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常見的數(shù)數(shù)方法對40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正確計數(shù)并確定總數(shù)。
2、學習在圓形物體上,借助輔助物以任意圖案做起點標記,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數(shù)數(shù)。
3、觀察同伴計數(shù)的方法,判斷總數(shù)的正誤。
活動準備:
1、設置“盤子展覽會”場景:幼兒自制盤子若干(層次一、層次二)、黑板、掛飾。
2、教具:大盤子一個,數(shù)字標記21—27、28—33、34—40。
3、輔助物:夾子、回形針、便利貼,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學習借助輔助物以任意圖案做起點標記,順著一個方向數(shù)數(shù)。
1、以任意圖案為起點做起點標記。
2、從起點開始數(shù),數(shù)到起點的前一個圖案結束。
3、順著一個方向數(shù)數(shù)。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數(shù)數(shù)方法對40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正確計數(shù)。
1、幼兒鞏固練習數(shù)盤子的方法,并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順著一個方向從起點數(shù)到終點。
(2)幼兒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3)找出錯誤數(shù)量的盤子,并與幼兒討論原因。
2、幼兒學習多種方法計數(shù)并確定總數(shù)。
(1)學習以10個圖案為一組做標記,然后數(shù)。
(2)嘗試運用一個接著一個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五個五個數(shù)等常見的數(shù)數(shù)方法計數(shù)。
3、幼兒再次練習數(shù)盤子的方法,并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數(shù)數(shù)的方法是否正確。
(2)幼兒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三、引導幼兒看標記,將盤子上的圖案按照數(shù)量多少分類擺放。
1、介紹展區(qū),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數(shù)字標記。
2、嘗試看數(shù)字標記,將盤子放入不同展區(qū)。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展區(qū)內盤子擺放是否正確,并調整。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游戲,要求幼兒能迅速區(qū)別出10以內的單數(shù)、雙數(shù)。
2、幼兒的動手、分辨能力,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掛件一人一個,數(shù)字卡片,演示教具,魔術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知識宮,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知識宮去玩。在知識宮,老師要給小朋友好多禮物,但這些禮物一定要小朋友動腦筋才能夠得到。第一份禮物需根據自己掛著的圖形和圖形上的數(shù)字找座位,找到了,這個圖形就作為第一份禮物送給你們。
二、復習單數(shù)和雙數(shù)。
1、通過觀察,繼續(xù)感知什么是單數(shù),什么是雙數(shù)。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細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們排隊有什么不同。(6條魚,5只烏龜)
幼兒回答,教師歸納。
2、思考:你們掛著的圖形上哪些數(shù)是單數(shù),哪些數(shù)是雙數(shù)?
3、游戲:抱一抱
。1) 規(guī)則:教師任一出示1—10中的一個數(shù)字,幼兒根據數(shù)字做相應的動作。(單數(shù)——自己抱一抱,雙數(shù)兩個人抱一起)
。2) 游戲反復進行,教師不斷變化數(shù)字,期間問幼兒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兩個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變魔術: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識宮的問題都難不到你們,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好嗎?變出來了呢,就作為第二份禮物送給你們,現(xiàn)在聽好老師告訴你們怎么變。
四、開火車游戲,出知識宮。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35--36頁中例1、例2及練習六的第1題。
【教材分析】
有關8、9的加減法,與6、7的加減法相比較,在編排上有較大的區(qū)別:首先,從根據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過渡到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寫出不同的算式,這樣安排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2、6、8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不僅讓學生寫出了四個算式,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親身經歷了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一圖四式”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關于9的加、減法是在8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通過擺一擺進一步強化一種擺法列出四個算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8、9的認識。學生在學習6、7的加減法時就會根據一副圖列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為本課的一圖四式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等活動,在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的探索過程中,感受調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同桌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得數(shù)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教學難點: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一圖四式)。
【教學準備】
掛圖、小紅花、圓片等。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師談話激趣:孩子們,在前面的數(shù)學旅途中老師帶著大家去數(shù)學王國學習了好多的數(shù)學知識,今天我們就要用學到的知識去闖關,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
2、闖關練習:
(1)第一關: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卡片:
6+14+27-16-43+22+24+36-3
。2)第二關:填一填。(8、9的組成練習)
3、揭示并板書課題:8、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學會了這么多本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8、9的加減法。
設計意圖: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小棒圖,師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根小棒?小手舉起來,一起數(shù)一數(shù)。(8根)
。2)師提問: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
4)。
(3)師:選擇你喜歡的分法來說一說怎樣列算式?(指名匯報,師板書。)
1+7=82+6=83+5=84+4=8
7+1=86+2=85+3=88-4=4
8-1=78-6=28-3=5
8-7=18-2=68-5=3
。4)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師小結一圖4式的方法:一種分法可以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列減法算的時候用加起來的得數(shù)減去相加的其中一個數(shù),就得到另一個數(shù)。設計意圖:
(1)小黑板出示例2圖。師提問:你能通過擺一擺幫老師把這個表補充完整嗎?
。2)生擺學具,師引導填表。
。3)同桌討論:仔細觀察表,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跟同桌說一說。(上排的數(shù)越來越大,下排的數(shù)越來越小,相對的兩個數(shù)加起來都等于9。)
師:對照這個表,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寫出有關9的加、減法算式嗎?寫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匯報,師板書算式:
1+8=92+7=93+6=94+5=9
8+1=97+2=96+3=95+4=9
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
設計意圖:
三、鞏固練習。
1、我當郵遞員。
信有:6+28+19—14+51+77+23+64+4
師:老師有兩個郵箱,一個是8號郵箱,拿信的小郵遞員要算出信上的得數(shù),就投進幾號郵箱。
搶答:(答對的小朋友獎勵一朵小紅花)
3+69—39-22+78+08—88-33+5
設計意圖: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知道了用以前學過的計算方法同樣能計算8、9的加減法。你會算了嗎?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1+8=92+7=93+6=94+5=91+7=82+6=83+5=84+4=8
8+1=97+2=96+3=95+4=97+1=86+2=85+3=88-4=4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8-1=78-6=28-3=5
8-7=18-2=68-5=3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6、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編排的,又有前面8和9的組成的學習做鋪墊,學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圖四式”的方法,并會運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進行相關的加減法計算。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的設計思路是:復習鋪墊(復習7以內的口算及8和9的組成)——情境引入(小棒圖)——觀圖提問,列式解決(據圖列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算式)——動手操作(擺學具,寫算式)——課堂活動(鞏固練習8、9的加減法)——總結算法。
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我認為教學中做得較好的方面:首先,自己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習內容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說中學,做中學,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及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其次,導入的設計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表現(xiàn)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再次,課堂活動的設計較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8、9的加減法。
不足之處:首先,在教學8、9的加減法時,教材只是列出了其中一種擺法的四個算式,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掌握8、9的加減法,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出所有關于8、9的加減法算式,因此,顯得內容較多,處理的方式上也較為單一,顯得十分枯燥,導致學生學習熱情顯得不高。應采用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分別在列出算式,例如分小組列算式,
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其次,再處理根據不同的擺法列出四個算式時,讓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說得過少,教師的總結也不到位。沒有很清晰的讓學生明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就讓學生多說,在教師引導的基礎再說一說,充分讓學生通過說來進一步體會四個算式間的聯(lián)系。
第三,在讓學生同桌合作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有部分學生,還沒有積極的投入到合作交流中。就該加強這部份學生的指導。
第四,在教學中沒有讓更多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就以點帶面,一帶而過了。應該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對于說得不完整的,教師可加以引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1-3的點數(shù)。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3個、香蕉2個、桔子2個、柿子3個。
2、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請一名幼兒摸一摸是什么禮物?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薄⒊鍪緦嵨锼,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shù),同時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ǎ保┏鍪咎O果,教師提問: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蘋果?蘋果和小朋友們比較誰多,誰少?每個小朋友想吃到蘋果我們應該怎么辦?
(2)出示香蕉,教師提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香蕉?蘋果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常┏鍪臼磷樱處熖釂枺菏磷邮鞘裁搭伾?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吃過柿子嗎?有什么味道?一塊數(shù)一下,有幾個柿子?柿子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矗┏鍪窘圩樱處熖釂枺航圩邮鞘裁搭伾?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桔子?桔子和香蕉比較一樣多嗎?柿子和蘋果比較,一樣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吃桔子?
小結:秋天到了還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要多吃水果,這樣我們會長的更帥、更漂亮,身體也會長的更棒。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shù),進一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出示掛圖,教師提問:圖上都有什么?紅花和黃花各有多少?它們一樣多嗎?樹有幾棵?氣球有幾個?樹和氣球比較一樣多嗎?氣球和紅花比較誰多,誰少?
小結:今節(jié)課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學會數(shù)數(shù)了,會兩物體間比較多、少和一樣多了,現(xiàn)在我們放松一下吧。
。、做游戲《拍蚊子》學說兒歌:拍蚊子,拍蚊子拍拍拍,啪。邊說兒歌邊拍手,啪幾下拍幾個蚊子,說出數(shù)字,引導幼兒拍手。
三、活動結束:以游戲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大小并且知道大和小的概念。
活動準備
彩色絨線球,棉布,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做手指操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展開]
1、研究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比較一下寬度。
這個是什么?
大人的衣服和小孩兒的衣服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兩件衣服的寬度有什么不同呢?
2、比較其他物品的寬度。
①準備好各種不同大小的物品。
②把物品摞在一起比較一下大小。
、郯盐锲钒创笮∨帕谐鰜。
、鼙容^老師的手和我的手的大小。
、菰趫D畫紙上畫出我的手。
、薨旬嬌系氖旨粝聛恚推渌说摹笆帧被ハ啾容^一下大小。
3、觀察活動紙。
這是誰的衣服?
大小有什么不同嗎?
4、用活動紙上的材料畫出條紋。
、俦容^爸爸的衣服和我的衣服,說說誰的衣服大。
、谟媒q線球蘸上顏料在爸爸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③用棉布蘸上顏料在我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芡ㄟ^在大的衣服上印出大的條紋,在小的衣服上印出小的條紋比較出大小。
[結尾]
1、讓孩子們把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數(shù)學經驗解決購買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7以內的加減運算。
2、學習用算式記錄自己購買文具的過程。
3、能夠積極參與購買文具的活動,清楚表達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
【活動準備】
1、“文具店”的場景圖,見教學掛圖。
2、剪下幼兒用書第9頁的1~7的數(shù)卡和加、減、等號,剪下幼兒用書第3頁的7根雪糕娃娃棒圖卡及第7頁《時鐘接龍卡。幼兒用書第29頁《分分合合(三)》的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玩游戲“一共需要多少錢?”學習7以內的加法。
1、教師出示“文具店”場景圖,請幼兒觀察貨架。
師: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種文具的價錢是多少?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文具店買兩種文具,說一說所買的兩種文具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的游戲。
3、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購買文具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三角尺和5元錢的鉛筆盒,一共需要7元錢。
4、引導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文具的事情。
師幼討論: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三角尺和5元錢的鉛筆盒,一共需要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5、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和符號表示的意義。
6、幼兒再次進行買文具活動并學習用算式進行記錄。
7、鼓勵幼兒兩兩結伴,先看算式記錄卡,再講述自己買文具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二)集體玩“還剩多少錢”學習7以內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7元錢到文具店買一種文具,說一說所買的這種文具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文具還剩下多少錢?
2、幼兒邊看圖邊進行“還剩下多少錢”的.游戲。
3、幼兒講述自己用7元錢購買一種文具的事情。如用7元錢買了3元錢的鋼筆,還剩下4元錢。
4、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文具的事情。
師幼討論: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錢買了3元錢的鋼筆,還剩下4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5、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
6、幼兒再次進行買文具活動并學習用算式進行記錄。
7、鼓勵幼兒兩兩結伴,先看算式記錄卡,再講述自己買文具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三)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一共需要多少錢?
師:每個小朋友到文具店里買兩樣文具,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錢?再用算式記錄。
2、還剩多少錢?
師:每個幼兒用6元錢到文具店買一樣文具,算算還剩多少錢?用算式記錄。
3、雪糕娃娃排隊。
師:按順序為7個雪糕娃娃排隊,并說一說你是按什么順序排隊的
4、時鐘接龍。
師:將時鐘接龍卡片按順序首尾相連,接成一條長龍。
(四)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介紹“一共需要多少錢”和“還剩下多少錢”的活動結果,集體評價。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利用分點心、分水果的機會,引導幼兒說說“有幾塊餅干,吃掉幾塊,還剩幾塊?并說說是怎樣算出來的。
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中經常利用生活中發(fā)生的小事情,出題讓幼兒計算,如看圖書、寫字時,可以問問幼兒“我寫了4行字,還有2行沒有寫,請你算算一共要寫多少行字?”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來發(fā)現(xiàn)圖片、某些物品的中心點,從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點的原理。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繩子、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來找出它的中心點。
2.教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快又好,準確地找到這段繩子的中心點。
二、幼兒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
1.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圓形的紙片,請你來找找看圓的中心點在哪?
。.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用筆點好。
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圓的中心點在哪?
。.教師: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結果,并選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準確的操作結果。
。.請幼兒再試試:學用剛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兒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1.請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用筆點好。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點在哪?
。.:邊對邊、角對角對折,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它的中心點。
四、幼兒探索尋找圓形隊列的中心點
。.出示: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剛才我們是用對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點,現(xiàn)在這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1.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中間的圓心上,橫的中心線與豎的中心線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2.出示:八個圓片排列成的長方形。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3.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兩條中心線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五、幼兒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點
1.那么,你知道我們桌子的中心點在哪兒嗎?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測量出桌子的中心點。
3.讓幼兒來介紹與同伴合作的操縱過程和結果。
六、活動延伸:
還有好多東西我們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點,請小朋友回家去與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測量,尋找中心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
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xiàn)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
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fā)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的數(shù)學的實踐活動課。這堂課學生學得很開心。在我的指導、組織下,學生們分組活動。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與理解。教材先安排學生用相同的立體圖形拼出各種各樣的組合圖形,再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拼搭出又高又穩(wěn)的組合圖形,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誰搭得又高又穩(wěn)”的活動中,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首先引導學生讀題和看圖意,并提出“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和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你想怎樣搭呢?”讓學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搭的游戲。
在搭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難以把球放穩(wěn),于是問:“小朋友,你們在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當學生提出很難把球放穩(wěn)時,我抓住時機,讓成功了的小組介紹經驗,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使其他學生在傾聽、交流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然后讓學生再次嘗試,以驗證方法。最后向學生提出:“有什么辦法能知道誰搭得高?”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中兩種搭法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之前我沒有向學生明確要求,且學生一看到了那些積木,就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都爭著、搶著來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動前,要向學生明確每一個操作活動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時,必須讓學生注意聆聽,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并想盡一切辦法調控好課堂紀律,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8篇】相關文章: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九篇04-11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7篇03-08
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6篇03-09
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7篇04-17
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9篇03-1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錦集九篇05-15
【必備】大班教案錦集9篇03-29
【必備】大班教案錦集六篇06-10
【必備】大班教案錦集6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