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宋、濤、陳、丹、趙、藝、顯”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藝、絲、顯、忽”。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課前正唱有關(guān)風的歌曲
1、老師知道你們唱的歌曲中有風,小朋友也讀過和風有關(guān)的詩句,會背嗎?(學生背)
2、平時你感受過什么樣的風?聽過呼呼的寒風嗎?
3、那我們知道風可以聽得到,又能感受到,能唱出來,能寫出來,那么能畫出來嗎?(板書:畫風)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這來了三個可愛的新朋友,想認識嗎?是誰呢?趕快認識一下吧(出示三個名字:陳丹 趙小藝 宋濤)誰來當小老師領大家讀出他們的名字?(指兩人領讀后齊讀)誰還想讀、
2、看!屏幕有什么變化?(出示課件:去掉拼音的名字)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女士優(yōu)先,女同學先來試試,男同學再來。信喿x)
3、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拆開,你還認識嗎?出示字卡片, 開火車讀。
4、咱們班誰姓這個姓(出示陳)趙呢?、有姓宋嗎?濤,誰能給他找個朋友?藝:找朋友 ……
5、我們再來輕輕地喊他們的名字吧!今天我們學和這幾個孩子有關(guān)的故事,愿意讀讀課文嗎?你打算怎么讀呢?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7、讀完了嗎?有沒有不認識的字?老師這兒有幾個詞誰來教教我?出示(顯得更美了 風車呼呼轉(zhuǎn) 旗桿)指名讀。再出示轉(zhuǎn)、桿多音字組詞。
8、課件出示找找說說:第一行字是我們剛學的字,下一行是我們以前認識的字,看看這些字還能組成哪些新的詞語?
9、我想:把這些字送回課文,一定會讀的更好,請小朋友再次自由讀課文。
10、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呢?他們讀的時候其他同學就是小評委了,你們可一定要認真聽,等一會要評評
11、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細讀課文,感悟
1、那三個小朋友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可以用筆劃出你的答案。
2、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guān)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3、那能不能把這么多的他(她)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的更清楚些嗎?誰來幫忙?
4、那他們趙小藝的畫是怎樣的?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美麗的郊外,幾棵小樹被風吹斜了,還有呢?想好了嗎?想不想看看趙小藝他們的畫。你看到什么了?誰能給他配上課文的內(nèi)容?(出示趙小藝、陳丹、宋濤的畫)
5、出示寫趙小藝的畫的內(nèi)容:
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板書:飄著的旗子〕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你能讀讀寫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小藝畫風的句子〕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6、風在飄著的.旗子里,還會在哪里呢?咱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
四、寫字
1、那咱們讀了課文,想不想練習寫字,課件出示“藝、絲”。認識它們嗎?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這課還有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嗎?打開書看看68頁的田字格,還有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嗎?(顯、忽、)看看這兩個字上下兩部分怎么樣?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15、畫風
飄著的旗子
《畫風》教學反思:
《畫風》是第四冊中的講讀課文。這篇具有童趣的課文,敘述了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畫畫,突然想到要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平時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來。于是他們開動腦筋想出了一些辦法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風的方法:比如畫一面飄著的旗子;畫一棵彎彎的小樹;畫一些斜斜的雨絲:畫呼呼轉(zhuǎn)的風車。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計思想:
寓言《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nèi)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 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執(zhí)教者主要以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錄相,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接著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再通過游戲“勇敢者闖關(guān),”由小老師解決同學們的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跟著執(zhí)教者設計小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了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最后,讓學生通過校園網(wǎng)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嗎?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小組表演課文……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3.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二. 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三. 教學準備:
課件
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題,以舊引新。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級我們學過哪些寓言?這節(jié)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二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我們來看看《揠苗助長》的錄相(進入網(wǎng)站)
過渡: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點擊課文自學。
自學要求: ①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②理解文中的詞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1.游戲:勇敢者闖關(guān),小老師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2.完成課堂練習。填空:古時候有個人,巴望
做法
結(jié)果
3.指導朗讀
、 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 指名朗讀,問:你為什么這樣讀呢?
③ 指名讀全文,評議,全班齊讀全文。
三、討論:讀了這則寓言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進入校園網(wǎng))
四、理解寓意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精煉的語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點。
2.能說出傳說故事與桂林山水的關(guān)系。
3.能說出作者在文中抒發(fā)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領略并鑒賞桂林山水的美,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2.明確作者寫此文的用意。
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嚴密的結(jié)構(gòu)和準確的用詞,欣賞文章的詩意美。
2.學會使用間接材料來豐富作品內(nèi)容、表現(xiàn)事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通過吟哦諷誦,品味作者筆下鮮活、靈動的文字,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涌動的熱愛大自然的激情。
2、通過單元綜合學習與探究,文筆精華的閱讀,專題內(nèi)容的了解,養(yǎng)成比較、分析、歸納、拓寬、遷移等思考性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設計理念:
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語言干癟、隨意,空洞無物,是阻礙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頸。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盡顯出語言優(yōu)美的特點,因此,本節(jié)課以語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優(yōu)美語言的品讀,也是希望讓學生的語言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富有真情實感的有效嘗試。本課應該以學生誦讀為主。
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檢查字詞預習(投影):
褒(bāo)貶 攢(cuán)聚 剔(tī)透 嶙(lín)峋
精髓(suǐ) 愚鈍(dùn) 恬(tián)靜 恍(huǎng)惚
怠(dài)慢 貯(zhù)藏 瞭(liào)望 黑黝(yǒu)黝
裊(niǎo)裊 圩(wéi)子
褒貶:評論好壞。
攢聚:緊緊地聚攏在一起。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細致,孔穴明晰,結(jié)構(gòu)奇巧(多指鏤空的手工藝品和供玩賞的太湖石等)。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圩子:低洼地區(qū)防水護田的堤岸。
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揚。
黑黝黝:沒有光亮,黑暗。
介紹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楊朔(1913~1968),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現(xiàn)代散文家。著有中篇小說《紅石山》、短篇小說集《北黑線》和中篇小說《三千里江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專力進行散文寫作。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香山紅葉》《畫山繡水》《茶花賦》《海市》等。
2寫作背景:
漓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早已聞名遐邇,著稱于世。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它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奇峰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回、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構(gòu)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作者通過對漓江風景的品評,揭示了勞動人民在其中所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和審美創(chuàng)造。
課文內(nèi)容分析:
一、題目解說:
“畫山繡水”,這個題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是畫出來、繡出來的山和水!爱嫛庇脕硇稳菰娢幕蚓拔,在中國傳統(tǒng)文藝中是指其中蘊含的詩意;繡活是工細纖巧,用“繡”來形容詩文或景物,一般是指其工巧、有華彩。題目揭示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二、結(jié)構(gòu)分析:
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總寫桂林山水,揭示它不同于其他名勝的特點。第二部分(第4~15段):描寫沿江景色及船家講述的種種傳說?煞譃閮蓪樱
第一層(第4、5段):江山如詩如畫的景色。
第二層(第6~15段):在船家的指點下,了解了這一帶山巖的名稱和有關(guān)的傳說。
第三部分(第16、17段):對比過去,暢想未來。
三、整體感知:
(一)、賞讀1-3段
1.齊讀1-3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點。
明確:(1)清奇峭拔;(2)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感情和想像。
2.“吟哦諷誦”第二段文字,讀出作者的情感。思考: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好處?
明確:
第一句:盛贊桂林山水。
第二句:先寫水,用重疊,用比喻,寫出水之綠。
第三句:寫怪石奇峰,用比喻,寫出峰石姿態(tài)萬千。
第四句:用反問,突出桂林山水無人能寫出畫出的天然美妙。
3.賞讀句子,并仿寫一句。
我也算游歷過不少名山大川,卻從來沒見過一座山,這樣凝結(jié)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沒見過—條水,這樣泛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明確:
這句話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通過對比和互文的.兩種修辭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自然美與勞動人民智慧情感的結(jié)合。
(二)賞讀4-5兩段文字
1.作者用形象的語言為讀者描繪了兩幅優(yōu)美的畫面,請你為每幅畫取一個題目。
明確:(1).漓江水色圖
(2).魚鷹捕魚圖
明確:恰當?shù)男揎椩~、恰當?shù)膭釉~,可使畫面更美,更具體,更豐富。
2.請在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表達。
(1)兩幅畫中,你更喜歡哪一幅?說說理由。
(2)兩段文字中,哪些字句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請說說理由。
四、寫作特點總結(jié):
1、作者巧于選材。桂林景區(qū)的幅員廣闊,可以寫的美景很多,作者僅寫了從桂林到陽朔漓江上所見的景色和聽到的傳說。在景色描寫中,又相當有節(jié)制,如水色只寫了不多的幾句。山石是重點寫的,但是,也只挑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來寫。
2、文章工于構(gòu)思。楊朔動筆寫散文時,“總是要像寫詩那樣,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寫成文章”。他是把散文當做詩來寫的。本文入題引了一句用得很濫的詩,似乎落入俗套,但由于提出自己的理解,翻出新意,一下子切人中心。雖然是順著往下寫的,但是,由于作者有意設置小的波瀾,顯得宛曲有致。如從看魚鷹捕魚到聽船家講關(guān)于山巖的傳說,結(jié)尾對過去時代的傳說的理解等。給人以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的感覺。
3、本文創(chuàng)造的詩的意境非同一般。作者的人生思考和熱烈的詩情融為一體,楊朔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客觀世界,盡可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賦予生活以一定的意義,讓人回味。
4、 楊朔散文的語言使用很考究。本文中對于風景物象總是致力描繪,刻鏤得很細致。如第12段對寡婦橋的描寫,用了三句話,第一句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觀察;第二句是釋說,講山巖為什么稱為橋;第三句是進一步釋說.講山巖由來的神話傳說的依據(jù)——“巖上長滿綠盈盈的桉樹、杉樹、風尾竹,清風一吹,蕭蕭瑟瑟的,想是劉三姐留下的裊裊的歌音吧”。先要你看.再要你細看,比較,再要你細聽,激起你的思考.再要你接受他的釋說。
作業(yè)設計:
1、《初中語文建構(gòu)式生態(tài)課堂學習指導》“達標導測”10到13題。
2、收集有關(guān)家鄉(xiāng)某處景物的傳說,將寫景與故事相結(jié)合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總寫——清奇峭拔
沿途景色和傳說——詩情畫意
牢記過去,暢想未來——人生理想
語文教案 篇4
【內(nèi)容梳理】
事件 母親的形象 我的認識 主 題
(朦朧——清晰) (淺顯——深入)
元宵夜“巡閱” —— 笑:美麗、慈愛 —— 初識母愛
讀小說熱淚涌流 —— 哭:善良、多情 —— 富有才能和同情心
“我”背書挨打 —— 哭:痛苦、無助 —— 感念、理解
夏夜勞碌的身影 —— 忙:勞苦、能干 —— 歉疚、感恩
可愛的性格
努力的精神
能干的才具
(痛惜和譴責)
【精點研究】
說說母親的哭
課文兩次寫到母親的哭,即第二件事母親讀小說和第三件事母親聽我背書。兩次哭的原因、情狀、給我的感受、要體現(xiàn)的母親的精神品質(zhì)都不相同。
母親在前件事中哭,是被小說中孤女患難、義婦含冤的凄慘情形所打動;在后件事中是因為我背書不出挨打心疼而哭。哭時的情狀不同,前件事中是“熱烈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的“揮淚痛哭”,哭得盡情盡興;看到我背書不出而挨打,耳中聽著竹板打在我手上的聲音,是心痛至極而又無助的哭,但因在父親面前,又不敢放聲盡情而哭,所以是“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這樣的哭是“飲泣吞聲”的哭。母親的哭給“我“的感受不同,前面”我“看到母親讀小說哭的樣子,因年幼不懂,所以“立在旁邊瞧著,莫名其妙”;后面“母親陪著我一同哭”,則使我感念著母親的慈愛。體現(xiàn)的母親的精神品質(zhì)不同,前面表現(xiàn)的是母親有才能,情感豐富;后面則重在體現(xiàn)母親的矛盾心理和慈愛的品質(zhì)。
全文寫了四件事,兩件是寫母親的哭,細致而深入地刻畫出舊社會女子悲情的內(nèi)心世界,體現(xiàn)了舊社會女子凄苦的人生。以“哭”字上鉤下聯(lián),上鉤出一“笑”,下聯(lián)出一“忙”。一“笑”是母親“微笑著把我抱起來”去客廳“巡閱”。那時,生了“我”的母親十七八歲,與祖父一起生活,大家族境況也好,母親是“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這是她生命之花燦然的一刻,而這樣的歡愉對母親二十九歲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暫啊!一“忙”是寫母親做女紅,萬籟俱寂的夏夜里,“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的做著布鞋”,兒女成群的她也還年輕,整日整夜地為家庭的生計忙碌,不但人生的歡愉早已離她遠去,連寄托她悲情的舊小說也無暇再讀,窘困的生活苦得她失去了笑,也沒有了哭的情懷,只留下了盼兒子讀書能出人頭地的一絲希望。
縱觀母親的一生,悲苦多歡愉少,短促而艱辛,以至使年少的“我”早早懂事,心中溢滿了對母親的感念和歉疚的苦澀。正是一個“哭”字,寫出了母親一生的悲情,表現(xiàn)了對舊社會的譴責和憎惡,讀來感人至深。
【問題探究】
“我”對刻畫母親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以“我”的視角去敘述。文中用“看”、“瞧”、“望”作提示,是記敘和描寫。如“……模糊中看見由垂著的帳門射進來的微微的燈光。在這微微的燈光里瞥見一個青年婦人拉開帳門,微笑著把我抱起來!、“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边@些敘述由零散到完整、由粗略到細致,使內(nèi)容更加具體和充實,母親的形象更加豐滿和清晰。
以“我“的心理去感受。文中一般用“想”作提示語,有記敘,更多的是議論和抒情。如“我心里暗自想念著,為著我要穿鞋,累母親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說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著陪陪母親,似乎可以減輕些心里的不安成分!笔亲h論;“如今想起母親見我被打,陪著我一同哭,那樣的母愛,仍然使我感念著我的慈愛的母親!笔鞘闱。課文通過“我”對母愛由朦朧到清晰、由淺顯到深入的認識,來闡釋母愛的內(nèi)涵,突出中心。
以“我”的認識去思考評價。文中一般用“覺”作提示語。如“我覺得她的可愛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沒在封建社會的一個家族里,都葬送在沒有什么意義的事務上,否則她一定可以成為社會上一個更有貢獻的`分子。我也覺得,像我的母親這樣被埋沒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以議論兼抒情的形式,贊頌母親可愛的性格和能干的才具,抒發(fā)無限的痛惜之情,表現(xiàn)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使主題得以升華和拓展。
課文正是以“我”的觀察、感受和現(xiàn)在的追想,才刻畫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母親形象。
【創(chuàng)意點撥】
教師教法點撥:
指導學生抽取出直接敘寫母親經(jīng)歷的內(nèi)容,組成一篇短文。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浙江海寧查氏”,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大約在我兩三歲的時候,一個青年婦人拉開帳門,微笑著把我抱起來,負在她的背上,跑到一個燈光燦爛人影憧憧往來的大客廳里,走來走去“巡閱”著。
母親喜歡看小說,她常常把所看的內(nèi)容講給妹仔聽,講得娓娓動聽。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
我背不出書挨打時,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卻時時勉強說著“打得好”!我背完后,母親含著淚抱我上床,輕輕把被窩蓋上,向我額上吻了幾吻。
母親自己做我們?nèi)齻人的衣服鞋襪,還時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紅來做,所以很忙。深夜,母親獨自一人在燈下做鞋底,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
母親死的時候才廿九歲,留下了三男三女。
指導學生明確,短文直接敘述人物事件的方法是白描,是記敘文記人敘事的基礎,但僅有這些敘述,文章內(nèi)容將不夠具體,人物形象也單薄,中心不突出。
教師設計主問題:“我”對刻畫母親的形象起什么作用?(見【問題探究】)
【課外延伸】
閱讀老舍的《我的母親》,回答下列問題。
我的母親(有刪節(jié))
老舍
母親生在農(nóng)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
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人家洗衣服,縫補或裁縫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與三姐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因此少花一筆“請姥姥”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
可是,母親并不軟弱。庚子鬧“拳”的那一年,北平有多少變亂啊!有時候兵變了,街市整條的燒起,火團落在我們院中;有時候內(nèi)戰(zhàn)了,城門緊閉,鋪店關(guān)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個性,也傳給了我。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1、老舍用白描手法直接地、概括地寫母親的事,是從那幾方面來寫的?
2、兩位母親各有著怎樣的精神品格?分別給各自的兒子以怎樣的影響?
3、怎樣理解文中“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句話?你的母親是否也給了你“生命的教育”?簡要說說。
【資料補闕】
1、抗日斗士鄒韜奮(1895.11.5—1944.7.24),原名恩潤,乳名蔭書,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他一生創(chuàng)辦了六刊一報,三次流亡,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激學
。、談話:昨天你們收集了一些蔬菜的圖片,你都認識了哪些蔬菜的名稱?趕快給你的同桌介紹介紹,或者告訴后面聽課的老師!
2、同學們認識了這么多字,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CAI出示:“菜園”兩字)
(指名說)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能想個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的樣子嗎?
這兩個字和在一起組成一個詞語,一齊讀一遍!
3、揭示課題:
我們吃的新鮮蔬菜就生長在菜園里,(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到菜園里去看一看吧!
二、啟學
1、(出示掛圖)瞧,這就是美麗的菜園,遠遠望去,一片綠色!你在菜園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病ⅲǎ茫粒沙鍪荆涸~語)菜園里有這么多新鮮蔬菜,這些蔬菜的名稱你們都認識嗎?趕快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吧!
。场⒆x完的同學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比比看誰的字音讀得準!
。础煶鍪驹~語卡片,指名認讀。(提示“輕聲”“詞兒連讀”)
。、(CAI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摘掉拼音小帽,你們還會讀嗎?先在小組里讀一讀,注意互相幫助,糾正字音。
。丁ⅰ伴_火車”認讀詞語。(適時將詞語卡片送給讀得好的同學)
。、請拿到小卡片的`同學到前面來領讀詞語,并把它貼在圖上相應的地方。
。、我們一塊看著圖來讀讀這些詞語!
。、(CAI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這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我們一塊來叫叫他們的名字吧!誰能想辦法記住他們的樣子?
10、瞧,蘋果樹上接滿了生字果!如果你能認對蘋果樹上所有的字,就能摘到你想要的那個蘋果,誰先來試試?
請拿到蘋果的同學到臺上來,邀請你的小伙伴讀讀蘋果上的生字!
三、讀兒歌
。薄⑦@些蔬菜不光名字叫得好聽,還各有各的特點呢!不信,你聽。–AI:師配樂范讀兒歌)
。、多有趣呀!你也想讀嗎?自己是這讀一讀吧!
。场⒆x得這么帶勁,這樣吧,下位觀察一下這些蔬菜,然后回到座位上再讀讀兒歌,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這些蔬菜的秘密嗎?
。础ⅲㄖ该f)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蔬菜的秘密?(師相機指導朗讀這一行)
。、這菜園里,紅的、綠的、黃的、紫的,各種顏色的蔬菜都有,可真是一片好風光呀!我們一塊讀讀兒歌的最后兩行!
6、用你喜歡的方式把這首兒歌連起來讀一讀,可以一個人讀,一個人聽;也可以兩個人一塊讀;還可以做動作表演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開始吧!
7、想讀的同學一塊來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
四、寫字
。、(出示生字卡片)這兩個字是我們今天要學寫的字,誰來讀一讀?
。病⒛阍鯓佑涀∵@兩個字?
卜:數(shù)筆畫/用身體擺“卜”字/“卜”字怎樣寫才好看?
心:“心”字怎樣寫?有個新筆畫還沒有學,板書“乚”,看它像什么?
齊讀:“臥鉤”。書空“心”字,師范寫,生練寫。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體會概括敘述的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教學課時:三課時
一、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樂園
教學重點:了解一詞多義,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
教學過程:
。ㄒ唬讀一讀,說說每組加點詞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組讀詞,讀熟練,將不懂的詞語畫下來,先和同桌討論。
2、檢查朗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
3、以“走”為例,引導學生了解詞語的本義和引早義。
4、學生分組講座理解多義詞詞義的方法。
師小結(jié):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義不同,平時不斷積累多義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引申義是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義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詞義。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掌握聯(lián)系語境中推斷具體含義的方法。
。ǘ讀一讀,想一想,體會加點詞語的作用。
1、讀
2、分組討論:加點詞語的作用。
3、介紹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
4、小結(jié):閱讀時抓住概括性的總起句和總結(jié)句,就能很快把握語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時使用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就能全面,具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ㄈ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正確流利地讀句子。
2、討論句子的意思。
(四)讀一讀
1、自主學習:要有自己的見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過什么例子具體說明的?
2、怎樣閱讀才有自己的見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獨到見解的是思維深刻的表現(xiàn)。
。ㄎ澹作文 花與生活
1.教學目標:通過寫研究報告,培養(yǎng)學生反思總結(jié)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運用資料的能力。表達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教學重點:掌握研究報告的寫作方法。
3.教學課時:二課時
二、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引發(fā)話題。
同學們,這一單元的課文引導我們感受花的風姿,體會花的風情,品味花的'風情花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享受,也激發(fā)了我們觀察,研究花的興趣。今天我們來談談你們是怎么研究這個主題的。
。ǘ分組交流,談談自己的感受。
以小組為單位,先小組內(nèi)交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想研究這個問題?小組是怎樣研究的?有什么研究結(jié)果?要求學生說清楚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ㄈ全班交流,相互借鑒。
引導學生關(guān)注,是否說清楚了研究的過程與方法,研究的結(jié)論是否合情合理。
(四)復習研究報告寫的方法
1.幫助學生明確寫研究報告的意義。
寫研究報告可以提高自己分析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記錄自己參與實踐的過程和體驗。
2.出示范文,復習研究報告的結(jié)構(gòu)。
(五)鼓勵學生動筆成文。
三、第三課時
。ㄒ唬學生動筆成文
。ǘ整體評文,總結(jié)閃光之處
。ㄈ展評習作,賞讀優(yōu)秀作品
1.選取幾篇優(yōu)秀習作,師生共評議:哪些同學的研究過程寫得表楚,結(jié)論科學合理,結(jié)構(gòu)完整等。
2.選取更多的學生的精彩部分組織點評,進一步瓴悟如何突出研究報告的主體。
。ㄋ模精心修改 學生通過自評自改,互讀互評互改。
(五)抄寫。
語文教案 篇7
復習目標:復習二單元基礎知識,閱讀背誦《木蘭詩》
復習方式:講清要點、學生整理。
復習重點:二單元基礎知識,文言文基礎。
復習用具:多媒體。
復習過程:
一、常規(guī)字詞復習2——40個3—6課
二、默寫《木蘭詩》1---3段
三、復習二單元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整理
要求:
。1)出處、作家(時代或國別——地位——籍貫等——以書下為主)
(2)寫心得
2.解釋詞語12個:
第7課?1.征發(fā)?2.哽第9課3.熾痛?4.標直?5.嗥鳴?6.讕語?7.亙古?8.污穢
目標冊:崎嶇?阻抑?回環(huán)曲折?亦復如是
3.目標冊重點
四、《木蘭詩》
1.詞語解釋22個
2.通假字2個?⑴帖?⑵火
3.翻譯、理解
4.默寫
見文言文練習2
五、作業(yè):
注音40個,解釋詞語12,每個一遍,文學常識一遍。
文言文解釋詞語22個,通假字2個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認識聲調(diào)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diào),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學會了漢語拼音,你們自己就可以讀帶有拼音的故事書,而且還能學會很多的漢字。
我們先來學習三個單韻母,齊說“單韻母”。
二、 學習a、o、e三個單韻母的發(fā)音
1.教學單韻母a
(l)演示課件,問:它們在干什么?(一位醫(yī)生阿姨正在給一個小朋友檢查嗓子,小姐姐張大了嘴巴發(fā)出a的音)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單韻母a,它就念a,發(fā)音時嘴巴要張大,讀音要拉長些。
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練習發(fā)音。 指名讀,齊讀a。
(2)認識四聲,掌握a的四個聲調(diào)
“a”是單韻母,出示四聲卡片,ˉ、ˊ、ˇ、ˋ,這些就是四聲符號。
我們先給a戴上一聲的帽子,讀ā(板書)范讀,指名讀,一聲要讀得很平,記住:一聲平。
(出示二聲符號)這是二聲,把它戴在a上,讀á(板書)范讀,指名選,二聲要往上揚,記住:二聲揚。
(出示三聲符號)這是三聲符號,戴在a上后,a要讀成ǎ(板書)范讀,指名讀,三聲發(fā)音時要拐旁,叫“三聲拐彎”,再指名讀,齊讀。
(出示四聲符號)這是四聲符號,a戴上它后就讀à(板書)范讀,指名讀,發(fā)四聲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聲降”,指名讀,齊讀。
復習聲調(diào)規(guī)律,齊背兒歌:一聲平、二聲楊、三聲拐彎、四聲降。
2.教學單韻母o
(l)看圖,指明說圖意。
(公雞在打鳴,喔喔地叫),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單韻母和公雞打鳴時發(fā)出的“喔喔”聲很像。
(出示單韻母o的卡片)指導發(fā)音:嘴唇要攏圓,范讀,齊讀,指名讀。
(2)掌握o的四聲
依次出示o的四聲,分別問:這是幾聲?怎樣讀,練習發(fā)音。
3.教學單韻母e
(1)看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鵝”的.音讀平了就是e的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單韻母,指名讀,齊讀。
(2)在學習a、o四聲的基礎上自學e的四聲。
分小組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出示a、o、e的卡片,復習發(fā)音。
2.出示a、o、e的四聲卡片,依次讀,打亂順序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直接熟練讀出帶聲調(diào)韻母的音。
2.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3.能正確書寫a、o、e。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幾個單韻母,誰想念給大家聽?
2.齊背四聲兒歌 3.復習發(fā)音
二、認識四線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線格,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告訴學生哪格是上格、中格、下格。
三、 教生書寫a、o、e
l.學習a的筆順
教師示范書寫:a占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
學生書空,并在練習本寫三個a。
2、學習o的筆順
教師示范書寫:o也占中格,一筆寫成,學生書空,并在本上寫三個o。
3.學習e的筆順
教師示范書寫:e也占中格,先在中格的中間寫橫,然后連著寫左半圓。注意:e是一筆寫成的。學生書空,在本上練習。
4.小結(jié):a、o、e都占中格,并要占滿格。
5.學生練習書寫。
四、練習讀書
教給兒歌:張大嘴巴:aaa 攏圓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五、布置作業(yè)
在家庭作業(yè)本上將每個單韻母的四聲書寫一遍。
【教學總結(jié)】
學習漢語拼音對于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有點枯燥。因為需要孩子在40分鐘的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動腦。部分孩子坐都沒坐好,別提學習了。因此,在我的這堂拼音課中,我總結(jié)如下幾點:
一、樹立課堂規(guī)矩
這是我的語文課堂,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法。我讓孩子在學習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上,課堂上要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然而,事情往往不是如你所愿的,部分學生不能端坐靜聽,我用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不得已時用了順口溜“123坐坐好”來提醒學生?墒沁有2、3各學生就是不能端坐。我一檢查該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其中一個能讀出,另兩個不知老師的要求,讀起來不準確。
二、注重口形
學生初入門,有的假期已經(jīng)學了漢語拼音,有的沒學,課堂上,我通過點名讀,小老師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讓學生重點看老師的口形,用先“看,聽”再“發(fā)音”,這樣兩步走的順序,學習“aoe”。在課堂上我重點指導學生觀察老師的嘴巴,小眼睛一定看好老師,小耳朵認真聽。利用順口溜,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讓學生反復練習。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學生基本都能準確讀準這3個單韻母了。
學生在讀準字母的基礎上,相信他們四聲的訓練應該會順理成章。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運用結(jié)合上下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本課的生詞,積累10個詞語。
2、了解“充氣房子”這現(xiàn)代建筑的優(yōu)點,激發(fā)關(guān)注現(xiàn)代科技的興趣,鍛煉發(fā)明力和想象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充氣房子的優(yōu)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一、談話導入,激趣入題
1、同學們,房子大家最熟悉了?你都見過哪些特別的房子呢?
2、生自由說。
3、呀,同學們見過這么多的房子,但是有一種房子你們肯定沒見過,它就是“充氣房子”。(板題)
二、引導質(zhì)疑,初讀課文
1、此時此刻,你們的小腦袋里是不是有很多的小問號呀?讓同學提問,可能會問的問題:
、懦錃夥孔邮鞘裁礃幼拥难?
、扑怯檬裁促Y料做成的呀?
師相機板書:資料
2、不止你們,就連老師也很想知道答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吧!
3、生自由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序號。
4、充氣房子是用什么資料做成的?(輕便、結(jié)實)師相機板書。
5、從哪里知道的?(第2自然段)能給大家讀一下嗎?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普通房子是用什么資料做成的?(磚瓦、木料、水泥、鋼材)
2、我想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跟老師一起做個實驗。
、抛郎蠑[放:木料、鋼材、磚頭、氣球。
⑵讓同學選出普通房子所需的資料,把它們拿起來感覺一下(重、不方便)。
、窃倌闷鸪錃夥孔铀璧馁Y料感覺一下(輕、方便)。
、纫觥拜p便”一詞,加深同學理解。
3、那人們又是怎樣用這種“輕便”、“結(jié)實”的資料做成充氣房子的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四句話。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4、再讀三、四句,看看課文用了哪些詞來清楚地介紹充氣房子。引導同學注意“……然后……再……不一會兒……”等詞句,在朗讀中體會說明的'條理性。
5、充氣房子和普通房子有很大的不同,難怪課文的開頭就告訴我們“充氣房子是新型的現(xiàn)代建筑。”
6、請同學們齊讀第1自然段。
7、你知道了什么?(充氣房子具有很多優(yōu)點)相機板書、優(yōu)點。
8、充氣房子具有哪些優(yōu)點呢?請同學們讀2、5自然段。
9、匯報、交流。
10、從哪里看出來的?(第4自然段可讓同學上臺演示)
11、指導讀好相應段落。
12、充氣房子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你最喜歡它的哪一個優(yōu)點?為什么?同學自由說,再讀相應段落。
13、學習第6段。
、琵R讀此段。
、谱プ 案魇礁鳂印、“奇妙”等詞,師提問:充氣房子會以哪些樣式出現(xiàn),會有什么“奇妙”之處呢?
、峭瑢W自由說自身理想中的房子。
、韧瑢W們的想法真是奇妙,你愿意用手中的畫筆設計一座你理想中的房子嗎?
、缮寒嫵龈鞣N房子,并寫上設計意圖。
、收故荆喊炎蠲烙^、最有創(chuàng)意的畫展現(xiàn)給大家看,并請生介紹設計意圖。評出“小設計師”。
四、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不但學會了提問題,還學會了從課文中找答案。我們了解了充氣房子的優(yōu)點,設計這么多美麗實用的新型房子,希望大家努力學習,長大后成為真正的設計師!
板書設計:
充氣房子
資料:輕便 結(jié)實
很軟 高大
特點:搬運方便
造價低
語文教案 篇10
練習5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字詞句的綜合練習。
2.按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照樣子練習寫字。
3.知道我國主要節(jié)日的名稱。
4.朗讀并背誦兒歌。
5.仔細觀察圖畫,能根據(jù)圖下問題說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習字詞句。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水彩筆。
1.審題。
⑴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面的語句。
、茙椭鷮W生弄清本題的學生要求。
2.指導。
、胖笇в^察。
A.出示掛圖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問題。
、浦笇可。
、侵笇г谔镒指裰袑懽。圖上田字格分別畫了什么?指名說一說。指導看圖編故事。指導學生說好開頭的第一句話。
3.練習。
⑴分小組看圖講故事。選一人上臺講。
⑵課后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審題。指名讀題,教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⑴認讀:十、牛、豐。指名按筆順書空,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有什么共同之處。觀察這3個字的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復習描紅,教師范寫。
3.練習。
4.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綜合性學習。
1.審題。
、沤處熤v解本題要求:
、浦该x題目,讓學生說說本題先練習什么,再練習什么。
2.指導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說說題目有哪幾個要求。
2.輔導。
3.練習。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應該怎樣做。
一.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教學錄像帶。
二、審題
1.齊讀課題。
2.借助拼音讀圖下的要求。
三、指導
1.指導學生逐幅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
2.討論:圖中的.同學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3.讀一讀錄象上的歌謠。
四、練習
1.說說在馬路上應該怎樣做。
2.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3.說說在馬路上還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現(xiàn)象。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9-19
語文《燕子》教案12-26
語文優(yōu)秀教案12-19
語文《趕!方贪03-19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園地教案03-07
語文樹教案12-06
語文識字教案03-16
《語文園地》教案02-26
(精選)語文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