàng)意墻” 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指導語:把你心中美麗的花叢用撕出的紙片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變現(xiàn)出來吧!
2. 提醒幼兒將碎紙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點畫時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規(guī)。
3. 播放歡快的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 集中展示幼兒作品,重點從作品構圖及色彩搭配兩方面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
美術教案 篇5
第1課 哆來咪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受能力,提高藝術綜合素質;
2、認識色彩、形體漸變的規(guī)律,感受色彩、形體的秩序美;
3、學會恰當調(diào)配顏色和較均勻地著色的方法;
4、掌握立體造型的簡單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對形體、色彩漸變韻律有感性認識,并能夠調(diào)出漸變的色彩
教學準備:玻璃杯7個,顏料等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戰(zhàn)國時的編鐘欣賞并講一講它的歷史。
2.學生閉上眼睛一起欣賞優(yōu)美的編鐘樂曲。教師出示漸變色的圖片。
3.想一想它為什么能發(fā)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師小結:因為青銅鐘的大小漸次變化,所以敲擊不同的音階產(chǎn)生了優(yōu)美的旋律。
二、分組制作
1.出示七個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隨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請學生敲一敲瓶子聽聽聲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講解規(guī)則:七人為一組,小組討論后,看哪組最快想出一個辦法并做好。
講一講為什么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
4.師生小結:瓶中的水量漸次變化就能產(chǎn)生音高的逐漸變化。相同的物體,空間越小音調(diào)越高,空間越大音調(diào)越低。
5.請學生在這七個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6.師生小結:因為每個瓶子里的水是漸次變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顏色后色彩就發(fā)生了漸次變化。
三、裝飾美化
1.思考如何將這七個能敲出音高變化的水瓶,裝飾成漂亮的打擊樂器“水瓶琴”。
2.裝飾要簡單,裝飾物過多會影響水瓶琴的發(fā)音。每個瓶子所貼的裝飾物要一樣多,以免影響水瓶琴音高的準確性。
四、即興表演
小組同學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簡單的曲子,比一比哪組音最準、曲子最優(yōu)美,哪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欣賞有漸變效果的繪畫作品。
2.教師提問:這些畫在色彩變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規(guī)律?
3.學生答,教師小結:它們的色彩發(fā)生了逐漸變化。
在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聲中課件展示幾張運用漸變色彩裝飾的繪畫作品。
二、認識現(xiàn)象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漸變現(xiàn)象嗎?
2.教師出示圖片,提問:圖中哪些地方出現(xiàn)了色彩的漸變?課件展示幾張有漸變色攝影圖片。
三、掌握規(guī)律
1.教師出示紅一黃、黃一綠、綠一藍、藍一紫、紫一紅五組色彩漸變系列的卡片,請四位同學整理色彩卡片按漸變的順序擺出來貼在黑板上。
2.討論:能不能把這幾種顏色串起來成為漸變色彩呢?
3.學生討論后,教師調(diào)整擺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漸變。
4.出示紅到暗紅的漸變,讓學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漸變,還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漸變。
課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漸變。
四、嘗試作業(yè)
看書上的小訓練,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調(diào)配漸變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訓練。
五、作業(yè)反饋
根據(jù)小訓練完成的情況,反饋講評調(diào)色訓練中的問題。
第2課家鄉(xiāng)古建筑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建筑的范圍、常見類型、一般特征和有關歷史典故。
2、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對家鄉(xiāng)人文遺產(chǎn)的情感聯(lián)系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重點: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作品的疏密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前讓學生收集家鄉(xiāng)的古建筑圖片和資料)
師:我們已對家鄉(xiāng)的古建筑進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種各樣的風格樣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點,你能說說嗎? 學生共同分享知識,揭示課題
二、欣賞
展示家鄉(xiāng)古建筑圖片
師生共同小結:
、僭煨蛢(yōu)美,對稱、漸變、頂有脊、檐翹等。
、诮Y構科學,斗拱、柱梁、不用釘子、穩(wěn)固。
、蹣O盡裝飾,檐、雕梁、畫棟、窗飾等。
三、分析
1、教師引導:要畫好古建筑,先要進行觀察分析,把看似復雜的建筑物變得簡單易于理解,如亭閣的屋頂,有飛檐呈流線卻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實它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組合,是不是這樣?
2、師:提問,古建筑的很多細部是很科學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樣建的?斗拱是怎樣結構的?梁柱是怎樣連接的?
連接、支撐、穿插、卯榫卯合、竹釘。
師生共同討論。
四、教師示范
1.教師講授線畫寫生步驟、要求:
a.觀察思考后構圖定位; b.從屋頂處開始下筆;
c.線條要流暢肯定,盡可能用長線畫;
d.畫出些細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置作業(yè):
按古建筑照片線描一幅古建筑速寫。
六、展示評價
1、你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覺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
3、這一部分你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
美術教案 篇6
1、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嘗試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方法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蝌蚪。
2、嘗試畫從左往右畫短橫線,添畫出清清的小河水。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作畫工具作畫,并培養(yǎng)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盤黑色顏料及抹布、黑色勾線筆、課件。
2、在自然角內(nèi)提供小蝌蚪,供幼兒觀察,了解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重難點:
幼兒嘗試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方法畫出各種方向的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察小蝌蚪的樣子。
1、春天到了,你看到了綠色家園里有哪些變化?
2、春天來了,老師也用相機拍到了一個好朋友。
觀看flash小蝌蚪,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
3、提問:
1)它們在水里干什么?
2)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大腦袋、細尾巴”。
二、演示討論--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方法畫出各種方向的小蝌蚪。
1、教師示范:(手指壓。,咦?它的尾巴應該在哪邊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幾種不同的方向,并嘗試用曲線表示尾巴。)
2、請一名幼兒上前示范,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
假如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應該怎樣畫?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添畫小蝌蚪
3、小蝌蚪很喜歡游水,我們在小蝌蚪的身邊從左往右畫一些清清的小河水(示范畫短橫線)。河里的水很多,所以要畫許多許多的短橫線。
4、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游得真高興。
三、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
四、作品展示--欣賞作品,并一起看看講講。
教師預備貼有青蛙的大展板,請畫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媽媽的懷抱,并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幼兒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體驗起作品中的點與點之間聚散,疏密的變化。
2.鼓勵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實踐,嘗試,體會聚與散的不同藝術效果。
3.通過實踐,嘗試,使學生知道聚與散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
4.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運用聚與散的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作品體驗點與點之間聚散、疏密的變化。
2.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運用聚與散的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學具:水彩、毛筆、紙、水罐、調(diào)色盤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欣賞導入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nèi)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chǎn)生的肌理效果。
二、游戲體驗
1.教師語言引導,啟發(fā)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xiàn)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范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師重點講解并示范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diào)水分的掌握。
6.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7.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
8.布置作業(yè),教師強調(diào)用不同的工具嘗試表現(xiàn)聚和散。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yè):用各種工具滴(噴)灑顏料,產(chǎn)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學生作品,師生評價。
五、拓展:引導學生欣賞用多種方法制作表現(xiàn)的聚和散的效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制作。
【【精選】美術教案7篇】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五篇03-17
【精選】美術教案四篇03-13
【精選】美術教案10篇03-11
【精選】美術教案九篇03-10
【精選】美術教案6篇03-08
【精選】美術教案9篇03-07
【精選】美術教案8篇03-04
【精選】美術教案5篇03-03
【精選】美術教案3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