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爸爸調查表”,知道爸爸的一些個人信息和愛好。
2、進一步萌發(fā)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發(fā)放“爸爸調查表”,讓幼兒回家在采訪爸爸的基礎上,完成調查表的填寫。
2、散文錄音《爸爸的手》。
活動重點、難點:
通過“爸爸調查表”,知道爸爸的一些個人信息和愛好,并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
教師出示幼兒完成的“爸爸調查表”:
——“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爸爸?”
。ㄒ龑в變好枋鲎约喊职值拈L相,也可以介紹爸爸的姓名、年齡、屬相等。)
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2、幫助幼兒了解爸爸的工作:
——“你們知道自己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教師根據(jù)孩子的講述隨機講解,增進幼兒對一些職業(yè)的了解,如教師、醫(yī)生等。
3、請幼兒欣賞散文《爸爸的'手》:
教師提問導入:
——“你的爸爸愛你嗎?他是怎樣愛你的呢?”
“一起來聽一聽,一位小朋友是怎樣夸自己的爸爸的!
教師播放散文錄音《爸爸的手》
——“小朋友在夸爸爸的什么?”
“他的爸爸有一雙怎樣的手?爸爸的手為他做了一些什么事?”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美,會用普通話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豐富詞匯:名勝、驪山晚照、名家書法等,理解詞的含義并學習在生活中運用。
3、萌發(fā)幼兒當一名西安人的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中國地圖一張;響板一個。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里面有兒歌的相關圖片。
3、活動室里布置主題展板"夸西安"(分西安的名勝、西安的風俗小吃、現(xiàn)代的'西安三個板塊)。
三、活動過程:
一)在中國地圖上找找我們的家鄉(xiāng)-西安,談話導入。
教師:你知道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嗎?你感覺西安美不美?和小朋友一起夸一夸吧!
二)請幼兒打開用書。
自由聊聊西安的名勝、小吃等內容(按照畫面分組討論)。
三)教師交代名稱,并有感情地示范朗誦兒歌。
交流:兒歌聽上去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兒歌里都夸西安的什么了?是怎么說的?
四)對照主題展板,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引導幼兒整體跟學兒歌。
五)幼兒朗誦兒歌。
1、教師提示請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2、教師用響板配節(jié)奏,幼兒朗誦兒歌。
3、師生共同朗誦。
四、活動延伸:
1、 美勞區(qū)和建構區(qū)與教學主題結合,通過繪畫、建構等形式,表現(xiàn)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 角色游戲區(qū)增設"小吃一條街",投放相關材料、標識、用品,供幼兒自選活動。
3、 語言區(qū)在教室引導下可進行仿編兒歌并記錄,集體分享。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學習傾聽,在翻閱繪本、觀看演示文稿和實物、共同表演等方式引導下,進一步理解繪本中詞句所表達的意識
。2)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耐心、仔細傾聽別人講話是一種好習慣,有初步的耐心、仔細傾聽別人講話的意識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錄音磁帶、演示文稿、繪本、實物;
經驗準備——有繪本閱讀的經驗,會一頁一頁閱讀。
活動過程:
。1)出示繪本,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將繪本的封面展開,師:圖書封面上有誰。
。2)播放故事錄音磁帶和翻閱繪本,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伲ǚ嚼L本正頁圖片一)
師:他來到了發(fā)明家的工作室,發(fā)明家給了小熊什么樣的物品?
②(翻到繪本正頁圖片二)
師:大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誰?
、郏ǚ嚼L本正頁圖片三)
師:猜猜看,這是什么地方?給了他什么幫助?
、埽ǚ嚼L本正頁圖片四)
師:大熊又到哪里去了?
、荩ǚ嚼L本正頁圖片五)
師:大熊又遇到了一個小販,賣給了他一個幸運墜,
。ㄖ邪嘤變鹤⒁饬r間短,刪減六七八圖片及錄音內容)
。3)師:我們一起再來聽聽故事,說說故事。
播放故事錄音磁帶和幼兒觀察實物、演示文稿,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師:大熊有了什么麻煩?麻煩解決了嗎?你怎麼知道的?
小結:要幫助別人就應當像小蜜蜂那樣,耐心、仔細地聽清楚別人的請求。如果自己想請別人幫忙,一定要大膽地把事情說清楚,不能像大熊那樣吞吞吐吐。
延伸活動
玩游戲"熊媽媽找寶寶,寶寶有個小煩惱"。
教師交代規(guī)則 "媽媽"在收拾房間,小熊要輕輕的`躲,不讓媽媽聽到聲音,"媽媽"問我調皮的小熊在哪里呢?聽到話語迅速出來,站在班級老師的身邊圍成圈,邊轉圈邊說話:我們有個溫暖的家,我們有煩惱,會對媽媽說,會對朋友講,也會愿意聽別人說。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正值各地爭創(chuàng)首批文明城市之際,對幼兒進行做文明小市民,我做主動人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幼兒在出游時多以乘座公共汽車為主,為此選擇<讓座>這個古老而又洋溢著熱情的兒歌為主線展開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目標: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文明禮貌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并體驗到互敬互愛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材料準備:小椅子若干 小娃娃一個 自制方向盤一個.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談話引題:星期天去了哪里?乘什么去的?看到了什么?(重點引導幼兒講出公交車上擁擠的情況及所見所聞)
(二)進行部分
1.象表演:公交車上的故事
幼兒分別扮演司機售票員乘客,教師自告奮勇扮演老奶奶.
2.講評:車上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乘客們是怎么做的,你怎樣看這件事?
3.教師用兒歌的形式講述公交車上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熱情和再進行表演的愿望.
4.師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由組合成三組進行表演游戲. 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演,不拘泥于兒歌的內容,盡情想象,扮演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將公交車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動活潑,并評選出最佳的一組.
散文欣賞--橘子花
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緒。
2.愿意并大聲說出自己體驗和學習橘子花的感受。
3.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習安靜地傾聽。
準備:橘子若干,自制背景大樹,音樂錄音
過程:
1.運用操作活動,引發(fā)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
(1) 師生共同制作橘子花,請幼兒說說橘子花象什么。
(2) 教師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橘子花,說出自己的感受。
提問:聞一聞橘子花,聞起來怎么樣?(清香)。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
每人拿一個橘瓣,嘗一嘗,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可以請幼兒先與身邊的同伴說說,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
2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1) 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請幼兒說說“散文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好聽”。
(2) 教師手托橘子花,配以體態(tài)動作,再次朗誦后請小朋友討論:
散文中橘子是什么顏色.(金黃的)
橘子脫下金黃的外衣,橘瓣就會怎么樣?(害羞的,緊緊地抱在一起。)
聞一聞橘子花,怎么樣?(一股清香撲面而來。)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象小姑娘的手。)
嘗一嘗橘子花,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先請幼兒和旁邊的同伴說說,然后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發(fā)言,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發(fā)言。)
3.教師與幼兒手托橘子花,共同傾聽散文錄音。
討論:你喜歡《橘子花》這首散文嗎?為什么?
4.制作橘子花樹,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感。
放配音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將自己制作的橘子花掛到背景大樹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弟妹。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兩個梨(一大一。,笑臉、苦臉圖片,本班級幼兒 在活動中的視頻(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動畫片《孔融讓梨》
活動重點: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教學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在家里,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好吃的東西,你是一個人吃,還是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吃?(幼兒各抒己見)老師把幼兒的`做法分成兩種 :給愿意和別人一起分享的幼兒貼上一個笑臉,反之貼上苦臉。
二、出示孔融畫面,引出學習內容: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瞧。ǔ鍪究兹诋嬅妫┻@是個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們一樣大,也是四歲,孔融給小朋友還帶來了兩個梨呢!你想吃哪一個梨?(出示兩個梨:一大一小,讓幼兒自由挑選,教師不做評論。)
2、教師: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個梨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后提問:孔融挑了哪個梨,他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幼兒自由回答)孔融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
三、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動畫片,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孔融有幾個哥哥,幾個弟弟?孔融為什么不拿大梨,拿個最小的梨呢?孔融是怎么說的?(讓幼兒學說孔融的回答)爸爸是怎么夸獎他的?(讓幼兒學說爸爸的話并且學做爸爸做夸獎的動作))(如果幼兒說不出就再次觀看動畫片)。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四、教師小結:孔融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孩子,他的故事也一直講到現(xiàn)在,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兄弟姐妹之間要友好相處,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顧自己,我們要學會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兄弟姐妹,你們是好孩子嗎?現(xiàn)在請你來挑梨,你挑哪一個呢?為什么?(再請幼兒自由挑選)
五、設計情境,情感遷移:你關心過別人嗎?
1、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老奶奶,這時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情景表演)
2、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辦呢?
3、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會怎么做?
4、觀看視頻:播放本班級幼兒在活動中的圖片(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讓幼兒辨析誰做得對,誰做得錯,并說出理由。
六、活動遷移:在幼兒園玩玩具時,應該怎樣玩?(幼兒自由討論回答)結束。
教學反思:通過圖片講故事,幼兒能直觀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大概含義,通過觀看視頻及簡單的提問,能強化幼兒對正確行為的意識,通過贊揚故事中的小孔融,幼兒能判斷自己日常行為,但是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活動的最后讓幼兒說說怎樣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多數(shù)幼兒僅理解為不搶別人的玩具,這一點上老師需要進一步引導,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還有就是再讓幼兒說出孔融為什么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時,幼兒只局限于故事中孔融的回答,我也沒有把教學目標上升到一個“愛”的高度,沒有深挖出故事中的教育意義,以后再進行類似的教學活動時,要突出“愛”的教育主題。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2、幼兒能愉快地和教師、同伴一起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3、幼兒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象聲詞“吡嚦叭啦、吡嚦叭啦、蹦叭”。
活動準備:
鞭炮一串,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片若干,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鞭炮。
引導幼兒模仿鞭炮聲,教師念象聲詞“吡嚦叭啦、吡嚦叭啦、蹦叭”并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
2、學習兒歌《老鼠娶親》
。1)教師出示老鼠(戴著大紅花,穿著新郎的衣服)圖片,引導幼兒回憶《還珠格格》中娶親的'場面。(幼兒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鑼打鼓、花轎等)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朗誦兒歌,并引導幼兒拍節(jié)奏。
(4)教師念兒歌每句前半段,幼兒念后半段,并交換一次。
。5)師幼一起邊拍節(jié)奏邊朗誦兒歌。
3、游戲《貓捉老鼠》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教師和幼兒扮老鼠,配班老師扮老貓,老鼠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當念到“蹦叭”時,老鼠全體蹲下,老貓出場,當老貓念到:“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時,老鼠則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貓去捉老鼠,當老鼠上位后,老貓則不能抓。
(2)師幼共同游戲2—3遍(次數(shù)視當時幼兒情況而定)。
4、師幼一起去戶外游戲。
附: 兒歌:《老鼠娶親》
八只老鼠抬花轎呀抬花轎,
四只老鼠來吹號呀來吹號,
兩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吡嚦叭啦、吡嚦叭啦、嘣叭。
老貓聽了來賀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執(zhí)教:聶世琴)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按情節(jié)線索進行想象。
2、嘗試運用恰當?shù)恼Z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感受體諒、關心別人的心情。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按情節(jié)線索想象。
難點:嘗試用恰當?shù)恼Z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拉線桌面教具一套,胸飾若干。
2、薄紙每人一張。
3、表演用服裝、道具(實物)若干,小籃子九個。
活動過程:
一、 激趣設疑
1、 幼兒每人一張薄紙,感受"噴嚏"的威力。(教室中自由活動)
2、 介紹故事名稱,講述第一段。
提問:花臉虎打了這么有威力的噴嚏,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二、 理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嘗試按線索想象。
1、 操作教具,講述第二段。運用漸進提問方法。
A、 一個噴嚏把小熊打進了河里。(老師講述)幼兒感受"憋足了勁"
B、 花臉虎的噴嚏把小猴怎么了?
C、 看見樹上的鳥窩,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聽講第二段后:這時候花臉虎會怎么想?小動物們又會怎么想?
2、 聽講第三段:
A、你聽到小動物在說什么?(回憶對話)
B、花臉虎心里是怎么想了?("要對付我")
3、 嘗試思考和想象,讓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體驗角色情感變化。
提問:你得過感冒嗎?你得病時會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原諒花臉虎嗎?(感受關心別人心情)幼兒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三、 創(chuàng)編結尾,傾聽完整故事。
1、 幼兒四人一組,選擇表演道具,(也可根據(jù)小組能力自己準備)
2、 分組編結尾,教師巡回聽講。
3、 傾聽完整故事。
四、 概括討論,表演延伸。
1、 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 你愿意學學它們嗎?(可表演或尋找需要幫助的事,作為延伸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活動教案中班語言03-0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經典)07-19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經典】09-1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19
語言活動中班教案02-25
中班語言活動《落葉》教案07-04
[優(yōu)秀]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9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雨06-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傘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