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社戲》第一課時教學教案
篇一:社戲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固鎮(zhèn)三中集體備課專用稿紙
篇二:社戲 第一課時-教學教案
教學目的:一、學習運用情節(jié)結(jié)構分析小說,并理解文中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
二、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三、學習虛詞的用法,識別偏正短語。
四、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一、教學重點應放在敘事的詳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點只要稍作了解。
二、本文開頭和結(jié)尾是學習的難點,二者對表達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導學生分析。
三、教法:用講讀、研討法突出重點。
四、教學時數(shù):三教時
第一教時:一、導入: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nèi)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他寫的文章《社戲》。(解題)社戲:“社”原指土地廟。從前,在紹興“社”是一種區(qū)域名稱,“社戲”就是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規(guī)戲”。《社戲》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的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兒)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
二.預習課文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見預習提示)
2.根據(jù)課后練習一所提示的內(nèi)容,快讀課文。再按課文敘述的先后重新編排順序。
3.討論課文段落層次。
(1)課題為《社戲》,由此可見小說的中心情節(jié)是“看社戲”。提問:圍繞這一中心事件寫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戲以外,前前后后還寫了哪些活動?開頭寫: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結(jié)尾寫:六一公公送豆小結(jié):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時間、地點的轉(zhuǎn)移,因此小說可以分成三部分。
篇三:《社戲》第一課時教案
16 社戲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社戲的相關知識,掌握生字詞;
2、復習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
3、理清文章的脈絡,培養(yǎng)理清復雜結(jié)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的脈絡,培養(yǎng)理清復雜結(jié)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童年引讀。
童年,像一條七色的彩虹,時常引導我們走向夢的故鄉(xiāng);童年,像一首動聽的歌曲,伴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徜徉;童年,像一瓶醇香的美酒,將我們純真的往事珍藏,并且愈釀愈香。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后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魯迅的小說《社戲》,那又是怎樣的一件事,一種感受呢?
二、解題,了解社戲的相關內(nèi)容。
古代 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 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在紹興地區(qū),后來發(fā)展為以演戲的形式祭祀,這時候演的戲就稱為 “社戲”。
三、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 ,雜文集《墳》等。作品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四、檢查字音字義的預習。
歸省 行輩 絮叨 怠慢 攛掇 鳧水 潺潺 歌吹 蘊藻 家眷 漂渺 桕樹 撮 棹 憚
五、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掃讀課文,思考課文層次劃分:
本文的中心情節(jié)是什么?圍繞這一中心情節(jié)寫了哪些事情?
。ǹ瓷鐟;戲前波折,夏夜行船 ,船頭看戲,月夜歸航)
2、除了看社戲外,文中還寫了其它活動或事件嗎?
。ㄩ_頭:隨母親小住平橋村、釣魚、放牛等有趣的鄉(xiāng)間生活。
結(jié)尾:和六一公公的對話、六一公公送豆)
3、那么,文章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呢?
本文的線索是到趙莊看戲,圍繞線索將全文分為三大部分。
。1)看戲前(1—3段)
。2)看戲中(4—30段)
。3)看戲后(3l一49段)
六、講解課文第一部分:看戲前
聽課文第1、2、3自然段錄音,思考下面的問題:
1、小說交待的時間是在什么季節(jié)?地點是在哪里?
。ㄏ募、平橋村)
2、平橋村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ㄆ綐虼迨且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
3、這部分有一個詞既寫出了平橋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寫出了“我”對平橋村的情感,請同學們把這個詞找出來。
。吠粒
4、“我”為什么稱平橋村為樂土呢?
A、得到優(yōu)待;B、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C、許多小朋友伴我游戲;C、許多小朋友伴我游戲;E、一同去放牛;
5、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與下面寫看社戲有什么關系?可否去掉呢?
這一部分寫“”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以突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同時,還簡寫了釣蝦、放牛的“趣事”,為下文寫“看戲”
中的趣事作鋪墊。如果去掉,后文的情節(jié)會顯得過于突兀而單調(diào)。
七、小結(jié)
【語文課文《社戲》第一課時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社戲語文教案08-16
《社戲》教學設計03-04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01
《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8-11
趕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4-20
《匆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2-27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2-21
《Revision》第一課時英語教案04-07
《鳥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4-23
《水鄉(xiāng)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