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語言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故事內(nèi)容,了解月亮在不斷的變化。
2.學習描述月亮變化的語句,初解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
3.能大膽想像,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并嘗試做圖書。
準備:課件、月亮圖片,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月亮嗎?你見過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2、幼兒自由討論。
3、小結:有的小朋友說月亮是圓的,有的小朋友說月亮是彎的。
二、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也是關于月亮的,月亮姑娘想要做一件新衣服,月亮姑娘穿上漂亮衣服是什么樣子呢?
2、幼兒聽故事,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3、播放故事《月亮姑娘做衣服》,并提問:
(1)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裳?(夜風吹過,很冷)
。2)月亮姑娘怎么辦呢?決定要干什么?(請裁縫做衣裳)
。3)裁縫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些什么?(量尺寸)
。4)裁縫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幾次衣裳?(3次)
。5)為什么月亮姑娘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變化)
。6)月亮姑娘的身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師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言,引導幼兒說出因為月亮姑娘的身體總是發(fā)生變化。引導幼兒說出月亮姑娘的身體越來越胖。
3、看圖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好,我們一起來看月亮姑娘到底是怎樣變化的吧!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月亮姑娘剛開始的時候是什么樣的?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月亮剛開始的時候是彎彎的月牙,像眉毛一樣。并用一句話來描述:彎彎的月亮像眉毛。
觀察第二幅圖:
教師:月亮姑娘的身體現(xiàn)在變成了什么樣?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月亮姑娘胖了一點,像鐮刀一樣。
并用一句話來描述:彎彎的月亮像鐮刀。
出示第三幅圖片:
教師:月亮姑娘的身體又變成了什么樣?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又胖了一點,像小船一樣。
并用一句話來描述: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出示最后一幅圖片:
教師:最后月亮姑娘的身體變成什么樣子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胖胖的`,像圓盤一樣。
并用一句話描述:彎彎的月亮像圓盤
教師播放月亮的變化圖片,鞏固幼兒的認識。
4、幼兒為月亮姑娘穿衣服。
教師: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月亮姑娘為什么穿不上新衣服了吧,現(xiàn)在月亮姑娘想請小朋友們幫忙設計一件新衣服,讓月亮姑娘不在怕冷。好不好啊?
5、放松活動,聽音樂做動作找到座位。
6、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訂成圖書,區(qū)域活動時講給小朋友聽。
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故事有趣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留一個任務,給每個小朋友一張月亮變化的觀察記錄表,請每個小朋友回家觀察月亮每天的樣子,并把它的樣子畫出來。一個月后,我們再來看一看月亮到底是怎樣變化的,哪一天最圓?哪一天最彎?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讓幼兒看圖回答問題,讓幼兒發(fā)揮自已的想像力并嘗試編故事。
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老爺爺和猴子的動作變化關系,并選擇恰當?shù)恼Z句表達情節(jié)的變化。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育他們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3.引導幼兒通過看圖講述故事。
重點難點
重點: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并回答問題。
難點: 能通過看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活動準備
1.猴子頭飾4個,帽子5頂,籃子1只,可當作大樹的板凳.
2.課前讓5個小朋友排練好情景表演<<猴子學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觀看表演,感知、理解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1.教師講述角色:賣帽子的老爺爺,猴子。場景:在森林里的大樹下。
2.觀看情景表演,提問:主要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fā)生的事?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分段看表演:(1)從開始到賣帽子老爺爺休息。(2)賣帽老爺爺醒來到最后。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完整地回答問題。
。1)看圖一。提問:圖中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看圖二。提問:老爺爺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對猴子們說了些什么?
。3)看圖三。提問:老爺爺摘下帽子時,發(fā)現(xiàn)猴子們在干什么?老爺爺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4)看圖四。提問:老爺爺是怎么做的?猴子們又是怎么做的,老爺爺?shù)霓k法好嗎?
5.讓幼兒通過看圖回答問題講述四幅圖的內(nèi)容,并編成一個故事。
。1)自由講述。(2)請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活動延伸:準備一些有畫面的小故事,讓幼兒看圖講故事。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漫畫故事,《猴子學樣》中老爺爺和猴子之間的動作變化很快就能吸引住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育他們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小百科;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fā)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shù)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即將要做小學生的自豪感,體會成長的喜悅。
2、通過回憶對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兒園的變化,感受到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3、理解詩歌內(nèi)容,嘗試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嘗試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活動難點:
通過回憶對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兒園的變化,感受到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nèi)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體照片、幼兒剛剛入園時哭的照片、幼兒在園活動照片(跳舞、畫畫、冬運會、故事大王、整理書包等)、小學生照片。
2、舒緩的背景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很快就要告別老師和同伴,離開幼兒園,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即將告別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
二、欣賞、理解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畢業(yè)詩》,幼兒安靜地欣賞。
——詩歌叫什么名字?詩歌里說了些什么?
——你覺得詩歌里有哪些話你還不太明白?(鼓勵幼兒提問,并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理解。)
2、結合相關照片,逐段理解詩歌。
。1)出示班級合照,欣賞詩歌第一段。
——“我”為什么多么歡喜?
(2)出示幼兒剛剛入園時哭的照片,欣賞詩歌第二段。
——詩歌中三年前的“我”是什么樣子?為什么玩具扔滿地,還要發(fā)脾氣?
(3)出示幼兒在園活動照片,欣賞詩歌第三段。
——三年前你是什么表現(xiàn),三年后變得怎么樣了?為什么要感謝老師?
(4)出示小學生照片,欣賞第四段。
——希望小朋友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后,還能來幼兒園看望老師。
三、學習、表演詩歌。
1、隨教師一起學習《畢業(yè)詩》,嘗試從輕聲跟讀到大聲朗誦。
2、選擇舒緩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帶領幼兒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附: 畢業(yè)詩
今天,是我們最后一次站在這里,
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我們是多么歡喜。
再過幾天,我們就要進小學,做個一年級小學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寫字多么神氣!
親愛的老師,我們有很多話想說給您:
三年前,我們第一次到這里,
玩具扔滿地,還要發(fā)脾氣。
爸爸媽媽很擔心,爺爺奶奶很著急。
是老師讓我們停止哭鬧。
是老師讓我們開心一笑。
從此,我們像小船駛進安全的港灣,
我們像小鳥飛上快樂的云端。
是誰讓我們品嘗到成功和喜悅?
是您!親愛的老師,
是您鼓勵我們不斷戰(zhàn)勝困難、挑戰(zhàn)自己,
讓我們成為冬季運動會上一顆閃亮的星星!
是誰讓我們變得本領多多、自信滿滿?
是您!親愛的老師,
是您教我們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
讓我們在同伴面前盡情展示自己!
是您!親愛的老師,
是您讓我們從一個只顧自己的“小霸王”
變成一個關愛朋友、樂于助人的“愛心天使”。
是您!親愛的老師,
是您讓我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變成一個能在三十秒鐘內(nèi)整理好書包的“小能手”!
三年啊,
三年的故事說也說不完,
三年的變化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親愛的老師,我們從心底感謝您!
再見吧,老師!再見吧,幼兒園!
等我們帶上紅領巾,一定再來看望您,
向您報告我們的學習成績!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8
大班語言的教案02-18
大班語言教案教案10-13
花的語言大班語言游戲教案03-12
神奇的語言的大班語言教案03-09
大班語言游戲《花的語言》教案03-10
大班語言教案《花的語言》01-02
神奇的語言大班語言教案07-05
語言活動大班教案11-19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