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編織活動:小蝸牛_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美術編織活動:小蝸牛_中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領域的手工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大膽地塑造和制作多種平面的、立體的手工作品,用以美化周圍環(huán)境和進行游戲活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能積極投入手活動;初步嘗試不同手繪畫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結合我園目前的美術課題,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中班開展了編織活動。蝸牛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動物,取材于大自然,貼近幼兒生活。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編織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來制作小動物,讓幼兒體驗編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資準備:各種編織好的繩子若干,蝸牛范作一幅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初步學會交叉編織的技巧。
活動目標:
1、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編織好的3股毛線順著繞圈,并做好粘貼。
2、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有條理地操作,和耐心細致的態(tài)度。
活動重點:學習用編織好的毛線順著圈纏繞并粘貼好。
活動難點:能找到正確的位置纏繞毛線做為小蝸牛的殼。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用編織完成的項鏈導入活動
1、向幼兒展示成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討論蝸牛是怎么做成的。
師:你們喜歡這只蝸牛嗎?這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引導幼兒認識編織材料)
二、幫小蝸牛找殼
1、教師講述小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有只小蝸牛,它很糊涂,自己的殼都找不到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2啟發(fā)幼兒說說蝸牛的殼是怎么做成的。
師:這只蝸牛的殼很漂亮,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
2、創(chuàng)設情境,毛線轉圓圈(教師示范毛線纏繞的方法來做小蝸牛的殼)
師:小朋友剛剛想了很多辦法來幫助小蝸牛找殼,現(xiàn)在我們的毛線朋友要來跳圓圈舞來幫助小蝸牛找殼拉。毛線寶寶走走走,停一停,轉個彎,繼續(xù)往前跳。轉了一圈又一圈,個個滿場飛,可真熱鬧!
2、教師示范講解制作蝸牛殼的方法。
師:毛線寶寶和小朋友一起來跳舞了,你們喜歡嗎?我們也讓它們來比一比,看誰跳得最好看。我們一起來跳圓圈舞吧!
3、請個別幼兒嘗試編織,教師指導并協(xié)助幼兒。
4、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蝸牛找殼吧!
三、誰的殼最漂亮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簡單評價作品。
2、請幼兒帶著找到殼的`小蝸牛一起去散步
實物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認識編織材料。
故事激發(fā)幼兒制作興趣
提供機會,讓幼兒思考制作方法。
擬人化的情境設置,把纏繞技巧以游戲的方式教授給幼兒,讓幼兒更容易接受。
游戲化的情境教學,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在游戲中結束活動,感受編織帶來的樂趣。
四、課后反思
編織技巧需要逐步積累,制作小蝸牛的殼是在幼兒已經有交叉編織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活動中,讓幼兒學習順著圈纏繞毛線的方法比較簡單,幼兒基本上都能掌握。但三股毛線交叉編織的方法幼兒掌握得還不是很好,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沒有涉及,但今后的編織活動都是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所以需要指導幼兒學會這種方法。
【中班美術編織活動:小蝸牛_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烏龜與蝸牛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1-17
中班編織活動教案02-12
中班教案《小蝸牛》03-27
中班美術活動《蝸牛去哪兒了》教案02-11
中班美術活動《到處旅行的蝸牛》教案01-06
中班美術可愛的蝸牛教案06-10
中班泥工小蝸牛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