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shù)課程篆刻藝術(shù)的教案指導
小學美術(shù)課程中有篆刻藝術(shù)的教案篇一:高中美術(shù)教案篆刻
課 題: 篆刻
課 時:一課時
課 型:綜合課
授課對象:高一學生
教學目標:
1、通過書法和篆刻教案的鑒賞,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和篆刻的興趣,了解我國書法、篆刻的起源和類別,使他們受到書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篆刻的講解和示范,使學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與步驟。教學重點:篆刻時如何把運刀的方向、角度與力度。
教學難點:篆刻的治印步驟及方法。
教學方法:展示圖片和傳授做方法在做示范及輔助學生完成篆刻 教具準備: 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紙、硯、墨、印泥、砂紙(粗細兩種)圓鏡、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學生仔細看。
學具準備:刻刀、毛筆、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紙、小圓鏡、小牙刷、毛刷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2.分鐘)
檢查學具、引導學生認真聽課。
二:引入新課:(3分鐘)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發(fā)布了,是一個中國
印。那誰能說說他的具體名字,描繪一下它的樣子?
??
很好,名字叫“舞動的北京”, 是 一個“京”字,像一個正在運 動著的人。(展示會徽圖片)
大家想不想要一個自己的中國印 啊?好,那么我們今天所講的就 是你們選定的項目——篆刻。
三:講授新課:(25分鐘)
在進行一個項目之前我們 是不是要先來了解一下這個項目 的背景資料?那么這項工作大家各做一半,接下來我先把我查到的篆刻背景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 收集相關信息
1、篆刻的概念
廣義: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狹義:專指后人所謂的治印之學。
2、篆刻的別稱
“治印”、“鐵筆”、“刻印”、“印圖章”
3、印章的發(fā)展
商周時,無論官方民間都叫印章“鉥”。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天子用的印就叫“璽”,士大夫及平民就以“印”代替。
漢朝,天子之印仍稱為“璽”,太守將軍等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稱印為“章”,平民所使用的稱為“印”、“印信”、“信印”,“印章”的名稱由此而來。
唐朝,武則天認為“璽”與“死”的音很相近,就改“璽”為“寶”,此時民間產(chǎn)生變化,有紅泥來蓋印,故稱印為“朱記”,簡稱“記”。
宋代,印章使用廣泛,常蓋在圖書或圖畫上,所以印章稱為“圖章”。 元朝,蒙古人入主建立王朝,印章又出現(xiàn)了另一個面目,常在漢字旁邊加上蒙古文;民間則流行畫押——簽字,即把“押”鑄成印,上面是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個花押,稱為“元押”。
明代,官方頒布的官印稱為“關防”或“條記”。
清朝,,篆刻風氣大盛,治印成為文人的一種嗜好,有人把印叫做“戳子”、“戳記”、“手戳”。
民國以后,民國六十四年公布的《印信條例》,印信分為:“國璽”、“印”、“關防”、“職章”、“圖記”等五種。
值得一提的是,篆刻的發(fā)展由原先的“昭信”、“表明身份”、“佩帶裝飾”等實用型態(tài)或書法的附屬,一躍而與書畫鼎足三立,成為獨占一方的“篆刻藝術(shù)”。
。ǘ.篆刻的用途及分類?逃≌路Q為治印,治印多為篆字,故稱為篆刻。篆刻要求書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與巧妙的結(jié)合。古代在印面上刻著官階或姓名來佩帶,作為取得對方信任的標志,流傳至今,仍保持了它從屬性的用途,如取款,寫證明必加蓋公、私章等。
印章作為一種輔助藝術(shù)運用在繪畫、書法等藝術(shù)上,或用來說明主題內(nèi)容、作者姓名、創(chuàng)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來增加畫面構(gòu)圖完整,成為世態(tài)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書法、繪畫相提并論,稱它們?yōu)椤敖鹗瘯嫛薄R环玫膰嬜髌,要求詩、書、畫、印四絕。
印章從印文制作看,有白文。搓幬挠。┖椭煳挠。栁挠。⑿ば斡〉。(舉例說明)
從字意上來看,有姓名印、別號印、年齡印等。(參照課本或舉例各不同圖說明)
從印章蓋在書畫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為名章(姓名、別號、地名、年齡印均蓋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閑章(如詩句、成語、吉語、肖形圖案等,均蓋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邊款,陰刻在印章的一邊,好像畫上題詩文款志一樣,可以記錄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ㄈ 設計印稿
(1) 章法篆刻:設計印稿在篆刻當中占相當重要的地位。設計印稿時首先應從章法上重點考慮,如印文的內(nèi)容包含幾個字,字與字之間筆畫的多少,疏密關系的對比,根據(jù)印面的形狀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樣分間都需要精心設計。
在設計當中,既要照顧全局的和諧、平衡、又要考慮局部在分朱布白時字與字之間相互呼應、聯(lián)絡的關系,要學會在自然錯落、似不平衡的空間對比當中去尋找空間美感。在篆法上,一印當中所采用的字體必須是同一時期、同一體勢的文字。
。2)排列方法
a、字姓,雙字名,印文中不 帶“印”字。假設“何柳伊”排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
b、字姓(復姓)雙名者,假設〈歐陽秋香〉排為右列作“歐陽”,左列作為“秋香”即可。
c、雙姓,單名者。假設〈司馬光〉排為右列作“司馬”左列作為“光”即可。 d、單姓、單名,印文中帶“之印”者,假設〈王月之印〉排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
e、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規(guī)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為使雙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轉(zhuǎn)回接以求圓滿。假設(何柳伊。┡艦橛伊凶鳌昂、印”左列為“柳、印”。對于初學者平來說,應從規(guī)矩入手,支委切莫濫用“回文”。
(四)課堂練習
、賹懹「澹 選用毛邊紙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紙,蓋在用砂紙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輪廓,在輪廓內(nèi),用小楷筆蘸上濃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寫印稿.根據(jù)已設計好的印稿,反復多寫幾次,最后選一張配篆、章法滿意的。
、谟「迳鲜ǘ筛澹捍「迥E干后,再對準所刻的印面將稿紙反復在上面,固定好四邊,把稿紙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紙,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層毛邊紙或宣紙蓋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勻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復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發(fā)現(xiàn)個別的筆畫未印清晰,可用墨筆再勾描清晰,便可運刀鍥刻了。
、 運用刀法:沖刀法——包括橫沖、豎沖、逆沖三種姿式。初學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橫沖刀法,刻豎畫時可將印章轉(zhuǎn)過來一律橫刻,執(zhí)刀如執(zhí)筆,刀桿應向右傾斜,并用無名指抵住印面右側(cè)邊線用力,控制沖刀速度,避免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運用時,無論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線條,運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內(nèi))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鍥刻。在刻弧形的線條時要石隨刀轉(zhuǎn),轉(zhuǎn)石不轉(zhuǎn)刀,采用“雙刀”刻字,應先刻完筆畫的一邊后,將石章調(diào)轉(zhuǎn)達180度,再鍥刻未完成的另一邊。要求印面的凹處呈倒梯形,這樣處理,蓋印文的線條顯得變化,渾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氣息。
、苄薷模河≌驴毯煤蟛粦庇谏w印,須從整體章法上審查,將小鏡照印面,細察印面效果,可補刀修飾。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蓋在白紙上。
。┭不剌o導,課堂總結(jié)
及時糾正學生中的不良做法,當場演示,以便學生更清楚地看到。發(fā)現(xiàn)好 的作品及時進行表揚,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的辦法。
四:課堂總結(jié):(5分鐘)
五:作業(yè)布置(5分鐘)
1. 同學們回家構(gòu)思設計一題自己的印稿,注意章法、篆法的和諧處理。
2. 還沒有完成的同學,課后抽時間繼續(xù)完成手里的半成品
課題 (板書設計)
【小學美術(shù)課程篆刻藝術(shù)的教案指導】相關文章:
美術(shù)課教案指導(精選7篇)06-28
幼兒園藝術(shù)美術(shù)教案03-08
藝術(shù)領域美術(shù)活動教案(通用15篇)03-04
小學美術(shù)教案01-19
小學美術(shù)教案08-26
(精選)小學美術(shù)教案07-04
幼兒園藝術(shù)美術(shù)教案(精選29篇)12-22
早教創(chuàng)意美術(shù)課程教案(通用13篇)05-31
小學美術(shù)教案【薦】01-21
湘教版小學美術(shù)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