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克與千克》公開課教案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fā)同學興趣,培養(yǎng)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人教新課標版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guī)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yōu)點。
教學內容:千克、克的認識。
教學要求:
1、 使同學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使同學了解日常生活中稱量物品經常用到的秤稱。能正確估計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同學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000克=1千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臺秤、2分硬幣、花生
課時布置: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口算訓練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題,請你看卡片進行解答。
(指名同學答題)
2、我把做過的乘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左邊,把除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右邊。
3、做完了口算題目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
4、通過剛才是實驗標明,只有天平左右兩邊放一樣重的物體托盤才會堅持平衡。
二、認識重量單位——克
1、師:請你用手掂一掂,一包鹽和一個硬幣,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請你再用手掂一掂,一個硬幣和一團棉花,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問:通過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鹽比硬幣重得多,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幣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斷了,因為它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很大,對于很輕的物體,我們就用克來衡量。
板書:克的認識
2、實驗:拿出一個5克的砝碼放在天平的左邊,不時往另一邊加2分的硬幣直到兩端平衡。
問: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稱1克米、2克花生、5克綠豆,說說你是怎么稱的。
三、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克,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詞是用來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書:克和千克的認識
師:我們經常見到的臺稱就是以千克為單位的。
。ㄖv解臺秤的使用方法)
師:請你往臺秤上放一些有標識重量的零食,稱出1千克來,然后統(tǒng)計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同學匯報,板書:1千克=1000克
2、隨便稱1千克物品,然后去觀賞別的小組。
(以上視同學的表示發(fā)給一個信封,同學不能當場打開)
3、同學根據信封中的內容購物,采取成信購物的方式,并說說自身是怎么購物的。
【數學《克與千克》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克千克教學設計12-24
小學三年級數學的千克和克教案模板10-20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05-04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18
21千克的愛作文2000字10-23
“認識千克”教學設計(通用11篇)03-23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02-06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03-31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