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公交車站牌、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綜合性很強的實際問題(如學會看城市交通圖、平面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想想做做1)?
談話:小紅想當一名小導游,這不,她正準備去導游學校參加面視呢,讓我們和小紅一起去導游學?纯窗桑
你能說出小紅從家去導游學校的路線嗎?
請你和同桌說一說,注意要用準確的方位詞語。
指名1人匯報(點課件)你怎么知道是東北方向?西北方向?
到了導游學校大門口,看到這樣一則招聘啟事(教師讀)你想成為一名小導游嗎?只要你在今天的課堂上積滿3張這樣的獎章,你就能獲得一張導游證。想參加嗎?大家一起來試試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探索新知。
談話:作為導游,首先要學會用準確的方位詞語給游客敘述游覽路線,游客小明和小芳在去南山公園旅游時遇到了難題,我們來幫幫他們。
這是南山公園的平面圖,(多媒體出示例題中南山公園的平面圖)。
(1)辨認平面圖的方向。
談話:看圖時首先要找到圖中的方向標志,找到了嗎?你能說一說在這幅圖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仔細觀察公園平面圖,你能說一說圖中各個景點分別在藝術廣場的哪一面嗎??
你還能說一說圖中各個景點的相對位置嗎?指名回答。
。2)認識游覽路線。
談話:小明從南大門進入公園,先后游覽了音樂噴泉、月亮湖、藝術廣場和盆景園,最后從西門出公園(多媒體出示這段話,及相應的景點)。你能看圖說出小明游覽時行走的路線嗎?請你試著說一說。
學生說,點課件:小明從南大門進入公園,向北走到音樂噴泉,再向西走到月亮湖,然后沿東北方向走到藝術廣場,接著向西北方向走到盆景園,最后向西走,從西門出公園,結束了游覽(多媒體相機顯示行走路線)。
2.試一試。
(1)談話:小芳從西門進入公園。她要游覽盆景園、藝術廣場、水上樂園、四季亭和音樂噴泉這幾個景點(多媒體出示這段話,及相應的景點)。你能幫她設計一條行走路線嗎?設計好了跟同桌說一說.
學生活動。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顯示小芳的行走路線.
小結:我們在說行走路線的時候,要用上我們學過的方位詞語,這樣可以說得很清楚。
(2)談話:假如你也到南山公園,你最喜歡這個公園的哪幾個景點?先用鉛筆把它圈出來。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游覽路線,相互評一評。
學生活動。
全班交流。指名2人回答。
小結:一般我們到某個地方旅游的時候,總是要先看看游覽的路線圖,要游玩什么景點,然后給自己設計一條合理的路線,因此認識路線圖十分重要。
三、實踐運用,發(fā)展能力
過渡:小朋友們已經能準確地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的路線了,下面我們給小動物們當一回小導游。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多媒體出示)
(1)談話:森林里住著四個好朋友,你能說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的方向和路線嗎?
(2)談話:看來從小兔家到小狗家有很多的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能說出理由嗎?
(3)提問:看了這張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輪流由一人提問、其余同學回答,集體評議,全班交流。
過渡:剛才的幾位小導游當得都很好。作為小導游,還要了解有關公交線路的知識。
2. 認識公交車路線圖(想想做做第3題)。
公交車都有自己固定的行走路線。這是1路和2路公交車的行走路線圖。(多媒體出示題中插圖)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用教鞭指)快和同桌說一說。
全班交流。提問:1路公共汽車是從火車站開往哪里的?經過了哪幾個車站?2路公共汽車呢? (用教鞭指,全班讀站點)
(3)談話:小明要從火車站到公園去,應乘幾路車?
(4)王老師要從人民路到第一中學去,應乘幾路車?要乘幾站??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正確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3. 認識環(huán)行車的路線圖(想想做做第4題)。
在公共汽車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車是環(huán)行車。環(huán)行車的起點和終點在一起。你見過嗎?
(介紹3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
(1)談話:10路車是市內的環(huán)行車。這是它兩個方向上的站牌。
仔細觀察:10路車的起點和重點在哪?
現在的位置在哪?
左邊站牌:體育場的下一站是哪?你怎么知道的?
右邊站牌:體育場的下一站是哪?你怎么知道的?
去少年宮,應該在哪個站牌下等車?請你和同桌說一說。
指名匯報。
在右邊站牌下等車能到10路嗎?
小結:所以,乘環(huán)行車最關鍵的是要看清站牌,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要去的目的地,認清環(huán)行車的行駛方向,確定應該在哪個站牌下等候。
過渡:在前面的小導游知識的學習中,大家都很認真,下面是我們小導游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你瞧!
4. 認識城市平面圖(想想做做第5題)。
(多媒體出示題中插圖)?
(1)談話:這是城市平面圖的一部分。其中黃色部分表示各條道路,紅色各點表示各個單位。建設路是南北走向的,其他路呢?你還能說一說各單位的相對位置嗎?
(2)談話:現在大家對這張平面圖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那么你們能小組合作解決下面的5個問題嗎?請大家注意,合作學習時小組長組織大家逐個問題討論解決,每一個問題可以重點請1個小朋友回答,其他小朋友評議,補充。小組活動。
第(1)(2)題全班集體回答。
第(3)題指名說。第(4)題指名用教鞭邊指邊說。第(5)題自由說。
小結:認識路線圖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外出游覽、乘車,或者到城市某一個地方,都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同學們在前面的小導游考核中表現都很突出,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收獲吧,有哪些小朋友已經獲得了2枚獎章,獎勵一張導游證,其他小朋友也不要氣餒,繼續(xù)努力,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導游。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看時間定)
談話: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張莫愁湖公園的平面圖,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你們小組準備玩哪幾個景點?設計好你們的游覽路線,盡量不走重復路線,盡可能走比較近的路線。(用紅筆劃出)
小組活動。
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會計算連續(xù)進位、退位的三位數的加減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連續(xù)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xù)進位、連續(xù)退位的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xù)進位與退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等。
一、回顧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了計算三位數連續(xù)進位、退位加減法的筆算方法。我們來復習一下。出示
592+109= 615-457=
讓學生同位互相說一說計算方法。而后指名起來說算法。
二、自主練習
1.第3題:計算并驗算。
2.第4題
。1)說題意,你做這道題時是怎么想的?
。2)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3.第5題。
。1)先說一說題中告訴我們的數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解決。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小組內合作完成。
4.第6題:找規(guī)則,填一填。
5.第7題:數學游戲。
6.第8題:誰摘的松果?連一連
讓學生獨立去完成,匯報時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題
要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入口到珍禽館共有幾條路?分別是哪幾條?
8.第10題
做題時先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然后再根據信息解決問題,并提出問題。
三、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覺得對你有什么幫助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課時學習的是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學生用“湊十法”進行口算的開始,為了學好本課時的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我在教案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重視新課前的鋪墊孕伏。
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復習數的組成和10加幾,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使新舊知識間的過渡更加順暢。
2.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實踐出真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從而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正確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好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若干根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復習題。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適當的數。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幾能湊成10呢?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復習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問題
師:勝利小學在開運動會,學校為了讓同學們增加能量,補充體力,讓后勤部給全校的同學每人發(fā)一盒飲料。
(1)提問:箱子里面有幾盒飲料?箱子外面有幾盒飲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飲料,該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9+4)
(3)你會計算這道題嗎?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會很快算出答案。(板書:9加幾)
動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擺出來。
2.組織學生班內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預設 生1: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數,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擺9根小棒,然后接著往后數,數一個數擺1根小棒,數到13時正好擺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從4根小棒里拿出1根,與前面的9根小棒湊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從9數到13。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簡便呢?為什么?
3.小結:同學們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確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簡便,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究的“湊十法”。
4.課件演示“湊十法”,學生仔細觀看。
5.動手擺小棒,親身體會“湊十”的過程,然后填寫下面的思維圖。
6.總結“湊十法”。
(1)計算加法時,把其中的一個較小的加數分成兩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與另一個加數相加湊成“十”,再與另一部分相加,這種方法就是“湊十法”。
(2)順口溜總結: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7.反饋練習:完成教材89頁“做一做”1題。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出算式的得數,加深了學生對“湊十法”的直觀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計算方法。
實踐應用
完成教材90頁2、5題。
全課總結
在計算9加幾時,用“湊十法”可使計算變得簡便、快捷,希望同學們多加練習,把“湊十法”熟練地運用到計算當中。
布置作業(yè)
教材90頁1、3、4題。
板書設計
9加幾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全單元所學知識進行回憶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匯報表
教學設計
一、分類整理
1.出示一組口算卡片(貼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鍛煉孩子們觀察、分析的能力。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題目都是什么運算?(生:加法運算題)(板書:加法)
師:請你認真觀察這些題目,把它們分分類好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a.25+821+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種: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讓孩子們在自己總結的過程中學習歸納、整理。
師:告訴小朋友們你為什么這樣分好嗎?
。ㄈ绻霈F第一種情況,在下面計算過程中再繼續(xù)分)
┌進位加
。ò鍟簝晌粩导右晃粩旦,兩位數加整十數)
└不進位加
2.計算各題,總結計算方法。
師:這些題都是我們學過的知識,你能很快計算出來嗎?
a.比一比看誰算得快。
請算得快的同學說一說是怎么算的?
總結: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b.突出進位加法。
師:(指25+8)誰來告訴大家這一題是怎樣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仍然是練習重點。因此,進一步讓學生用不同方法計算,體現教學開放性。
c.練習:
師:這一類的題目有很多,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誰愿意再給大家出幾道這類題?
找學生出題大家回答。
把出題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分小組活動
1.談話明確任務、要求。
師:剛才我們一起進行了加法的有關練習,這一單元我們還學習了減法,減法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樣總結呢?我要把這個任務交給小朋友們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嗎?
每個小組都有這樣一張表。請你們把表填寫完整,各個小組四個朋友合作完成。
在引導孩子們總結加法后,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總結減法,給了他們一個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了他們概括、歸納的能力。
2.小組活動。
教師巡視。在巡視中,教師可以適當提示:瞧,這一小組四個小朋友配合得真默契,一個填表,一個寫算式,一個算答案,還有一個當小老師檢查對錯呢!
巡視中,教師提示的話比當做要求提出來要有效的多。因為孩子們喜歡表揚的形式。這樣很多小組就會去模仿。一組做匯報,其他組評價,既可以做到取長補短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孩子們的練習量,比單純做題效果要好。
3.交流匯報。
師:誰愿意把你們的結果公布給大家,讓大家評一評。(把匯報表放在實物投影儀上,請小代表做講解。重點提問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回憶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小朋友們自己出題,自己做題都很棒。
課本上有這樣一組題(P78第1題),請直接寫在書上。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四、作業(yè)
第79頁的第1題、第2題。
教學設計說明
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一是對全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和提煉,使學生在頭腦里形成相對系統的數學知識結構。二是配合整理已學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歸納總結等能力。
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根據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年齡小,但已經有初步的歸納整理能力的特點,編排了加法、減法兩種不同的復習整理方式。
1.在加法中,突出教師的引導,從分類,到歸納總結,教師都是通過幾道計算題來進行的,在這里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性參與。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練習中,擺脫了以往教師出題學生解答的形式,而采用了學生出題學生回答的活動方式,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2.在減法中,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減法。由于有整理加法的基礎,學生就有一種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的體驗。
同時,通過適當的表揚,激發(fā)了學生合作的欲望,讓學生在不斷合作完成任務中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和意識。
專家評析
本節(jié)課是100以內加、減法(一)的整理與復習,教師的教學突出了知識的整理。金老師有意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分類整理、歸納總結的過程。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同時提高計算能力、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1.引導學生整理加法,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先讓學生觀察一組加法算式,引導學生根據加法算式的特點進行分類。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整理出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以及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各種情況。
接著,關于計算方法的復習。通過具體的計算,讓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在計算和交流中,既關注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又關注了算法多樣化。
在整理復習的基礎上,練習加法計算。金老師把出題權交給了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2.小組合作整理減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整理復習加法的基礎上,金老師放手讓學生合作完成減法知識的整理。金老師用談話的方式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同時以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嗎?設問,激起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學生有經歷整理加法知識的基礎,再嘗試整理減法知識,實現學習方法的有效遷移。學生在合作完成整理減法知識的同時,鍛煉了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總之,整節(jié)課一改往常復習課上大量做題的設計安排,注重知識的整理,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發(fā)現。課堂上盡力給學生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出發(fā)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估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教學重點:初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40×1060×20xx×40300×70200×8012×400 240×2130×330×311×502、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321868729535842選擇幾個數說一說是怎樣求近似數的。
3、估算:198×4305×6485×3182×5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1)出示例2圖:請學生仔細觀察。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大會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個座位。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2、探討估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22×18
。2)小組討論:怎樣估算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xx≈20xx×20 = 400
方法二:18≈20xx×20 = 440
方法三:22≈20xx×20 = 360
。4)比較、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有一本書,它其中的一頁有23行,每行約有22個字。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2)組織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講講估算的方法。
2、練習十四第8題:
。1)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已經種了的93棵樹苗是幾行?”這塊地有幾個93呢?
(3)請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估算。
四、總結請學生談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放大,培養(yǎng)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fā)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自己出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并筆算。算完后互相檢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主要說清楚分別要用第2個乘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去乘)。
二、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
讓學生看圖后,讀讀題目的意思,說說怎么列式?
隨學生回答板書:144×15
指出: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三、探索算法:
1、學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換算法,說說自己怎么算的?有問題么?
2、找?guī)讉學生的做法板演,分別說說各題錯在哪里?正確的該怎么算?
[課堂中出現的問題:(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數是兩位的,要分兩次乘。
(2)分別用第一個乘數三個數位上的數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個乘數分別去乘]另外再指出:個位乘得的積末尾和個位對齊,十位乘得的積和十位對齊。
總結:(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題
1、做想想做做第2題(做在書上)
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中很容易出錯,除了上面說的錯,還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別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還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作文匯編9篇05-05
精選小學作文匯編九篇03-17
精選小學作文匯編5篇03-14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6篇03-21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八篇03-13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3篇02-25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8篇02-20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六篇01-17
【精選】小學植樹節(jié)作文匯編5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