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會散文中所描繪的夏夜恬靜、溫馨的意境。
2、感受夏天夜晚的涼爽,能正確區(qū)分白天、黑夜。
活動準備
1、關(guān)于白天、晚上人們活動的圖片。
2、散文《會飛的星星》《螢火蟲》的磁帶。
3、幼兒用書第4冊第34頁。
活動過程
1、引導(dǎo)幼兒觀擦圖片,區(qū)分白天、黑夜。v如白天小朋友在做游戲,黑夜天上有月亮、星星等。w2、組織談話:夏夜。
v1w你們喜歡夏天的晚上嗎?為什么?夏天的夜晚你能看見什么?聽見什么?
v2w夏天的夜晚,你多和爸爸媽媽做些什末事情?
3、引導(dǎo)幼兒欣賞散文《會飛的星星》。
v1w幼兒邊閱讀幼兒用書,邊聽散文《會飛的星星》的錄音。
v2w教師帶領(lǐng)幼兒有感情地朗讀散文《會飛的星星》,v可請幼兒重點對答散文的前兩句。w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及夏夜的美。誰會飛的星星?為什么這樣說呢?
4、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螢火蟲飛飛飛。
教師播放歌曲《螢火蟲》,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跟誰歌曲旋律表現(xiàn)夏夜螢火蟲飛舞的景象。
活動延伸可組織手工活動"夏夜的星空",引導(dǎo)幼兒通過添畫、粘貼等形式,裝點夏天的夜空教學反思區(qū)域活動閱讀區(qū):星星哇跳水活動經(jīng)驗體驗夏夜帶來的樂趣。
活動材料星星哇頭飾;幼兒用書第4冊第35頁。
區(qū)域規(guī)模設(shè)2個區(qū),每個區(qū)4--6名幼兒。
活動指導(dǎo)
1、引導(dǎo)幼兒說說兒歌,體驗夏夜的樂趣。
2、引導(dǎo)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找找星星哇在哪里呢?
散文——《會飛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天上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地上的螢火蟲。
螢火蟲很小,很平常。它沒有蝴蝶那樣的衣裳,沒有知了那樣的歌喉,沒有蜻蜓那樣的舞姿……它只好點亮自己小小的身體,給世界獻上小小的亮光,小小的美麗!
螢火蟲的綠燈籠,掛在身子后面,它的光亮是給別人的——給那些做工的紡織娘,給那些開音樂會的青蛙,給那些草叢中的蟋蟀,給那些遲歸的蜜蜂……它給恬靜的夜,添上一道奇幻的風景。
小小的螢火蟲啊,也許,你就是星星國派來的小天使,你們就是會飛的星星!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dǎo)學生學習難字“熟 塘 報 落 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guān)于秋天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秋天有關(guān)的課文,
教師板書
課題:秋天,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結(jié)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jiān)”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qū)分。
塘:左右結(jié)構(gòu),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疤啤弊值牡谄吖P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 豎 橫撇 捺
落: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jié)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nóng)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dǎo)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jié)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shè)計
6 秋天
熟 塘 報 落 岸 藍 金 池 底 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的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感受到秋天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dǎo)學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葉子發(fā)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秋天。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秋天的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秋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秋天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言,出示相應(yīng)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秋天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
教師板書:
天:藍 高 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dǎo)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秋天的天空。
(5)教師指導(dǎo)學生朗讀,結(jié)合語言文字體會秋天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
秋天,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chǎn)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xiàn),說明了糧食的豐產(chǎn)。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
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jié):秋
天,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jié)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guān)語句談一談秋天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 小螞蟻——運動場 燕子——電報
。3)師小結(jié):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秋天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dǎo):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xù)續(xù)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dǎo)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秋天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秋天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yè)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nèi)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設(shè)計理念:
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和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間,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自己嘗試,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力字旁和字旁。會用“馬上”“連忙”“立刻”說話。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教育學生不要盲目相信別人,做事要有主見,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重點難點:
重點:1、認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故事懂得道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難點:教育學生不要盲目相信別人,做事要有主見,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課型:新授課
方法:自主討論、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
教具:圖片、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老師知道,小豬也很喜歡畫畫,而且畫了一只可愛的小貓。但是,后來卻變成了一只大怪物,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想辦法解決。
2、聽課文錄音帶或老師范讀,邊聽邊標出生字詞。
3、借助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生字詞,看誰讀得準。
4、小組合作讀,要求讀的時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讀后互評。
5、自由讀,標出課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讀。
7、檢查掌握生字新詞情況。
三、指導(dǎo)書寫
1、識記生字時,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2、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師范寫。
4、學生描紅、書寫。
5、選評作業(yè)。
四、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問題:說說小豬為什么把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
3、帶著問題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與討論。
五、同步練習
2、讀拼音,寫漢字。
jǐcìyánɡjiǎohuàhuàhāhāxiào
()&n
bsp;()()()
jiāfǎlìzhènɡshuōh(huán)uà
。ǎǎǎ
3、給下面的字寫出不同的讀音,再分別組詞。
。ǎǎ
結(jié)漂
。ǎǎ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第2題教師。
小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和詞語,初步了解了課文,從中知道小豬原來畫了一只可愛的小花貓?珊髞砺犃诵∷墒蟮葎游锏慕ㄗh,卻使小花貓變成了一只怪物,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后記:
朱紅英:這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記憶字形,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和積極性,并能用自己組的詞說一句話,從這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預(yù)習能力。但是,學生在書寫“力”字旁第一筆多加注意鋪導(dǎo)。
肖麗英:教學這節(jié)課的生字之前,學生已把生字預(yù)習好,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說出組詞,并能用自己組的詞說一句話,從這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預(yù)習能力。但學生的書寫還要多練習。
胡梅影:這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記憶字形,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和積極性。但是,學生在書寫“力”字旁第一筆多注意。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引入
上節(jié)課,叫大家討論了小豬為什么把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找到答案了嗎?
二、讀中感悟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詞語
小松鼠連忙
小山羊馬上
小白鵝立刻
課件隨機點擊出小貓的變化,邊看邊想:你們看到什么?
2、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3、你最喜歡哪一段,找出來讀一讀,想想怎樣讀更好。
4、小組交流。
5、教師檢查。(有選擇地學習2—7自然段,同時結(jié)合理解“好看、漂亮、神氣、馬上、立刻”等詞語,練習“馬上、連忙、立刻”說話,并重點指導(dǎo)表情朗讀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說的話。
6、分角色表情朗讀
7、教師小結(jié)
三、回歸整體、總結(jié)全文
1、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你有什么話要對小豬說?
2、你能幫小豬把這個大怪物變回可愛的小貓嗎?
四、延伸課文
1、開展小組帶頭飾表演,進行競賽,爭取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機會。(課前學生準備頭飾,教師準備音樂)。
2、教師忠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1、把自己喜歡的詞語采摘到詞語花藍。
2、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六、同步練習:
1、用下面的詞寫一句話。
立刻
馬上
連忙
2、把下面的詞語排成句子。
。1)、小豬小花貓畫了的身上翅膀在一對
(2)、天天跟著媽媽小青蛙去害蟲捉
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篇童話故事,知道小豬因為自己沒主見,輕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鵝的話,將原本可愛的小花貓畫成一只大怪物。大家可不要學小豬,對于別人的建議,我們要先思考,對的接納,不對的絕不能盲目接納。
板書:
19小豬畫畫
小松鼠把貓的.尾巴畫粗大
小山羊把貓的頭畫角大怪物
小白鵝把貓的身子畫翅
后記:
這節(jié)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和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間,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自己嘗試,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使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時特別主動,達到了預(yù)期效果。但是,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加強練習。
《小豬畫畫》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中讓學生演一演、朗讀,使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時特別主動,達到了預(yù)期效果。但是,語氣朗讀今后注意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能正確讀寫和使用本課中的七個生字:祖、歡、清、草、甜、暖、泥;懂得“祖國、歡樂、清清、甜甜、暖暖”等重點詞的意思。
會用“……說:……有……”的句式說話。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會觀察身邊的美好事物,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第1課時:(通過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實物、圖片引入)教生字詞,初讀課文。
第2課時:分析講解,精讀課文。
第3課時:鞏固字詞,精讀背誦。
教學過程
1.復(fù)習、導(dǎo)入:
復(fù)習第1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采用問答、朗讀等方式復(fù)習生字詞,重點是“祖國”、“歡樂”、“清清”、“草坡”、“甜甜”、“暖暖”、“泥窩”等詞。
2.分析講解,訓(xùn)練說話:
讓學生通讀一遍課文,熟悉文章的內(nèi)容。
詳解課文:
a.重點分析學生還不懂的字詞
教師:小朋友們,還有哪些字詞不理解的,大家一起來討論。
b.讓學生說說小白鵝與小河、小山羊與草坡、小蜜蜂與花朵、小燕子與泥窩的關(guān)系。
c.教師:小朋友你能像小白鵝小山羊他們一樣用:“誰說:什么有什么!闭f幾句話嗎?
d.教師: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小朋友你能告訴老師你身邊美好歡樂的事情嗎?
e.讓學生思考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說“祖國到處有歡樂”。
3.指導(dǎo)朗讀:
讓學生體會“清清的”“綠綠的.”“甜甜的”“暖暖的”等詞,讀出句子的語氣。
讓學生體會各角色的心理,根據(jù)每樣小動物的特征朗讀課文(可先進行簡短的動物表演)。
全體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布置作業(yè):讀熟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隨文認識12個生字。
。、指導(dǎo)學生觀察圖畫,認識圖上6種動物,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并能說說“誰的尾巴怎么樣”。
。、能正確讀好問句,并正確、流利地問答。
。、培養(yǎng)學生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重點難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教學重點;讀好問句是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薄游镂舶推磮D(每組一份)
。、動物名稱、尾巴特點詞卡(一桌一套)(信封)
。场⒄n件:找尾巴歌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shè)計意圖
一、游戲:找尾巴
準備:每組一份缺尾巴的動物圖片,6個動物的尾巴
師:咱們今天的語文課上來了6位缺尾巴的動物朋友(師投影出示),請小朋友們同桌合作一起幫他們找尾巴。找到了就把它的尾巴放在相應(yīng)的位置上。(請一桌小朋友到投影上去擺)反饋:請小朋友們看投影,有不同意見嗎?
表揚:咱們一起來為同桌的第一次合作成功鼓鼓掌。
二、揭題
。、今天這幾位動物朋友要舉行一項特殊的比賽,比什么呢?(師板書課題)。
。、生自由拼讀──指名讀題──齊讀。(注意輕聲)
三、觀察動物,嘗試說話
。、下面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尾巴各有什么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物名稱詞和尾巴特點的詞,組織學生拼讀,并貼在黑板上。)
。ü膭顚W生多種說法)
。病⒗蠋熃o小朋友們準備了12張詞卡,分別裝在兩個信封里,請同桌合作拼拼讀讀,把它們讀正確。
反饋:開小火車帶讀詞語(正音)同桌互相檢查。
。场⑾旅嫖覀円黄饎邮,把這些詞語用“()的尾巴()!边@個句式擺一擺、說一說。比如:老師先擺再說“(公雞)的尾巴(彎)!
4、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茨淖佬∨笥哑闯龅木渥佣唷#ㄕ堃蛔赖胶诎迳先テ矗
反饋:請在黑板上拼的同學帶大家讀句子。其他同學補充。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學會了拼詞成句,如果把這些句子連起來就是一首有趣的兒歌。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薩、薔、薇、啰、滂、沱、纖”。
2.積累描寫野薔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詞語,嘗試運用。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教師指導(dǎo)下,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了解主要內(nèi)容。
4.閱讀過程中,感受故事中人們互相關(guān)懷、互相關(guān)愛的真摯感情,體會“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導(dǎo)審題、初步了解人物關(guān)系
1.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名字叫《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來,讀一下)
2.你們讀讀這個課題,想一想從課題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A這是人物所說的一句話(人物的語言)
B“不是最.弱小”=還有比她更弱小的
C○ 1這個符號,課后有對它的注釋。把書打開,自己讀一讀。
3.還沒有看課文內(nèi)容,就能從一個課題中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收獲可這不小。
4.預(yù)習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課題中的這個“我”,指的就是——“薩沙”,對呀,她只有——四歲(板書:薩沙)(四歲)
5.除了薩沙,這一家人還有誰?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說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父親 母親 托利亞 )( 小學生)
6.我們一看就知道,薩沙是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為什么會說“我不是最弱小的”?薩沙認為比她更弱小的是誰?——學生答“薔薇”(板書:薔薇)(指導(dǎo)書寫)
二、學習二、三節(jié)
1. 本文的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的教育家,他寫的許多小故事都會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2.我們先看看這件事發(fā)生的原因,也叫作“起因”。(板書:起因)
3.我們來讀讀課文的1、2、3小節(jié),想一想,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預(yù)設(shè):假日。 假日,這個時間太籠統(tǒng),而且許多國家的放假的時間都不一樣的。 點撥:雷聲大作——“夏日里”會有雷陣雨 第一朵野薔薇開放——開放的時間約在初夏 (從這一點上看,事情發(fā)生在初夏。)——從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知道故事發(fā)生的更確切的時間。
4.這時,薔薇花開放了(出示圖片),說一說你所看到的薔薇花? 野薔薇開放了,—— 看看課文第9小節(jié),也有兩個描寫描寫薔薇花的詞語(嬌嫩、纖弱)
5.纖弱什么意思啊?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就是纖細而柔弱。那粉紅粉紅的的薔薇花,那么嬌嫩,纖細,讓人們都不忍心去——觸碰它。
6.你們喜歡這樣的薔薇花嘛,把描寫薔薇花的句子讀好。
7.一家人正在享受這美好的時光,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
8.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1)讀一讀
(2)你感覺這是一場怎樣的雨?(突如其來、非常大)從哪里看出來的?(突然,雷聲大作、大雨如注)(板書:大雨如注)
(3)“大雨如注”是什么意思啊?我們先來看看“注”是什么意思?老師這里有幾個解釋,你們來選擇一下。(注:①集中;②灌入;③記載,登記。) “灌”――多且速度快!按笥耆缱ⅰ本褪怯甏蟮梅路鹗菑奶焐瞎嘞聛淼。形容雨下得很大。)
(4)文中還有哪個詞也說明雨大的呢?(板書:滂沱大雨)
(5)你還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詞語?(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9.這突如其來的大雨(點著板書中的起因)就是這個故事的起因,這下,一家人就忙開了。 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師讀一讀)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在這“大雨如注”的'時刻,多希望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啊!他們身邊除了一把勉強可以遮擋的傘和一件雨衣。我們開看看,事情又是怎么樣發(fā)展下去的。(請6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的4-8小節(jié))這一部分就是事情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
2.看看,第4小節(jié)有幾句話?(共有2句話)第一句中有一個分號,把這句長句分成了兩個并列的分句。我們讀讀這句話。
3.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句分句,都只有“雖然”,那“但是”呢?但是的內(nèi)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上“雖然、但是”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呢?不急于回答,我們先把它寫下來。寫第一句。 (生寫在書上,師把問題句子寫在黑板上)、指導(dǎo)分析,第二分句口頭回答。
4.這么長的一句句子,你能不能用一句話簡單地說一說——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板書:互讓)
5.這一小節(jié)講的就是——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后——雨衣給了薩沙。
6.看到這一切,四歲的薩沙不明白,于是問媽媽(出示5-8小節(jié)[連著4],然后句子畫線。)“你們?yōu)槭裁炊歼@樣做呢?”這樣做,指的是怎樣做?(表揚能聯(lián)系上下文尋找到答案的同學)。
7.聽了薩沙的問話,媽媽是怎么回答的?我們來看看她們的對話(出示5-8節(jié))
8.先同桌分角色來讀讀這兩組對話。再指名幾組讀。
9.媽媽說的這兩句話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10.這“每個人”對薩沙一家來說是誰?對我們坐在這個教室里的人來說呢?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媽媽說的話,薩沙從半信半疑——到最后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看看后面她是怎么做的。 不明白――看看后面她怎么表現(xiàn)的。
2、讀讀課文的結(jié)果部分(9-11節(jié))(板書:結(jié)果)。 說說:薩沙看到( ),心想( ),于是( )。 (板書:掀 蓋)
3、薩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聽懂了媽媽的話。我們一起讀讀最后兩小節(jié)。
五、總結(jié),指導(dǎo)簡單復(fù)述
1.剛才通過學習,讓我們了解這個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2.你們能不能借助板書,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呢?注意,要說清一件事,就必須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一天,薩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去玩。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后雨衣給薩沙。薩沙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媽媽告訴她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薩沙看見暴風雨中的薔薇花,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薔薇花上。)
板書設(shè)計: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
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
互讓 掀 蓋
大雨如注 父親 母親 托利亞 薩沙 薔薇花
瓢潑大雨 (小學生) ( 四歲) ( 嬌嫩 纖弱)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一》教案05-04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五》教案04-08
小學語文《回聲》教案04-24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4-01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6-15
小學語文《草》教案04-01
小學語文《熟能生巧》教案04-12
小學語文《春》教案04-10
小學語文《陽光》教案04-06
小學語文《柿子》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