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十二章教案 推薦度:
- 論語摘抄好詞好句 推薦度:
- 《論語》讀書筆記 推薦度:
- 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小學語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語文教學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孔子及《論語》。
2、理解前五則課文內(nèi)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3、重點字詞釋義,弄清楚通假字。
【學習重點】:
理解前五則課文內(nèi)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學習難點】:
重點字詞釋義,弄清楚通假字。
【課前自學、課中交流】
一、 自學檢測。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 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____ 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政治上主張____教育上主張____ 。
2、《論語》是___ 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是記錄_____ 及其門徒的
____ ,與_____ ,_____ ,_____ 合稱“四書”.
3、給生字注音。
論( )語 不亦說( ) 乎 慍( ) 三省( )
傳( )不習乎 曾( )子 罔( ) 殆( )
誨( )女( )知之乎 弘( )毅( ) 凋( )
二、 參照注釋,理解前五則課文內(nèi)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1、 第一則:重點詞語翻譯:
子:___ _ 時習:____ 說:____
慍 :____ 君子:____
【固定句式】“不亦……乎?”譯作“不也是… …嗎?”
翻譯()
內(nèi)容理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 ),第二句講的是( )
第三句講的是學習的( )。(提示: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修身做人)
2、 第二則:重點詞語翻譯:
吾:______ 日:______三:__ ____省:__ __為:____ __
謀:______忠:____ __交:___ ___信:____ __傳:___ ___習:______
翻譯本則()
3、 第三則:重點詞語翻譯:
故:___ ___知:____ __可:___ ___以:___ ___為:___ ___
總結(jié)出這章當中的一個成語( )
翻譯本則( )
思考:這則論語在學習方面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4、 第四則:重點詞語翻譯:
罔:______ 殆:______
翻譯本則( )
思考:這則內(nèi)容帶給我們什么思考?對于我們學習有何現(xiàn)實指導意義?
5、第五則:重點詞語翻譯:
誨:______女:_____ _知之:___ __為:______是:__ ____
【固定句式】“……也……”譯作“……是……”
翻譯()
——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課堂小結(jié)】:
前五則哪幾則是關(guān)于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的( )
哪幾則是關(guān)于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 )
【課后作業(yè)】
1、 背誦這五則論語。
2、 繼續(xù)掌握這五則中未掌握的字詞及句子。
【課后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的收獲和困惑是:
【當堂訓練】
一、 孔子和論語。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 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____ 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2、《論語》是___ 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是記錄_____ 及其門徒的
____ ,與_____ ,_____ ,_____ 合稱“四書”.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不亦說乎?( ) 2、人不知而不慍(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
6、誨女知之乎?( )
7、是知也。( )
三、翻譯下列句子。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語文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1-30
語文教學教案(15篇)08-05
語文園地一教學教案15篇07-02
語文教學教案(通用18篇)02-21
語文《最后一課》教案教學設計01-30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論語中經(jīng)典論據(jù)10-05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03-02
語文《公輸》教案08-20
語文《檢閱》教案11-27
語文閱讀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