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之間經常發(fā)生矛盾,為了教會孩子正確處理事情,學會判斷對錯,減少這種事情的發(fā)生而設計了這堂課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能夠判斷對錯,并說出為什么。
2.教給孩子判斷事情對錯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處理事情。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快樂。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注意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難點;通過活動讓孩子明白正確的目的只有通過正確的方法才能實現。
活動準備
PPT課件 熟悉故事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huán)節(jié)
教師; 課件出示畫面圖像,引導孩子觀察,圖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兒?這兩個小朋友怎么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邊看邊聽老師講故事《好孩子》,引導孩子注意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二; 基本環(huán)節(jié)
老師提問,引導孩子思考;
嘟嘟是好孩子嗎?(嘟嘟是好孩子)
強強是好孩子嗎?(不是)
強強哪里做錯了?(強強把嘟嘟的城堡推到,還咬了嘟嘟一口)
你們喜歡嘟嘟還是強強?(嘟嘟)
嘟嘟應該怎么做呢?(嘟嘟應該請老師過來幫忙)
請孩子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經驗相互交流
還可請孩子講講自己跟小朋友鬧矛盾的時候怎么做的?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老師告訴孩子;以后在活動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能影響其他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影響別人把小朋友辛苦做好的東西搞壞了要向小朋友道歉,并幫助小朋友做好,不能像強強一樣搞壞嘟嘟的東西不但不道歉還咬人,這樣大家都不喜歡,要做一個懂禮貌的乖孩子!
最后請配班老師一起編排情景表演,讓孩子觀看并能說出對與錯。
教學反思
上課前,應組織孩子換一個方式來聽,大家圍坐一個圓圈,應該要好些,這樣孩子注意力相對集中,還利于相互交流!
小百科:父母稱自己的子女為孩子;長輩都把晚輩叫做孩子,這是一種愛稱。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復習鞏固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和分類。
2、讓幼兒大膽想象,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拼搭創(chuàng)造。
3、感知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電腦、自制課件等;
2、操作材料:各種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水彩筆、膠水、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點擊課件--出示圓形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圓形)點擊課件--出示排放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物品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有哪些物品是圓形的?(果盒、抱枕、手表)點擊鼠標--圓形物品跳動著歸類到圓圈里。
(復習鞏固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認識方法同上)教學設想:采用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形式鞏固對圖形的認識,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這游戲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實現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對計算機這一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趣。
(二)運用圖形拼物體
1、點擊課件--出現四個擬人化圖形娃娃小朋友,今天我們圖形娃娃帶來了幾個小魔術,小朋友想看嗎?
2、演示課件(內容是用圖形拼成五個由簡易到復雜的范例:小雞--花--房子--熱帶魚--機器人)
(1)演示小雞拼圖過程,電腦會自動出現伴有優(yōu)美音樂的拼圖過程供幼兒觀察欣賞。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2)點擊花、房子、熱帶魚、機器人方法同上。
(三)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小朋友,圖形娃娃也想和我們做個游戲。小朋友看,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一下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用它們拼成你喜歡的物品。讓我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教學設想:
1、了五個難度不一樣的范例,適應不同孩子的發(fā)展水平。
2、體的恰當運用,自動出現拼圖過程,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老師手忙腳亂地邊講邊貼,幼兒看不清的弊端。同時,在整個拼圖過程中伴有音樂,使孩子在觀察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3、幼兒大膽想象,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四)用掃描儀把部分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全體幼兒欣賞(五)引導幼兒運用物體組合畫面講述故事1、演示多媒體課件 (其內容在拼物體的基礎上,把物體組合成畫面,并伴有音樂)
(1)提問:這幅畫是由哪些物體拼成的?
(2)老師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2、幼兒分組自由組合畫面,鼓勵幼兒勇敢地、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組合畫面,并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
3、教師積極評價,活動結束。
教學設想:
本環(huán)節(jié)在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一方面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發(fā)展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延伸:
1、作品,互相學習。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既樂于觀賞技能高、創(chuàng)造性強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fā)現其中優(yōu)點,維護幼兒的自尊心。
2、工角提供各種圖形材料,刺激和鼓勵幼兒隨時拼圖或自己制作拼圖。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設計我能夠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活動目標和活動形式。由于幼兒直覺行動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整個數學活動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動手的過程中親自感知、探索、總結。
中班幼兒在圖形認知方面僅限于簡單的圖形分割與拼合,因此在孩子們開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經驗基礎上,設計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動,進一步了解各圖形的分割與拼合。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家鄉(xiāng)的名稱,了解家鄉(xiāng)的名勝景觀、風味小吃。
2、萌發(fā)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PPT、錦溪美食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老師禮拜天去一個地方旅游了,你們想知道我去哪里了嗎?先來看看老師拍的照片看水鄉(xiāng)圖片。
師:你們看這是哪里?你們想不想也去錦溪旅游一圈呀?那杜老師今天就當一回導游帶你們游一游錦溪古鎮(zhèn)。
二、介紹名勝景點
。ㄒ唬┙榻B錦溪名字的由來簡介:錦溪因為有一條古老的河流叫錦溪,所以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錦溪了。另一個名字陳墓,你們知道為什么叫陳墓嗎?我先帶你們去參觀一個地方,參觀完之后你們就知道了。
。ǘ┙榻B陳妃墓
1、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這個墓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陳妃墓的來歷及陳墓名字的來歷
3、介紹陳妃墓奇特之處師:陳妃墓還很神奇呢!不管遇到怎樣的洪水,即使湖岸上的房屋都進水了,陳妃墓卻從來沒有被淹沒掉哦。
(三)介紹文昌閣師:錦溪還出了許多名人,有畫家,詩人,天文學家,所以在文昌閣里面陳列了許多畫跟詩篇,因此它不僅是名勝景點還象征著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
。ㄋ模┬菹,介紹"三十六座橋,七十二只窯"之說走出文昌閣
1、師:看那邊有座橋我們去那座橋上休息一下,你們知道我們現在休息的這座橋叫什么嗎?
2、古蓮橋。我們還有"三十六座橋,七十二只窯"之說。每座橋都有自己的名字,聽我來給你們介紹錦溪的幾座橋吧。
3、出示圖片,介紹橋。
4、出示圖片,介紹窯。
三、尋找美食
。ㄒ唬┯變鹤杂蓪ふ移穱L美食
1、師:休息好了,我們繼續(xù)出發(fā),錦溪還有許多美食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坐船去老街尋找美食吧。
2、出示老街照片
3、老街品嘗美食,提醒不要錯過美食,每種都嘗一嘗
(二)總結美食
1、說說美食的名字
2、出示圖片
四、簡要介紹錦溪現在發(fā)展情況
五、游戲結束
去老街購買美食送給客人老師品嘗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各種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廣泛。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教育幼兒不要亂丟塑料制品,防止環(huán)境污染。
教學時間:2教時
第一教時
活動準備:
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組材料(桌子、水、袋子、蠟燭、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屬調羹、塑料調羹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師:老師在桌子上放了許多塑料做的東西,你們來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
2、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3、小結:這些東西都是塑料做的,我們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鍛煉身體用的體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
提問:老師請你們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發(fā)現什么?
小結:塑料制品顏色鮮艷,不容易摔破。
2、操作,進一步探索其他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兒參加每一組的活動。
提問:你又發(fā)現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
。2)教師逐步引導幼兒發(fā)現不同的秘密。
第一組:比較玻璃片與塑料片,金屬調羹與塑料調羹,玻璃杯與塑料杯的不同。
第二組:燃燒小實驗。
第三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裝水。
(3)幼兒探索后回答。
三、游戲"看誰找得對"
1、提出要求:在倉庫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誰找得對。
2、幼兒游戲。
3、幼兒一起檢驗。
四、教育幼兒不亂丟塑料制品,愛護環(huán)境。
1、提問:
(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們知道嗎?
。2)塑料制品壞了、舊了怎么辦?能不能亂扔?為什么?
2、小結。
活動延伸:尋找處理廢舊塑料制品的方法。
第二教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塑料制品一、兩件。
2、帶領幼兒在園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動。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請把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拿出來吧,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二、引導出現
1、在教室里尋找塑料制品。
2、尋找后啟發(fā)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師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薄厚不同、軟硬不同、高矮不同、長短不同。(經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決。然后同樣用示范引導的方法,讓幼兒說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較方便、比較安全等內部特征。)
3、教師總結:塑料制品不但顏色鮮艷,看上去很美,而且輕巧,使用方便,不容易摔壞,它不滲水,遇到火會燃燒、變形。
三、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而設計的。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環(huán)境的重要殺手,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對環(huán)境和人類的危害,教育幼兒不隨意亂扔塑料制品,盡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勵幼兒研究一些處理塑料制品的科學方法,讓幼兒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清理幼兒園里的白色污染,引導幼兒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設計都從幼兒的生活出發(f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給幼兒提供了表達和探索的機會。通過看看、玩玩、摸摸,了解了塑料制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塑料在人們生活中的運用廣泛,幼兒對塑料制品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他們對塑料制品的了解又是零散的,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梳理原有的經驗,讓他們辨證地認識塑料制品的優(yōu)勢與危害,從而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圈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圈提高幼兒跳、跑的能力。
3、通過與幾何圖形結合,進行組圖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圈若干,跟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然后讓幼兒做一下熱身運動。
2、小朋友,瞧,老師手里拿的什么?“圈”小朋友想玩嗎?今天咱們就來玩圈。(發(fā)圈一人一個)小朋友想一下圈都能怎樣玩呢?(轉著玩,滾著玩,鉆著玩……)咱們小朋友找一下各種玩圈的各種方法。看誰的玩圈的方法多。請小朋友玩圈時不要碰著其他小朋友。
3、請個別幼兒示范玩圈的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玩法、滾著玩、套在腿上玩、套在胳膊上玩、套在腰上玩、搭小路玩、跳著玩、跑著玩、當門鉆著玩等等。
4、比賽滾圈:把圈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滾動,看誰滾的遠。
5、玩網小魚的游戲:手拿圈追趕其他小朋友,追到就用圈把他網住。
6、玩接龍的游戲:一名幼兒用圈套住另一名幼兒,依次往下套,直到套住最后一名幼兒,彎彎曲曲走,就像一條大龍在舞動。
7、玩組圖的游戲: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玩圈的方法:還能用圈搭彎彎曲曲的小路、跳著玩、跑著玩。下面我們小朋友就齊心協(xié)力來組一組幾何圖形,看都能組成什么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花形、五環(huán)旗形。組成圖形后,依次跳著玩、跑著玩、雙腳跳、單腳跳、如果碰到圈,或者是跳到圈外,就是犯規(guī)。
8、結束:小朋友想出了各種玩圈的方法,并玩了組圖的游戲,小朋友一定有點累了吧。咱們等下一次再進行其他組圖的比賽好嗎?隨音樂回教室。
[活動反思]
設計的這個玩圈活動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幼兒活潑好動,采用了動靜結合,在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能夠主動積極地探索圈的各種玩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自己探索,發(fā)現。活動設計時采納了整和的理念,和計算中的幾何圖形及奧運有機結合,既調動了孩子們自主玩圈的興趣,又復習相關知識。此活動達到了教學目的,鍛煉了幼兒跳跑及合作及躲閃的能力,并隨機進行了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我們的課都上完了,我也安照計劃開始了書本的復習。今天我要復習《小朋友的書》第5本--親親小動物,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干一點還能記得這書本上的知識點。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內容之一,在上課時,小朋友都看到了好多實物或真實圖片,而且小朋友也最喜愛小動物。我從今天小朋友的表現中感到他們又成長了,我也從心里開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復習書本知識,掌握以前所學內容。
2、讓幼兒練習背誦兒歌以掌握小動物的特征。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圖片、《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看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讓小朋友說出它們是什么動物,它們有什么特征。
2、請小朋友翻開書本看著書上的小動物的圖片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3、請小朋友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4、請各別小朋友表演、背誦兒歌。
5、請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以記住兒歌內容。
反思:
在我們的語言教學中,兒歌憑借其節(jié)奏押韻、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點深受幼兒的歡迎。小朋友也根據兒歌的內容掌握知識點。班里的小朋友也都很能干的。他們其實個個都能把兒歌跟讀出來的,只是有時他們記得多的他們就背得大聲一點,不是那么知道的就小聲一點了。但我們的小朋友有好多的一部分人有點不是特別專心的,他們在復習的時候總是一會跟著老師認真地念,一會又玩了起來,不過看著他們在學習中玩鬧,以在玩鬧中學習真得也很好呀,因為這個年齡的該做的事,我們老師在這其中也都只要做好引導工作就好了,什么都要小朋友自己去發(fā)現就好了,這樣他們才會真正長大的。今天我們復習了第5本書,讓小朋友學習了小兔跳、小烏龜爬、小魚游、小貓叫。看著書本大家一起念、一起做游戲,真得好有趣呀。今天的復習也讓我看到了小朋友的能干之處,我和小朋友又在一起多學一次呀,讓他們也加深所學的知識。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8的物體數量,認識數字8,理解它的實際意義。
2、能夠用8的物體數量進行活動操作,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3、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8的興趣。
活動準備:
制作PPT,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復習7的數量。
師:春天到了,公園里的風景可美麗了,今天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公園里玩!(播放PPT)
提問:
(1)看,蝴蝶聞到花香飛過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朵花?(7)(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幼兒手口一致點數)
。2)這時蝴蝶聞到花香飛過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蝴蝶飛過來了?(7)
小結:公園里有7朵花,有7只蝴蝶,它們的數量都是7,我們可以用數字7表示。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感知8的數量,理解數字8的實際意義。
提問:
。1)公園里本來有幾朵花,我們來看看?(提問幼兒)(手口一致點數)7朵花,可是又開了一朵花,現在公園里有幾朵花?(幼兒回答)(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公園里總共有8朵花。
。2)公園里本來有幾只蝴蝶,我們來看看?(提問幼兒)(手口一致點數)7只蝴蝶,又飛來了一只蝴蝶,現在一個有幾只蝴蝶?(幼兒回答)(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現在總共有8只蝴蝶。
。3)我們小朋友在跟著吳老師到別的地方看看公園里還有什么好看的風景,看這邊有好多蘑菇哦,我們一起來數數這里有幾朵蘑菇?(7)再添上一朵蘑菇,現在是幾朵蘑菇?
小結:7只蝴蝶添上一只蝴蝶就是8只蝴蝶,7朵花添上一朵花就是8朵花,7朵蘑菇添上一朵蘑菇就是8朵蘑菇,7添上1就是8,這些都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出示數字),所以8可以表示數量為8的任何東西。
三、認識數字8。
引導幼兒認讀數字“8”,觀察想象8像什么?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看8像什么呀?(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8還像一個雪人。(播放PPT)
四、以“小動物去公園玩”的形式,讓幼兒操作,鞏固對8的認識。
1、提出操作方法
師:公園里的風景吸引來了好多小動物們,可是我們的小熊管理員(出示手偶)說今天公園有一個規(guī)定,小動物們必須結伴8個才可以進去公園玩,可是小動物們的同伴都不夠8個,現在小動物們要請小朋友們來幫一個忙,幫小動物們找好8個同伴,擺在盤子上,它們才可以進去公園玩。(出示操作材料)
2、幼兒分組操作
教師巡回觀察幼兒擺的是否都是數量7小動物?
4、教師驗證幼兒操作結果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幫那種小動物找伙伴?”(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表述)
5、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8,它表示的東西可多了,可以表示8只小松鼠、8只小狗、8只燕子、8只蜜蜂,還可以表示更多的東西,如8個兔子、8個盤子、8個小朋友等。我們再去找找數量為8的東西,下次再告訴老師,好嗎?
教學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PPT,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春天來了”情景,幼兒通過“去公園玩,看到公園里的景色”提出問題情景,并圍繞這一問題情景設置環(huán)節(jié),通過問題情景的解決啟發(fā)幼兒思考解決數學問題。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數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感知數字與物體數量之間的關系。而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相關文章: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01-15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6-22
實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合集9篇12-29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9篇06-03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九篇05-29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9篇04-17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8篇03-17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五篇05-10
中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