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乱com|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一道本国产不卡视频|国产孕妇故爱A级高清片免费看

<tbody id="geoqw"></tbody>
  • <center id="geoqw"></center>
  • <menu id="geoqw"></menu>
  • <center id="geoqw"></center>
    
    <menu id="geoqw"></menu>
  • 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2-01-29 14:27:1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

      教材分析:

      例1學習是二下教材第一單元打頭內(nèi)容,第一次出現(xiàn)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數(shù)學問題,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兩步式題計算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教材以看木偶戲為主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自己來了解信息,提出問題。綜觀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有問題解決的一般步驟及方法,也有小括號的學習,另有乘加乘減解決問題,雖然例1和例2有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但細細琢磨,從學生的認起起點及教材的編排體系來分析,把例1作為單獨一課時進行劃分比較合適。

      這樣劃分的理由是:例1教材的意圖是讓學生掌握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知道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用先再這樣的方法進行思考,例2的重點筆墨則是讓學生認識小括號,會用小括號。若把例1例2合并在一課時進行教學,會存在顧此失彼現(xiàn)象,學生對兩步計算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及方法有可能不會較深的感悟,在此情況下,用短暫的時間來認識小括號,難點也無法突破。而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小括號學習一直困擾著二年級學生。

      解決問題第一次出現(xiàn)是一上年級的求總數(shù)和求剩余,而一下年級的兩數(shù)比較解決問題,二上年級則是用倍的知識解決問題,都是依據(jù)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算用結(jié)合來呈現(xiàn)的,也就是說式題教學都是輔以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來展開教學。例1是解決問題在第一學段的第二次隆重出現(xiàn)。重點是落實在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雖然學生在前幾個星期已經(jīng)能較熟練的計算加減混合兩步計算式題,但他們并不清楚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應該先想(算)再想(算)。所以,我認為,例1教學,式題的運算技能培養(yǎng)不是重點,教學重點是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教學難點是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及數(shù)學語言的完整表達。

      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一步計算問題,能較熟練的解決兩步計算式題,如: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口算方法,但學生對小括號的作用是陌生的,本節(jié)課不做教學要求,如課堂能夠動態(tài)生成,提到小括號這一知識點,教師可適當提示,不耗學習時間。

      由于是借班上課,課前需要了解學生用一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時,他們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這節(jié)課的學習需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多角度暴露學生的思考過程,多問學生:你是怎么想的?這個算式是先算出了什么?他是先算出什么?在說的過程中,逐漸讓學生感悟到解決兩步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教學設想:

      1、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為問題解決提供思考的基點。

      例1把數(shù)量關(guān)系隱含在問題情境中,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老教材,解決問題都有一個不變的基調(diào):處理信息,理解數(shù)量關(guān)系。本課教學將充分利用你是怎么想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要先知道他是先算出這樣的提問與追問,幫助學生梳理問題解決的步驟與方法。

      2、 有效挖掘?qū)W生潛力,為問題解決提供思考的落點。

      把相同模式的問題解決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上車下車,圖書出借、停車場開來開走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只有充分挖掘?qū)W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把藏于心中的秘密與所學的知識相結(jié)合,才能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性、生活性。本課教學通過分層次的練習(模仿練、獨立鞏固練、選擇練、拓展練),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充分自覺的對兩步計算這種模式的問題解決體會更深刻,同時,不同形式的練習與表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知道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2、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能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思考方法.

      3、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流程

      一、問題情境引入

      1.小朋友們,桃園小學的二( )班小巧虎中隊的圖書角正缺圖書管理員呢,要到實驗小學的二( )班里來招聘圖書管理員,你們想去競聘嗎?如果你能解決圖書角的問題,知道書架上圖書的數(shù)量變化,你就有競聘的資格了!

      2.出示書架情境圖:

      逐步呈現(xiàn):

      先出示:書架上原來有圖書22本。

      再出示:歡歡小組要歸還13本,晶晶小組要借走6本。

      問:從圖上看,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匯報,標出數(shù)據(jù))

      問:把你找到的信息完整的說一說,好嗎?(指名說,和同桌說,全體齊說)

      追問: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問題?(現(xiàn)在書架上有圖書多少本?)

      引導:請你把這些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連起來說一說,說給同桌聽。(同桌交流)

      二、探求新知,建立模式。

      1. 同學們說得很完整,你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 停頓,讓學生獨立思考。

      3. 把你的辦法輕輕地告訴你的同桌。

      4.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自備本獨立練習)

      5. 先寫完的小朋友和同桌悄悄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6. 反饋:不同方法展示。

      (1)22+13=35(本)(2)22-6=16(本)

      35-6=29(本) 16+13=29(本)

      (3)22+13-6=29(本) (4)22-6+13=29(本)。

      預設問題:你是先算什么?哦,你們猜他是先算什么?22+13是先算什么?再減6是再算出什么?22-6是先算什么?再加13是再算出什么?

      7.歸納:這幾個算式只是想的方法有點不同,但都能解決現(xiàn)在書架上有圖書多少本這個問題。1和3的方法是相同的,2和4的方法也是相同的。

      8. 二個小組合作,每人選擇一種方法,用先算出再算出的樣子,說一說想的過程。

      9.小結(jié):同學們真能干,能做個合格的圖書管理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今天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解釋應用與拓展

      1、 鞏固練習:解決水果賣進賣出問題。

      2、 獨立練習:解決乘車問題。(同桌互批)

      3、 變式練習:繼續(xù)解決乘車問題。(集體講評)

      4、 拓展題:選擇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哪些本領(lǐng)?

      2.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只要用一雙亮眼睛認真觀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2

      教學內(nèi)容:

      第3、4頁內(nèi)容,“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經(jīng)歷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和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并會用豎式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觀察、概括的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與同學合作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試商。

      教學準備:

      點子圖若干張,表格,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2顆糖,分給幾個人,每人分得同樣多,有幾種分法?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顆)12÷6=2(人)

      12÷7=1(人)┄┄5(顆)12÷8=1(人)┄┄4顆。隨機指一個有余數(shù)的算式,讓學生說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師: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分均分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沒有余數(shù),還有種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數(shù)都比除數(shù)小。有余數(shù)的除法怎么計算呢?今天我們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復習引新。

      (1)出示題:有6個桃,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盤。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6÷3=2(盤)

      豎式:

      答:可以放2盤。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題目改一下你會計算嗎?有7個桃,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盤。

      想一想,問題要修改嗎?

      2.教學試商的方法

      (1)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意思列式,7÷3

     。2)小組討論:商是幾?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圓片代表7個桃子來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這個商的?(請個別學生談想法。)

     。3)那么7÷3的豎式該怎么列呢?商和余數(shù)該寫在哪兒?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探討下吧。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談話:我們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訣來想。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有沒有一句口訣是三()得七的?(沒有)再想一想:有沒有一個數(shù)和3相乘的積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

      7下面應該寫幾,為什么?“6”表示什么?

      師生在談話過程中完成如下板書:

      4.帶著問題看課本上的例題:

     。1)為什么把一個桃子放在一邊?

      (2)為什么商后面寫“盤”,余數(shù)后面寫“個”?

     。3)豎式上各個數(shù)各表示什么?

     。4)豎式中,商1或3行嗎?為什么?

      5.嘗試完成“試一試”。

     。1)請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老師有17個氣球,分給5個同學,平均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2)學生用剛學到的方法獨立計算。

     。3)交流:展示學生不同的豎式計算,可能出現(xiàn)下面幾種情況:

     、偕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討論:哪些商合適?哪些商不合適?為什么?(師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填空和進行豎式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用投影儀展示某學生的豎式計算并讓他選兩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試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

      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做。

      四、課堂

      這節(jié)課學習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怎樣試商?(想幾和除數(shù)相乘接近被除數(shù)而又小于被除數(shù)。)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問題?(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3

      教學內(nèi)容:

      有余數(shù)除法的一些練習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有余數(shù)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1.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3×()<16 ()×5<41 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列豎式計算

      65÷7= 25÷5= 52÷6=

      3.填上合適的數(shù)。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會解決下面的問題嗎?(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完成,集體交流。)

     。1)35個車輪最多能裝幾輛小轎車?

      (2)19包牛奶,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包?還剩幾包?

     。3)46個同學要乘車去觀光,每輛車限乘5個,需要幾輛車?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這個月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5)果園現(xiàn)在有55箱水果,每輛運輸車最多能裝8箱水果,

     。ㄌ釂栴}并解答)

      (6)同學們排隊做纜車上山,每輛纜車有4個座位,小紅站在第5位,應坐第幾輛纜車?小明站在第25位,應坐第幾纜車?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4

      目的要求

      1.在具體的操作中,進一步加強方向感,提高認識路線圖的能力。參與測定方向的實踐活動,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

      2.培養(yǎng)與同伴積極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方向并讀懂路線圖。

      難點: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

      一、室內(nèi)活動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學生面向東方坐)

      提問:大家現(xiàn)在面對的是什么方向?

      讓學生把方向板按實際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問:你能根據(jù)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個方向嗎?

      同座互相指、說。

      2.說一說同學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談話:請坐在教室中間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請坐在他北面、東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聽口令起立。

      提問東北面的學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別請坐在東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學生說出自己在他的哪個方向。

      任意找一個學生,讓他說說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關(guān)系。

      3.在教材呈現(xiàn)的場景里辨認方向。

      談話:同學們在教室里已經(jīng)能正確地辨認方向,你們想不想到校園里去辨認一下方向?在去校園之前,我們先幫助書上的小朋友測定他們學校的方向。呈現(xiàn)教材中的場景圖。

      提問:在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和我們以往看到的平面圖有什么不同?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

      講述:以往我們看到的平面圖,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圖的左上方,這從指南針和小朋友的話中都能看出來。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圖中的指南針,你們說說圖中學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小組交流,再指名回答。

      二、室外活動

      1.在校園里測定方向。

      談話:從剛才我們幫助小朋友解決的問題可以看出,用指南針測定學校的方向,不少學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的,我們學校的方向如何呢?我們現(xiàn)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測定。請大家?guī)现改厢、老師發(fā)給你們的表格和鉛筆。為了不影響其他班學生上課,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

      走到操場后,談話:我們每四人一小組,商量一下,你們這組想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測定方向?也就是選擇測量地點,然后分工測量,把表填好。我們看哪一組測得又快又好。測好以后趕快到操場中間集中,老師還有新的任務。大家分頭行動吧。學生活動。

      匯報測定結(jié)果。

      2.相互檢查測定情況。

      談話:下面請第一小組帶第二小組的小朋友到你們測定的地點,介紹一下你們測得的結(jié)果,第二小組看看他們測的對不對;然后兩個組再交換。其他的小組也是兩兩合作,相互檢查。檢查以后再回到操場集合。

      再次集合后,讓各小組匯報被檢查的小組測定方向的情況,如有不同意見,全班同學再去共同驗證。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5

      班級基本情況:

      這四個班的孩子在經(jīng)過一年半的蘇教版數(shù)學學習后,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jīng)達到學習的目標。大部分學生數(shù)學計算速度較快,正確率高,上課能集中注意力,積極舉手發(fā)言,作業(yè)書寫很工整,學習風氣濃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難度較深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們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shù)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shù)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xiàn)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我應該關(guān)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jīng)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到體驗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中去。但四個班都有小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課堂上管不住自己,幾個同學不愿動筆做題。如(2)班的何偉、徐微微、劉薛玉等,(4)班的周李賢、馬少南、李佳等,這期的教育重點在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幾個學生:如(2)班的李琉揚、王喜龍、卞有龍(4)班的周國慶、張韻偉、唐帥帥等在學習上障礙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務,計算的速度與正確率都不高,課堂作業(yè)也難以完成,需要老師多對他們加以輔導與關(guān)心,鼓勵他們加強學習的信心,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因材施教,讓這部分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在本期容入到班級的學習氛圍中。蘇教版教材的編排體系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樂學、好學的孩子通過兩年的學習更加優(yōu)秀。進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楊一鳴、林偉龍、姜欣沂、張蕭燦、顧慧鵬等學生可嘗試進行奧數(shù)訓練,讓優(yōu)者更優(yōu)。由于存在著年齡的差異,存在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fā)展也就不一致,老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與進步。

      教材分析(含重、難點)

      一、教學內(nèi)容

     。ㄒ唬⿺(shù)與代數(shù)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有余數(shù)的除法10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筆算加法、加法的估算與驗算,連加;筆算減法,減法的估算與驗算;筆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數(shù)加、減整百數(shù)加整十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不超過100)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解決問題方面:?與有余數(shù)除法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倍的認識,“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

     。ǘ┛臻g與圖形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認識,比較簡單的路線圖角的初步認識,直角、銳角與鈍角分米和毫米,簡單的度量,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簡單的長度測量。解決問題方面:?應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jù)有關(guān)方位的描述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利用或設計簡單的路線圖根據(jù)需要選擇恰當?shù)膯挝缓瓦m宜的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三)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標準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整理,根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預測。解決問題方面:?根據(jù)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角度、采用適當?shù)姆椒ㄊ占驼頂?shù)據(jù),并合理地解決問題。實踐活動測定方向(用東、南、西、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詞語描敘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間的位置關(guān)系)你能跳多遠(通過實驗和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感受數(shù)據(jù)所蘊含的信息,體會數(shù)據(jù)的價值)。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6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jié)果。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獲得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jīng)驗,發(fā)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資源

      教學插圖。

      教學過程

      一、觀察場景圖,把握各種信息

      1.出示場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同桌交流,互相說說看到了什么?

      二、分類、整理場景圖中的各種信息

      1.獨立思考:根據(jù)場景圖中各班的信息情況,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或從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

      4.各自完成第8頁中的填表。即把每班植樹的棵樹填入表中。

      5.校對,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解決場景圖中提出的各種具體的實際問題

      1.出示第9頁場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獨立思考:場景中需要我們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一共有幾個?怎樣解決每個具體問題?

      3.小組討論解決這些具體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4.全班交流。

     。1)讓各組匯報各自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并引導其他各組學生對其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進行評價。

     。2)追問: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知道并利用到什么條件?

      四、根據(jù)場景圖,進一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場景圖,啟發(fā)思考: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2.交流匯報。對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3.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

      4.校對,并說說是怎樣解答出來的。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啟發(fā)思考:生活中充滿了數(shù)學問題,你能列舉一些嗎?

      2.選擇一些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各自獨立解答。

      3.匯報交流。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用堅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nèi)的不進位的三位數(shù)加法,并且會驗算。

      2、感知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 培養(yǎng)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正確列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

      教學資源:例題掛圖、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喜歡寫數(shù)學日記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記錄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級的借書情況,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用大屏幕出示例題中的統(tǒng)計表)

      2、同學們,你們看了大屏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提出來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讓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教師摘錄如下: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2)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3)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4)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談話: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數(shù)學問題,說明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記下了四個問題,你們看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什么算法來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解決第2個和第4個問題好不好?

      教師擦掉黑板上的其他問題,只保留下面兩個問題,并重新編寫序號。

     。1)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2)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二、探索算法

      提問:要求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應怎樣列算式?

      板書 143+126=————————————(本)

      談話:下邊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計算方法,算出結(jié)果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談話:隨愿意把你 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

      學生可能用下面兩種方法計算:一種是用記數(shù)器撥珠,在學生匯報的 過程中主要強調(diào)每一位的數(shù)要撥在對應的數(shù)位上。

      另一種是仿照以前學過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方法算出來的。

      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數(shù)位對齊,一般應從個位加起)

      談話:請同學們都用豎式再算一算。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師述:題目計算出得數(shù)后,要想知道算得對不對,可以自己驗證。不同得題目有不同得驗算方法。我們驗算這道題算得對不對可以交換兩個加數(shù)得位置,再算一算。

      你們試一試, 體驗一下驗算的方法好嗎?

      學生算出結(jié)果后,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shù)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shù)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shù)不相同,又說明了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延伸遷移

      讓學生獨立完成第2個問題,并進行驗算。完成后同桌相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算得對不對,是怎么知道的。

      四、鞏固 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獨立做題,并列式驗算其中一兩題。訂正時先問:如果不另列豎式,在原來的豎式上能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再算一遍嗎?誰來試著這樣驗算一題給大家看看。再用這種辦法驗算其他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訂正時提問:你驗算了嗎?用什么方法驗算的?告訴學生今后不論是否要求驗算,都應自覺驗算,從小養(yǎng)成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盡可能 說出自己從統(tǒng)計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獨立完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幫助。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體驗,自己動手翻一翻書,從中得到感悟,理解題意。再全班共同訂正。

      五、全課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合作得非常好。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學生。下面同桌說一說在筆算加法中要注意那些,然后再告訴大家,好不好?

      板書:

      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不進位)

      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126=269(本)

      143126

      + 126 + 134

      269269

      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進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l、結(jié)合生活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位數(shù)加兩 、三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進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4、在交流和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思考、體會、理解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掛圖、投影、計數(shù) 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同時練習。

      57+18 236+143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二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情境圖。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這張各年級借書情況統(tǒng)計表,你們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也解決了其中的一部分問題,F(xiàn)在我把這些問題再投影展示給你們,你們說出算式,再回憶一下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剩下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解決。

      投影展示下列問題,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其中畫/"的是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

     。1)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126 /

     。2)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43

     。3)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26

     。4)一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236

     。5)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236

      (6)三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26+236

      三、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解決例題中的兩個問題。

      談話:我們先來解決"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這兩個問題。

      (1)讓學生嘗試在練習本上列出豎式計算,教師注意了解學

      生的計算情況,并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2)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各寫出一題的計算豎式,全班共同訂正。訂正時追問:"第1題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該怎么辦?"第2題中十位上哪幾個數(shù)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樣處理的?""每道題目加的順序是怎樣的?為什么從個位加起?“這節(jié)課學習的加法計算和上節(jié)課學習的加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2、解決其他問題,

      談話:在你們提出的問題中還有兩個沒有解決,你能獨立解決嗎?讓學生獨立解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訂正。

      3、總結(jié)加法的計算方法。

      談話: 我們巳經(jīng)用兩節(jié)課學習了三位數(shù)的加法汁算 ,過去我們還學習過兩位數(shù)的加法計算。請大家想一想 :列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再在班內(nèi)交流。

      四、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l、做"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在書上獨立練習,集體訂正。尤其注意最后一題"百位滿10向千位進1”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強調(diào)全做對,并認真驗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創(chuàng)設情景,請學生當小醫(yī)生幫助啄木鳥,

      讓學生獨立思考,找出錯在哪里,說給同伴聽聽,然后改正過來 。提醒學生在做題的時候要養(yǎng)成認真的好習慣和驗算的好習慣。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說出圖意,自己解決問題,正確計算出來。

      五、全課總結(jié),個人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揭示課題——進位加)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解決嗎?

      教學板書: 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進位加)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43=228(本)

      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26=211(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進位)得計算方法,能熟練筆算和在1000以內(nèi)的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2、繼續(xù)培養(yǎng)探索意識,問題意識和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地意識;

      3、在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地過程中,獲得成功地體驗,產(chǎn)生數(shù)學地積極情感。

      4、會用學過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具體情景中培養(yǎng)靈活地解題思路。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進位加,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進位的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

      二、比一比,算一算

      1、學生獨立計算

      6+8 7+9 8+3 5+7

      60+80 70+90 80+30 50+70

      2、互相說說上下兩題的聯(lián)系。

      三、算算,填填

      加數(shù)45227350957688

      加數(shù)396727294650312

      和

      四、解決問題

      1、出示第6題掛圖

     。1)看圖,說說從圖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2)小兔從家到學校怎樣走比較近?先讓學生說說小兔家到學校有幾條路?每條路各是多少米?

      60+70=130(米) 50+90=140(米)

      50+70+80+100=300(米)

     。1)小猴呢?

      70+90=160(米) 80+100=180(米)

      70+50+60+70=250(米)

      (2)誰到學校路近一些?為什么?

      2、做第8題

     。1)先讓學生說說題中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

     。2)自做,集體訂正,說說想法。

      3、出示第9題掛圖

     。1)讓學生在圖上指一指每個小動物地家在哪里?互相說想法,再交流。

     。2)從小兔家到小猴家有1000米嗎? 為什么?

      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 520+420=940(米)

      從小貓家到小狗家有1000米遠嗎? 為什么?

      板書:460+480=940(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jù)學生提問,教師相機板書問題。

     。4)學生自己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全班交流、講評。

      五、全課總結(jié)

      說說自己在本課中的收獲。小組內(nèi)交流,派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學板書:

      進位加

      小兔:

      60+70=130(米)

      70+90=160(米)

      50+90=140(米)

      小猴:

      80+100=180(米)

      50+70+80+100=300(米)

      70+50+60+70=250(米)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8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七個方向,經(jīng)歷知識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資助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說一說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方向?

      學生回答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的兩個辨認方向的方法你們還記得嗎?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用這兩種方法辨別一下方向。

      (指名活動)

      二、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guān)方向與位置的其他知識,辨認方向。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圖,分別看一看體育館在學校的__面,商場在學校的__面,醫(yī)院在學校的__面,郵局在學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師: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北面

      師:剛才說了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時候該怎么區(qū)分一下呢?其實只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是不夠的,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來描述方向。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課件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個方向點,將北方向給出,讓學生寫出剩下的七個方向。

      課件再次給出第一幅情境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剩余的四個建筑物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通過例題講解確定觀測點,讓學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對性,確定方向時,首先要找準以誰為觀測點,再根據(jù)觀測點判斷方向。

      師:現(xiàn)在以自己為觀測點,找一找自己的'東西南北都是誰,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三、鞏固提高

      練一練第一題 指名回答

      第二題,第三題 學生做,指名匯報

      四、總結(jié)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下課后自己制作一個方向板到操場上看一看,記錄校園各個方向有什么,下課找同學匯報。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9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2、使學生認識簡單估算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起估算的意識和習慣。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練習口算方法。

      1、口算下列各題。

      48+3154+1225+44

      48+3554+1825+45

      口算后提問:口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口算下列各題。

      74-2355-3543-12

      74-2955-3740-12

      要求學生先說出口算過程,再說出得數(shù)。

      問:口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要怎樣算?

      3、做練習一第8題。

     。1)做第一組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2)第一題是怎樣算的?最后一步為什么40加12?在什么情況下是進位加?

     。3)用同樣的方法練習第二組題,然后指出:口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個十和個位上的數(shù)合起來減。

      (4)學生練習第三、四組題,在作業(yè)本上完成后集體校對。

      三、混合練習

      1、做練習一第7題。

      2、做練習一第9題。

      先指導學生估算方法,再要求說出每題結(jié)果各是幾十多,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學生口算得數(shù),可以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方法。

      3、做練習一第10題。

     。1)提問:第一行兩道題先算什么?第二行兩道題先算什么?

      (2)分兩組練習,每組做一組(兩道)題,做在練習本上,要求盡量用口算。

      4、做練習一第11題。

     。1)指名學生讀題,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2)指名口答第13題算式,老師板書算式、答案。提問:為什么用乘法算?

      5、先讓學生在第12題()里填數(shù),然后口答校對。

      四、課堂。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一第8題。

      教學隨筆: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經(jīng)歷求商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議中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訣和會運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然后讓學生收集圖畫中的數(shù)學信息,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再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jīng)歷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法:

      遷移法,觀察討論、比較分析法。

      學法:

      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重、難點:

      1、能較熟練地用7、8、9的乘法口訣正確求商。

      2、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學生興趣。

      1.對口令。

      二七( ) 六九( )

      ( )八五十六 六八( )

      ( )八三十二 九九( )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

      2.口算。

      12÷6=( ) 36 ÷6=( )

      30 ÷5=( ) 24 ÷6=( )

      18 ÷6=( ) 8 ÷2=( )

      3 ÷1=( ) 12 ÷4=( )

      師:你們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 想乘法口訣。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

      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

      師:看來同學們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這些方法來求商。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一起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你們有信心學會嗎?(板書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知道屬于你們的節(jié)日嗎?

      生:(六月一日兒童節(jié))

      師: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小朋友正在布置他們的教室呢,同學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觀察,收集信息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還有的在準備愛心氣球。)

      通過觀察,你獲得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

      (生:第一組做了56面彩旗,要掛成8行。

      生:第二組做了49顆五角星,分給7個小組。

      生:第三組帶來27個愛心球,每9個擺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問題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說一說)

      4.學生匯報

      指名匯報問題,教師板書“平均每行幾面?”“平均每組幾個?”“可以擺幾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從主題圖中點取出例1)

      (1)請一人讀題,提問: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獨立試著做做?(學生獨立試算,并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算的?)

      (2)指名匯報(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3)問:“用哪種方法最簡便?(用乘法口訣求商)

      引導學生小結(jié):求56÷8的商,想( )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訣想,就是( )八五十六,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師:我們平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寫上什么?(單位)一起說這道題的單位是什么?(面)今天我們要探究學習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單位同學們在口頭上說出來就可以了。下面的題目也一樣,清楚了嗎?

      2.(1)師:這56面小旗,要是掛成7行,平均每行幾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56÷7= ,能用乘法口訣求出這個算式的商嗎?

      讓學生獨立試算。

      (2)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比較56÷8和 56÷7兩個算式的聯(lián)系。

      (讓學生明白,用一句口訣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4.完成主題圖中另外兩個數(shù)學問題。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師巡視。

      (2)說說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結(ji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我們把求商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課件:乘法口訣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一起讀讀。

      三、反饋練習 (課件出示)

      1、選擇題:用“七九六十三”這句口訣求商的算式是:

      A、7+9 B、7×9 C、36÷9 D、63÷7

      2、請大家完成書上49頁做一做的習題。

      (學生匯報)

      師:通過這一組習題,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生:我發(fā)現(xiàn),乘法算式里的積,在除法里做被除數(shù)。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數(shù)在除法里做除數(shù)和商。

      生:這3個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繼續(xù)學習。

      3、鞏固練習

      (1) 練習:小猴摘桃子(課件9)

      師:其實,兒童節(jié)不僅是我們小朋友們喜愛的節(jié)日,就連森林里的動物寶寶也喜歡出來看熱鬧。這幾只可愛的猴寶寶想在“六一兒童節(jié)”上給同學們送上又大又紅的桃子,可是當他們來到桃樹下面正準備上梯子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對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來,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幫幫小猴子?

      (2)練習:小豬吹泡泡

      出示課件10:小豬吹泡泡的情境

      師:小猴的問題解決了,小豬被同學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了,它特別吹了一些泡泡來送給大家,如果你們把提算對了泡泡會飛的又高又遠。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1

      教學目標 :

      1、參與測定方向的實踐活動,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

      2、通過辨認書上場景圖中各建筑物的方位和在校園中進行實際測定活動,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3、使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應用生活經(jīng)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在活動中豐富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學習與他人合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能解決實際測量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教學資源:學生自制方向板,每組帶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室內(nèi)活動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學生面向東方坐)

      提問 : 大家現(xiàn)在面對的是什么方向?

      讓學生把方向板按實際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問: 你能根據(jù)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個方向嗎?

      同座互相指、說。

      2、說一說同學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談話:請坐在教室中間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請坐在他北面、東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聽口令起立。

      提問東北面的學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別請坐在東南面的,兩北面的,西南面的學生說出自已在他的哪個方向。

      任意找一個學生,讓他說說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關(guān)系。

      3、在教材呈現(xiàn)的場景里辨認方向。

      談話:同學們在教室里已經(jīng)能正確地辨認方向,你們想不想到校園里去辨認一下方向?在去校園之前,我們先幫助書上的

      朋友測定他們學校的方向。呈現(xiàn)教材中的場景圖。

      提問:在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和我們以往看到的平面圖有什么不同?

      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交流后再

      指名回答)

      講述:以往我們看到的平面圖,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而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圖的左上方,這從指南針和小朋友的話中都能看出來。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圖中的指南針,你們說說圖中學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小組交流,再指名回答。

      二、室外活動

      l、在校園里測定方向。

      談話:從剛才我們幫助小朋友解決的問題可以看出,用指南

      針測定學校的方向,不少學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的,我們學校的方向如何呢?我們現(xiàn)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測定。請大家?guī)现改厢、老師發(fā)給你們的表格和鋼筆。為了不

      影響其他班學生上課,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

      走到操場后,談話:我們每四人一小組,商量一下,你們這組想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測定方向?也就是選擇測量地點,然后分工測量,把表填好。我們看哪一組測得又快又好。測好以后趕快到操場中間集中,老師還有新的任務。大家分頭行動吧。

      學生活動。

      匯報測定結(jié)果。

      2、相互檢查測定情況,

      談話:下面請第一小組帶第二小組的小朋友到你們測定的地

      點,介紹一下你們測得的結(jié)果,第二小組看看他們測的對不對;然后兩個組再交換。其他的小組也是兩兩合作,相互檢查。檢查以后再回到操場集合。

      再次集合后,讓各小組匯報被檢查的小組測定方向的情況,如有不同意見,全班同學再去共同驗證。

      三、活動總結(jié)

      談話:對這次實踐活動,你有什么看法?你還想不想繼續(xù)進行測定方向的活動?如果想測定方向,可以幾個同學結(jié)合,放學后在你們居住的地方測定,可以自己畫一個表格,把測定的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或拿給家里人看;顒訒r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退位減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2

      一、引入課題。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聽后談感受與收獲,引出并板書課題:辨認方向。

      二、調(diào)動原有經(jīng)驗,感知現(xiàn)實中的新方向。

      (一)、復習。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哪四個方向?(東、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認嗎?如果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你怎樣辨認這些方向?(觀察太陽、樹木、利用指南針……)

      (二)、探究新知。

      1、你還聽說過哪些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果有學生說出南東、北東、南西、北西,教師也應有意識地對應板書。

      2、借助人們生活語言習慣,統(tǒng)一對方向的描述性詞語。

      3、活動體驗一:讓學生嘗試在教室里指一指東南方向,并思考:為什么把這個方向稱之為東南呢?

      學生可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指名匯報,總結(jié):東方與南方的中間,是東南方。

      以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

      (三)、深化體驗。

      1、活動體驗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學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匯報。

      2、活動體驗三:指名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讓其他同學說一說學生甲在學生乙的什么方向?學生乙在學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討論交流:同是兩位同學,但對他們位置的描述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使學生真切體驗到方向的相對性。

      二、生活經(jīng)驗升華,探究地圖新方向。

      (一)、復習。

      教師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誰能在老師的方向板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指名板演?偨Y(jié)強調(diào):方向板上的方向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在方向板上標出其余四個方向。學生可小組交流合作、互相幫助,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匯報總結(jié),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2、出示課本第22頁的教學掛圖,讓學生借助方向板辨認并口述各種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完成“認一認”。

      3、深化感知。說一說動物園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學校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

      三、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1題。

      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在地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學生回答后,教師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diào)向北的方向標,然后進行辨識方向的訓練。

      2、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2題。

      先讓學生小組內(nèi)互說,再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jié)。

      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有什么評價?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3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00頁秒的認識、“數(shù)數(shù)說說”,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鐘面上的秒針,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時、分。

      2、時針走一大格經(jīng)過多少時間?分針1分走多少小格?1小格分針走多少小格?(1時=60分)

      3、鐘面上撥出時刻,讓學生說一說幾時幾分。(3:0012:0012:057:254:3011:506:55)

      4、時和分的時間單位,哪一個大?哪些用小時?那些用分?你跑60米要1分鐘嗎?就不能用時間單位分。要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

      二、教學新課

      1、認識秒針和1秒。

      說明鐘面上除了時針和分針,有的還有秒針。讓學生觀察教具鐘面,又細又長的針是秒針。(板書:秒針)

      分別指不同的針,讓學生說出是什么針。

      出示時鐘,讓學生找出秒針,看走動的情況,說明秒針每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板書:走1小格1秒)讓學生隨著秒針的走動跟著數(shù)一秒、二秒、三秒。

      提問:秒針走一格的時間1秒,走一圈的時間多少秒?

      1、教學1分=60秒。

      (1)請學生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多少?是幾分鐘?(板書:1分=60秒)

     。2)1秒鐘有多長呢?請學生看秒針走動,1秒拍一下手。問:拍一次手的時間多長?讓學生聽老師說開始,看秒針默默地數(shù),老師說停就停,說說經(jīng)過了幾秒鐘。

      2、指導看書。

      (1)讓學生看書,然后提問:鐘面上哪根針是秒針?秒針走1格是多少時間?1分鐘是多少秒?

     。1)引導學生說出電子表和電視屏幕上的時刻。

      三、鞏固練習

      1.做“數(shù)數(shù)說說”。

     。1)讓學生同時數(shù)脈搏,指名匯報15秒鐘跳幾下。

      (2)出示時鐘,老師說開始,學生做深呼吸,看做一次大約多少秒針,指名學生說一說。

      2.做練習十九。

     。1)第1題。指名幾人數(shù)5秒鐘,看最快的數(shù)到幾。

     。2)第2題?诖穑f一說怎樣算的。

     。3)第3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人各用多少秒鐘,說一說用的秒數(shù)多的是快還是慢。再口答問題。

      (2)第4題。學生填單位名稱,然后集體訂正。

     。3)第5題。讀題,讓學生說一說條件和問題。

      四、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九第5題。

      教學隨筆: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4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3—7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第1-4題教材分析: 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倍數(shù)關(guān)系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義,拓寬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含義,學會分析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幾,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并會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展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和推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含義,學會分析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幾,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教學難點:利用除法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每人10根)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1、看圖說說各是幾個幾:(課件出示題目)(1)□□□ □□□(2) ○○○○○○○○(3)△△△△△△△△△△△△2、請同學們用小棒動手擺一擺:3個22個5(設計意圖:幾個幾的知識的復習,為溝通舊知“幾個幾”與新知“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聯(lián)系作了良好的鋪墊,降低了幾倍的意義的教學難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一)教學“倍”的含義1、師:連日的陰雨終于結(jié)束,春姑娘正邁著輕盈的舞步來到了我們身邊。

      花也爭相開放了,瞧!花壇里開滿了鮮花,教案《《倍的認識》教案》。

      (課件出示情境圖)2、花壇中有哪幾種顏色的花,各有幾朵?(師相機指一指,帶著數(shù),學生口答,藍花2朵,黃花6朵,紅花8朵)3、師問:3種顏色的花,你能選二種花比一比,提出什么問題?(1)比多問題和比少問題(我們知道比多,比少的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2)兩種花之間除了可以比多比少之外,還有一種新的比較方法。

     。ㄔO計意圖:從學生已掌握的兩數(shù)之間的加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引出“倍”,既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也讓學生初步感知:“倍”也是兩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4、講授:我們知道藍花有2朵,把2朵藍花看成一份(課件展示把它們?nèi)ζ饋肀硎疽环荩S花有這樣的幾份呢?想一想黃花可以怎樣圈?跟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指名回答。

     。ㄕn件操作圈黃花的方法)談話:我們把2朵藍花看成一份,黃花就有這樣的3份,也就是黃花有3個2朵,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朵數(shù)的3倍。

      再指名說。

      同桌說。

      齊說。

      小結(jié):兩種花除了可以比較多少,還可以像今天這樣比,是把2朵藍花看作1份,黃花有3個2朵,黃花的朵數(shù)就是藍花的3倍,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倍的認識”。

     。ò鍟n題:倍的認識)(設計意圖:這里通過出示情境圖、比較藍花和黃花,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出發(fā),數(shù)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

     。ǘ┙虒W計算倍1、我們還知道有8朵紅花,(課件出示)要求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你能在書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嗎?學生填在書上。

      指名回答。

      齊說。

      (得出結(jié)論:紅花有4個2朵,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4倍。)

      2、講授:藍花有2朵,因此把2朵看作一份,再想8朵紅花能分成這樣的幾份,這就是把8朵紅花按每2朵一份的要求平均分,所以求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也可以用除法計算?誰會列算式?指名回答,師板書。

      強調(diào)得數(shù)后面不要寫倍,倍不是單位名稱。

      小結(jié):我們現(xiàn)在知道“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運算(除法)。

      下面我們來用今天所學的新知識來試著解決一些問題吧!

      三、多層次練習,鞏固深化

     。ㄒ唬┗A(chǔ)練習1、想想做做第1題

     。1)仔細看圖,誰和誰在比?把誰的長度看作1份?

      (2)想好的同學在書上P74頁第1題填空。

     。3)全班交流,引導說出把這一段綠帶子看作1份,紅帶子的長有這樣的5份,所以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5倍。

      2、下面咱們來做一個擺小棒游戲吧!

     。1)出示題目要求,全班讀題

     。2)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和同桌說說6里面有幾個這樣的3根,第二行的根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15里面又有幾個這樣的3根,第二行的根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

      說完了再填在書上第74頁第2題。

     。3)課件出示擺的方法,全班匯報交流。

      小結(jié):兩個數(shù)量比,求第二行的小棒根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你能不能用另一種方法算?(除法)3、完成第3題(

      1)出示題目要求,學生讀題,明確要求再填空。

     。2)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核對,指名說算式含義。

     。3)第2小題,是誰和誰在比?把誰的個數(shù)看作1份?胡蘿卜有這樣的幾份?(課件出示連的方法及填空內(nèi)容,集體校對)

      4、完成第4題

     。1)先動手量一量兩條線段的長度各是幾厘米。

     。2)引導學生思考:要求第一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二條線段的幾倍,應該把哪條線段的長度看作一份?要求第二條線段有這樣的幾份,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

      (二)拓展練習小紅今年4歲,媽媽今年28歲。

      今年,媽媽的歲數(shù)是小紅的幾倍?去年是幾倍?4年后,媽媽幾歲?小龍幾歲?

     。ㄈ┯螒蛏罨ㄅ氖钟螒颍 今天小朋友學得很認真,老師鼓掌(拍手2下)表揚,大家想不想自我鼓勵一下?依次要求:同學們拍的是老師的2倍、3倍、4倍……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老師拍3下,你拍的是老師的3倍,你要拍幾個4下?如果要拍老師的5倍呢?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對“倍”的理解更加透徹。發(fā)展練習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能力。)

      四、全課小結(jié)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什么運算?)作業(yè)設計:課件出示一思考題:兔子有24只,小豬有8只,小狗有4只。

      兔的只數(shù)是豬的幾倍?你還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決的問題?板書設計:倍的認識平均分8÷2=483228÷4=727÷3=932÷8=4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shù)姆椒ㄟM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以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nèi)ゴ河蔚穆飞嫌幸恍┱系K,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35+324+945+3028+7

      87-536-872-5093-6

      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一)觀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guān)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jù)生答板書: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3+3132+39

      (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二)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jié)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4.(選加法做。)

      五.小結(jié):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021】相關(guān)文章:

    最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14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篇11-25

    英語二年級下冊教案10-21

    蘇教版語文教案10-29

    2022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08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28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02

    二年級下冊英語《Seasons》教案11-16

    二年級下冊英語《At school》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