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了解一詞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感受祖國語言的多姿多彩。
2. 背誦有關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豐富自己的積累。
3. 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妙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
4. 鼓勵學生在精美的語言中學習語言,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化語言,提高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初步學會廣告語的寫作,把握廣告語的特性,明確寫廣告語的要求。
5. 在寫作中試著運用想象、聯(lián)想;產生寫作愿望,提高寫作興趣;通過教師點評、同學互改、自己修改等方式,努力把想象運用得更恰當,更合理;運用修改符號,在原文上修改,養(yǎng)成修改的好習慣。
一、溫故知新
1. 投影出兩組句子,讀句子,體會每組句子中帶點詞的`意思是否相同。
2. 回憶以前理解多義字的基本方法,可推出理解多義詞的基本方法:(1)聯(lián)系句子理解;(2)利用工具書;(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運用以上三種方法理解詞語。
3. 交流學習結果。
4. 用驕傲、特別的兩種意思分別說話。
5. 拓展練習:師出示與書上不同的多義詞進行理解,并說話。
二、語海拾貝
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許多名人都愛讀書,并寫下了許多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一塊兒來讀一讀。
2. 說一說這些名言警句大致的意思。
3.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說給大家聽一聽。
4. 自由讀一讀、記一記這些句子,看誰記得又快又多。
5. 同桌抽背。齊背。
三、開心一刻
1. 自由讀,準備給大家講述這個笑話。(準備時,可加上動作、表情。)
2. 抽生講故事。你覺得這個笑話什么地方好笑?
3. 你從這個笑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4. 教師小結。
5.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笑話?講給大伙兒聽聽。
四、綜合性學習
1. 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商品越來越豐富,競爭越來越激烈,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在商品競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電視中、報紙上,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廣告。(課件播放沒有蚊子,沒蟲咬,寶寶金水少不了、牙好胃口好,吃飯倍兒香,身體倍兒棒等廣告。)這些通俗、易懂、瑯瑯上口的廣告語,讓我們一聽不忘。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廣告?
(2)生踴躍發(fā)言,說自己知道的廣告。
。3)品讀設計巧妙的廣告語、欣賞一幅精美的廣告畫(課件展示),師生共同探討寫廣告語和畫廣告畫的要點。
。4)明確設計要求。
今天就開動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自行設計一則廣告語或畫一幅廣告畫,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發(fā)明的產品推銷推銷吧。
2. 學生創(chuàng)作。
。1)作畫:學生用簡筆畫畫出自己喜歡的產品(或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新產品),并加上配文。
(2)寫廣告語:突出特點,語言精美。
3. 修改提高。
。1)自主修改(學生設計好以后,先自己修改)。
。2)小組修改(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互讀互看設計的作品,組員之間,讀一讀,評一評,看看哪些地方是大家欣賞的,哪些地方還要進一步修改)。
(3)自己再次修改。
4. 全班瀏覽,評出獎項。
把全班同學的作品放在評獎臺上,每個學生瀏覽后,通過自薦、推薦等方式評出優(yōu)秀廣告語獎、優(yōu)秀廣告畫小設計家獎、小小發(fā)明家獎等獎項。
5. 頒獎典禮。
在頒獎典禮這一環(huán)節(jié)里,讓學生拿著自己設計的廣告語或廣告畫進行表演、介紹。表演中、介紹時輔以表情,配上動作,把廣告語、廣告畫演活,演真。
五、習作百花園
1. 讀懂題目要求。
在學生獨立弄清要求的同時,教師相機點撥,幫助理清要點。
2. 出示范文,引導正確選擇習作材料。
。1)師生探討,怎樣寫才精彩。
、俅竽憽⒑侠、曲折的情節(jié)安排。
、诒普娴淖屓松砼R其境的環(huán)境描寫。
③細膩的讓人感同身受的心理描寫。
(2)師強調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僦哺诂F(xiàn)實。
②主題思想健康,豐富多彩。
3. 讀寫結合。
寫作前讓學生回憶本單元課文中,作者大膽想象的運用,啟發(fā)學生根據(jù)選材進行合理、大膽、新穎的想象,然后寫作。
4. 自讀自改。
運用修改符號,自讀自改,知道修改在習作中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5. 師生合作,當面評改,以點帶面。
老師指導修改習作的方向和方法。
6. 小組內互評自改。
引導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習別人的長處,同時在評習作時,學會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啟發(fā),運用修改符號,反復修改,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7. 小組賞讀。
8. 面向全班賞讀,增加學生習作的信心和興趣,取長補短。
六、自主閱讀園地
1. 運用已學過的閱讀方法,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自主閱讀。
2. 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內容,與小伙伴交流、分享。
3. 提出你認為值得研究的問題,生生、師生互動研討。
4. 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包括背誦、摘抄等。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識字課文,要求學會灶、尖、歪、寧、彩、爐:張、桌、斜、匹10個生字,認識鴨、粗2個字。課文附有為識字提供語言環(huán)境的相關短文,還配有多幅插圖,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圖來揭示字理和幫助理解短文意思。
依據(jù)教材特點和新的課程標準,這篇識字課文要達到以下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本課新詞。
2.仔細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描繪的事物,并與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
3.誦讀課文,積累詞語。教學的重點為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寫好生字。
如何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進而實現(xiàn)這些教學目標呢?下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上課了,老師先請學生看老師做一個動作,只見老師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個向遠處看的樣子,同學們,老師在于什么?這個問題多容易,老師在向遠處看。老師接著問學生:老師為什么把手放在眼睛上呢?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稍作提示,學生思考后回答:太陽照著眼睛,看著不舒服,老師是用手擋太陽的。對,你們看看這個字。出示看字,上面是一個撇手,下面是眼目的目,手搭涼棚向遠處看,當時,人們造這個字的時候,和小朋友們想的一樣?炊嘤腥ぱ,我們今天學的《識字3》這篇課文里,就有一些這樣有趣的字,你們自己讀讀課文,比一比,看誰能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地方。
[注]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誘發(fā)了學生學習新字的熱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倡導自主學習
1.學生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看一看課文中的插圖和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
(3)把自己記住的字在桌子上或本子上練寫。
[注]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包括學生已經認識了的漢字和已經掌握的漢語拼音),促使形、音、義三個因素之間聯(lián)系的形成。
2.交流討論:誰發(fā)現(xiàn)了一些漢字有趣的地方。
[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師在此就給了學生一個做發(fā)現(xiàn)者的機會。
學生把發(fā)現(xiàn)的有趣的字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學生會發(fā)現(xiàn):筆的筆桿是竹子做的',上面是竹子頭;筆頭是動物的毛做的,下面是毛字。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尖的尖。墻上的畫掛得不正,就是歪。對于灶尾則由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有道理就行。
[注]課堂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過去教學識字,教師帶領學生循著一個固定的套路反復地去拼字音,數(shù)筆畫,說部件,聯(lián)詞語。這樣固然也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習效率比較低,F(xiàn)在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兒童,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來記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又注意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有助于兒童的理解和記憶,也符合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提高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3.檢查讀書情況。
老師請一位同學讀書,其他同學一邊看著書,一邊認真聽,看他是不是讀準了每一個字的字音,讀通了句子,當他有讀錯或讀得不理想的地方,請同學們幫助他糾正、改進。
4.自己練讀兩遍課文。
【注】讓學生把剛剛學會的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鞏固,通過誦讀歌謠來鞏固、加深識字、識詞的成果。
三、學生自讀
1、剛才同學們自己把課文讀了兩遍,誰來說說你對寧寧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注】教學中,堅持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既注意字詞的表象聯(lián)系,又注意每一個詞語與歌謠相關語句的內在聯(lián)系。一個字(詞)的意思(包括多音字的讀法)往往是隨著語言環(huán)境的確定而最終得到確認的。因此,不將一個字(詞)置入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辨析,就無法準確地把握它的意思和用法。
2.來,讓我們看看寧寧畫的畫是什么樣的。
指導看圖。
[注]讓學生注意字、詞、文之間的聯(lián)系。把看圖、識字、識詞、歌謠連為一體。
3.指導朗讀課文第一、二句。
4.寧寧畫爐灶沒有門,畫鴨子尖嘴巴,畫桌子腿歪斜,畫大馬沒尾巴。課文說寧寧是一個粗心的小畫家,你覺得寧寧僅僅是粗心嗎?
學生討論,發(fā)表看法。
[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始終圍繞著學習中不斷出現(xiàn)的層層遞進的各種疑問、困難和障礙展開。課文的韻文是由歌曲《粗心的小畫家》改編而成,編者最后用的是一個問號,這個問號用得非常好,寧寧畫爐灶沒有門,畫鴨子尖嘴巴,畫桌子腿歪斜,畫大馬沒尾巴,僅僅是粗心嗎?通過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寧寧這樣畫有馬虎的因素,同時還和寧寧沒有見過這些東西,或者見到了觀察不細致有一定的關系。
指導朗讀第三句,注意問句的讀法。
5.練習背誦,賞讀品味。
(1)指名讀。同學讀的時候,你可以跟著他在心里讀,或者小聲讀。
(2)老師也想讀,聽聽老師讀好嗎?老師配樂朗讀。
(3)老師讀得好嗎?那是因為我一邊讀,一邊想象寧寧畫的畫,你們要想讀好,也要一邊讀,一邊想,把課文記在心里,背下來,咱們先回憶一下課文
課文第一句,寫寧寧是個小畫家。
課文第二句,寫寧寧這個小畫家,畫的畫是什么樣的?
課文第三句,問一問大家,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嗎?
(4)我們來試著背一背,不會背的可以看書,會背又想表演的同學還可以站起來表演。
【注】誦讀是對課文音韻美、形象美、蘊含美等多層面進行整體性全面欣賞、品味的過程。讀完課文后,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讓學生朗讀欣賞,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xiàn)、創(chuàng)造。背誦不僅是對原文的重現(xiàn)與記憶。同時也是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的表現(xiàn)、自我潛能的一種釋放,也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chuàng)造。
四、學習生字,認真書寫
1.下面我們要寫字,它們是灶、尖、歪。老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并引導學生觀察
字形結構、位置、筆順。
灶左邊的火字旁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右邊的土要寫得稍微瘦一點。
尖上面小的豎沒有鉤,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歪以橫中線平分,橫中線上面寫不,橫中線下面寫正。
2.學生練寫(先描后仿),老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筆順和寫字姿勢。
【注]讓學生在實踐中既動眼用心,又動手操作,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并在讀帖、描紅、仿影以及臨帖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五、課堂小結。引申遷移。引導探究。誘發(fā)潛能
今天,我們學了《識字3》,認識了一些有趣的漢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實,漢字有趣的地方還很多,老師想請同學們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漢字還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注]將課堂內外溝通,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也是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和利用。漢字很有趣,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要根據(jù)問題收集事實、證據(jù),分析和處理信息,對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評估,并形成解釋,這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以及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意識,無疑都大有裨益。
語文教案 篇3
【課題】
模擬旅游咨詢。在班上召開一次旅游咨詢會,介紹本地(新化縣內)的旅游景點及旅游注意事項。
【要求】
1、游客提問要簡潔明確。
2、旅行社咨詢員回答要有針對性。
3、游客要對旅行社咨詢員的`回答給予評價。
【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每個學生都要做好扮演兩種角色的準備。作為游客,要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些什么,以便在咨詢會上提問;作為咨詢員,要清楚自己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以便在咨詢會上應答。
【活動過程與安排】
1、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甲組扮演旅行社咨詢員;乙組扮演前往旅行社咨詢的游客。
2、旅行社咨詢員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旅游景點的情況。
3、游客向旅行社咨詢員咨詢,咨詢員力求給游客以滿意的答復。
附:
本地主要旅游景點:
羅盛教紀念館(上梅鎮(zhèn))
陳天華銅像(上梅鎮(zhèn))
梅山龍宮(油溪鄉(xiāng)高橋村)
大熊山森林公園(大熊山)
紫鵲界梯田(水車鎮(zhèn))
油溪河漂流(油溪鄉(xiāng))
桃林南岳殿(科頭鄉(xiāng)桃林村)
獅子山公園(梅苑開發(fā)區(qū))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能根據(jù)說明文的常識和小品文的特點去學會自我分析文章。
二.過程與方法
1.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段落中心句的方法來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2.通過與《中國石拱本橋》的對比閱讀,來進一步掌握本文在內容與寫法上的特點。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橋之美的領悟和熏陶,進而使學生能夠獲得一些簡單的審美方法,并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由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
2. 找出文中說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引導學生能對本文的重點語句,學生入情入理的分析。
教學手段: 本文借助兩個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媒體之一:有關盧溝橋、寶帶橋、趙州橋、風雨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英國的康橋、《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鄉(xiāng)間的小橋流水人家中的小橋等圖片。
媒體之二: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及一些問題的提示答案等。
教和學的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5分鐘
1.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文中所提及的橋。
2.提問:為什么看了這些圖片之后,能給人產生一種審美的愉悅之感?
引入:今天我們就來聽聽畫家吳冠中先生,是怎樣告訴大家這個答案的?
1.欣賞圖片 2.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整體感知 10分鐘
提出默讀要求:
1. 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盡量做到不指讀,不回讀,不發(fā)出聲音來讀。
2. 對默讀的內容要進行最大限度的有效記憶。
。ㄒ唬 默讀課文
。ǘ 根據(jù)記憶,簡單復述課文的內容
三、細研課文 15分鐘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以下所提出的問題及問題的答案提示)
。ㄒ唬f明文的角度來提出問題:
1. 從作者的角度看,橋之美主要體現(xiàn)在何處? (讓學生把握被說明事物的特點)
2.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在文畫出能表示這些說明順序的句子或詞語。
3.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4. 從說明的角度看,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如何?
5. 本文有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周密性?試舉例說明。
。ǘ畯男∑肺牡慕嵌葋硖岢鰡栴}:
1. 什么是小品文?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種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潑,內容多樣化。)
2.找出文中詩意化的描寫性語句,并簡述這些句子中所蘊含的情味。
1.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問題。
2.學生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獲得其簡略的答案。
四、合作與探究 10分鐘
提出師生合作與探究的問題:
(一).找出文中作者描述橋之美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得出那些審美的基本原理則?
(二).從生活中舉出一些實例,來印證這些基本的審美原則。
1.找出句子,并簡答文中所呈現(xiàn)的三條基本的審美原則。
2.從生活中舉出實例來印證。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A組(學優(yōu)生):完成練習冊
B組(中等生):整理課堂老師講解的知識。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復述課文。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 5分鐘
二、提出有關課文內容整合性的問題: 15分鐘
(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ㄗ髡咭援嫾业臉藴屎脱酃,發(fā)揮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同時也引領我們去品味、感覺美好而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并教給我們一些簡單的審美原則如:對比、變化和和諧等,從而提高我們的藝術欣賞水平。)
(二).本文作者的.寫作思路又是怎樣的?
。ǜ攀鰳蛟诓煌h(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從正面舉例具體闡述橋在外觀、材料、與所處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圍景物既能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從反面舉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相互襯托、相互響應。
。ㄈ疚脑趦热莺蛯懛ㄉ吓c《中國石拱橋》的區(qū)別何在?試舉例說明。
。ā吨袊皹颉放c本文的區(qū)別:中國石拱橋以準確的數(shù)據(jù)、例子等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進行了說明,是人對石拱橋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本文則用藝術家的眼光對橋的美進行了描寫和評價。)
三.引導學生體會文中一些難句的情味. 20分鐘
例如:
1.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2.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
方法指導——
1.根據(jù)文中的段落中心句,來思考并歸納本文的主旨和思路。
2.從橫向對比的角度,即:文章的主旨、表達方式、結構、語言特點等方面來思考并回答問題。
3.啟發(fā)學生:從這些句子在文中的語境、表達的作者的情感、文中所提及的哪些審美原則等角度去感悟和分析。
四、課堂小結 5分鐘
五、布置作業(yè) 2分鐘
A組(學優(yōu)生):仿造本文的寫法,寫一篇題為《我校大門之美》的小短文,字數(shù)不少于200字。
B組(中等生):研討與練習一、二 。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橋之美》板書設計一
總——橋美在何處
蘆葦石橋——感覺舒暢
現(xiàn)實中的橋 楊柳拂橋——令人銷魂
正面 長橋臥龍——宛如史詩
風雨廊橋——令人駐足
分—— 藝術中的橋
—————————————————————
反面 南京長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
————————————————————————
總 總說橋之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了解漢字“換一換”的漢字方法,學會巧妙識記漢字、理解漢字所表達的意思。
3.會用生字口頭擴詞語,豐富學生的詞匯。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了解漢字“換一換”的漢字方法,學會巧妙識記漢字、理解漢字所表達的意思。
3.會用生字口頭擴詞語,豐富學生的詞匯。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10)
1.出示加一加的幾組漢字,開火車認讀。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咱們讀的這些漢字間有什么關系,嗎?
3.今天咱們要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認識漢字,什么方法呢?(教師板書課題:換一換)
4.指題,并教學生認讀“換”。
二、找出規(guī)律,認讀生字(15)
1.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認讀生字,一邊認讀生字,一邊觀察,今天要認識的生字和以前認過的生字有什么關系?
2.學生按要求自讀。
3.反饋: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了它們間的.關系了嗎?
4.教師:對了,這些新的生字,都是通過把原來我們會認的字的部首換部首得來的。
5.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認讀、識記生字:這樣,這些生字不是長的很像了嗎?怎樣才能不把它們認錯、記錯、用錯了呢?小朋友,你們快快動動腦筋,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6.小組討論后,集體反饋:說說應該怎么記。
7.教師出示生字詞卡,集體認讀。
8.指名認讀,其他評議。
9.互相讀一讀,互相考一考。
三、游戲鞏固,加深印象(10)
1.指名用生字口頭擴詞。
2.組織學生進行詞語接龍游戲。
四、布置作業(yè)(5)
1.認讀生字。
2.寫本課學的生字。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
2.拓展延伸,鼓勵學生用換一換的方法學習、積累漢字,鼓勵他們課后探究,提高識字及識字量。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10)
1.以摘蘋果的方式,認讀生字,鞏固復習。
2.讀一讀課文中的幾組詞語。
3.指名認讀,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進行生字擴詞練習。
二、語文實踐,拓展延伸(15)
1.小朋友們,其實咱們這學期已經學習了不少這樣能夠互相換一換得來的生字,你們快行動,把它們找出來,越快越好。
2.引導學生在課本后面的生字表里頭去找。
3.學生反饋,教師按組寫在黑板上。
4.集體復習這些生字的認讀。
5.指名說一說如何識記、區(qū)別這些生字,并用它們組詞。
6.動手練習。
跑→袍 進→( ) 限→( )
7.集體講評。教師激勵學生課后自行對本學期學過的生字進行歸納、。
三、指導寫字(15)
1.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讓學生自己說一說,要寫好每個生字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努力。
3.學生反饋后,教師。
(1)看清字形,不能寫錯。
(2)看清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盡量寫漂亮。
(3)坐姿端正,態(tài)度要認真。
(4)盡可能做到每個筆畫運筆鮮明。
4.學生自行觀察生字,自己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yè)展示,互相評議,互相學習。
6.教師表揚、激勵學生認真寫字,爭取人人寫一手漂亮的字。
四、布置作業(yè)(5)
抄寫本課生字。
教后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19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03-02
《語文天地》的教案04-30
語文《預言》教案02-27
語文《趕海》教案03-02
語文《社戲》教案03-03
語文《跳水》教案03-02
語文《黃鸝》教案03-12
語文拼音教案03-11
語文項鏈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