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復習學過的單韻母。
2、認識10個生字,學寫4個生字。
3、朗讀并背誦課文。
4、書是知識的海洋,我們都要從小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復習學過的單韻母。
2、認識10個生字,學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
討論“書”、“用”的筆畫、筆順。
教具準備:
生字卡、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一位老朋友。你們看,他是誰?你們聽丁丁說什么呢?
師述: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丁丁,還記得我送給你們的第三把金鑰匙嗎?“我家有個好習慣:晚上,爸爸媽媽常為我念故事書,F(xiàn)在我認識一些字了,自己也跟著讀。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愉快。”小朋友們,你們家中有這樣的`好習慣嗎?
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參觀我家的書房。
出示課件:小書架的圖片板書:小書架(指名讀,齊讀)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復習學過的單韻母。
2、認識10個生字,學寫4個生字。
3、朗讀并背誦課文。
4、書是知識的海洋,我們都要從小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三、整體感知,朗讀并背誦兒歌。
1.聽兒歌:現(xiàn)在就請你們參觀丁丁家的小書架吧?
出示課件:小書架的圖片與課文。
聽讀《小書架》課文。邊聽邊指。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指。
2.讀兒歌
(1)、丁丁的習慣真好,每天放學都看它。你呢?是否也有這樣的好習慣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聽老師大聲讀課文,小朋友們打開書,聽的時候要用手指著書認真聽。
(2)、誰能完整地讀課文?指名讀?生評價讀得怎么樣。
(3)、哪個小朋友會讀,站起來當“小老師”來教同學們讀,好嗎?學生帶讀。
(4)、同桌互幫互學,互相朗讀。比比看誰讀得好。
(5)、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吧!
(6)、男、女生賽讀。
(7)、分小組讀。
3.背兒歌:試著背出來好嗎?看課件背誦:小書架圖片,并隨鼠標移動認識“上中下”的位置。
四、學習生詞,鞏固單韻母。
1.剛才小朋友們聽得認真,讀得仔細,背得很棒。如果老師把課文中的詞單拿出來,你還認識嗎?出示課件生詞卡讀兩遍。
2、指名讀,正音。
3、齊讀。
4、開火車讀。
5、利用課件,學習“用、給、間、要”四個生字和理解“上、中、下”三個方位詞。
6、游戲:送信。
7、復習單韻母
(1)還記得本課書學了什么單韻母嗎?練練它們的四聲吧。
(2)出示生詞卡:讀四聲,確定聲調(diào)。說明沒有聲調(diào)的讀輕聲。
五、學習生字,加強自學。
1.詞讀得好,韻母認得準,聲調(diào)找得準,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但如果老師讓生字離開生詞,你們還能認得準嗎?搶讀生字卡。
2.增加難度有信心嗎?猜一猜這是什么字?
上層的上中間在下面:用手勢表示——上中下。(檢查理解情況)
3、用:書、用、中、下練習組詞。
4、用:在、每天、放學練習說話
5、檢測目標:同桌一個讀字,一個找字。
六、學寫字。
學習“書”
(1)出示“書”的字卡,討論筆順。
(2)學生說,教師板書,學生觀察書寫。
(3)書空筆順
(4)端正書寫姿勢,寫“書”的字頭。
(5)組織學生討論,學習“用、中、下”。
七、檢查測試目標。
1.撿貝殼
(1)書是知識的海洋,哪個小朋友愿意到這里撿貝殼?(貝殼后面有生字)
(2)帶讀。如:上——上層的上。
2.齊讀課文:讓我們在熟悉一下學過的字詞。并想想你喜歡小書架嗎?為什么?(提高學生與書交朋友的思想認識,培養(yǎng)學生每日看書的好習慣。)
八、布置作業(yè)。
1.讀或背課文給家長聽。
2.四個生字各寫一行。
一年級語文教案2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以第三次全教會《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jù),致力于構(gòu)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chǔ)。
一、教材編排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guī)。然后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后是識字㈠10篇課文,識字㈡又10篇課文。
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nèi)容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每個單元之后設(shè)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shè)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二、教材特點
。薄⒕C合性:
教材采用多種方式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以便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認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chǔ),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學習內(nèi)容的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
例如,在漢語拼音階段,適當出現(xiàn)短語、句子和兒歌,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漢字、發(fā)展語言結(jié)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又如,在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shè)計了讀讀說說、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形式,體現(xiàn)語文能力的整體發(fā)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2、科學性:
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以認字和寫字為例,要求認的字,都是最常見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要求寫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生活關(guān)系最密切的“爸、媽、我”。全冊要求認識的400個字,都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常用字。
此外,識字的安排重視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采用象形字、會意字、看圖識字、按事物歸類識字等形式,使兒童在識字的同時了解漢字文化,認識身邊的事物。要求寫的100個字,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順序編排,每課只寫3~4個字。結(jié)合寫字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jié)構(gòu),打好寫字基礎(chǔ),使每個學生不僅能把字寫對,而且能把字寫好。
3、時代性:
這冊教材大幅度更新內(nèi)容,不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對祖國的熱愛,《自己去吧》體現(xiàn)了對獨生子女主動鍛煉、大膽實踐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積木》贊揚了兒童關(guān)愛他人、敬愛父母的美好心靈,《爺爺和小樹》《小熊住山洞》蘊含著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此外,有關(guān)計算機、自選商場等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內(nèi)容,城市、農(nóng)村、學校、家庭生活的內(nèi)容,通過有趣的故事滲透科學常識的內(nèi)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趣味性:
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xiàn)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涂、畫、拼、擺等游戲中,鞏固知識,啟迪心智,培養(yǎng)動手能力;在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都有助于學生在游戲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廣泛適用性:
針對我國地域遼闊、文化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國情,本冊教材內(nèi)容兼顧城鄉(xiāng),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為教師、學生留有拓展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在識字方面,采取種種方式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認字,如,在語文園地中鼓勵學生認姓氏字、牌匾字,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認記身邊的漢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又如,本冊最后編排了兩課連環(huán)畫形式的課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課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師可鼓勵學生借助圖畫或通過其他方式認讀生字,讀通課文,在自己認字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獲得自學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學習目標
1、漢語拼音:
、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 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識字與寫字:
、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⑵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⑶ 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⑷ 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閱讀:
、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⑵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 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口語交際:
、 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 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⑷ 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四、使用本冊教材要注意的問題
。薄⑷雽W教育:
入學教育的四幅圖畫為學生提供了觀察講述的材料。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講述圖意。另外,根據(jù)各校的實際情況,要把觀察圖畫與參觀校園、講述感受結(jié)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guī),熟悉校園周邊環(huán)境。對讀書、寫字姿勢的指導,起步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讓學生模仿圖畫中的小學生練一練。在以后的長期教學活動中,都要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不斷督促檢查,常常提醒。
2、漢語拼音:
、 這部分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yōu)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nèi)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整合起來的情境圖,有利于學習拼音,有利于培養(yǎng)觀察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兒童的語言,有利于增強學習的興趣。
如第二課的插圖,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圖畫,既提示了學習的內(nèi)容,有助于兒童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圖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過觀察圖畫,引出本課要學的字母和音節(jié)。
還可以引導學生把帶調(diào)的音節(jié)和口語中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說一個詞或一句話,以鞏固這些音節(jié)。做到觀察圖畫、學習拼音和說話訓練的有機結(jié)合。
、 本冊教材拼讀音節(jié)的呈現(xiàn)形式與九年義務(wù)教育教材的拼音部分有所不同。九年義務(wù)教育教材每課要求拼讀的音節(jié),大多展現(xiàn)的是拼讀過程,而這冊教材主要以拼讀結(jié)果的形式呈現(xiàn)。這樣編排的好處是,兒童可以和音節(jié)多次見面,加快拼讀的熟練程度,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幫助識字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這樣編排的目的并不是要求直呼音節(jié)。
、 在拼音教材中還安排認識70個漢字。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這些字只要求認識,即能讀正確,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書寫,也沒有認識偏旁的任務(wù)。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作字形分析,讓學生整體認記即可。
一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設(shè)想
突出“細”“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范例,給學生以啟發(fā)。對文中的形象美、語言美、結(jié)構(gòu)美、情味美,學生由于年齡小,不注意體會,適當?shù)攸c撥、引導,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
教師示范,重點講讀一兩段,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
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反饋相結(jié)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啟發(fā)想象力。
一、引用名言,導入課文,激發(fā)愛美的情懷。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蔽覀兩钤诖笞匀恢校笞匀坏拿揽梢哉f是無處不在。它不同于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于繞梁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綜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地方,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姿。
二、指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jié)構(gòu)。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春天,歌頌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寫了許多美麗的景物——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3.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jié)寫什么。
4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討論,交流,明確:
水漲(zhng)剿(cho)應和
迷藏)醞釀(yunng)暈(yu)
第1節(jié)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jié)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jié)歌頌春天。(第三段)
三、講讀示范,引導學生領(lǐng)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特點。
1.有同學說文章開頭“迎春”寫得很精彩。確實如此!芭瓮,盼望著”,兩個詞疊用,不僅能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讀者的心“吊”起來,引起共鳴。
“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即使動態(tài)助詞,用得也報考究。學生輕聲讀一段,體會四個動態(tài)助詞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從第2節(jié)開始,作者用彩筆描繪春景了,描繪得那么形象,那么優(yōu)美。同學們朗讀第2.3、4節(jié),要求讀順暢,讀后:
、侔错樞蛘f明描寫的對象。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勰男┰~用得很有表現(xiàn)力?
同學們交流后,教師講述: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依次描繪春山、春水、春天的太陽、春草、春樹、春花。
描繪得細。如春草的圖景,寫它旺盛的生命力——“鉆”,對它的色彩——“綠綠的”,寫它的質(zhì)感——“嫩嫩的”、“軟綿綿的”,寫它的覆蓋面——“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樂,寫風的助興。這樣細筆細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目所睹和身歷其境之感。
描繪得立體。如春花的圖景,先寫樹上的繁花似錦,次寫樹中的昆蟲喧鬧,再寫樹下遍地的野花;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樹上結(jié)的果實;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甜味;明寫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寫風與太陽。這樣動靜結(jié)合、色味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高低結(jié)合、明暗結(jié)合的描寫,就繪出一幅色彩鮮艷、春意盎然的立體感很強的春花圖,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爛漫的美景之中。
描繪方法多樣。用擬人的手法,如“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生動地刻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景象,又如“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春的熱鬧場景。寓花樹。萬物以人的表情、動作、感情,生機更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描寫的語言優(yōu)美,極富表現(xiàn)力。選詞準確精當。如“山朗潤起來了”的“朗潤”準確地描繪出春天山景的特點,明朗、潤澤的樣子。出示月歷上山景的彩色圖片?赐庹Z課發(fā)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這幅畫,體會作者遣詞的功力。又如“花下成于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小草的“鉆”,野花的“眨呀眨”,能繪聲繪態(tài),刻畫出勃勃生氣。語言的音韻也很注意,如短句的運用,三個“起來了”的連用,有節(jié)奏感,讀起來上口。
綜上所述,要把現(xiàn)實生活的春移到筆下,使義中真正洋溢著在的氣息是很不容易的。從這三段中我們就可領(lǐng)悟到不少寫作的奧妙。請同學們朗誦、熟讀,咀嚼一下剛才講述的要點。
四。學生獨立分析,開展評論。
《春》這篇散文廣泛地寫春景,剛剛欣賞了春草圖、春花圖,下面的春風圖、春雨圖、春天人活動的圖景,請同學們自己賞析。賞析時注意:弄清描寫的順序、角度、方法、語言,重點分析寫得精彩的一兩個句子,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點撥一二。如:
“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自僧人志南的.《絕句》,全詩為:“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落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詩句繪春風的柔和。
由風的“撫摸”,引出泥土的氣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鳥的呼朋引伴,引出輕風流水的聲音,引出牧童短笛的噴亮聲。重點描繪聲音,烏鳴聲、輕風流水聲、短笛曉亮聲應和著,譜寫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yōu)美,此起彼落。
抓住“細”和“密”表現(xiàn)春雨的特征。寫雨的形態(tài)后,寫雨中景色——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熬G得發(fā)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jīng)春雨沐浴后的鮮艷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把“青”直送到你的眼前。
寫人,寥寥幾筆,寫出地域、情態(tài)、思想,著重在人的思想!耙荒曛嬙谟诖骸,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滿了活力,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五、齊讀第2至7節(jié),思考回答:
1.作者繪春景按照怎樣的順序?
2.繪景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后明確:
繪景先總寫,后分寫;分寫時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圍繞“春”寫各種景物,采用模式結(jié)構(gòu)的方法把各幅圖景組合成篇,猶如長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筆畫逐步展示在人們眼前。
作者繪春天優(yōu)美之景,抒贊美春天之情,充滿詩情與畫意。
六、朗讀第三段,要求學生說明:
1.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2.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3.這樣結(jié)尾與描寫景物時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聯(lián)系?
這部分是歌頌春天。三個比喻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小娃娃,強調(diào)一個“新”字;再喻為小姑娘,突出一個“美”字;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突出一個“力”字。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領(lǐng)著我們向果實累累的豐收季節(jié)走去。
繪春時充滿喜悅與贊美之情,為頌春作了鋪墊。歌頌著天是贊美春天感情的必然發(fā)展。前后的感情是一致的、呼應的。
七。熟讀全文,體會文中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有層次地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八、尋找春天,展開想象。
春天本無形、無聲,是“空靈”之物,描寫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卻把春寫活了,寫得有形、有色。有聲。有情,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由于:作者對春天元比熱愛,觀察景物十分精細,運用語言的功夫很深。這些都是我們急需學習的。
現(xiàn)在我們也帶著對春天的熱愛去校園里尋覓春天?葱@秋色,想象著天的美景,口頭描述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景象。要求:
分小組進行,互問互答。
指實景,口頭描述春景。仔細觀察,盡量運用文中的詞句。
對反饋的情況開展評論。
九、仿寫。
仔細觀察秋天是色,用細筆細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秋天二小
景》。
一年級語文教案4
一、課前談話: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找春天,你們找到了嗎?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出新課,讀準“醒”字,你怎么記住咱們今天學的第一個生字。記憶“醒”。
二、教師范讀:放音樂,教師配樂朗讀兒歌,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么樣。
三、學生模仿老師讀兒歌:第一遍輕聲讀,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學。第二遍指名各個同學,一人讀一小節(jié),要求把音讀準。第三遍各自大聲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教師領(lǐng)讀:教師重點領(lǐng)讀兒歌,學生自由選讀兒歌中的小節(jié)。
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悟兒歌
1、出示有柳樹的春景圖。
2、提問:小柳樹睡了整整一個冬天,它什么時候睡醒了?誰能讀出小柳樹睡醒的樣子。(學生表演讀。)
3、小柳樹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風、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請學生扮演春雨、春風、春燕讀有關(guān)的三小節(jié)。它們對柳樹說些什呢?柳樹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學生上臺表演。
5、語言訓練:
春雨幫助柳樹“__________,”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雨說:“__________!
春風幫助柳樹,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風說:“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樹“__________,”柳樹“__________,”柳樹邊飛邊說:“__________!
6、朗讀課文:春天里的'景物這么可愛,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
7、演讀:小組內(nèi)表演,四個同學分別扮演柳樹、春風、春雨、春燕。
8、在春天里,還有什么和柳樹一樣也醒了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六、出示大屏幕識字
說說你認識了課文的哪些字,不會認的字怎么辦?說說你的好辦法。
七、鞏固練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用熟字來記憶。
3、猜字游戲:(以學生自己把生字編成謎語互相猜為主)
(1)身上臟了怎么辦──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車輪胎缺少氣──“軟”。
4、認生字練習:全體學生把自備的生字卡片擺放好,老師大屏幕上的字,學生從字卡里找字并舉起來。
八、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說話”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點不能太低,橫要寫得斜,豎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筆在豎中線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筆不要靠近撇,要給下面的日字留出空來。
2、學生先描再臨,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一年級語文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課有一幅經(jīng)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的循著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了許多畫,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地來看一幅圖,看看這幅畫畫面上畫了些什么?(用紅筆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 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 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么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 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jié)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 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么樣?(鳥就會受驚,會飛走)
小結(jié):我們?nèi)粘I钪锌吹降纳、水、花、鳥是這樣的,那么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補充詩句。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2、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3、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節(jié)開的?(春天)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為什么它還開著?
。ò鍟捍喝ミ在。)
4、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guān)系。(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找出生字并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4、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著背誦。
1、齊讀課文。
2、試著背誦。(以最先用紅筆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為線索來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語文教案 語文_一年級 1畫,標簽: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當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自學生字。
1、學習新的偏旁。
2、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形。
3、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么記的)
(1) “畫”半包圍結(jié)構(gòu)。上面是“一”,下面中間是“田”,外面是“”。組詞:畫畫,圖畫、畫筆。
(2) 色: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下面是“巴”。組詞:彩色、紅色、白色、有色、無色等。
(3) 聽: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口”,右邊是“斤”。斤的筆順是:
(4) 無:無一天,“無”和“天”都是四筆,“無”第四筆是“”,“天”第四筆是“”。
(5) 春: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是“”,下面是“日”,組詞: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與“八”比較!叭恕逼补P長即捺筆低于起筆。
4、鞏固生字。
(1) 抽讀卡片。
(2) 口頭組詞。
5、指導寫字。
板書設(shè)計:
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一年級語文教案6
教師談話:漢語拼音真有意思,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認字,讀音,還可以教我們說話呢!
一、出示小女孩拿梨的圖
問:1.圖上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她在做什么?(學生讀圖下的音節(jié)后再回答)
教師范讀短語:lìlinálí
學生學讀短語:lìlinálí
2.大家看一看“麗麗”這兩個音節(jié)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講:后面的音節(jié)沒有標調(diào),叫輕聲音節(jié)。讀的時候要輕,第一個音節(jié)要讀得拖一些。如媽媽、爸爸、麗麗都是這樣的讀法。
學生再讀短語。
二、出示小男孩拉驢的圖
問:1.圖上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在做什么?
2.誰能直呼圖下的短句?
3.這個短句中有輕聲音節(jié)嗎?
學生帶讀短句。
集體練習讀短句。
三、鞏固練習
看兩個短句練習直呼。
課中休息:(讀兒歌、字母區(qū)分歌等)
四、直呼練習
1.板書:n—)→n)n—]—n]
要求看清,看準,不要馬虎。
板書:l—)→l)l—]→l]
學生直呼后,可以說出音的字,以鞏固音(如:憤怒的n)路路的l)女孩的n])
2.讀課后的直呼音節(jié)(見書)
3.用卡片練習直呼
注意:第二節(jié)課和第三節(jié)課一定給學生大量讀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讀,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問題,及時給予輔導和幫助。直呼音節(jié)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刀切,要由慢到快,由模仿著讀到自己學會讀。
一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我們要尊敬國旗,培養(yǎng)學生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的習慣。初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2、學會說“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和“升國旗的時候,我們要立正脫帽敬禮”兩句話。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國旗。
看,黑板上掛著一面什么旗?
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凑n本上的圖,說說小朋友們在干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上入學教育聽話說話第二課,要認識國旗,學習升國旗時向國旗立正、敬禮。還要學會說三句話。
1、我們的國旗是什么顏色的?
我們的國旗是紅色的。這表示它是由許許多多英雄的鮮血染紅的,紅色代表革命。
2、旗面上有什么?
旗面上有五顆五角星,所以我們的'國旗又叫五星紅旗。
3、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誰知道,大五角星代表誰?(中國共產(chǎn)黨)小五角星代表全國人民大團結(jié)。全國人民向著共產(chǎn)黨,全國人民熱愛共產(chǎn)黨。
4、練說話:“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保ㄖ该f、“開火車”說)
這句話還可以這樣說:“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保ㄖ该氄f)
二、熱愛國旗。
1、想一想,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國旗?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旗,國旗代表國家,五星紅旗代表中國。
2、回憶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為國奪得金牌,在升旗儀式上,熱淚盈眶的情景。
3、國旗是代表我們祖國的。愛國旗就是愛祖國。
練說話:“我們愛祖國!保ㄖ该f,走上講臺有感情地說,集體說)
4、我們小朋友都愛國旗,下面一起學一首兒歌:
國旗國旗我愛你,鮮紅的顏色真美麗,
國旗升起我敬禮,全國人民熱愛你。
。ㄟ呑鰟幼鳎吀蠋熌睿
三、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
1、課本上的小朋友升國旗時是怎樣做的?
小朋友們都站得很正,小眼睛看著國旗,還向國旗敬隊禮。
我們一年級小朋友沒有掛紅領(lǐng)巾,升國旗的時候要立正,行注目禮,小眼睛一直看著國旗升到旗桿上。
2、練說話:“升國旗的時候,我們要立正敬禮。”(指名說,同桌互說)
3、看課件中的小朋友怎樣參加升國旗儀式。
你聽到了什么?
這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4、學生練習升國旗時行注目禮(奏國歌)
(兩人示范,同桌互查,全體練習)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大家都學得很好,不但認識了國旗,學會了升國旗的儀式,還學會了說“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我們愛國旗”、“升國旗的時候,我們要立正、敬禮”這三句話。我們學校每星期一早上都要舉行升旗儀式,老師相信,以后的每一次升旗儀式,我們小朋友一定回非常認真的。因為我們小朋友個個都愛國旗,愛祖國。
一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讓語言文字學習的內(nèi)容得以實踐運用。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積累語言文字,進行人文熏陶。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學習生字,并且書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情導入。
1、隨機表揚:
(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贊你!)
(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我也稱贊你!)
(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老師,我稱贊你們!你們真棒!)
聽了老師的稱贊,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 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干,平時得到的稱贊一定少不了。 請同學們用上“稱贊”一詞來說一句話。
師:(你表現(xiàn)得那么好,的確該得到稱贊;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優(yōu)點,是該好好稱贊一番啊!)真為你們高興,得到了那么多的稱贊! |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以“稱贊”為題目的文章,隨機出示:稱贊(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讓學生問)
4、小朋友問的問題真好,課文會告訴大家答案的,F(xiàn)在,請小朋友們打開書本,在讀課文之前,聽老師提2個要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書下面樹葉上的拼音來幫忙;如果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聽明白了嗎?那好,自己讀自己的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件朗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圖,思考課文講了誰稱贊誰?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
學習生字“猬”跟讀正音(注意:詞語連讀時這個字念輕聲)
看圖片:我們對刺猬已經(jīng)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了!可對于獾我們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長相吧!看圖片點擊這兩個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腳的帶皮毛的小獸類,所以都是反犬旁。
這兩個形聲字的字義都與左邊的反犬旁有關(guān),字音與右邊有關(guān)。
2、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讀通每句話,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師:誰來說說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
生:大森林。
師: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生:小刺猬和小獾。
師:才讀了一遍課文就有了這么多收獲,真了不起!
3、小組內(nèi)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三、認讀感知(檢查自讀效果)
1、我能認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語(多媒體顯示)
刺猬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氣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領(lǐng)讀,齊讀,教師及時正音)
多媒體顯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認讀(開火車讀)
2、我能記
出示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ㄗR記方法:熟字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形聲字……)
四、朗讀感悟
你們真厲害,讀了兩遍課文就和課文中的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老師忍不住要稱贊你們:你們真能干!我們課文中的小獾也非常能干,他得到了小刺猬的稱贊。
看誰最能干,快從書中找出小刺猬稱贊小獾的話。
反饋:A”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1、 看看,這就是小獾做的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怎么樣?(出
123下一頁示“粗糙”)讀一讀。你從哪里看出小板凳很粗糙?
2、看到這么粗糙的三個小板凳,小刺猬卻稱贊小獾說(生讀A)。
小獾的板凳做得那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因為他很認真)
你從課文哪個地方知道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讀一讀。
3、看到這么粗糙的三個小板凳,小刺猬卻稱贊小獾說……(齊讀)(指名讀)
4、換句話,這樣稱贊好不好?出示(你做的小板凳真好。┱f一說這種說法怎么不好。
5、所以,出示句子:小刺猬走到小獾身邊,拿起板凳仔細的看了看。他對小獾說:“你真能干,小板凳做的一個比一個好!”
A仔細看了看,他看到了什么?B、你肯定也對這只大清早學木工的小獾很感動,來,以其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他(齊讀)
照樣子積累詞語:瞧了瞧一個比一個好
___了___一____比一_____
___了___一____比一____
___了___一____比一____
課后繼續(xù)積累這樣的詞語,看看誰積累的最多。
6、小刺猬的一句稱贊給小獾帶來了什么?出示(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在我有點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jīng)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保
理解“泄氣”,你泄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做一做。
當時泄氣的小獾就是這樣的。
這時候的小獾多么需要別人的鼓勵和稱贊啊!
小刺猬的一句稱贊,讓小獾燃起了信心,最后連難度很高的小椅子都會做了,稱贊的力量真是神奇呀!那么小獾對小刺猬的稱贊又有怎樣神奇的效果呢!
出示:“謝謝你,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
7、分角色朗讀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互相稱贊。
五、學一學,夸一夸
讀了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稱贊可以給人信心,會給別人帶來快樂,消除疲勞。)
總結(jié):稱贊能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能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能帶給我們那么多的歡樂,稱贊像一縷多彩的陽光,溫暖我們的心靈,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同學值得稱贊,你想來稱贊誰呢?自己選一個同學,夸夸他的優(yōu)點。注意選擇平時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
。ㄗ詈笠画h(huán)節(jié)是對故事的感悟?qū)φZ言的運用,可能當堂時間不夠可以當成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制作成卡片寫上稱贊的話語,送給要稱贊的人,這樣把課堂中的語文因素延伸到課后生活當中,既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板書
18稱贊
小刺猬小 獾
。ㄏ冢◣碜孕牛
一年級語文教案9
一、教學內(nèi)容:
教育科學出版社“注。提”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十二課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情分析
兒童對動物的喜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這便為他們學習本課提供了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學生通過玩具、電視、書籍、圖片等對大熊貓有些了解。另外,學生對學習注音課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為學習課文內(nèi)容提供了保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貫徹了課改理念,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新知有較強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大熊貓的可愛和它的生活習性。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富有知識性與趣味性。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并且根據(jù)農(nóng)村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孩子身邊的一景一物,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使學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讀“耳、爪、竹、找、活、園”等九個字。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運用“珍貴”、“喜愛”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巧設(shè)闖三關(guān),合作感悟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4、根據(jù)學生實際生活的認知能力,拓展延伸,講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在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合作練說、登臺賽講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大自然和動物的喜愛之情和保護之意。
四、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以其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教學設(shè)計利用圖片、錄像、玩具、資料等激發(fā)學生情趣,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亢奮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學校選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以課文內(nèi)容為載體,結(jié)合搜集的信息,以過關(guān)活動貫穿始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
五、教學策略的選擇
1、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激發(fā)參與意識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例子!北竟(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倡導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學校大隊部舉辦圖片展的契機,以競聘小解說員為線索,以教材為載體,以闖關(guān)為活動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充滿情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趣盎然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激發(fā)了學生不盡的學習熱情。
2、注重學法引導,發(fā)展學生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貫徹了新的課改理念,注重了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注重了學法引路。如:學字的方法,朗讀的方法,觀察事物的方法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已知的學習方法學習新知,使“學會”變“會學”,讓學生掌握知識創(chuàng)新的金鑰匙。
3、體現(xiàn)人文氣息,注重情感熏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罢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币虼,在理解課文時,設(shè)計了闖三關(guān):第一關(guān),文字關(guān);第二關(guān),朗讀關(guān);第三關(guān),解說關(guān)。學生每闖一關(guān),都會感到信心倍增。三關(guān)連過,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挖掘出了語文教材的人文底蘊,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4、重視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在論述語文課程的基礎(chǔ)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九年義務(wù)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睘榇,本節(jié)課設(shè)計的訓練內(nèi)容,重視情感體驗,發(fā)展學生思維;重視朗讀方法,打下語文實踐的基礎(chǔ);聯(lián)系生活拓展,打下個性創(chuàng)造的基礎(chǔ)。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放錄像,學生自由談感受。
2、在師生談話中,揭示課題。
(根據(jù)孩子們喜歡動物的天性,通過播放錄像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自由表述,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為順利學習新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ǘ⿲W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說員的消息及當小解說員必闖的三關(guān)。
。ǔ浞掷谩皩W校招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的設(shè)計活動,把學生帶到活動情境中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并通過師生共議產(chǎn)生必闖的三關(guān)。)
1、闖第一關(guān):生字關(guān)
(1)小組內(nèi)自選方法學習生字。
可以自學,也可以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學習。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識字,并利用字卡在組內(nèi)互學互考,給字組詞作動作等,加深對字的記憶和理解。
(2)小老師檢查認讀情況。
請班級中識字最多的同學當小老師,利用小組接力讀和指名讀的方法,檢查字的認讀情況。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字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選形式,在閱讀中,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自學應學會的字。)
2、闖第二關(guān):朗讀關(guān)
。1)學法引導:師生談話,共同回憶朗讀課文的方法。
。2)自由讀,整體感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分段讀,師生評議,進行朗讀指導。
(4)選擇讀,個體感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然段去朗讀,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補充說、評價說,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5)挑戰(zhàn)讀,展示自我,可以兩個小組選代表挑戰(zhàn)讀,也可以兩個小組集體挑戰(zhàn)讀。
(6)欣賞讀,美感熏陶,邊觀看大熊貓的錄像,邊聽朗讀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種形式的朗讀,就是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思維碰撞、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
3、闖第三關(guān):解說關(guān)
。1)點撥方法:樣子(先整體后部分)、習性(抓特點)
解說方法:面向聽眾,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結(jié)束語等。
。2)組內(nèi)練說,生生互動。
按照點撥方法在組內(nèi)練說介紹大熊貓,通過生生互動達到整體參與,人人爭取在競聘中獲勝。
(3)推選試說,師生評議。
每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試說,師生共同評議,促進解說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說。
綜合學生搜集到的有關(guān)大熊貓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大熊貓。
。5)聯(lián)系生活,擴展說。
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這節(jié)課學到的有關(guān)知識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狞c撥觀察事物和解說的方法、引導解說技巧入手進行組內(nèi)練說,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通過個體試說、共同評價,既提高了解說水平,又增強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ㄈ┯H近自然,情感升華
1、對大熊貓說一句話,表達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2、成立保護動物小分隊,舉行簽名儀式。
。P(guān)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種極為高尚的品德。關(guān)心就是愛,關(guān)心就是美。讓學生帶著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自由表達對動物的關(guān)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第二課時
1、進行基礎(chǔ)知識的綜合訓練。
2、指導朗讀。
3、背誦課文。
4、指導學習課外閱讀31課《小蝦》。
七、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大熊貓的信息和圖片。
2、錄像、投影、字卡。
3、大熊貓玩具。
一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的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理解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初讀課文,理解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初讀指導
三、指導寫字
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板書課題。
1、自學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難讀的多讀幾遍。
(2)二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好節(jié)號。
2、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讀書,先組內(nèi)讀,學會互評,后匯報讀,教師糾正字音、停頓。
(2)出示字詞:(略)
。3)點名讀,相機正音。
3、各自輕聲朗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理清脈絡(luò),想想,課文哪部分寫了以下內(nèi)容。
1、出示并認讀生字。
2、指導。
3、范寫,提醒注意。
4、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1、齊讀課題。
2、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難讀的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好節(jié)號。
4、先組內(nèi)讀,學會互評,后匯報讀。
5、讀生字詞。
6、各自輕聲朗讀課文。
7、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8、想想,課文哪部分寫了以下內(nèi)容:
。1)有些動植物怕北風,北風很得意。
。2)北風自以為是,但小雨不怕它。
1、認讀生字。
2、記憶字形。
3、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描紅,臨寫。
激發(fā)學習興趣。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指導學生把句子讀通讀順,尤其是生字要讀準確。
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luò)。
在觀察字形的基礎(chǔ)上掌握寫字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作業(yè)設(shè)計:
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的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的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繼續(xù)精讀訓練
三、總結(jié)。
四、朗讀背誦。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聽課文錄音。
(1)問:北風來了,天氣就變冷了,北風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誰?自讀,找出后用筆畫一畫。
(2)它們怕北風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導朗讀。你覺得北風怎樣?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北風是怎樣說這句話的?你能把這種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語氣讀出來嗎?
。3)過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風嗎?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過渡:小小的魚兒竟然不怕它,北風這下可氣壞了,它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
4、學習第四自然段。氣極了的北風猛吹了一口氣,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北風想干什么?
過渡:那小雨凍死了嗎?
5、學習第五自然段。北風看不見小雨了,為什么會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沒有了嗎?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齊讀第五自然段。
北風和小雨,你喜歡誰呢?這一篇童話故事,寫了強大的北風雖然能夠使許多動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聰明的小雨卻不怕它。
教師指導: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
1、北風來了,天氣就變冷了,北風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誰?自讀,找出后用筆畫一畫。
2、它們怕北風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3、朗讀。
1、個別讀。
2、把這種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語氣讀出來。
1、怎樣讀?(堅定、勇敢)
2、練習讀。
3、氣極了的北風猛吹了一口氣,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北風想干什么?
1、思考:
北風看不見小雨了,為什么會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沒有了嗎?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2、齊讀第五自然段。
交流
1、反復練習朗讀。
2、分段試背。
3、有感情地背誦。
復習導入: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展開一定的想象,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指導感情朗讀。
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精確表達,并指導朗讀。
拓展思維,引導學生說話訓練。
指導背誦
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一年級語文教案11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包括:《畫》、《四季》、《小小竹排畫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爺爺和小樹》5篇課文,《語文園地二》和一個口語交際《我們的畫》。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50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認識9種筆畫和9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背誦第一、二、三、四課課文。
3、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農(nóng)村的變化,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三、教學提示:
《畫》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課文有一幅經(jīng)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1、在教學生字時,引導學生認識新偏旁走之的基礎(chǔ)上,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認識“遠、近、還”等字。寫字教學時,筆畫比較簡單,主要是學習豎彎鉤和橫折彎鉤兩種筆畫,教學時可以用一根彩色的電線展示這兩個筆畫的變化,讓學生形象的感知這兩個筆畫均為一筆寫成,并提醒學生折角要寫的圓潤。
2、理解詩意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必拔高難度,讓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只要大多數(shù)孩子能夠說得上來就可以了。
3、本課課后安排了說反義詞的練習,在《語文園地一》里面已經(jīng)有了這個內(nèi)容的練習,而且現(xiàn)在我們的家長對于孩子的前期教育都非常的上心,對于一些常接觸的反義詞,比如說大小、多少、黑白等,學生們應該都掌握的很好,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再說出一些他們知道的反義詞,加深對于反義詞的掌握。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四季的特征。
1、本首詩歌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在句型上都是采用了“誰怎么樣,他對誰說:‘我是誰’”的格式,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練習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2、在本課寫字教學中要重點指導寫好“口”,讓學生認識新筆畫“橫折”,可以用順口溜幫助學生掌握“口”的要領(lǐng):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寫江南秀麗的景色,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本課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
1、教學應該充分利用好書本上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有條件地還可以運用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同時還要注意文中的兩處語言訓練點:一處是“兩岸樹木密”,讓學生懂得“密”在此處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什么長得密?”使學生地語言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同步。第二處是“綠油油”這種格式的'詞語是第一次出現(xiàn),也可進行拓展訓練。
2、課后練習“我會讀”中安排的內(nèi)容是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這種類型的題目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教學中可以再適當?shù)淖寣W生進行擴詞的訓練。
《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詩歌,第一句、二句采用數(shù)數(shù)歌的形式,講改革開放以來農(nóng)村面貌的可喜變化;三、四句一問一答,指出小學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學生的自豪。
1、本課中出現(xiàn)了“青青的瓦”、“白白的墻”、“寬寬的門”、“大大的窗”這種疊詞的形式來描寫贊美房子的漂亮和寬敞。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一個語言的訓練點,來引導學生也說幾個這樣的詞語,體會疊詞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找個朋友進行詞語的搭配。
2、課后還可以以“我們的----最……”為題進行說話練習。
《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切、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1、本課首次出現(xiàn)了自然段的形式,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這種格式。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段,從另起一行,開頭空兩個這樣的格式上讓學生感知自然段。為了便于閱讀,可以建議學生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這樣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就會一目了然。
2、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讀讀說說”的練習,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詞匯,在教學中可以先讀讀左邊的部分,感知四個短語的結(jié)構(gòu)特點,再仿照左邊的例子把短語補充完整。既要積累詞語,又要恰當運用。
《語文園地二》共有六項內(nèi)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字的偏旁歸類、讀詞語、讀句說句和讀背古詩。
1、“我會找”主要是練習對字的偏旁歸類,要求把帶有三點水和走之的字找出來,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再說說,自己在課外所認識的帶有著兩個偏旁的字,全班進行交流。
2、“讀讀說說”中安排的練習是學會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教學中可在學生讀句子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jié)構(gòu),再練習說一說。
《我們的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這一內(nèi)容。
一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能獨立認識“粽、糯、胃、惹、屈、政、懷、崇、投、祭”等10個生字。注意讀準“粽、糯、箬、崇”等字的字音;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胃、惹、剝”3個生字。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找到并積累描寫粽子形狀、顏色、滋味的句子。
★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端午節(jié)習俗及其由來,從中體會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10個生字,積累有關(guān)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到并積累描寫粽子形狀、顏色、滋味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導入:連連看游戲
2、師: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出示詞卡)
端午節(jié)要干些什么呢?
出示第一節(jié):每年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請生讀)
師:粽子是什么樣的?人們又為什么要包粽子呢?學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
3、寫課題
(1)師:伸出右手,先跟老師一起來寫好課題。
(2)師:誰來讀讀它的名字?(師:輕聲,平舌音讀得很標準,誰再來讀)
(3)師: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按常規(guī)自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讀了課文你知道關(guān)于粽子的哪些方面?你又是從哪里知道的?
交流:
2、讀第五節(jié)交流
(1)交流:前半句寫了2、3、4小節(jié);后半句寫了6
(2)師點評第5小節(jié)的前半句說的就是粽子的——形狀、顏色、滋味而后半句說的是——粽子的由來。
再讀
三、深入學習,體會感悟
l學習第二——四小節(jié)
師:粽子的形狀、顏色、滋味究竟有什么特別的呢?
1、請大家再來讀讀第2——4小節(jié),快速找到介紹粽子形狀、顏色和滋味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
2、指名回答
出示:描寫粽子形狀、顏色、味道的句子
ruò
隨機出示詞卡:箬葉開火車練讀
3、師:請三位同學分別來讀描寫粽子形狀、顏色、滋味的句子(指名兩組)
4、請你任選粽子的一個方面,試著讀出它的特別之處。
※形狀
(1)指名讀:誰來介紹粽子的形狀?
(2)引讀:(貼詞卡:“既……又……”)
(3)其實,現(xiàn)在除了有這種常見的三角粽以外(出示:粽子),聰明的人們還獨具匠心地設(shè)計出了——像枕頭一樣的(枕頭粽);像一盞盞小燈籠似的(燈籠綜)(出示:枕頭粽、燈籠粽圖片)
(4)師:其實,粽子還有許多“特別”的形狀,挑幾個你喜歡的來介紹一下吧!
出示圖片、填空:
(5)師:至于它們分別包含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家數(shù)一數(shù)。出示句子
顏色
師:了解了粽子的特別的形狀,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它是什么顏色的。
(1)誰來介紹它的顏色?指名讀
(2)教授生字:
剝開(bao):怎么記?(左邊錄,右邊利刀旁3)再來讀讀課文第3小節(jié),邊讀邊將粽子的顏色點出來。
(3)指名回答
(出示:翠綠、雪白、鮮紅、墨綠色、潔白、深紅油亮)
(4)請一組同學開火車,帶大家讀好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
(5)師:沒煮熟的粽子是什么顏色的?煮熟后的粽子又是什么顏色的呢?你能不能用上這些詞語來介紹一下?(出示填空,交流)
(6)引讀:
(7)指名讀句子,誰能讀出粽子顏色的特別?
味道
(1)指名讀
(2)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fā)著……(生答:清香)
(3)聞了味道,再來嘗嘗。味道怎樣?(生答)
師:對了,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卻不讓人感到膩煩,這就是——甜而不膩
(4)引讀
教授胃
5、全班分部分朗讀第二——四節(jié),比比那組讀出了粽子的特別之處。
學習第六小節(jié)
1、過渡:
“惹人喜愛”的意思就是……(指名回答)逗人喜愛
師:粽子不僅——惹人喜愛,還能引起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2、出示第6小節(jié)
師:為什么要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呢?請你借助拼音讀讀課文第6小節(jié),了解粽子的由來。
(1)交流:
師:人們?yōu)槭裁匆贼兆?——
3、師:那人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呢?——
(1)出示:因為屈原一生寫過許多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
(2)師:從這句話中我們了解到:屈原既是一位的詩人,又非常愛國。所以稱他為——(出示:古代愛國詩人。)
正因如此,所以——
出示:人們懷念他,崇敬他。
(3)學習生字:崇
釋義:崇敬就是——推崇尊敬的意思。(出示詞卡)讀詞
4、引讀第六節(jié):出示屈原圖
5、師:學了課文,你能介紹清楚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一習俗的由來嗎?先開火車讀準本節(jié)中生字組成的詞語。
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
6、師:請同學讀熟第六節(jié),待會兒請你不看書來介紹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
出示填空,交流
四、小結(jié)全文、復習鞏固
1、出示、引讀第五節(jié)、第一節(jié):
2、了解端午其他風俗
一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huán)境和砸缸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nèi)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fā)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nèi)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
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再帶領(lǐng)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fā)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fā)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shè)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诘暨M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jié),為突出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jié):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壑该寣W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堋皫紫伦印备嬖V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贋槭裁匆腋祝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jié):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jié)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砸缸。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一年級語文教案14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
1、看圖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桓眻D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
問:你看到什么了?
2、揭題“小池”
。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2)隨機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3、課題拓展:你喜歡這個小池嗎?為什么?
4、引導再次讀題:那咱們就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讀課題
二、欣賞圖畫,引學古詩(1、2兩行)
1、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小池的水可能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猜想完畢后,課件展示“細小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師告訴你,這個池塘的水是從這個泉眼里(課件指著泉眼)流出來的。練讀“泉眼”
2、請仔細觀察觀察,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
。1)同桌討論
。2)個別匯報
教師作適當?shù)囊龑Ъ毤毬犅,有聲音嗎?(引出無聲)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樣子?(引出惜細流)
3、教學生字“惜”
。1)指名讀
。2)誰能給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圖,讀讀詩,是誰舍不得誰呀?
4、引導朗讀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語氣讀讀嗎?
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過渡:讀得那么好,你瞧,太陽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陽光表揚你們了。(課件展示柔和的陽光)
5、出示“晴柔”引導讀準“柔”字
6、課件展示“樹陰”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習生字“陰”
。2)樹陰在哪兒呢?對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學習生字“照”(注意翹舌音),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7、出示第二行古詩
。1)個別讀
。2)學習生字“愛”
①個別讀
、谀隳苡盟鼇碚f一句話嗎?
、墼谶@里,是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陽光?
。3)那你就帶上高興的心情,喜歡的語氣讀讀吧!
三、出示古詩,繪圖體會(3、4兩行)
1、出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自由讀讀這兩句古詩(讀正確)
。2)指句讀
(3)電腦老師范讀,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4)指名反饋
2、組織學生看詩畫圖(可以獨立完成,也可找?guī)讉小伙伴合作完成)
3、組織評畫,在評議中隨機教學生字“露”“立”
“露”:(1)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2)你能給它找朋友嗎?
。3)借圖體會意思“長出來了、冒出來了”
“立”:(1)小晴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2)指名表演:誰會做做“立”的動作?
。3)引導書寫:仔細看看,怎樣才能把它寫漂亮?
范寫描紅自由練習
四、情感誦讀,內(nèi)化意境
1、引導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賞讀
(1)自由練讀(讀出個性)
。2)個別讀(集體評議)
(3)教師范讀(牽引示范)
。4)再次個別朗讀(嘗試品讀)
。5)同桌互讀(擴大朗讀訓練面)
。6)全班齊讀(情感共鳴)
2、組織背誦
五、總結(jié)延伸,升華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嫩嫩的荷葉,可愛的小蜻蜓,還會有什么?
2、換位體驗,說話訓練
你就是只可愛的小晴蜓,你就是條活潑的小魚兒,你就是這嫩嫩的荷葉……看到這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
3、多可愛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難怪大詩人楊萬里看到后會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古詩
引讀“楊萬里”
4、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來感謝一下楊叔叔齊讀古詩
板書設(shè)計:
小池(楊萬里)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冊里的一首古詩。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么情趣盎然的畫面,詩人對自然景物的這份熱愛之心,以及古詩用詞的精妙(尤其是“惜、愛、露、立”),都是比較難體會的。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設(shè)計中,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新理念:
1、聽、說、讀、寫融為一體
語文教學,歸納起來,無非四個字“聽說讀寫”。同時,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真實反映和體現(xiàn),這四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引導學生聽電腦老師誦讀,教師示范朗讀古詩,讓他們感受古詩的韻味;組織學生討論這泉水可能會從哪里來?這個池塘里還會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說些什么?……一系列問題的設(shè)計,讓學生大膽地猜,大膽地說,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把古詩的意境體會的有滋有味,把詩人的情懷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引領(lǐng)學生多層次、多方位的誦讀古詩,俗話說“好詩不厭百回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們的情操;最后帶領(lǐng)學生把“立”字寫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樣有精神。不知不覺中,就把“聽說讀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師、學生、編者、作者融為一體
閱讀是讀者和作者文本的對話,是一場無聲無形的對話。閱讀教
學則是教師、學生、編者、作者間的對話,在這,我們稱之為“四方對話”。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樹立“閱讀合群”“閱讀交友”的理念,俗話說“讀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在設(shè)計中,教師逐步引領(lǐng)學生品詞琢句,體會作者的情,編者的意,與詩中的及詩外的景物為伴,用心交流。
3、古詩的體會、生字的教學融為一體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本設(shè)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理解生字。課堂中,我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生字教學的處理。如“惜”字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圖引出“惜”,再組織學生讀準字音、找朋友學會“惜”,最后再引導學生看圖讀詩,體會“惜”。又如“立”字的教學,首先引導結(jié)合圖畫換詞體會,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做做動作,最后引導學生規(guī)范地書寫“立”字,寫得像你們剛才站得一樣有精神。相信,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會體會的更精,語感會更強。
4、圖畫閱讀、文字閱讀融為一體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辟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于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做了大膽的嘗試。由欣賞圖畫,逐步引入學習古詩(1、2兩行),再由賞讀古詩(3、4兩行),引導學生頭腦畫圖、手工畫圖,體會重點詞(露、立)的意思。
一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并認識本課出現(xiàn)的3個要求會寫的字,能認識3個要求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3、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那種兒童對于夜空大膽美妙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課文中感受美與想象的新奇。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1、看課件。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你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井”字,請同學來讀。
同學們,也許你們曾經(jīng)在農(nóng)村、公園里或一些旅游景點中見過井,你能說說嗎?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靜。有一個年紀和你們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著,看著,他就被吸引了,而且還寫了一首小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課題,讀題。
課件出示課題“古井”,我們都看過“井”的圖片了,你們知道什么是“古井”嗎?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著很多年歷史的井,很神秘。這個小朋友感覺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讀題目。你們想去看看這好像古井的夜空嗎?
二、感知課文,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師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看清每個字,用心聽。
2、給同學機會,讓你們親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與魅力。
同學們,請你借助書上的拼音來讀課文,認真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們要學習的生字,仔細拼讀并用圓圈畫出來。
三、識字、解字并理解詩歌內(nèi)容,指導朗讀。
本課識字教學量小,要求會寫生字為2個,會認生字只有“很”,運用隨文識字法學習本課生字。
同學們,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首詩,我們要先來認識三個字寶寶。
1、“夜”夜晚的天空。
誰找到這個字寶寶藏在哪行詩句中了嗎?你能讀一讀嗎?
出示生字字卡,一組開火車讀字音,整讀音節(jié)。
誰能組詞?
再讀詩句“夜晚的天空”
說話訓練:你能說說,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嗎?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這個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覺得它像什么呢?找到這行詩了嗎?誰來讀一讀?指一名學生讀詩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讀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來讀讀這行詩吧。
3、詩句“我丟下去的白石子,變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們以常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話說和說,你覺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
這個小朋友感覺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關(guān)的詩句讀一讀。
小作者認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丟在像古井一樣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4、“久”,“可惜,我聽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它們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讀字音,教師講解含義:形容時間長。
教師領(lǐng)讀詩句。
指生讀詩句。
為什么小朋友沒有聽天回聲,你們知道嗎?
四、再讀古詩
1、生自己練讀。
2、指生讀全詩。
3、男女生合作讀詩句。
五、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詩歌。
4、說一說“你覺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導書寫生字。
“夜”為上下結(jié)構(gòu),“久”為獨體字,教師要范寫。
三、完成課后題
1、讀一讀,會寫的寫下來。
2、讀一讀,詩歌《春雨》
注意讀好植物們說的話,認識表示說話的標點。冒號,引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種子、桃樹、麥苗渴望成長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號的停頓要處理好,給人留有遐想的空間。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背誦詩歌。
3、課后題:涂一涂。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古井》這篇課文后,作了深刻的反思。我想,這節(jié)課我的學生能有所得,是因為做了以下幾點。
1、以生活體驗為切入。
學生的學習,要建立在其原認知的基礎(chǔ)上,所謂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chǔ)。找到他學習的切入點,他的思維才有一個?奎c,才有興趣,才能學得進去!豆啪愤@篇課文所敘的事情,南方的孩子,特別是城市的孩子較為陌生,很多孩子何謂“井”竟然一無所知。這樣要理解“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是很難的。因而,課前我就布置他們收集關(guān)于井和古井的有關(guān)資料,帶領(lǐng)他們?nèi)⒂^福州民居的一口古井。有了這個生活體驗作為課堂的切入,他們對于“古井給鄉(xiāng)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就有一定的體會了。
語文的課堂,基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從學生的生活切入,又高于生活,學生就學得進去,學有所得。
2、以語句訓練為突破。
語文課姓“語”。人們常說“不要荒了自家地,肥了他人田”講的就是這個理。語文課就要上得有語文味,上出語文的特色,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所提高。而扎扎實實地進行字、詞、句等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很必要的。因而,我把文章的重點句以練習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進行句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文章的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達到以句的突破來把握全文。同時,老師也把學法的指導滲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3、以“問題解決”為途徑。
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新課程很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我有意識的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就一些重點詞句提問題,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對于“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這個句子,理解淺的學生會提“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什么?這里“兒女”指的是誰?理解較深的學生會提“為什么把古井比作一位溫情的母親?”容易的問題其他學生當場幫助解決,較難的問題同學一起討論,老師引導再讀課文,給以適當點撥,盡量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
每一節(jié)課后,“總有假若我當時……”,總有那么些遺憾。這是我們做老師最痛苦的事,因為我們總在不斷追求著完美?墒菍τ谡n堂來說,完美是無止境的。因而從這點來說,老師注定要痛苦一輩子。《古井》這一節(jié)課,我覺得我還沒有超脫教材,一味的幫助學生理解古井對鄉(xiāng)親們品格的陶冶,要讓學生懂得應該做一個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的人。這也是人教版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而編者和執(zhí)教者常常是一廂情愿,學生很難能夠通過這么一堂課就懂得應該做一個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的人。這也是我上完課后得出的結(jié)論。學生的情感沒有從心靈深處真正得到陶冶,只是表面的“認同”。
【一年級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7-18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06-09
一年級語文教案06-10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案09-01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案01-11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13
一年級語文備課教案01-18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01-15
一年級語文影子教案04-23
一年級語文aoe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