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美術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課題:冰川與晚霞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色彩構成的意義。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變化
3、色相推移作業(yè)的畫法要求。
4、學會觀察分析色相的順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規(guī)律的變化來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練習作業(yè)。
5、培養(yǎng)學生現(xiàn)代審美意識和設計意識,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學習。
2、明度深淺對比的變化層次。讓學生初步掌握調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學具:水彩、畫紙、毛筆、水罐、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圖片,資料(注意色彩的漸變效果)
2、讓學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識窗",了解色彩漸變的知識。
二、發(fā)展階段:
1、教師示范: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例如,普藍,在以后的步驟中我們可以稱之為主色)畫一個簡單造型(例如,一棵松樹,也可以是幾何圖形)用直線或曲線將圖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筆來畫,也可以用硬物劃出印記)接下來進行調色并作畫。
注意:調色這一步很重要,要多擠一些主色顏料,最好一次擠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漸添加。深色宜選擇用加白的方式來表現(xiàn)色彩的漸變,反之淺色宜加黑色來表現(xiàn)色彩的漸變。
2、學生在教師示范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三、收拾和
作業(yè)完成后,提醒學生清洗繪畫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
四、課后拓展
1、利用色彩漸變的方法,畫出有裝飾效果的風景畫或抽象作品。
2、用紅,橙,黃或藍,綠,紫等同類色,進行色彩漸變的練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墻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表現(xiàn),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墻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了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墻的風格。
(2)操作目標:通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3)情意目標:通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墻,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xiàn)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于門、窗、墻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參觀與體驗:
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墻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墻),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這個門(窗、墻)的過去、現(xiàn)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調查與寫生:
學生分組繼續(xù)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墻,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教師在現(xiàn)場做適當?shù)膶懮痉叮痉蹲髌房稍趯懮凶寣W生相互傳閱。
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墻),并進行寫生,寫生完后,在它的旁邊寫上50-100字的調查記錄。
○展示與: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并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伙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墻的圖片制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說一說這些門、窗、墻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墻,云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墻,國外的門、窗、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墻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己最喜歡的門(窗、墻),說己喜歡它的原因。
○討論與繪制:
教師播放課件,出現(xiàn)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筑中的門(窗、墻)?
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墻)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后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制。(其中,教師做適當?shù)氖痉丁?
○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墻)貼在黑板上,主動上臺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他(她)設計的優(yōu)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題
第九課 適合紋樣
教材分 析把圖案紋樣組織在一定外形輪廓中的一種裝飾效果紋樣就是適合紋樣。適合紋樣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在確立了外形之后,定出骨架線,再在骨架上具體表現(xiàn)紋樣的動勢走向。這種紋樣還可用來裝飾我們的生活,如有適合紋樣裝飾的地面裝飾品、靠墊、桌布、瓷盤、茶杯墊、手帕、方巾等。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可以用花卉、人物、動物、風景等來設計。雖然適合紋樣有多種外形特征,但本課主要是設計方形和圓形兩種適合紋樣,但不阻止學生設計其他形狀的適合紋樣。從方形和圓形適合紋樣的圖像形式來分析,一般有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要設計一個漂亮的適合紋樣,不僅圖紋形態(tài)要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學生已學過冷暖色調,教師只須借用作品引導學生直觀感知便可。教材中有相應的圖形介紹,教師可以作為教學參考,引導學生欣賞感知。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直觀感知適合紋樣的美和適合紋樣與生活的關系,教師和學生可課前收集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可以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和學生一起觀察分析、欣賞感知適合紋樣的特征。 本教學內容可以上1至2課時,上2課時的大致安排為:第一課時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繪畫材料可以拓寬到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等。第二課時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梢試L試用彩紙剪貼、實物拼貼、雕刻等。
教學目標:1.認識什么是適合紋樣,了解適合紋樣的種類及構成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制作適合紋樣。用顏色繪制、雕刻制作、剪紙粘貼、實物拼貼等方法來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形成開放的思維意識,并掌握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3.通過學習,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發(fā)現(xiàn)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藝術的生命力和實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構成特點。 難點:掌握適合紋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適合紋樣圖片和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繪畫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
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第一課時
1.欣賞揭題。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引導學生感受適合紋樣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師展示部分圖像后請學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對紋樣結構特點的認識。 由于師生未曾探討過,所以學生還不能講清楚紋樣的結構特點,這時教師引出課題——適合紋樣。
2.討論研究。
。1)適合紋樣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 ①學生欣賞分析教材中的范圖。 ②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認識,同時歸納并板書學生的觀點。
。2)結合教材中的圖例,教師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討論,同時小結板書適合紋樣的結構形式: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教師再利用課件讓學生感知圖案樣式。
(3)組織學生討論適合紋樣的內容選擇。
、俳處煵シ耪n件收集的適合紋樣作品,引導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
、趲熒餐瑲w納紋樣內容選擇:花卉、人物、動物、風景、幾何形狀等。
(4)教師展示設計作品,引導學生欣賞感知,激發(fā)學生設計興趣。 ①學生看圖片范作。 ②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驟”。
3.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 (1)設計創(chuàng)作一幅適合紋樣作品。
(2)允許用不同的繪畫工具。
。3)圓形或方形均可。
4.交流評價。
(1)老師展出學生的作品。
(2)請學生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法,并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評價。
。3)同學之間互評并提出建議。
。4)教師評價,并提出建議。
5.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情況。
6.提示學生: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是用不同材料設計適合紋樣:編制、雕刻、剪貼、物品粘貼等,以便學生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材料準備工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 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找春天、感受春天、說春天、畫春天春天的色彩;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 感受純春天的春天的色彩,用各種線條、形狀、色彩、技法等組織原理對“春”進行再造表現(xiàn)
3、 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春天的色彩
教學重點:感受春天及春天色彩的特點
教學難點:把對春天的 感受用各種繪畫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措施:
1、 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通過圖片、音樂刺激兒童的感官引發(fā)學生感受春天、找春天、說春天的愿望
2、 激發(fā)學習激情 在活動中及時肯定鼓勵兒童的良好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 營造和諧自然的交際氛圍 整個教學中,學生可選擇自己舒服的聽課姿勢,在悅耳動聽的歌聲、多姿多彩的圖片、無拘無束的氛圍里能極大得調動學生的愉悅感受。
4、 操作示范 整個教學過程是輕松有趣的,但也要教給學生應知應會的東西,必要的示范會更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言
用歌曲《滴哩哩》引入新課,
三、新課學習
。ㄒ唬 找一找:找找春天在哪里,突出春天的色彩是五顏六色的
師:孩子們,誰知道剛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
師:對。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說,愿意帶咱們去找找春天,孩子們,你們愿意嗎?(生:愿意) 好,請看大屏幕!
師:(語言引導)孩子們,睜大你的眼睛仔細找找,淘氣的春姑娘就藏在這些畫面里,比一比,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
學生欣賞春天的景色。(放視頻)
。ǘ 說一說:認識春天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特點
師:誰來說說,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小草
生:小花
……
師:說得真好。ㄊ謩菀龑В┛,我們的課題是……
生:春天的色彩!
師:對!那 春天到底有哪些顏色呢?老師再請大家看一段圖片,看完之后 你再告訴我
1 學生欣賞春天的圖片(課件)
2 學生說說春天有哪些色彩,有何特點
3 師生互動小游戲,加強對春天色彩的感受
(三) 畫一畫:引導學生感受點、線、面的造型美,鼓勵學生用各種色彩及造型手段表達對春天的感受
1 欣賞學生作業(yè)、教師范畫
師:這是其他班小朋友畫的春天,好看嗎?(好看。├蠋熞伯嬃艘环嬆,小朋友們想不想看?(想)
2 示范做畫,引導學生觀察作畫方法
師:好,看過了小朋友的畫、老師的畫現(xiàn)在你最想干什么?(畫春天……) 別著急!看,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很多漂亮的顏色,F(xiàn)在,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各小組的孩子先一起說一說,你們打算畫什么?怎么畫?用哪些顏色?一會兒我請同學說一說
3 小組討論如何合作畫春天、匯報
師:好,剛才大家都說得非常好!接下來 老師發(fā)給每個小組一張大紙,小朋友們就把剛才想好的內容,一起動手 共同畫下來好嗎?孩子們有信心畫好嗎?
4 小組合作
。ㄋ模 展示
1學生欣賞作品
2 學生點評作品
3 教師總結
。ㄎ澹 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08-14
關于新年的美術教案11-10
關于美術教案三篇03-15
關于美術教案四篇03-15
關于美術教案5篇03-12
關于美術教案九篇03-10
關于美術教案6篇03-10
關于美術教案8篇03-04
關于美術教案7篇03-04
關于美術教案10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