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乱com|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一道本国产不卡视频|国产孕妇故爱A级高清片免费看

<tbody id="geoqw"></tbody>
  • <center id="geoqw"></center>
  • <menu id="geoqw"></menu>
  • <center id="geoqw"></center>
    
    <menu id="geoqw"></menu>
  •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1-20 14:47:4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集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集合】

    大班數學教案1

      教學背景:

      大班的孩子喜歡益智類的玩具,這種玩具要求動腦、動手,操作性強,往往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根據他們現在的發(fā)展階段,我為每一位孩子準備了一套七巧板,從易到難,放入益智區(qū)后,深受孩子的喜愛。但部分幼兒并沒有掌握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和技巧,因此,我選取此內容進行教學。

      活動目標

      1.認識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

      2.借助課件,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3.提高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

      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

      活動難點:

      能夠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

      活動方法:

      1.演示法:動畫激發(fā)興趣。活動通過動畫,小熊借助七巧板的幫助,克服困難,得到了魔法棒,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2.操作法:操作體驗樂趣。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圖案來幫助小熊尋寶。

      活動準備:

      1.《小熊尋寶記》課件。

      2.七巧板(每人一份)。

      3.教師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七巧板

      1.(出示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小熊)它有一套心愛的玩具--七巧板。

      2.七巧板里有哪些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小結:就是這七個圖形組成七巧板,"它們就像是7個好兄弟,相親相愛不分開"。

      二、自由探索,初步感受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

      1.小熊很喜歡變魔術,瞧,它用七巧板變出了什么?

      2.你們想不想玩玩小熊的七巧板?把它拿出來玩一玩吧。(幼兒操作)

      3.誰來說說,你用七巧板拼的什么?

      教師小結:七個圖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不同的圖案。

      三、嘗試用七巧板拼搭不同圖案,大膽挑戰(zhàn),體驗拼搭成功的樂趣

     。1)師:(播放課件)小熊一直想要一根魔法棒。終于有一天,它知道了魔法棒的消息,于是,小熊迫不及待帶著它的七巧板出發(fā)了。小熊帶著七巧板走到岸邊,想要過河,可是該怎么過去呢?提供"小船"的結構圖,幼兒看圖拼搭,教師指導。

     。2)(播放課件)小熊過乘著小船過了河,來到草地上。天黑了,小熊累了想休息,這時該怎么辦呢?(搭一頂帳篷)提供"帳篷"的外形輪廓,探索幾種不同的拼搭方法。

      (3)(播放課件)第二天,陽光明媚,小熊帶上七巧板繼續(xù)出發(fā)。走過森林,來到一個山洞前。小熊走進去,發(fā)現了藏寶箱?墒,寶箱卻打不開,為什么?(因為有鎖)創(chuàng)設集體合作的氛圍,幼兒完成"正方形"圖案,打開寶藏箱。

     。4)(播放課件)藏寶箱打開了,小熊終于得到了想要的魔法棒。小熊帶著魔法棒,心滿意足的回家了,為了謝謝大家,決定要把好玩的七巧板送給大家。

      四、延伸: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七巧板真好玩,它還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魔術呢,讓我們帶著小熊送給我們的七巧板,再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教學反思:

      1.從孩子喜歡的游戲入手,讓孩子邊動手擺邊說。激發(fā)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使孩子在看、聽、想、擺、說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2.在游戲中孩子以集體、個人、小組等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體會到了合作、分享、參與的快樂。

      3.此次活動雖是一節(jié)拼圖活動,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識進行了綜合運用,并有個別孩子進行了再加工。

      如果再上這節(jié)活動課,我不僅要充當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還要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去,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歡笑。

    大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時間的先后順序,建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時間感念。

      2、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圖片,感受事物變化的過程。

      3、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過去”、“現在”、“將來”、“暢想未來”的字卡各一張。

      2、學具:照片兩張(嬰兒期的、現在的)

      3、操作冊:第6冊1~2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教師:小朋友好!幼兒:邢老師好!教師:音樂馬上響起來了,下面請小朋友安靜的走蒙氏線,注意要腳跟碰腳尖(教師放音樂)。

      2、集體活動

     。ㄕJ識過去,讓孩子們把準備的嬰兒期照片放在桌子上)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張照片有什么特點?幼兒:(嬰兒期的照片)衣服小——讓媽媽抱——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不會穿鞋———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你們看到的是你們的過去(出示字卡“過去”并把嬰兒期的照片貼在下面)。

      (認識現在,把現在的照片放到桌子上)教師:看看這張照片有什么變化?:我長高了——我不讓媽媽抱了——我自己會吃飯了,不讓媽媽為喂了———教師:小朋友說的真棒!老師也發(fā)現了小朋友過年后身體長高了,穿的鞋子、衣服都比過去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們現在學到了很多本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出示字卡“現在”并把現在的照片貼在下面)。

     。ㄕJ識將來)教師:將來你們是什么樣子?將來老師會變成什么樣?幼兒:我會變的和爸爸一樣高——我會穿上高跟鞋——我會上班,當大老板(哈哈———)老師您將來就會老了,走不動了,手里拿著個拐杖(哈哈———)教師:老師希望快快的看到你們將來的樣子,到時候老師也老了(做個老人的姿勢),將來你們能看看老師嗎?(孩子們齊答:能!教師出示字卡“將來”)

     。〞诚胛磥恚┙處煟耗敲茨銈冮L大了想干什么?幼兒:我想當警察——我想當老師——我想當超人——我想當司機——我相當大老板,開個大超市———教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遠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未來,讓我們?yōu)檫@個目標去努力吧。ǔ鍪咀挚ā皶诚胛磥怼保

      四、小結

      用一句話總結黑板上的四張字卡。

      五、完成操作冊1~2頁。

      六、延伸

      回家后和媽媽一起欣賞照片并交流,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什么是“過去、現在、將來”。

    大班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數圖形的方法,測量面積,比較面積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嘗試的精神,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培養(yǎng)幼兒耐心、細致的品質。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1、畫有坐標點和花園的作業(yè)紙每人兩份;鉛筆、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圖形若干;小動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出示小豬)小豬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個大花園,(出示花園)老師要來做回設計師,幫小豬把這個花園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學習活動小朋友,花園鋪好了,漂亮嗎?那么這個花園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師再問你,這個花園有多少個正方形合起來那么大呢?

      1、小朋友點數正方形(默數)

      2、師幼齊數(老師一個個拿下來數)

      3、小結: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錯小結:這個花園有18個正方形合起來那么大。

      三、引導實踐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園的大小(數正方形)可是這樣一個一個的放上去,再一個一個地拿下來數是不是太麻煩了。你們還有其他更簡單更方便的辦法嗎?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雞、小兔、小猴、還有小羊的花園,我們來試試算算他們的花園都有多大?

      1、幼兒嘗試。通過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園的面積有多大?并把結果記錄在()里。

      2、討論、交流

      a你算的花園有多大?你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b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錯?

      c你覺得誰的辦法最好?(做標記、標數字)3、再次嘗試:用一邊數一邊做記號或標數字的方法,準確得出花園的大小。

      4、總結:原來他們的花園雖然形狀不一樣,可是他們的大小都一樣。

      四、比較大小小兔和小公雞看到小動物們都設計了一樣大小的花園,又給自己的花園做了修改,還鋪上了漂亮的顏色,你們想不想看看?(教師出示兩個相同個數三角形、不同個數正方形的花園)可是他們卻吵了起來,小兔說:“我的花園大!毙」u說:“我的花園才大呢!”小朋友我們來給他們幫幫忙,到底他們倆的花園誰的更大一些呢?

      1、說說兩個花園與剛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們用什么方法呢?(分別數出正方形的個數和三角形的個數填在相應的()里

      3、幼兒猜測誰的面積大

      4、教師驗證結果。老師將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來,放成上下兩排做對比,得出小公雞的花園要比小兔的花園大。

      5、給小公雞的花園打上★★,給小兔的花園打上★。

      五、幼兒練習(引導幼兒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個數都不一樣的'花園面積)小公雞得知了這個消息后,可不服氣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園上加了兩個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個正方形,現在我比你多兩個三角形,這回我的花園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小朋友,小公雞的花園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嗎?請你們趕緊仔細想一想。

      1、幼兒回坐位操作練習后猜測大小

      2、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引導幼兒得出兩個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個正方形的大小)

      3、給小兔也加上一個五角星。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知道兩個正方形和四個三角形誰大誰小呢?明天告訴你們自己的老師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4

      目標

      1、通過軸承各個零件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準備:

      各種型號的軸承若干,鋼球零件若干,記錄紙過程:

      1、導入:教師出示數字寶寶,3、7、6告訴幼兒數字寶寶想和我們大家玩找朋友的游戲,游戲要求請與數字同等數量的幼兒玩找朋友游戲,大家唱完歌曲之后要兩兩小朋友擁抱在一起。讓幼兒去發(fā)現規(guī)律,3、7個小朋友兩兩小朋友擁抱總有一個單的,6個小朋友兩兩擁抱就都可以找到好朋友。

      2、引出班級的鋼球寶寶也想和數字寶寶們玩這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幼兒幫忙。

      教師講述操作方法:拿與數字相等的鋼球寶寶,讓他們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的在記錄紙上用一種方法記錄,有一個沒有找到好朋友的用另外一種方法記錄。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操作點評,讓幼兒先說鋼球寶寶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雙數,然后讓幼兒說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找不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單數。在講評時教師刻意把10以內的雙數和單數分開來擺放,同時引出單雙數的概念: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字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雙數,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是單著的我們就叫它單數。

      5、在幼兒認識了單雙數,了解了單雙數的基礎上,讓幼兒找找代表不同數量軸承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并找找身體以及教室內上的單雙數,并讓幼兒一一進行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單雙數的'意義。

      6、讓幼兒從凳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數字卡片,讓幼兒說說自己拿的數字寶寶是幾?是單數還是雙數?如果幼兒錯了,教師可以當場與其他幼兒一起進行驗證。

      7、與幼兒玩反應游戲,在進行單雙數練習的同時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8、讓幼兒自己總結10以內那些數是單數,那些是雙數。

      9、結束:師:你們知道10以內的單雙數,那我們班小朋友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知道嗎?讓幼兒先猜測,然后讓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時運用老師教的驗證單雙數的方法去驗證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能夠有順序的記錄6的分成。

      活動準備:

      6的分合點圖一張,6的分合式空白記錄單,筆,《幼兒畫冊》(第三冊P39)

      活動過程:

      1.導入:

     。1)幼兒觀察小貓,將6條魚分在兩只小貓,可以怎么分?

      師:貓媽媽給貓寶寶買回來6條魚,請你給兩只小貓分一分。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小貓分小魚,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小魚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2.鞏固新知識: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6的分成,學會了記錄,接下來請你做兔媽媽給兔寶寶分胡蘿卜,你可以怎樣分,請你按照順序分一分。

      3.幼兒操作;

      兔媽媽采回來一些胡蘿卜,請大家說一說可以怎么分給小白兔和小黑兔,請你上來分一分。完成操作!

      4.教師巡回指導,展示幼兒作業(yè)。

      5.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的:

      1、通過“黑白棋大賽”幫助幼兒學習6的`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大棋譜兩副,黑白棋子若干。

      2、紅、黃、綠、紫隊標志一份,每隊準備一副棋譜,若干黑白子。

      3、數字卡片“6”以內加減算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隊推選小隊長

      “分“文章,成四隊,每隊4個孩子,自己選出小隊長

      二、黑白棋對抗賽

      1、規(guī)則:每隊選2名小隊員先后參加比賽,第一名隊員用黑子,第二名隊員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我給你的數。

      2、幼兒比賽,教師總結比賽情況。

      三、合作擺“6”

      1、規(guī)則: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擺“6”,一行一種擺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復,比比看規(guī)定時間哪一隊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確。(幼兒擺“6”)

      2、相互檢查

      現在請你們相互檢查,先看看他們列了幾道算式,是否正確,如果有錯錯再哪?每隊選一位小朋友告訴大家結果。(總結比賽情況)

      3、“6子通”搶答賽

      我這里有一張大棋譜,里面藏著許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嗎?

      4、總結得分評出第一名。

    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玻ㄟ^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玻變好咳艘环蒎X。(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筐,計算用的紙和筆。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玻课恍∨笥褟乃芰峡蚰悄且环蒎X,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曇緞⊙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游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簽。(標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打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么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在上小學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游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游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r格標簽在課前粘貼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稍O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yè)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倌銈兌挤浅m樌刭I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里還省下多少錢。

     、谡埫總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置在班級區(qū)域,請幼兒在自發(fā)游戲中繼續(xù)游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guī)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學教案8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4的組成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組成,并學會記錄。

      2.學習4的組成,初步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二、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4根蘿卜圖片、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寫有數字的樹葉若干兩棵大樹背景(3號樹和4號樹)。

      三、活動過程:

     。ㄒ唬┡銮蛴螒驈土3的組成分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幼:嘿嘿。你的1球碰2球·····

      小結:總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數,兩個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兩個部分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

     。ǘ┲笇дJ知。幼兒操作學習4的組成分解。

      1.幼兒操作:“分蘿卜”,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兔媽媽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孩子,一個叫寶寶,一個叫貝貝。今天,兔媽媽拔了4個蘿卜回來,要分給寶寶和貝貝吃。你們知道兔媽媽可能會怎么分?兔寶寶和兔貝貝都要有蘿卜,小朋友擺一擺,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幾種分法?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師:老師發(fā)現許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誰來說說你找出了幾種分法?

      3.請個別幼兒說結果,老師寫出分合式

     。矗矗

      ∧∧∧

     。保常玻玻常

      4.根據分合式梳理,互補互換關系。

     。捶殖桑焙停,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1)還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3)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后,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后面一個

      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

      教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ㄈ⿵土曥柟逃螒颍骸捌促N五彩樹”。

      1.幼兒操作,張貼樹葉。

      師:小兔說:“在冬季里我們收獲了蘿卜,可是冬季里許多大樹的樹葉紛紛揚揚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很不好看,我們班的小朋友不但聰明,還很樂于幫助別人,對不對?我們來為大樹貼上美麗的樹葉,讓它變成‘五彩樹’好嗎”?請幼兒將帶有數字的樹葉粘貼到3,4號樹上,樹葉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幾,就粘貼在幾號樹上。

      2.檢查驗證結果。

     。ㄋ模┯螒颍骸拔覀兌际呛门笥选薄土4的組成。

      4只戴小兔胸飾的小朋友出場,我們數一數有幾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游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幾和幾?4可以分成1和3??

     。ㄎ澹、活動延伸: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4還有其它的分法,誰知道?(4分成3份??)

    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說說、玩玩各種玩具,理解10以內的序數。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0個帶有數字的實物玩具、玩具柜(標記)、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

      1、出示玩具:

      提問:這幾天我們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玩具,看看你喜歡哪些,為什么?

      小結:在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的是材料不一樣,,有毛絨的,有塑料的;有的是玩法不一樣,有的是電動的,有的是發(fā)條的,但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

      二、玩具排隊

      1、給玩具排排隊

      提問1:可是,今天這么多玩具在一起碰到了麻煩,它們吵著要排第一,你們愿不愿意幫幫它們的忙,排排隊?纯赐婢呱厦娑加惺裁囱?按照數字寶寶從小到大排隊。

      提問2:說說排在最前面的是哪個玩具?排在最后面的.是哪個?

      提問3、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它們排在哪里。

      小結:謝謝你們幫玩具排好了隊,它們真高興?墒沁有一件事情也要麻煩你們,今天呀玩具要搬新家了,可是它們不知道自己家住在哪里?在請你們幫幫忙好嗎?

      三、玩具搬家

      提問1:這是玩具的家,看看玩具的家有幾層?每一層有幾間房子?

      提問2:這是玩具的地址,誰能告訴我這是什么意思嗎?

      小結:1代表第一層,2代表第2間。

      3、每個幼兒根據玩具上的地址幫玩具找到家。

      4、集中交流

      提問:看看玩具寶寶都送對了嗎?

      小結:今天你們非常棒,謝謝你們幫玩具都找到了家。

    大班數學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能按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排列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課件、圖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長圓形、、藍色、黃色圖卡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拍鈴鼓游戲,引出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請你們聽聽老師是按什么方法拍鈴鼓的?

      2、引導幼兒發(fā)現拍鼓中的秘密,并用圖示記錄其中的規(guī)律

      老師這有一些圖型娃娃,請你想一想怎樣用圖形娃娃來表示我們剛才拍鼓的規(guī)律?

      (1)聲——小聲——聲——小聲——

      (2)聲——小聲——小聲——聲——小聲——小聲——

      3、播放本課課件:“給顏色排隊”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同時出示圖卡和黃色圖卡。

      教師:娃娃和黃色娃娃要去參加顏色王國的晚會,它們排著隊要出發(fā)啦!(教師邊說邊把圖卡按紅黃紅黃的`順序排列.)

      (2)引導幼兒說一說和黃色排隊的規(guī)律,的后面應該是什么顏色?

      (3)教師:藍色也要和、黃色一起去,它們要重新排隊了

      教師:按紅-黃-藍-紅-黃-藍的順序排隊。請幼兒找出規(guī)律排序并說說藍色后面應該怎么排?

      4、老師小結:這種按照一定規(guī)律把物體排隊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剛才我們都是根據物體小顏色不同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我們還可以根據物體的長短、粗細、高矮等不同進行排序呢?

      5、再次播放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排序的規(guī)律是什么?

      (2)觀看課件圖片,引導幼兒完成課件練習。

      6、幼兒操作活動“串項鏈”

      發(fā)給幼兒若干小花朵和長圓形,按一定規(guī)律串項鏈

      7、結束部分

      小朋友,我們串好項鏈一起去參加顏色王國的晚會,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11

      活動名稱:《6的組成》

      年齡段和領域:大班數學領域

      執(zhí)教人及單位:薛春曉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濱海新村幼兒園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索6的組成的5種方式,理解互補、互換關系。

      2.能運用6的多種分合方法進行游戲。

      3.用數學經驗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難點:感知數字6的多種分合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背景音樂,跳跳糖盒16套、記錄紙16張、筆等若干,數字密碼卡片,禮物盒子,創(chuàng)設超市場景。

      2.經驗準備:在家中與父母玩5以內的“撒瓶蓋”、“滾珠珠”等游戲并學習記錄,了解一個數(除1以外)可以被分成兩個小數。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朋友”,復習5以內的組成,激發(fā)幼兒興趣喚醒已有經驗。

      游戲“找朋友”,復習5以內的組成。

      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拍手行走,當喊數字5時,與臨近的同伴抱成一團。

      二、游戲“神奇跳跳糖”,探索6的5種分法,理解互補、互換的關系。

      1.介紹游戲“跳跳糖”的玩法及記錄結果的方法。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6的5種分法并進行記錄。

      提問:當神奇的跳跳糖跳舞時,會跳出什么顏色呢?每種顏色有幾顆?

      (1)幼兒人手一盒“跳跳糖”,自主探索其他組合方式;(2)幼兒展示交流6的5種分合方法,師幼共同梳理總結。

      小結:我們發(fā)現了6有5種組合方式,并且這兩個部分數合起來的總數都是“6”。

      3.通過觀察和分析,進一步理解組成式互補和互換的關系。

      (1)引導幼兒觀察分析6的組成式中兩個部分數之間互補關系。提問:組成式中左邊的數有什么規(guī)律?右邊的數呢?

      小結:一個數分成兩個數,一邊的數越來越大,另一邊就越來越小,每次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都是原來的數,這是互補。

      (2)引導幼兒觀察分析6的組成式中的互換關系。

      提問:第一組和第四組的組成式有什么規(guī)律?

      小結:一個數分成兩個數,互換了位置,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數,這是互換。

      三、游戲“挑選禮物”,探索6可以分成兩部分和多部分。

      1.請小朋友用6元代金券購買兩種禮物,要求買到的商品的價格合起來正好是6元,復習鞏固6的5種分和方法。

      2.組織幼兒嘗試用6元代金券購買3種以上的禮物,探索6可以分成多個部分。

      小結: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分成2部分,還可以分成多部分。

      四、游戲“密碼配對”,進一步鞏固6的組成。

      介紹游戲玩法,引導幼兒合作領取禮物。

      規(guī)則:我要找我的好朋友,合起來的密碼是6,那我要找的另一個數字幾,合起來才是密碼6呢?

      小結:今天小朋友玩了好玩的數字游戲,知道了6的5種組合方式,

      還發(fā)現了互補和互換的規(guī)律。希望你們在生活中也去玩一玩分分合合的`游戲,動腦筋解決更多問題。

      活動延伸:

      1.家園合作:與爸爸媽媽一起購物,鼓勵幼兒參與計算和付款過程。

      2.活動區(qū)域:將禮物盒子、數字卡片投放至益智區(qū)繼續(xù)游戲,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

      課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一教師用書》大班下。根據原教材的指引、幼兒的年齡特點等因素,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顒訉ⅰ靶∝i佩奇去購物”的情景貫穿始終,通過游戲“神奇跳跳糖”,初步知道6有5種分法,分享交流學習互補、互換規(guī)律;通過“挑選禮物”,感知6可以分成2部分或多部分;游戲“密碼配對”,進一步鞏固6的組成。通過這樣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逐漸掌握6的組成。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亮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情景適宜,幼兒感興趣、參與度高。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宋覀円獱I造幼兒感興趣的學習環(huán)境,而適宜的情景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本節(jié)活動采用了“小豬佩奇去購物”的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整節(jié)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不管是操作還是分享,都體現出幼兒高漲的積極性,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

      2.“神奇跳跳糖”—一巧妙解決互換、互補規(guī)律。本節(jié)活動中需要學習兩個規(guī)律一一互補規(guī)律、互換規(guī)律。我設計了“神奇跳跳糖”并記錄,都有通過游戲很難發(fā)現互補、互換規(guī)律。通過分享環(huán)節(jié),呈現在幼兒面前,按照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記錄時,互補、互換規(guī)律的排列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幼兒輕而易舉的就能發(fā)現這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解決互補、互換規(guī)律。

      3.遵循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顒釉O計由簡到難,通過復習、探索、總結、復習等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符合幼兒學習的年齡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在操作中較好地掌握了6的組成,并且引導幼兒嘗試探索6的多部分組成,擴散了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對幼兒的回答有時不能很好的進行回應,回應的技巧還有待繼續(xù)提高。在日后執(zhí)教中,我將繼續(xù)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智慧。

    大班數學教案12

      目標:

      1、學習按群數數(以10為單位)、計數,了解多種數數的'方法。

      2、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商議解決問題。

      準備:

      操作材料

      過程:

      1、欣賞與引疑: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一)

      ——寶寶看店時發(fā)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辦法會使生意越做越好?”

      2、討論與嘗試:

      小組討論如果你是寶寶,會有什么好辦法?

      借助操作材料,嘗試按群數數。

      交流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案,比較哪一種方案,最快最清楚。

      3、實踐與思考: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二)

      說說議議:爸爸介紹給寶寶一個什么好辦法?

      想想試試:兩個幼兒同時數,一個一根一根數一個一堆一堆數(10個一堆)。比比哪個人數得快。

      操作實踐,體驗按群數數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貨方法,相互啟發(fā)。

      4、遷移與創(chuàng)造: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三):

      ——“除了10個10個地數,還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數學教案13

      大班數學活動-聽故事做加法

      活動目標

      .通過自編模仿應用題,理解“加”的含義。

     。陬^列出 5 以內的加法算式。

     。J識加號(+)和等號(=),并了解其含義。

      活動準備

     。舶病⒌艿、堂姐、兩個堂妹的小紙偶(見材料制作)。

      .多套圖片,供幼兒看圖自編模仿應用題。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 小組

      1. 請幼兒集體復習 5 的'分解與組合。

      2. 利用安安、弟弟、堂姐、兩個堂妹的小紙偶,請幼兒自編模仿應用題。如教師先出示安安,再出示堂姐堂妹,請幼兒自編“開始有 1個人,后來來了 2 個人,一共有 3 個人!币来晤愅,教師可出示多種手偶組合,請幼兒自編模仿應用題。在編出每一個模仿應用題后,請其他幼兒根據題口頭列出算式。如 1 加 2 等于 3 。

      3. 教師出示“+”,“=”,引導幼兒了解其名稱及含義。

      4.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繼續(xù)自編模仿應用題,請其他幼兒口頭列出算式,教師在白板上寫出算式。

      5. 將圖片發(fā)給幼兒,請幼兒兩人一組,自編模仿應用題并口頭列出算式,可嘗試寫出書面算式。

      評價

      理解“+”和“=”的用法。

      能自編模仿應用題。

      能根據應用題口頭列出算式。

      備注

      活動建議:

      本次活動教師可先不讓幼兒自行書面列出算式,而只是口頭列出算式,由教師列出書面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物測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

      2、對影子的變化產生興趣,初步發(fā)現影子與光的關系。

      活動準備:

      鉛筆、小棒、記錄紙、粉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價值點:畫影子,引起興趣)

      1、引導語:請小朋友在場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與同伴結對,用不同色彩的粉筆把對方的影子畫下來,并寫上自己的學號。

      2、提問:我們來觀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們的一樣嗎?

      小結:每個人做出的動作不一樣,影子也不一樣。

      二、測量影子。(價值點:運用自然物測量影子)

      過渡語: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長,有什么辦法量一量呢?

      1、選擇用鉛筆、小棒等工具測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長短。

      2、將自己使用的工具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對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出的計數結果進行比較,體會工具長短不同,計數結果也不同。

      三、把握方法。(價值點:學習首尾相接測量方法,比較影子的長短。)

      1、對用同一測量工具測量的計數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同伴的影子長短的不同。

      2、請在活動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測量影子的幼兒重現測量過程,討論: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點,然后移動小棒從這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四、比一比誰的影子長。(價值點:體驗首尾相接測量方法。)

      1、選擇同一中測量工具測量影子的長短。將自己的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2、選擇同一影子的較多記錄,比較記錄是否相同,用再次測量作證實。

      從記錄中選出影子的'前3名幼兒。

      五、再次發(fā)現問題。(價值點:初步發(fā)現影子與光的關系。)

      他們3個是我們班級里個子最高的人嗎?可是他們的影子為什么很長呢?

      他們3個是我們班級里個子最矮的人嗎?可是他們的影子為什么最短呢?

      影子的長短和身高不對應是什么原因呢,請你們回家問問爸爸媽媽,并記錄在紙上,明天帶給老師,我們再一起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鍛煉單雙腳交替跳這一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

      2.復習區(qū)分10以內單、雙數。

      3.激發(fā)小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寫有9個阿拉伯數字的`正方形紙板,如圖:

      編寫好的數字表。

      2.廢舊掛歷紙若干張。彩筆、剪刀若干、大塑料袋若干。

      活動流程:觀察數字地毯——分組制作并練習創(chuàng)編口令

      活動內容:

      一.教師出示數字地毯

      1.教師出示數字地毯,請幼兒觀察數字地毯的特征。

      2.利用數字地毯做游戲,啟發(fā)幼兒說出游戲的玩法。

      二.分組活動:幼兒自制數字地毯,并進行練習

      1.教師鼓勵幼兒分組用所提供的材料自制地毯。提醒幼兒格子畫直,數字寫大,清晰些。

      2.制作好后,教師帶領幼兒輪流進行單、雙腳交替跳的練習。

      三.教師啟發(fā)幼兒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創(chuàng)編“口令”,并進行嘗試。

      2.把自己組創(chuàng)編的口令推薦給其他組。

      活動延伸:

      在健康區(qū)、藝術區(qū)投放幼兒制作的數字地毯,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利用地毯創(chuàng)造出更好玩的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4-08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數學教案07-19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9-27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04-04

    大班《分糖果》數學教案11-13

    大班《數積木》數學教案06-25

    大班數學教案范文07-24

    《超市》大班數學教案12-11

    大班數學教案【熱】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