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構(gòu)想】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奮”,自古以來,“勤”便被人們所推崇和贊美,相反“懶”卻被人們所反對所鄙視。
但是美國作家凱利卻別出心裁、富有創(chuàng)意地為懶漢正名,為“懶惰”辯白。他運用逆向思維,一反傳統(tǒng)和世俗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懶惰”和“懶惰者”對于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的作用,觀點奇妙而新穎。
為了充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作者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日常生活到技術(shù)改造到科技發(fā)明,列舉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證明了懶惰在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證的同時,作者還反復(fù)運用對比論證,將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懶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現(xiàn)和結(jié)果進行對比,將懶惰者發(fā)明創(chuàng)造前后對文明程度的不同影響進行對比。這樣的論述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與感染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個目標上,引導學生深入領(lǐng)會作者反彈琵琶、富有創(chuàng)新的立意。同時結(jié)合學生的所見所聞及實際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觀點加以拓展延伸,在課內(nèi)外的學習與運用中拓展語文課程的內(nèi)涵。在教學方法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分析論據(jù)、歸納論點的能力,學習本文運用例證法和對比論證法來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學會運用心智去“偷懶取巧”,去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2.學習作者的創(chuàng)新思想,培養(yǎng)求異思維品質(zhì)。
3.學會準確提煉文章觀點。
4.理解例證法和對比論證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運用心智去懶惰;培養(yǎng)求異思維品質(zhì)。
難點:例證法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以故事導入新課:一家世界知名的賓館年終評選了十位“最懶惰”的工作人員作為“年度最優(yōu)秀的員工”,為什么呢?
賓館經(jīng)理說:“他們的懶突出表現(xiàn)在總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凈,一次性就把工作千完,討厭做第二次。因為他們懶,連一個多余的動作也懶得去做,而勤快的員工整天在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們是最優(yōu)秀的。”
同學們可能覺得很奇怪,千百年來,人們都贊美勤勞,反對懶惰,這個賓館經(jīng)理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是為什么呢?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呢?無獨有偶,美國作家凱利也和這位經(jīng)理一樣,一反常理,對懶惰和懶惰者有著自己的詮釋。
(這樣導入新課有利于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知課文,歸納論點
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圈點出作者對“懶惰”與“懶漢”議論性的文字。
(這樣做是使學生能準確、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煉觀點,初步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
明確:1.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即使勤勞的人一生中也會充滿單調(diào)乏味的勞作。
2.人類的一切進步想必都出自懶漢們想少走幾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懶惰激勵了發(fā)明。
4.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5.其實,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文明發(fā)展的重任。
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歸納中心論點: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文明發(fā)展的重任。其他的便是證明論點的分論點。
(古人說“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師與其告訴學生文章的論點,不如教給學生提煉論點的方法。我們知道,因為論點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對某個話題的見解和主張,在形式上應(yīng)是一個完整的議論性的語句。一般說來,它所處的位置相對固定,常常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中間或者結(jié)尾。因此,我們?nèi)柑釤捳擖c時,只要從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尋找和琢磨,仔細加以辨別,就能快速而正確有效地提取論點。告訴學生這個提取論點的方法,可以讓他們做到舉一反三,對以后自主閱讀議論文,自主提取論點有很大的幫助。)
三、再讀全文,學習例證法
1.再讀文章,從中找找作者運用了哪些事例來使說理更充分,我們也可以用來幫助那位經(jīng)理更有依據(jù)地說服員工。
2.學生自己尋找事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3.班級交流。
明確:本文所舉事例如下:
、僖驗椴粦卸,家庭主婦總是一副忙碌的倦容;
、谝驗椴粦卸,有些人疲憊不堪;
、垡驗閼卸瑁埖攴⻊(wù)員成為最令人滿意的、最優(yōu)秀的員工;
、芤驗椴粦卸瑁镉嬜尶Х榷甲儧隽;
、菀驗閼卸,遠祖發(fā)明了水泵和水車;
、抟驗閼卸,祖先發(fā)明了第一條船;
、咭驗閼卸,波特發(fā)明了回復(fù)式發(fā)動機活塞的原理;
、嘁驗閼卸,人們發(fā)明了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機械上的座位;
、嵋驗閼卸,工人成為最優(yōu)秀的;
、庖驗閼卸,領(lǐng)導成為最稱職的;
、弦驗閼卸,建立了“2+2=4”的規(guī)則。
其中①—④是從日常生活方面證明了“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即使勤勞的人一生中也會充滿單調(diào)乏味的勞作”;⑤—⑨是從技術(shù)改造方面論證了“正是懶惰激勵了發(fā)明”;⑩—⑾從科學發(fā)明方面論證了“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設(shè)計這個環(huán)節(jié)在于讓學生理解議論文中材料與論點之間的關(guān)系。明白在議論文中觀點統(tǒng)帥材料,材料支撐觀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討論中,有一個學生提出了第十個事例應(yīng)該歸于日常生活,而不屬于技術(shù)改造方面,老師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正是求異思維的最好體現(xiàn),應(yīng)該充分肯定該學生的求異思維品質(zhì),而這也正是這篇文章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要求我們?nèi)W習的。)
4.討論事例論證的作用。
明確:文章列舉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從日常生活到技術(shù)改造,到科技發(fā)明,充分論證了懶惰對于促進社會文明的作用。
四、學習對比論證
1.本文作者在運用事例論證論點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提示:既有正面的事例,也有反面的事例,這叫做對比論證。
2.思考:本文從哪些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八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新學期開始,我開始接手八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實施新課改中,教師熱心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綜合實踐能力,對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但是,部分學生對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適應(yīng)。受應(yīng)試教育的慣性影響,仍然有重知識輕能力的現(xiàn)象,沒有進入課改設(shè)定的情境,處于無所適從的茫然狀態(tài)。鑒于以上問題,我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高,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xiàn)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gòu)建新的教材系統(tǒ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本冊共有30篇課文,按主題合成七個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我們計劃在未來的'一個學期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2、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nèi)在聯(lián)系,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廣泛博覽參考資料,集思廣益,總覽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jié)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yǎng),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nèi)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終身受用,為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7、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學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時反饋給學生,及時指導、評價、交流,激發(fā)寫作動力,同時結(jié)合隨筆指導、交流,用最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學生作品啟發(fā),激勵學生寫作,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
8、指導學生讀書和寫好讀書筆記,每周一節(jié)交流隨筆和讀書筆記課,形成豐富、生動的語文學習過程,避免死讀課本和讀死書現(xiàn)象。
以下是本學期的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總課時l0課時:
《新聞兩則》2課時,《蘆花蕩》2課時,《蠟燭》1課時,《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1課時,《親愛的爸爸媽媽》1課時,口語交際l課時,寫作2課時。
第二單元總課時11課時:
《阿長與<山海經(jīng)>》2課時,《背影》2課時,《臺階》l課時,《老王》2課時,《信客》1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寫作2課時。
第五單元總課時6課時
《桃花源記》2課時《短文兩篇》2課時《核舟記》1課時《大道之行也》1課時《杜甫詩三首》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寫作2課時
總之,要對每一位學生做深入了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學生學習的伙伴,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幫助者。讓學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類心靈的博大與深邃,感受到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的燦爛與輝煌,而且能呼喚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與柔情,讓學生對未來充滿熱切的憧憬和樂觀、光明、正直的期待,使他們能以新的眼光審視生活。
語文教案 篇2
一、本單元內(nèi)容:
精讀課文《果斷的判斷》《語言的魅力》《六個饅頭》
略讀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4
二、單元教學目標:
1、學會42個生字
2、能說出課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問題
3、用“和諧”“目的”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懂得遇到問題時,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確判斷;要有同情心,要善于體貼尊重人、樂于幫助人、樂于奉獻,并感受語言的魅力。
6、繼續(xù)學習體會揣摩語言,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基本意義。
三、重點分析:
1、繼續(xù)學習體會揣摩語言,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基本意義
2、了解法國著名詩人用語言幫助盲人的事,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zhì),感受語言的魅力。
3、練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句
四、難點分析:
1、能說出課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問題
2、懂得遇到問題時,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確判斷;要有同情心,要善于體貼尊重人、樂于幫助人、樂于奉獻,并感受語言的魅力
3、體會《六個饅頭》中同學間的純真、豐厚的友誼。
五、知識點地位及系統(tǒng)性分析:
本單元延承上一學期默讀課文的學習,繼續(xù)有關(guān)于默讀的訓練。此外,依舊重視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的'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寫作內(nèi)容與課文聯(lián)系比較緊密,可以把讀寫結(jié)合起來,在學習《語言的魅力》后就讓學生嘗試寫作
六、學生已具備的知識水平及能力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課文和默讀課文的能力,查字典及積累詞語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通過介紹自己成長經(jīng)歷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這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水平。
七、課時分配:
精讀課文《果斷的判斷》《語言的魅力》《六個饅頭》 分別兩課時
略讀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 為一課時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4 為三課時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簡說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給農(nóng)業(y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和第17課《酸的和甜的》一樣,采用連環(huán)畫的編排形式。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把圖文緊密結(jié)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圖文結(jié)合十分緊密,因此,建議老師們采取圖、文、字結(jié)合的辦法呈現(xiàn)生字?梢灾谱飨旅婷枋龅恼n件(或者復(fù)合投影片)呈現(xiàn)生字。
第一段:畫面右邊是文中插圖,左邊是課文。課文中致、勃、農(nóng)、技加注音,農(nóng)、技兩個生字為紅色,其余的字為黑色。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特別注意農(nóng)、技兩個生字,當學生認識后,教師點擊生字,使之變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與之相同。
2.寫字。
建議把指導重點放在絞絲的書寫上(紡、織)。寫好絞絲的關(guān)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給學生講,可以通過示范讓學生明白),第二個折要寫成提。
(二)朗讀感悟
本課有些句子比較長,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
由于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已經(jīng)不是難點。本課詞語較多,還有許多專業(yè)術(shù)語,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引導學生查成語詞典自學,也可以這樣指導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2)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個成語,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幾個專業(yè)術(shù)語可以不講。如果學生提問,可作簡單回答。如,雜交水稻:一種產(chǎn)量特別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種莊稼的土地。濕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陽光的照射。吐絮:(看書上插圖,再出示一只棉桃──圖畫、實物、課件均可)這里是指棉桃剛剛張開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幫學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實踐活動
參觀當?shù)氐目萍颊褂[館,回校后交流參觀所得。農(nóng)村學?梢越M織學生參觀當?shù)氐亩咀魑锓N植或在大棚中栽種的農(nóng)作物。
四、教學設(shè)計舉例
片斷:角色學習,自讀自悟
。ㄒ唬┓蹲x(或聽錄音),感知課文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
2.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書自己明白了什么。
。ㄈ﹫D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掛圖,請學生給它們配上相應(yīng)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選為最佳講解員。
。ㄋ模┬〗M互助,自學生字
(五)積累詞語
請學生在每段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點讀讀記記課后列出的四字詞語。
五、資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種棉纖維不需經(jīng)過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現(xiàn)出紅、綠、黃、藍等不同顏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農(nóng)藥,只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農(nóng)藥,因而又叫有機棉或生態(tài)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紡織品能長期保持本色,無化學消毒和染色的殘留物質(zhì),且生產(chǎn)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紡部門的青睞。
2.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是根據(jù)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配制成營養(yǎng)液,讓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無土栽培也稱為營養(yǎng)液栽培或水培。它與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濃、色艷、花期長,節(jié)約養(yǎng)分、水分和勞力,清潔、無雜草、病蟲害少等優(yōu)點。
語文教案 篇4
本學期擔六年級的語文教學。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學習。以下是我在這一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jié):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隨著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fù)學習有關(guān)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lǐng)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fā)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fā)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質(zhì)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zhì)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精心設(shè)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zhuǎn)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或質(zhì)疑問難,或浮想聯(lián)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zhàn)權(quán)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huán)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有了質(zhì)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yīng)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
四、用扎實雙基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校開展的寫字課非常好,每天讓學生練十分鐘的字。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練字的好習慣。一般字寫得好的學生語文成績都不錯!缎W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質(zhì)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基礎(chǔ)!卑炎謱懙谜_、端正,并有一定的速度,是每個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從小學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個人基本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有的利于學習、工作和交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yīng)現(xiàn)在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覺得更全面的知識。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閱讀,賞析“散文中三峽的神韻”。
2、借助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人們常用“亙古未變”來形容山川河流,現(xiàn)在,山川河流正在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峽這條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遠的消失了。三峽是靈異的.、浪漫的、富有詩意的,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心去認讀三峽、研究三峽。
二、播放三峽風光片
1、學生談從“風光片” 中獲得的信息。(風光片中的三峽過于文靜、單薄)
2、學生補充自己收集的資料。
教師小結(jié):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們的心中存在兩種三峽:一個是自然的三峽,一個是文學作品中的三峽。那么,到底哪個更具魅力?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有趣的兒童散文,文章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太陽”、“春天的雨”、“春天的風”對滑滑梯的喜愛。讀著那些有趣的語句,就仿佛看到了作者所描繪的神奇的景象:孩子們玩著滑滑梯,他們快樂的臉蛋就像春天的太陽,陽光們搶著坐滑滑梯,把云擠開,天空更藍;春雨坐著滑滑梯跳到草地,草地就變綠了;春風坐著滑滑梯來了,滑過的地方都變綠了。這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大地正是因為有了孩子們的笑聲,陽光的照耀,春雨的滋潤,春風的輕撫,才有了生命的活力。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地、多、笑、快、歡、長、雨、過”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生字,認識偏旁“辶”。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想象文中描繪的圖畫,感受陽光、春雨、春風帶給大地的變化,感受春天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陽光、春雨、春風帶給大地的'變化,感受春天的快樂。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學習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入
1、開火車檢查認讀生字、生詞。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知道了大家都喜歡玩滑梯,所以有滑梯的地方,就會有許多小孩,許多笑聲。課文中除了小朋友們,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己大聲地讀讀課文的2-4自然段。
2、指名說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板書:太陽、春雨、春風)
3、過渡:春天里,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小草都綠了,小花都開了,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美麗極了。這樣的日子里,小朋友們都喜歡去公園玩滑梯,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陽光、春雨和春風看見了,忍不住地跑來玩,他們也喜歡上了滑滑梯。
4、同學們請你們再次讀一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想一想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
5、在四人小組里和小伙伴兒說一說再讀一讀陽光、春雨和春風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小組討論學習)
三、交流感悟,品味語言
1、陽光、春雨和春風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誰來跟全班同學交流一下?(指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A、指導學習陽光一段
。1)生:陽光們你擠我,我擠你,搶著要滑下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瞧!陽光們多么頑皮呀!誰還想讀?(指名讀,學生閉眼想象)
。3)讀得好:嘿,陽光們都放下長長的、亮亮的梯子下來玩兒呢!來,邀請幾個小伙伴,跟你一起讀一讀。
讀得還不夠好:從你的朗讀中,我感覺到你這縷陽光好像不那么開心似的,誰再來讀一讀?
“瞧你們玩得快樂的樣子,真讓人羨慕呀!春天來了,陽光讓咱們一起去玩滑滑梯吧!”(全班齊讀)
B、指導學習春雨一段
(1)生:春雨們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地溜下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誰想說說你的感受?(指名說,相機指名讀)
。3)師:你們不僅說得好,讀得也很棒。瞧,春雨溜下來時還帶著調(diào)皮的聲音呢!
過渡:春雨順著滑梯溜下來,溜在屋頂上,溜在樹葉上,跳到草地上,草地……(生:“就綠了”)(看圖:春雨染綠樹梢,點紅桃花,滋潤莊稼)男女生比賽讀。
C、指導學習春風一段
。1)生:春風從海上滑過來,從斜斜的山坡滑過去。滑過草原,滑過稻田,滑過的地方都綠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配樂激情:春風自由地在大海上滑過來,又從斜斜的山坡滑過去,他滑過的地方都綠了。他玩得多快活多自在呀!
。3)(老師范讀)誰再來讀一讀?
。4)師:還有這么多想讀的,我們一起來。
2、除了課文中所說的,春天里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呢?為什么?
3、學生自由發(fā)言。
4、滑滑梯這樣好玩,連春天都喜歡的不得了,讀了這樣一課文,你想玩滑滑梯嗎?帶著你的感受讀讀最后一段。(同桌互讀、齊讀)。
四、寫字教學
1、看春風給我們送來了8個生字朋友(出示“地、多、笑、快、歡、長、雨、過”。)
2、請大家開動小腦筋,看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指名識記)
3、老師范寫“過”。(教學認識“辶”走之兒)
4、學生練習寫。
五、練習
1、配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
2、學了這一課,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用你的彩色筆畫一幅滑梯圖。
板書設(shè)計
2滑滑梯
小孩喜歡
春天
太陽雨風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學習評價作家作品:
2 .學會品讀文段,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
3 .積累體育名言名句。
4 .組織開展‘走向世界,感受節(jié)日”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會評”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小學幾年來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許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而且還拜讀了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你最喜愛哪一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呢?現(xiàn)在我們就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吧!
2 .同桌文流,小組文流。
3 .投影出示一篇美文,引導學生說說喜歡這篇文章的理由。
4 .學生從文章內(nèi)容、語言、立意等方面文流自己喜歡某一篇文童的原因。
5 .全班交流匯報。
二、學習’.我會讀”
1 .投影出示書中文段,教師配樂朗讀。
2 .學生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段,邊讀邊想象,把文段中的語言文字化為美的形象。
3 .啟發(fā)學生思考交流。
( l )你從這個文段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的“沉靜”?
( 2 )你喜歡這個文段嗎?為什么?
4 .學生朗讀。
( l )你打算怎么朗讀這個文段?和小伙伴們交流自己選用的朗讀形式、語速、語氣。
( 2 )自己美讀文段。
( 3 )全班展示。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把自己對秋的喜愛之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教師鼓勵學生人人參與。
5 .評選“美讀小能手”。
三、學習‘.百寶箱”
1.激情導入。
2 .投影出示”百寶箱’”中的有關(guān)體育運動方面的名言。
( l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 2 )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體育名言的大致理解。
3 .多種形式讀、背名言。
4 .交流其他有關(guān)體育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四、課堂小結(jié)學生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大釋臺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節(jié)日是人類精神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節(jié)日。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節(jié)日的百花園,一起去領(lǐng)略這座百花園中萬紫千紅的景致吧!
二、播放錄像帶,欣賞世界各國人民歡度節(jié)日的情景
三、全班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1.介紹世界各國節(jié)日的由來。
2 .介紹節(jié)日中的奇聞趣事。
四、播放一段中國人民歡度國慶節(jié)的錄像
1 .學生觀看錄像,感受人們歡度節(jié)日激動的情景。
2 .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這是哪一個國家的人民歡度什么節(jié)日的情景?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 .學生文流匯報。
五、展示臺
課后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以‘”各國的節(jié)日”為題,辦一期手抄報。比一比誰的手抄報辦得更好。
六、課堂小結(jié)
學習了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學習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fā)現(xiàn)偏旁與字義的關(guān)系。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shù)量詞填上相應(yīng)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úシ乓魳罚┞牭竭x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fā)現(xiàn)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交流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guān)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guān);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guān);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guān))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jīng)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jié):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guān)。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 你能根據(jù)量詞填上相應(yīng)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nèi)練習后推薦一人講
給大家聽)
3、指名領(lǐng)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 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lǐng)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nèi)讀,男女生
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6、老師指著課件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合 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2、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3、板書課題《合作》
4、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組內(nèi)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里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6、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yīng)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健康的個性)
總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而且要發(fā)揚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guān)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自己搜集有關(guān)團結(jié)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說的諺語多,比比哪組搜集的有關(guān)團結(jié)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制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通過重點字詞體會本單元心理描寫的句子。
2.了解學習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實踐中活學活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喚起對名家筆下的人物的敬仰,欽佩之情。
重點難點:
1.賞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語言魅力。
2.指導學生把人物的形象寫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
教學用具:名家作品片段。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溫故知新:
一、心理描寫:
1.學生自讀例句,畫出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感悟作者是在怎樣的故事發(fā)展情境中描寫人物心理變化的,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2.同桌交流或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匯報交流。
1)投影分別出示三段心理描寫的句子,采用多種形式讀通,讀出感情。
2)找出加點的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二、拓展與交流:
1.請學生讀一讀這段話,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展示交流。把你課前搜集到的內(nèi)容給大家展示。
三、閱讀平臺。
1.在這一單元中,我們拜讀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卡羅納》。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作者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面對遭遇巨大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2.小組交流。
四、積少成多:
1.學生自讀名言警句,體會名言警句的意義。
2.小組交流。
把自己的體會與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反復(fù)誦讀。
4.學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關(guān)讀書的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口語交際
一、導入話題:
今天的口語交際,我們召開一次名著賞析會,共同欣賞名家筆下個性鮮明的人物。
二、活動建議:
1.從讀過的名家作品中選出一兩篇,從中選取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或心理活動的片段讀給同學聽,再說說這些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2.此外,還可以給大家講講某個人物的其他故事,及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
3.其他同學可以邊聽邊記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如文章的題目、作者、精彩語句等,聽后還可以補充質(zhì)疑。
三、口語交際:
1.在學習小組內(nèi)介紹。
2.小組推薦發(fā)言。
3.師生間根據(jù)評價依據(jù)評出最佳講解員。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習作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讓我們喜歡或佩服的人,請選一個自己喜歡或佩服的`人寫一篇作文。
板書:我喜歡(敬佩)的一個人
二、引導審題,明確要求:
1.從題目中你們知道了什么信息?這篇作文要求的內(nèi)容是什么?
2.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呢?
。▽懬宄矚g或敬佩的原因,通過主人公的事跡或行為進行表現(xiàn)。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表達自己對他的喜歡或敬佩之情。)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討:
1.片段品讀,領(lǐng)悟?qū)懛ā?/p>
。1)出示課文片段,領(lǐng)悟語言的精妙: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幾位學生讀片段,全班交流。
2.小組討論、交流習作的注意事項。
。1)事例是否能夠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2)事情敘述的經(jīng)過是否通順、清楚。
。3)敘述過程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3.指名發(fā)言、交流,師生評議。
4.小結(jié):
四、自由表達,完成初稿:
請大家完成一篇習作,注意把所寫的人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情感要真摯。
五、交流賞析,學會評改;
1.選擇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改。
2.小組內(nèi)互讀習作,先請同伴提意見,再自己修改。
六、總結(jié)拓展:
我們圍繞一個人的品質(zhì)、特點,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了令自己喜歡或敬佩的人。同時,我們知道只有緊緊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人物才會立體、豐滿、感人。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9-19
語文《公輸》教案08-20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優(yōu)秀教案12-19
語文《燕子》教案12-26
語文樹教案12-06
語文拼音教案03-11
語文《黃鸝》教案03-12
《語文天地》的教案04-30
語文《豐碑》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