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
袁隆平超過1000億元的身價,足以讓富豪榜上的“大款”們黯然失色。雖然這樣的比較不那么崇高,但它對當代青年仍有啟迪意義。袁隆平的千億身價并不直接體現(xiàn)在他個人的財富上,而是更多地體現(xiàn)在他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財富中。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2。4億畝左右,全中國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yǎng)活7000多萬人口。7000萬意味著什么?每個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袁隆平不管聲譽、貢獻還是身價都達到了別人難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這種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贊嘆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堅強的毅力和執(zhí)著的追求,堅守著自己的本色,不為浮躁所動,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讀了自己的人生真謗——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農民。審視袁隆平的衣著打扮,可能無人能將那黝黑單瘦但精神矍鑠的老人與世界頂級科學家聯(lián)系起來。但正是這種樸實、憨厚的品性,鑄就了袁隆平大功至偉的業(yè)績!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袁隆平是農民的兒子,他的根在農村,他血液里沸騰的是農民的執(zhí)著、堅韌與忍耐,崇尚的是農民的.樸實、樸素與節(jié)儉。既使在他成為名人后,依然一副農民模樣,一點也不講究,上商場專挑便宜貨買。一次他看到襯衫打折10塊錢一件,一口氣買了10多件,“下田時穿起來方便”,典型的“中國最著名的農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說“學者和平民之間,隔著一片蒼翠的原野,如果學者穿越這片原野,他就會成為一位圣賢”。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圣賢之人,他對名利看得很輕很淡,常說“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整個中國”,科學家那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道德情懷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繹得淋漓盡致。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shù)字,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農業(yè)科技獎勵基金會以及教育和慈善事業(yè)。
本色種子。袁隆平對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為世界農學泰斗,為使人類少一份饑餓、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種子一樣處處生根發(fā)芽,使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帶給他們的惠澤。從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舉辦了20多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員,也應邀前往菲律賓、美國等幾十個國家無私傳授技術,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豐收的喜悅。
盡管袁隆平已是七十七歲高齡的老人了,但那顆奮進的心,永無休止的拼搏精神卻一如既往,這就是本色袁隆平,全世界人民都為之景仰。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2
袁隆平是我國當代杰出的農業(yè)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來,不畏艱辛、執(zhí)著追求、大膽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先世界,推廣應用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我國及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熱愛祖國、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自年輕時他就立志獻身雜交水稻事業(yè),并為之不懈拼搏、頑強奮斗,始終把為國家解決好“民以食為天”問題當作自己的重大責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堅定、鍥而不舍。
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研作風。“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边@充分體現(xiàn)了他潛心實干的本色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八臼亲曰ㄊ诜圩魑,沒有雜交優(yōu)勢”,這曾經(jīng)是世界經(jīng)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權威和書本,20世紀60年代初,他從對“鶴立雞群”稻株的觀察中悟出天然雜交水稻的道理,從而勇敢承擔起雜交水稻研究的課題,不畏艱難,反復試驗,終于研究成功三系雜交水稻。袁隆平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創(chuàng)新,帶領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兩系法雜交水稻,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崇高品德。
上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的相關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xié)作攻關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實現(xiàn)。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863”項目組開展攻關,提倡團結協(xié)作,很快獲得了成果。他沒有把政府撥給的數(shù)千萬元作為自己的研究專款,而是組織起全國的協(xié)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還將所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的科學獎和世界糧食獎等獎金全部捐獻出來,設立獎勵基金,獎給為科研做出貢獻的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們。袁隆平不僅傾心解決中國糧食問題,而且長期關注世界糧食安全。在他眼中,雜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他把“發(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的追求,并為之做出了極大努力。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3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于實現(xiàn)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而在試驗田收割以后,種糧大戶王化永告訴他第5號田599.1平米合0。897畝,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畝。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來計算他的每畝凈產量時,袁隆平謙虛的說,我們不按七五折,我們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這樣稻谷收獲后經(jīng)烘干、除雜后,按標準水分加權平均,七二折合每畝片平均畝產926.6公斤。
田里增產幾公斤水稻也許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說可就意義非凡了。當年把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從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時間。從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現(xiàn)在從800公斤實現(xiàn)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整整摸爬滾打了7個年頭?上攵谶@期間,每增加一公斤的產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付出數(shù)不清的心血。如果在這次驗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點手腳,甚至只需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標可能就會在現(xiàn)在同步實現(xiàn)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僅在全程遠離驗收的專家組,更主動要求驗收專家組放棄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凈出率。這樣一改變,袁隆平的成績也超過了900公斤,但總成績卻也“打折”了。
我們中國人素來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壞事可小不可大”的“傳統(tǒng)”。對于一個人的成績,不但能“可大”,甚至還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點水”人們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現(xiàn)之初少有非議,而一經(jīng)歷史檢驗便難掩瑕疵。特別是如今所謂的這獎那杯更是非議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績的內容并不是那么實在。按照袁隆平的聲望和其貢獻。別說成績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計入袁隆平的`成績單,甚至國家就按照這樣一個成績單獎勵他,估計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為按照袁隆平的貢獻,他現(xiàn)在早已遠遠超出國家的獎勵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這種對自己成績的“打折”,也才釀造出中國科學界獨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輝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國的科學家,按他對社會的貢獻和他得到的獎勵足夠他有晚年享受不盡的奢華,更用不著在奔波于田間地頭,但是我們看到雖然已經(jīng)80出頭的袁隆平仍然額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對奢華的生活更不屑一顧。他是中國最有錢的農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艱苦環(huán)境中的一流科學家。而袁隆平卻說,要那么多錢做什么,那是個大包袱,背來背去。我覺得這種生活很好,搞豪華車有什么意思,穿著豪華的衣服還有什么鱷魚的皮帶,兩千多塊錢我從來沒有,送給我,我不要。
事實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灑脫,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對成績和榮譽有著非同一般的理解。人們常說,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飽就要挨餓。水稻每畝達到900公斤,就能解決全球5000萬人的吃飯問題,如果這個增產不是實打實的,就有可能還有幾千萬人挨餓。而袁隆平把這個成績“打折”,就意味著夯實了這個成績單,也就意味著不僅能保證5000萬人的吃飯問題不會“打折”,更能夠綽綽有余。他不僅對自己要求這樣嚴格,同時也對自己所帶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丟開一點,不怕困難,努力鉆研”。甚至提出:我培養(yǎng)研究生、博士生第一個條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里面,書本里面種不出水稻出來的。這樣一種認真求實的精神,足該成為中國科學家的“座右銘”。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4
袁隆平有兩個心愿:一是把“超級雜交稻”合成;二是讓雜交稻走向世界。
這是袁隆平的心聲,一種博大的愛。為了實現(xiàn)這個心愿,他從成績與榮譽兩個“包袱”中解脫出來,超然于名利之外,對于眾多的頭銜和兼職,能辭去的堅決辭去,能不參加的會議一般不參加,夢魂縈繞的只有雜交稻。他希望雜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強我們國家自己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解決人類仍然面臨的'饑餓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袁隆平把幫助其他國家發(fā)展雜交稻當作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事業(yè)。他還受聘擔任了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跋部吹据那е乩,遍地英雄下夕煙!庇浾唠x開三亞基地的時候已是4月7日的黃昏,北國還是春寒料峭,這里已經(jīng)袁隆平把記者送至路口,說:“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滿載著袁隆平的夢想與希望,雜交水稻在中國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種和收獲,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神話般的廳跡。
世界杰出的農業(yè)經(jīng)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寫了一部名著,叫《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書中寫到“袁隆平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降低了人中增長率。他在農業(yè)科學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現(xiàn)在,已有2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稻,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轉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一項戰(zhàn)略計劃,90年代以來專門立項支持在世界一些產稻國家發(fā)展雜交水稻。袁隆平受聘為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這些年他每年都出國指導,還派出了許多專家擔任顧問,多次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等國指導,并為這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
從1981年至1998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舉辦了38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15個以上國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員。1998年,越南和印度種植面積已分別超過了10萬公頃和20萬頃,并且取得了每公頃增產1噸----2噸的效果。雜交水稻在解決世界饑餓問題上正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5
“讓更多的人吃飽”袁隆平91歲離開。大師隕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皣业募沽骸睂⒈晃覀冇肋h銘記。
杰出貢獻改變世界。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家。他是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成功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家。他發(fā)明了“三系”雜交秈稻,成功開發(fā)了“兩系”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幾十年來,他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為中國的糧食安全、農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解決世界60%人口的吃飯問題,袁隆平的貢獻是顯著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學術態(tài)度影響深遠。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飽受困難和挫折。無論什么情況,他的身體里總是流淌著祖國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還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級雜交稻的巔峰。一路走來,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敗、挫折。他一直埋頭苦干,不怕吃苦,闖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會失?”一直激勵著無數(shù)科學家參與游戲科學競賽;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也不要怕別人說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勵著青年學生勇闖創(chuàng)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則是淡泊名利、踏實做人。他無數(shù)次拒絕了來自國外的高薪聘請,因為他知道他和雜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國。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對待成就,他極富人情味,常懷感恩心,把雜交水稻的功勞歸功黨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時尚的消費觀,也不把個人的財富看成是負擔,曾因為多看了幾眼豪車上新聞,卻依然選擇普通的車子下試驗田。“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熱愛的種子一樣,深埋在后人心間,令人從中汲取力量,傳承使命。種子優(yōu)良了,水稻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昂滔鲁藳觥焙汀半s交水稻覆蓋全球”兩個夢依然任重道遠,但有“雜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將激勵更多的人為科技興國而戰(zhàn),未來可期。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6
懷揣報國的熱情,從大學的校園一腳邁向部隊,思想情感的煎熬與升華,念其那段生活,往往希望別人知道我的首先是新兵高明做的怎么樣,而不是大學生新兵高明表現(xiàn)如何,我深深的為母校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切深感驕傲,同時,我用實際行動也深深的想讓母校為我自豪,然后才是新兵高明是大學生,就像著名作家余華師哥那樣。
有人說我傻,好好兒的大學不上,跑來當兵,在時間和文化的交點上不進則退,兩年的時間你將落后與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多少,不瞞大伙說,曾經(jīng)也彷徨過,迷茫過,兩年后有的同學也許輝煌騰達了,就像來部隊時有位同學就成功晉級百事新星大賽的冠軍,名利雙收是鐵打的事實,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母親驕傲,我也一樣,不來部隊,幾年后也許我過的'會很不錯,大學畢業(yè)讀對外漢語的研究生,以后去韓國當中文老師,巨大的經(jīng)濟財富會回報給家人,相比現(xiàn)在一個月二百元的津貼,只相當于以前在北體大附中認教時一天的工資,或者在給韓國學生上課時,半個小時就能換回來,那時候我沉默了,人往往總是站在幸福的盡頭四處不停的張望著別人那頭的快樂與悲傷。
青春是道明媚的傷,我們在丟失的同時也在不停的收獲,歲月就是這樣不饒人的將年齡這頂大帽子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頭上,要說在我這個年齡已經(jīng)不是再去追求什么刺激,是責任心,學業(yè)事業(yè),一路走到新的兵隊的盡頭,我很清楚自己來部隊是為了什么是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樣,俗話說,文治國,武安邦,我很知足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璀璨的文學是我的精神支柱,角色的轉變,我成了一名頭頂國徽的軍人;學生。老師。文人。軍人各個角色的轉變我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嫩寒鎖夢因春冷,英氣襲人是苦香,攜筆從戎,層層歡笑,淋漓盡致,寒冬臘月的天氣里,冷暖自知,誰能說未來又不是另一番景象呢!誰能說我們這些身披綠裝的男兒是真正的傻,沒有我們的付出有萬家的闌珊燈火嗎?走入軍營后,我們的思想也許在現(xiàn)實面前經(jīng)受過各方面的斗爭與痛苦,但是,祖國和人民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誰不是滿懷赤子之情有膽有量的想趕在最前面排憂解難。我們的生活并不奢華,可是,我們有無尖不催的抱國之志,弗洛伊德說:“人最怕的失去自己最貼心的朋友,但,更可怕的是沒有精神支柱,了無一事平庸的度完一生,我們奉獻的雖然是青春,是自由,但,我們得到的是崇高,是道德上觀念,價值上的升華。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7
小田,男,漢族,199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xiàn)任陽泉市消防救援支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大隊北海路消防救援站站長,二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他立足于本職崗位,任勞任怨,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犧牲,勇于同火魔作斗爭,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3次,多次被支隊、總隊評為“優(yōu)秀基層指揮員”,“安全先進工作個人”、“優(yōu)秀黨員”“訓練標兵”等榮譽稱號。
危難關頭挺身而出
聞令而動、夙夜奮戰(zhàn),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是新時代消防員的本色與擔當。小田素來敢打善打硬仗惡仗,在火場上總是喊“跟我上”,隊員們都說,火場上只要有田隊在,我們的心就踏實多了。他先后經(jīng)歷了700余次的火災撲救、搶險救援及社會救助的戰(zhàn)斗洗禮,成功營救遇險群眾30余人,出色完成了2016年11.21京昆高速特大交通事故救援、2017年小河古村庫房火災、2019年李陰路福特4S店彩鋼庫房等急難險重的滅火搶險救援,一次次譜寫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神圣贊歌。
紅門利刃百煉成鋼
小田每次都能在危難關頭站出來并不是偶然的,參加工作以來,他就始終堅信“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才等少流血”,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苦練業(yè)務本領,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不斷挑戰(zhàn)身體極限,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三九寒天,在訓練場上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訓練上。由于小田訓練水平突出,業(yè)務精湛,他先后參加支隊、總隊、部局等各類比武競賽二十余次,并屢獲佳績,是訓練場上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
2019年他剛參加完總隊“精英組”對抗賽后,緊接著就被抽調總隊“火焰藍”集訓隊,他深知這次集訓的機會來之不易,由于長時間大強度訓練,腰上的舊傷復發(fā),戰(zhàn)友都讓他休息,但他總是堅毅地說道:“這點傷算什么,訓不好練,怎們站在全國的賽場”,他堅持帶護具上訓練場。在決賽的當天,隨著發(fā)令槍響起,他和隊友們奔跑、連接、沖刺、出水、延伸、打靶,一氣呵成,“1′10″71!”裁判高喊著成績。摘掉空呼面罩的他,除了大口大口的喘氣,已經(jīng)疼的直不起腰。最終他所代表的車操組取得全國第11名的優(yōu)異成績。
鐵骨錚錚硬漢柔情
自參加消防工作以來,小田凡事以大局為重,始終堅持舍小家為大家。他總會想盡一切辦法,積極幫助隊員解決在工作、學習、訓練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處處發(fā)揮“老大哥”的作用。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是他自己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因為與妻子一直兩地分居,結婚后家庭所有的事情只能交給他的妻子一個人承擔,甚至在他妻子分娩的時候,他都也未能陪伴左右。他時常感到遺憾,有時還會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孩子,但他依舊一如既往、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他所無限熱愛的消防事業(yè)中去。
小田視職責為生命,用他的`行動鑄造著對“國家隊”“主力軍”的神圣信仰,始終堅持敢于拼搏的奮斗精神,用青春和汗水書寫著忠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壯美華章;用熱血和忠誠詮釋著“一切為了人民安全”的錚錚誓言。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用自己的忠誠書寫一幅消防人不悔的美麗篇章。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8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感動得我熱淚盈眶。在這場特大自然災害面前,為了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災區(qū)廣大教師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英雄人物。21歲的棉竹市遵道鎮(zhèn)歡歡幼兒園老師瞿萬容用后背牢牢擋住一塊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緊緊護住的那個孩子得救了,而她卻停止了呼吸;年近50歲的德陽市漢旺鎮(zhèn)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扒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著的4名學生都活下來了,而他卻永遠地離去了;小學教師茍嘵超三次沖回危在旦夕的教學樓救學生,當他第三次沖進去后,一塊一噸重的混凝磚塊砸向他,那一瞬間,他將兩個孩子藏在自己的懷中,孩子得救了,而他卻永遠地走了;吳忠紅、杜正香、任湯鴻、張米亞、向麗、唐春梅、鄭發(fā)富、郭小琴……這些年輕的老師,或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或留下白發(fā)蒼蒼的雙親,沒有和心愛的人道別,在那一瞬間,他們選擇了同一個姿勢,緊緊擁抱著他們深愛的學生。災區(qū)廣大教師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深深感動了我。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潸然淚下。
作為一名教師我為有這樣的同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是我們教師學習的楷模。我決心要學習他們的獻身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抗震救災英雄教師為榜樣,在實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愛崗敬業(yè),勤奮努力,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努力做到以身作則,盡心盡力,服從領導,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成,同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豐富專業(yè)知識,加強教育、教學與教研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的事業(yè)心和工作責任感。在實際教學中關愛每一個孩子,使他們每天能快樂充實;同時在教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生如何做人。對學生要有耐心特別是學困生,對他們要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們的每一次過失;用期待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贊許他們的每一份成功。在教學上,要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精神,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圓滿完成自已的教學任務,以實際行動來為在抗震救災中失去的英雄們致敬。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關愛他人是無限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恒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在地震中舍己為人獻出了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萬丈光芒,而且,必將永世長存!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9
6月12日上午,我在市局觀看了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報告團報告會,聽完七名報告人的報告,給我很大的震撼,忍不住流下眼淚。這些英模們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像我們驗證了“大災面前有大愛”的精神。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報告中提到李佳萍老師的時候,我落淚了。李佳萍老師和六個孩子在廢墟中堅持了30多個小時后,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時候,把戴了二十多年的戒指交給離她最近的
學生,對她說:“如果你能活著出去,請把它交給我的愛人,告訴我女兒和愛人,我很想他們,很愛他們!”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說到他妻子梁樂平對他工作支持的時候,我落淚了。梁樂平老師為了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包攬了全部家務,每次出差總是默默地為他準備好行裝,災后第四天,他來到埋著妻子的廢墟前對她說:“樂平,謝謝你二十多年來陪伴我、照顧我。放心吧,以后我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在念到自己留給女兒的短信的時候,我落淚了。其短信的內容為:“女兒,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時候沒來得及告訴你們,如果爸爸回不來,你一定要堅強,你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
廣東抗震救災醫(yī)療隊護士刁冬梅提到楊欣建的時候,我落淚了。骨科專家楊欣建在為映川電力公司虞錦華做了他平生最艱難、最痛心的手術后的感慨:“這一刻,我們已經(jīng)不僅僅是醫(yī)生和傷員的關系,而是患難與共的骨肉同胞!
向鵝鄉(xiāng)黨委書記羅鴻亮在報告中介紹鄉(xiāng)干部李明的事跡的時候,我落淚了。李明為救一名來鄉(xiāng)里鍛煉的女大學生犧牲后,解放軍戰(zhàn)士來到李明家?guī)椭暹\財產時,問李明的妻子有什么貴重物品需要清理,她說:“其他的都不需要了,我只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證書”。我要讓女兒知道,爸爸是一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
成都的軍區(qū)某陸航團政委張曉峰在提到機械師陳林時,我落淚了。陳林的女兒剛過完一歲生日,他因參加救災沒能在女兒的第一個生日送個蛋糕,自己就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每一次落淚,每一次真情的流露,每一次感動,感動之后是深深的思考。
人間總有真情在。在大災大難來臨時,什么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體現(xiàn)出來的真摯的.感情:同事情、師生情、夫妻情、父子情等等。正是因為人間有真情,有為救四十幾名學生而獻身的羌族漢子張家春老師;有在廢墟中堅持了30多個小時,鼓勵六名孩子活下去最終獻出生命的李佳萍老師;有為救同學而失去父母的晏鵬同學;有自己埋在廢墟中卻不讓別人救自己,叫他們去救學生的下派干部易大東。這些都是在大災大難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央電視臺記者張泉靈,在珠峰呆了一個月,本來從高原下來的第一原則是休息,她卻于5月13日擠上了震后拉薩飛往成都的第一班飛機。帶著記者的責任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到了災區(qū)北川,在雨中發(fā)回了她在災區(qū)的第一條報道。用她自己的話說:“大災難中,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向峨鄉(xiāng)愛蓮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的鄉(xiāng)親遇難了,她流著淚朝掩埋母親的廢墟鞠了三個躬,說:“媽,女兒不孝,顧不到您了……”說完就匆匆趕去疏散群眾,第二天,當她再次跑過家門時,家里的人已經(jīng)把母親的遺體收拾停當,作為女兒,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幫母親換上一雙新鞋。
作為一名藥監(jiān)工作者,我要積極向英模們學習,無私奉獻,為食品藥品監(jiān)管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0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庇⑿郏且粋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個國家前行的關鍵力量。英雄們在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向。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侖——走近新時代衛(wèi)國戍邊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引起強烈反響,中央軍委授予祁發(fā)寶“衛(wèi)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wèi)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他們以及無數(shù)邊防官兵都無愧于英雄的稱號,他們在關鍵性時刻做出的正確選擇為祖國和人民交上了滿分的答卷。
選擇忠誠,聽黨指揮的“英雄魂”重于泰山。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熱血青年選擇走上高原是因為理想,選擇留在高原則是因為“黨叫干啥就干啥”的堅定信仰。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英雄的邊防官兵聽從黨的召喚,發(fā)揚喀喇昆侖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始終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zhàn)位上,他們完美地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重于泰山”。英雄的部隊傳承著英雄的傳統(tǒng),承載著英雄的基因,在關鍵時刻才能爆發(fā)出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亮劍精神,盡管以寡敵眾也要予以敵人迎頭痛擊,他們是當之無愧“最可愛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國有戰(zhàn)、召必來、戰(zhàn)必勝,新一代中國軍人必將發(fā)揚英雄精神,“學英雄、當英雄”,嚴陣以待,繼續(xù)捍衛(wèi)英雄們誓死捍衛(wèi)的國土。
選擇責任,能打勝仗的“英雄血”筑起長城。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身后就是祖國,就是甘愿拋灑熱血也不愿丟失一寸國土。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有槍,面對非法侵權挑釁行徑,英雄們英勇戰(zhàn)斗,敢于用勝利教訓敵人,迫使他們清醒,這就是英雄的選擇,也是中國軍人絕不丟失領土和主權強有力的回答!回想70年前,面對當時地球上最強軍事力量組成的聯(lián)軍,我們也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而是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用勝利贏得了全世界包括對手的尊重。70年過去了,這支軍隊裝備更加精良、物資更加充沛、斗志更加高昂,更加有信心用實力回擊某些人的陰謀和幻想。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戰(zhàn)斗后很多官兵自發(fā)地把這句話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英雄的選擇就是我們共同的選擇,也將永遠刻印在我們青春的胸膛里。
選擇奉獻,作風優(yōu)良的“英雄志”守護和平。中國有太多的英雄,我們總是被最勇敢的英雄們保護得很好。當牛年的`春節(jié)接近尾聲,全國人民開開心心過完年,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幸福是由太多“最可愛的人”奉獻青春甚至生命守護換來的。有人以為這個世界很和平、善良,有人幻想豺狼變了模樣,豈不知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們的戰(zhàn)士爬冰臥雪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爬冰臥雪,英雄們流血犧牲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流血犧牲,吃最大的苦,打最硬的仗,英雄的志向是如此美麗和寬廣!坝⑿蹐F長”祁發(fā)寶所在的團,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跟外軍對峙時,干部站前面,戰(zhàn)士站后面;部隊用餐時,戰(zhàn)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外露營時,戰(zhàn)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這是英雄的集體,團結的集體,如此優(yōu)良的作風是人民軍隊所獨有,官兵一致、生死與共,必然能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英雄雖已離去,但英雄的精神永駐邊關!英雄屹立喀喇昆侖!屹立于天地之間!讓我們繼承英雄遺志,崇尚英雄精神,弘揚英雄主義,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1
在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yè)是什么?消防員和警察是最危險的兩個職業(yè),警察對付的是人,當有危險出現(xiàn),所有人都在往安全的地方奔跑時,警察卻選擇了“最美的逆行”,制止危險;消防員對付的是大自然,水火無情,當災害來臨時,群眾往安全地方轉移,而消防員卻選擇了“最美的逆行”,直奔災害發(fā)生的地方。今天的這位英雄就是一名勇敢而偉大的消防戰(zhàn)士。
一、消防烈士小杰杰,用生命保護群眾財產
1993年出生的`小杰杰,已經(jīng)加入消防救援隊伍近8年,每次面對災情,他都是沖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身后的戰(zhàn)友。然而就在11月25日,福州市倉山區(qū)蓋山鎮(zhèn)葉下村25號民房發(fā)生了一場火災,為了能夠盡快搜救出被困的群眾,小杰杰又一次不顧個人安危,令人難受的是起火房屋突然坍塌,小杰杰被埋壓在下邊,經(jīng)醫(yī)院全力搶救無效,壯烈犧牲。近日消防員小杰杰同志被批準為烈士。
二、在這個“追星”的時代,誰才是明星?
“追星”是每一個人的權利,但是哪些“星”才應該值得年輕人來追?對于那些一出場就成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演出費的明星來說,理應為年輕人樹立一個陽光正氣的榜樣,但是網(wǎng)上隨便一查漏稅大有人在,作風糜爛也不在少數(shù),就是一群“負面教材”卻有無數(shù)年輕人來追。然而對于那些每天與危險打交道,每天為了群眾安全在與死神搶時間的英雄,卻很少人知道,如果不是英雄小杰杰成為了烈士,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有這么一個年輕的英雄,這些英雄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三、英雄行為感動了你嗎?
對于消防戰(zhàn)士來說,小到百姓家中有個馬蜂窩、貓咪上樹下不來,大到火災、水災、地震等等,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都有消防戰(zhàn)士的身影。他們也是普通人,家中也有父母、妻子與孩子,他們沒有銅皮鐵骨,也是血肉之軀,明知前方危險重重,但是為了肩上的責任和心中的使命,仍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迎難而上,只留下逆行的背影,英雄的行為感動了你嗎?
四、敬重英雄,繁榮強盛才有希望!
在這個和平時代,有很多人負重前行,但我更希望英雄不要成為烈士,只希望每個人都是平平安安的。因為有了英雄,才會不斷的繁榮強盛,但是這些英雄不是“流量明星”,不是“流量熱點”,因此知道這些英雄的人很少。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2
雜交中曾水稻之父袁隆平曾這樣說過:“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顆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根本無法我們每個人的事業(yè)才能貼生,枝粗果碩!蹦贻p干部如同一粒個球青春的種子,期待著自己的工作生涯逐步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于是不斷提高、充實、完善自我,在精益求精中收割希望,在拼搏奮進中筆耕夢想。
有志無關身細小,一朝破土沐霞光——在力學篤行中追求久久為功。曾有人說過,一粒種子不論被風帶到多么貧瘠的地方,它總會破土發(fā)芽,追求生命,追求陽光,沒有什么能阻止那份頑強的膽識。年輕干部剛剛步入職場,工作經(jīng)驗不足,缺乏基層的磨煉,各方面能力還有待提高,但也同樣期望在工作中能取得一定成績,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年輕干部,當不斷加強各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主動為自己充電加壓,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干事創(chuàng)業(yè),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持之以恒,以“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擔起肩上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在根植基層中永葆初心不改。樹高千尺總有根,一棵樹木能高大茂盛離不開深深扎在土壤里的根系,深層扎得更深所汲取的養(yǎng)分就越多。
年輕干部在成長進步的體來中,應該牢牢扎根基層這片沃土,深入了解基層、服務基層、扎根基層,始終銘記自己的根在基層,時刻理念牢記人民平等主義的.價值理念,多聽群眾言、說群眾話,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群眾當親人、當家人,從今以后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
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在安貧樂道成仙中修煉過硬情操。每一顆的種子在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既會接受風和日麗的滋養(yǎng),也要歷經(jīng)風雨交加的洗禮,只有自身足夠強大堅定才能更好地茁壯成長。年輕干部在工作中會慢慢面臨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困境,甚至有人會在紛繁復雜的誘惑喪失斗志、迷失自我。對此,我們當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政治立場,鑄就無懼風雨、傲然挺立的品格,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分得清是非,在重大關頭經(jīng)得起不利條件,“直面烈炎酷暑夏,笑對霜雪與寒冬”,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3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消息確定之后,大江南北,無數(shù)群眾以各種方式追悼緬懷。為深切悼念和緬懷袁隆平院士,感悟袁老過往奮斗經(jīng)歷,5月25日19:00,土木工程學院學生第四黨支部在文馨書院B110舉辦了電影《袁隆平》的觀影學習,全體黨員和部分積極分子參加了此次學習。
首先,黨員小張帶領大家對《中國共產黨簡史》進行學習,第一議題學習內容為“農村改革、創(chuàng)辦經(jīng)濟特區(qū)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觀影活動開始之前,大家為逝去的偉人默哀三分鐘,緬懷致敬!
隨后,由黨員張興達進行電影放映。影片通過再現(xiàn)“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進行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心憂天下、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一幕幕動人情景在同學們眼前幀幀放映,一字一句鼓舞人心的話語在耳邊擲地有聲,歷史鮮活起來,煥發(fā)強韌的生命力。人們懷念他,因他不問名利,長期奮戰(zhàn)在農業(yè)第一線,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懷揣“禾下乘涼夢”,讓上億人口擺脫饑餓。
觀影結束后黨員張興達組織積極分子談觀后感,積極分子談到“持之以恒,貴在堅持”,受到農業(yè)這個行業(yè)所限,一年往往只有一兩次機會實驗,一堅持就是十余年,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向袁隆平先生致敬!
國之大者,經(jīng)世濟民,歸根結底一切為了人民。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個真正的耕耘者,辛勤者,為國奉獻著,他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榜樣,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光。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一顆赤子心,感動天地!袁爺爺用一輩子的奉獻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希望,我們也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記得他。袁隆平這個名字,將永遠鐫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流傳在歷史的長河里。致敬袁老!吾輩楷模!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4
經(jīng)過一夜忐忑等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軍的中國超級雜交稻今日成功通過畝產900公斤世界紀錄大考。這位年過八旬的耄耋老者當日向媒體揭秘了令世界側目的中國“超級種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率領的中國農業(yè)部超級雜交稻驗收專家組,對位于湖南隆回縣羊古坳鄉(xiāng)雷鋒村的'107。9畝“Y兩優(yōu)2號”超級稻試驗田進行了現(xiàn)場抽簽驗收。程式華次日公布的驗收結果稱,這片百畝試驗田平均畝產達926。6公斤,標志著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攻關大獲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賴稻米作為主食的現(xiàn)狀下,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一直是各國奮斗的目標。日本、國際水稻研究所都制定過水稻高產育種計劃,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積土地上實現(xiàn)畝產800公斤的目標。雜交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始終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無人登臨的高峰。
自上世紀以來,由袁隆平領銜的中國科研團隊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兩大世界難關,使中國雜交水稻超高產研究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15
倉廩實,天下安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安全是國之根本,關乎國家命運和人民利益。讓中國人民倉稟充實、餐桌豐富的袁隆平居功至偉。因從小目睹過太多因缺少糧食引發(fā)的災難,袁隆平從小便立志“要為中國人吃飽飯而奮斗”。正是因為身懷憂國憂民的深情厚誼和為國為民的強烈責任感,袁隆平在人生規(guī)劃和事業(yè)發(fā)展方向中不顧家庭反對毅然選擇農學專業(yè),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將出彩的小我融入到服從國家、人民需要的“大我”中,直到生命結束前的最后一刻,依然心系雜交水稻事業(yè)
“小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堅持!靶∧繕恕辈贿^是風趣之語,并非唾手可得,需要的是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沉淀與積累,需要的是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如果想的只是想著“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小目標,無異于癡人說夢。“行百里者半九十”,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勝利。
“小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大理想”的指引。袁老曾經(jīng)說過,他曾兩次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則和幾個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袁老先是完成了1500公斤的小目標,如今又向著兩個新的小目標繼續(xù)前進!按罄硐搿敝敢靶∧繕恕保尨罄硐肟雌饋頉]那么遙不可及。近期“十四五”規(guī)劃即是我們的一個小目標,我們還有“兩個奮斗十五年”的大理想,最終是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因為有“偉大夢想”的指引,我們才一步步實現(xiàn)著一個個曾經(jīng)看似困難的“小目標”。
“小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靈犀一指”的創(chuàng)新。袁隆平談及自己和團隊的小目標得以實現(xiàn),“第一秘訣”就是不囿于現(xiàn)存結論的創(chuàng)新思維。倘若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小目標”就會成為無法完成的'目標。有了“靈犀一指”的創(chuàng)新,沿著創(chuàng)新之路前進,我們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講“摸著石頭過河”,正是對創(chuàng)新的大膽嘗試,F(xiàn)實中遇到的困難,倘若只是下死功夫,固守經(jīng)驗主義和本本主義,到頭來很可能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才能過得去“時間”這一條湍急的河流,讓國家和社會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也能夠解決越來越多從前從未遇到的難題。
希望袁老的“小目標”早日實現(xiàn),也希望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能夠樹立自己的“小目標”,并早日完成自己的“小目標”!
【英雄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12-18
榜樣事跡心得體會01-06
焦裕祿事跡心得體會01-12
袁隆平事跡的心得體會07-19
勞模事跡的心得體會11-11
師德事跡心得體會11-25
對袁隆平優(yōu)秀事跡的心得體會09-11
學習勞模事跡心得體會09-26
紅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