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周末主題活動《豐收果實不能丟》的教案
設(shè)計背景:幼兒園的周末活動,是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活動項目之一,是每個幼兒喜歡的場所,每周末全園的老師和幼兒歡聚一堂,以班級為單位展示平時學習內(nèi)容,游戲、歌曲、舞蹈、故事、詩歌都行,有時老師和家長也同時參加表演,但不要求刻意花精力為表演而表演,時間不能太長或太短,本班幼兒年齡4歲左右,人數(shù)較多,參與內(nèi)容少感覺單調(diào),內(nèi)容多繁瑣占時間,根據(jù)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平時學習活動內(nèi)容,以及表演要關(guān)注每位幼兒參加的要求,我為本班設(shè)計主題活動:豐收果實不能丟。
活動內(nèi)容:
1 詩歌《 春來了 》
2 律動和節(jié)奏樂《加油干》
3 古詩 《 憫農(nóng)》
4 歌表演《拾豆豆》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2 感受勞動的情景和農(nóng)作物生長過程。
3 模仿種地的動作,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道具有 兜兜、草帽、鋤頭、籃子、鐮刀、扁擔、小顆粒圓球(代替豆豆)、音樂《加油干》《拾豆豆》
2 平時學習過的詩歌《春來了》、《憫農(nóng)》、律動《加油干》
3 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1《春來了》 一幼兒單獨上臺持話筒朗誦詩歌:一粒小種子,睡在泥土里,春風吹吹它,春雨吻吻它,太陽公公叫醒它,春來了,春來了,種子種子快發(fā)芽,種子睜開眼,伸出綠芽芽。后臺一排幼兒隨詩歌內(nèi)容做動作,扮演種子發(fā)芽了。
2 《加油干》 后排的`扮演種子的幼兒拿起身前的打擊樂,隨音樂節(jié)奏按老師的要求敲擊。前臺幼兒四人一組隨樂段出場,做相應的動作后下場,第一樂段 用鋤頭挖地,第二樂段 提籃子播種,第三樂段 拿鐮刀 割麥,第四樂段 扛扁擔挑筐,每一個樂段的前奏有一個場內(nèi)相應背景音,(挖地咯,播種咯,割麥子咯,豐收咯)以提示幼兒出場和進場。
3 單個幼兒背誦《憫農(nóng)》,并解說這是幼兒園老師教我們的古詩,她要我們懂得愛惜糧食。其他幼兒這時紛紛上臺站好隊形,為下一歌表演做準備。
4 全體幼兒表演《拾豆豆》,按樂段有整體的,有一對一手拉手的,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變換動作,最后一個樂段由老師把“豆豆”拋在場地上,要求每個幼兒最少拾到兩個豆豆或以上,最后幼兒手持豆豆或揣在兜兜里亮相,深化主題豐收果實不能丟,顆粒要歸倉。
5 隨結(jié)尾樂曲聲中,幼兒手舉豆豆一個接一個一字隊形退場。
活動反思:
1 每個內(nèi)容圍繞主題豐收果實不能丟而展開,詩歌、律動、節(jié)奏樂,歌表演串聯(lián)一起,一氣合成,活動形式不重復,內(nèi)容不跑題,中心思想明確,時間不太長,幼兒也感興趣,效果較好。
2 關(guān)注全體幼兒,留心觀察幼兒個性特點,發(fā)揮其長處,分角色進行表演,每個人都有展示的平臺。
3 老師要留心收集平時活動的點滴素材,用心編織,薄積厚發(fā),我們的活動會更加豐富多采。
【中班周末主題活動《豐收果實不能丟》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12-25
中班健康主題教案02-15
中班主題活動動動我們身體教案01-05
端午中班主題教案12-03
中班主題顏色教案09-29
幼兒中班主題教案09-17
中班主題教案《花》04-19
中班主題活動方案03-23
中班主題教案:我升中班了09-30
丟沙包大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