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通過語言、行動、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整合小說要素,品味、感悟社會、人生。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掌握的小說閱讀常識分析作品;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和評價社會現(xiàn)象。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文學鑒賞的能力。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方法。
【教學方法】
1、速讀法。2、討論法。3、賞析法。
【教學時數(shù)】共一課時
【預習準備】
1、學生課前細讀課文,并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教師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并作為探究任務分派給各小組。
【教學步驟】
一、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說大王。左拉評價他的作品道:“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處小但完整的戲劇,打開了一扇令人頓覺醒悟的生活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遠是發(fā)人深思的!蹦敲,讓我們在品味經(jīng)典的同時,聽聽同學們對《我的叔叔于勒》產(chǎn)生了哪些思考吧。
二、速讀復述,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情節(jié)。
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
原因→結(jié)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開端→發(fā)展→高潮(情節(jié)發(fā)展)
懸念→結(jié)局(技巧)
學生自由選擇角度進行復述。
三、合作探究,賞讀質(zhì)疑,品析小說:
1、出示匯總的問題,由各小組抽簽后結(jié)合課文具體內(nèi)容討論。
2、各小組展示探究的成果,同學間進行必要的補充,教師隨機追問點撥。
主要問題有:
關(guān)于情節(jié)——
小說中哪些情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你怎么看待這些情節(jié)?
例如:拮據(jù)的生活、兩封信、二姐的婚事、選擇哲爾賽島作為旅行目的地、吃牡蠣、換船、一家人離島時不說話、稱呼的變化等。
結(jié)合情節(jié)內(nèi)容及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具體分析。
關(guān)于人物——
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完全一樣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船頭巧遇”一部分,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同中有異:菲利普夫婦都具有虛榮、冷酷、勢力和自私、貪婪、庸俗的性格特點,而菲利普太太在遇到于勒時,更顯刻薄、潑辣、精明和沉著。
于勒和若瑟夫兩個人物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為小說題目?
如果說菲利普夫是揭示主題的關(guān)鍵人物,那么,若瑟夫是事件的見證人,于勒是貫穿始終的線索人物。
以“我的叔叔于勒”為小說題目,表現(xiàn)我和于勒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這種血緣使“我”在于勒淪為窮水手后,仍給予他同情。這個題目點明了小說的線索人物,全文始終圍繞于勒的命運展開情節(jié)、塑造人物。
關(guān)于環(huán)境——
小說中兩次描寫景物,為什么兩次不同?
第一處景物描寫通過“平靜”、“綠色大理石桌面”營造了平和、美好的氣氛,襯托了歡快的心情。
第二處景物描寫用“紫色的陰影”、“鉆”表現(xiàn)了一種陰郁沉重的氛圍,烘托了失望、沮喪的心情。
關(guān)于主題——
菲利普夫婦應該“躲”于勒嗎?
不應該“躲避”于勒:
。1)情節(jié)的開端,于勒在菲利普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全家惟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里的福音書”,一家人望眼欲穿,盼于勒盼到“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而這些都只是因為于勒的兩封來信。第一封來信說他“賺了錢”,并表示愿意賠償菲利普過去的損失;第二封來信,不僅表示愿意賠償損失,而且愿意有福同享,發(fā)了財就會回哈佛爾,與哥嫂一起快活地過日子。于是菲利普他們“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打算置一所別墅,而且就買別墅問題已經(jīng)同人進行了商談!币驗榻疱X的魔力,于勒一下子從過去那個“壞蛋、流氓””變?yōu)椤罢钡娜恕⒂辛夹牡娜恕,變成“福星”,二姐也因此促成了婚姻?墒呛髞懋敺评辗驄D在海輪上真的見到窮愁潦倒的于勒時,卻如臨大敵,視若毒蛇猛獸,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遠,害怕于勒重新回來吃他們。于勒此時又成了“賊、流氓”。家里人對于勒的評價、他們的一言一行,喜怒哀樂、恩怨愛憎,完全圍繞著“金錢”轉(zhuǎn)動,兄弟手足之情、二姐的愛情都打上了“金錢”的烙印。真正是“富居海外盼相聚,窮在身邊不認親”。
。2)于勒在文中是個敗家子,被罵作騙子、流氓、無賴,但文題“我的叔叔于勒”,讓我們感到的是親切、親近,是一個與“我”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人的稱謂!拔摇睂τ诶粘錆M同情之心還表現(xiàn)在“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薄拔摇睘楹稳绱私嚯x仔細地觀察呢?因為“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边@同義反復的三個判斷句,深切地表達了“我”對于勒叔叔處境的同情,對父母認錢不認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蠣錢時,自作主張地給了于勒十個銅子的小費。這個形象提醒我們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提醒我們把對人的自然、樸素、真誠的'愛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現(xiàn)實的金錢關(guān)系所異化。因為,只有這樣的心靈,才是人類最健全、最美好的心靈。
應該“躲避”于勒:
(1)作為一個浪蕩子,于勒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年輕時浪蕩,中年時得意,老年時淪落。從前于勒游手好閑,糟蹋錢,不但花光了自己所得的遺產(chǎn),又大大占用了菲利普的那一部分遺產(chǎn)。結(jié)果連自己的哥哥也無法容留他,只好把他送到美洲去。一方面是讓他到海外淘金,另一方面更有“送瘟神”的意思。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于勒居然“闊綽過一個時期”,開了一個大店鋪,做了一樁很大的買賣。這應該是可信的。當時的美洲充滿著機會,是冒險家的天堂。但以于勒的懶散成性揮金如土,不可能經(jīng)營管理好一個大店鋪的。在競爭中失敗、破產(chǎn)是必然結(jié)局。最終到處流浪,有家不得歸,被收容在海輪上,靠賣牡蠣為生,過著豬狗般的生活。試想,如果于勒和菲利普一家相聚,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
。2)誰不希望衣食無憂、親人團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當然也是如此。可是他有個敗家子弟弟于勒。菲利普對弟弟還是寬容有情的,以致于勒不僅揮霍盡自己應得的那份財產(chǎn),還大大占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一部分遺產(chǎn)。菲利普只好打發(fā)他到美洲去。菲利普一家受盡拖累的情況顯而易見:“家里樣樣都要節(jié)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花幾分錢買點零碎,也要討價還價,爭論半天;大姐、二姐的婚事遲遲沒有著落。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會磨滅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發(fā)財?shù)膩硇,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發(fā)財?shù)南ⅲ闪怂麄償[脫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后來在輪船上遇上海外歸來的窮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婦不愿也不敢相認,實在是出于生活所迫,萬般無奈。為了避免生活更加窮困,為了避免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不因此夭折。所謂“貧賤家庭百事哀”嘛。菲利普夫婦怎么會歡迎于勒歸來呢?
小結(jié):小說傳達了以下觀點,
、倥薪疱X至上的人際關(guān)系;
、诤粲醣3肿约旱某嘧又;
③警示浪蕩子的身世浮沉;
、芡樾∪宋锷畹男了。
四、總結(jié)全課:
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而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菲利普夫婦,尤其是船上遇于勒以后的文段,很有鏡頭感
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發(fā)展——清晰的線索、插敘的安排,使文章產(chǎn)生懸念,增強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一定程度上深化中心。
烘云托月的景物描寫——兩處寫海面既與故事情節(jié)合拍,又巧妙地襯托了人物的心情。
含蓄雋永的深刻主題——讀者通過聯(lián)想相像,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可以在作者留下的豐富空間進行再理解、再創(chuàng)造。。
五、綜合性實踐活動:想像再造,創(chuàng)新嘗試。
假如賣牡蠣的于勒叔叔認出了正準備逃避的菲利普一家,走上前去,驚喜地叫道:“喂!菲利普!我可見到你們了!”此時,菲利普夫婦、“我”、二姐及二姐夫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會說些什么。請任選一個人物,描寫出他當時的神情、動作、語言。
各小組精心創(chuàng)作,熱情交流。
附: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情節(jié)發(fā)展——波瀾起伏
景物描寫——烘云托月
深刻主題——含蓄雋永
【小學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15篇02-27
初中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10-25
《我的叔叔于勒》續(xù)寫09-26
改寫我的叔叔于勒作文09-22
續(xù)寫《我的叔叔于勒》作文11-03
改寫我的叔叔于勒作文8篇10-12
我的叔叔于勒續(xù)寫作文(15篇)02-27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園地一02-15
《我選我》的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