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跡的情況還是蠻多的,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fā)事件而產(chǎn)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心少年個人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1
歷史長河,綿延不斷,一代一代的傳承,雖丟失了許多傳統(tǒng),但“孝”,卻是一個不可被遺忘的話題。從古至今,孝敬長輩,愛護長輩,都是小一輩理所應當?shù)氖隆?/p>
孟子老先生,也曾說過:“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母所給予我們的,是他們一輩子的成果。傷心的時候的安慰,委屈的時候的憤怒,開心的時候的快樂。都可總結為一句話:先兒女之憂而憂,后兒女之樂而樂。古時候的父母,是為了兒子的科舉考試,女兒的丈夫人選而忙碌,現(xiàn)在的父母,則是為了自己兒女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有好的工作,而忙碌。所以,雖然都是父母,但目的卻是發(fā)生了改變。
隨之,孩子的孝,也發(fā)生了改變!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孝”卻是永恒的。現(xiàn)代的人,認為有錢,買房,買車是最重要的,讓父母過上奢華的生活,在親戚朋友間夸耀驕傲,是孝的表現(xiàn),這是物質上的孝。而古代的人,是精神和靈魂上的孝,從小到大,她們幾乎每件事都聽從長輩,不讓長輩生氣,黃香溫席、臥冰求鯉、埋兒奉母……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認為,事事順從,就能讓父母開心。
而我所認為的孝心,正如孟子所說的那樣,要以“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并非事事都以父母為準,而是在心里記著父母所付出的,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在周末多回家探望,一家人出去游玩,多與父母相處,也不是只是物質上的饋贈,這只是施舍,我們要像父母愛我們一樣,去愛他們,也要像父母對我們的尊敬一樣,去尊敬他們,其實非也,我們要“更上一層樓”,用自己更多的.關懷,去理解父母。
孟子所提倡的“孝”是正確的,但有很多人,沒有一直繼承,她們,完全顛覆侮辱這個字。正如,他……
那個早上,一片霧蒙蒙的,烏云正在逼近,它要見證,見證那惡劣。在一個北京的機場。一個大學生模樣的人,背了一個雙肩包,正皺著眉,不斷向母親索要那已經(jīng)大大超支的零用,母親無奈的搖頭。可她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突然從包中,拿出一把水果刀,向自己狠狠刺了八刀!鮮血淋漓中,似乎有一個沉重的聲音響起,他在說: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這位母親是幸運的,老天沒有就此放棄了她。警方開始追查此事,這時,她卻說:“我兒子患有輕微精神!”為什么我想,原因只有一個,精神病患者不用為此承擔責任。而這位母親,在受了如此嚴重的打擊下,并不憎恨自己的兒子,她一直,一直都在保護著他,保護一個自己難以信任的人!這,只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這份愛是偉大的,而這個孩子,卻還沒有領悟到此。這,是一個悲劇!
如果孟子看到這個場景,他勢必會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這位母親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兒子,沒有“敬”“愛”自己最重要的人。他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孝,孝,孝!無論我們處在怎樣的壞境中,孝,永遠永遠都是第一位。我們,不能遺忘父母的愛,我們應該以此作為自己的動力,去努力,去拼搏!
讀孟子,論孝心。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2
姓名:吳xx
性別:男
年齡:9歲
地區(qū):黑龍江
吳xx剛滿一歲時,父母離異各自出走,從此不再和家里聯(lián)系。靠著爺爺奶奶拉扯長大,小xx從懂事時起,就開始替他們分擔家務。
小xx的家到學校有七八里路。按照規(guī)定應該住校。但因為xx的奶奶是聾啞人,爺爺?shù)?腿有殘疾又患有胃病,他擔憂一旦遇到什么事,家里沒有一個能跑腿傳話的人,所以三年來,小xx每天都堅持回家。這幾年,爺爺養(yǎng)了一些雞和鵝,通過賣雞蛋、鵝蛋貼補家用。整個暑假,小xx每天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幫著喂鵝、養(yǎng)雞。除此之外,每天趁著天剛剛亮,9歲的吳xx還會到離家不遠的樹林里采蘑菇。小xx不僅擔起了家務事,更成為家里的主要經(jīng)濟支柱,同時他還不忘抓緊時間學習。這幾年,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兩位老人并不知道,在9歲孫子的內心,深藏著一個不敢跟他們說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媽媽回來,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們回來我要跟他們拍一張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因為怕爺爺奶奶傷心,小xx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爸爸媽媽,但每當夜深人靜,或看到同學們和家長在一起時,他就會忍不住地掉眼淚。xx說,自己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即使爸爸媽媽不回來,他也一定會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3
姓名 田應志
性別 男
所屬地區(qū) 貴州興仁縣
簡介 除了農(nóng)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
孝心故事
六年前開始,田應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里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田應志利用周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nóng)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田應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初中。開學的第一件事,田應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田應志的學習,卻瞞著田應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田應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中考,田應志被貴州省級示范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里照顧家人,田應志陷入了兩難。在家里,田應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xiàn)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里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4
有一把傘,在風雨中為我們遮擋;有一坦肩,在無助中為我們依靠;有一雙手,在困難中把我們扶起;有一棵樹,在烈日下為我們庇蔭;有一種愛,在生活中為我們揚起。父親,一座不倒的山,母親,一位不朽的園丁。父愛,深藏不露,母愛,偉大無私!
屏住呼吸,看看潛藏身邊的父親母親,從現(xiàn)在回憶起父母親:有兩個人,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對我潛移默化的教育,對我恩重如山的情誼!那是誰在兒女生病的時候,有兩個身影,在白色的床頭上多了幾許白發(fā),雪白的雙鬢托著那滄桑的面孔;那是誰在風雨中淋濕了自己,溫暖了兒女的身心,嘴里還一個勁的說著:“孩子,別著涼了,現(xiàn)在雨大,小心點走!”那是誰在黃土地里駝著彎曲的脊梁用汗水換來兒女的教育,烈日下的皮膚不再美麗;那是誰在黎明的雞啼精細做起兒女的早餐;那是誰在寒冷的冬天里扯著長滿凍瘡的手臂織起兒女的毛衣;那是誰在學校門口把頭望啊望,盼啊盼,等候著兒女的青睞。那是我們的父母親,那個從來沒有問兒女要出一分一毫金幣的父母親!
翻翻看我們的回憶,作為一個兒女的回憶,那兩個與我們回憶形影不離的`身影,慢慢地衰老、老去。輕輕地看看父母親,靜靜地看看父母親,悄悄地看看父母親,蒼老的父母親。從濃密的黑發(fā)里岑出幾絲銀鬢,想一想有哪絲不是對我們的關心從眼角的皮膚露出幾縷魚尾紋,看一看有哪一縷不是對我們的情意從瘦瘦的手臂擺出幾塊痕疤老繭,瞧一瞧有哪塊不是深愛我們的足跡于是,父母就這樣一輩子的為我們操勞了、衰老了…… 鳥兒歸巢,母親小心翼翼的喂養(yǎng)著雛鳥。這一輩子在我們生命里記住我們有一位媽媽、一位爸爸!黃土地里的父母舉起繁重的鋤頭,挖掘起我們的未來,埋藏起我們的無知。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遲早要學會飛翔,遲早會照顧我們年老的父母親,那時候的他們,頭發(fā)全白了,青春消退了,脊梁彎曲了……有多少人會像以前的父母親照顧我們一樣的照顧現(xiàn)在的父母親又有一次偶然的看見這樣一封母親寫給孩子的信:“孩子,現(xiàn)在你長大了,可是我卻被你冷漠了,慢慢地發(fā)現(xiàn)你把我當做是一個包袱。孩子,其實媽媽是多么希望你多陪我一些,好嗎能不能為我系一次扣子,就像我以前一顆一顆的給你系扣子一樣;能不能喂我吃一次飯,現(xiàn)在我老了,手腳不靈活了,常常把飯弄在桌子上,很害怕你厭惡的表情;能不能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的和你走,就像我拉著小時候的你蹣跚學步一樣,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看到這里,我心酸酸的,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感恩之心,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歲月奪取了父母的青春,換來了兒女的年少,當我們有一天長大的時候,要學會飛翔的時候,想一想:十幾年前,有兩個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換來我們的衣食住行,十幾年后,難道他們的心血換不來我們兒女的贍養(yǎng)嗎父母是兒女的傘,遮風擋雨;父母是兒女的肩,給予依靠;父母是兒女的手,撫摸著你;父母是兒女的樹,避風遮陽!遲早有一天,這把傘收攏了,這坦肩衰節(jié)了這雙手蒼老了,這棵樹枯萎了,我們中華兒女同樣需要接替父母對我們的關心,為父母編織出一段美好的時光。
父母蒼老的面孔呈現(xiàn)在歲月的流逝中,兒女必須心懷感恩,傳中華美德,接父母之孝!送一把傘給父母遮風擋雨;借一坦肩給父母依靠;奉一雙手給父母扶起。傳一種愛給父母溫暖沁心!擦除“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黑白,盡情描繪“百善孝為先”這五彩繽紛的色彩!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5
姓名:李伶
性別:女
所屬地區(qū):內江市第六中學
簡介:她是學習標兵,學習委員。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凡是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并沒有壓垮她。她卻在苦難的生活里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jié)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
【孝心故事】
李伶同學在學校,她是學習標兵。李伶同學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每一次的作業(yè)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課上總能聽到她回答老師提問的獨特見解,課下總能見到她思索的身影。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
她是學習委員,生性善良,同學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只要遇到困難,總是很喜歡找李伶同學幫助,她也很樂意的幫同學解決。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馬上放下手中的筆,幫同學分析問題,幫同學解決疑難。
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凡是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她雖不是班里的文體委員,但她總是會和文藝委員配合,組織、協(xié)調班級的文藝節(jié)目,有時為了某一個動作,她會自己練上好幾遍甚至是幾十遍,自己做好了,再去幫同學糾正動作。
她寫得一手漂亮的字,令老師、同學稱贊。班級里的黑板報,幾乎都是她的手跡。在學校組織的繪畫、硬筆書法比賽幾乎都能獲得一等獎。
一個陽光女孩,花樣年華,本應無憂無慮地、快樂的生活,但是,在她快樂而堅強的表象下,幼稚的心靈卻深受著命運的不公。稚嫩的臂膀卻要承擔本不應該屬于她的生活重負!在她還在上小學時,她的母親便被可怕的癌癥奪去了生命,家中除了李伶,就只有傷心欲絕的父親、年已八十的奶奶和不懂事的弟弟了。這對一個正處花季的女孩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她悲痛欲絕。
為了生計,父親只能把年邁的奶奶、年幼的姐弟倆留在家中,獨自外出,賣苦力掙一點微薄的收入寄回家中。
也許,正是因為過早地嘗到生活的辛酸,才讓她變得如此的堅強;也許,正是因為命運的艱辛,讓她不得不快樂地面對生活。生活的苦難并沒有把她壓垮,在痛苦面前,她站起來了。她告知自己一定不能垮,因為悲痛的父親需要安慰,多病的奶奶需要照料,年幼的弟弟需要愛護。她默默地承受著,父親的傷痛、奶奶的無助、弟弟的無知……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李伶剛上初中不久,父親又患上了眼病,根本無法繼續(xù)打工養(yǎng)家,只得回家休養(yǎng),這是雪上又加霜呀!一個家庭沒有了收入,讓原本就拮據(jù)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無奈,父親只好在眼病稍有好轉時又踏上了打工之路。
為了能更好的照料年老多病的奶奶,又不至于影響學業(yè),李伶帶著奶奶和弟弟,在學校外的街上租了一間十分簡陋的棚屋,祖孫三人住了進去。每天早上,當其他學生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就起床了,匆忙地洗漱、做飯,然后叫弟弟起床吃飯,服侍奶奶吃飯,喂奶奶吃藥,把這一切都收拾妥當后,才匆匆忙忙地跑向學校。多少次,奶奶的病復發(fā)了,奶奶心疼錢,堅持不去醫(yī)院,病越拖越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可忙壞了李伶,醫(yī)院里的奶奶要照料,自己又要上學,還有小弟弟要照顧。還好鄉(xiāng)醫(yī)院就在學校對面,奶奶在醫(yī)院輸液,下課時間就可以跑去看一下,上課鈴一響,只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跑回學校。護士小姐知道后,都感動得流淚。
平時的晚上,李伶一邊要完成自己的作業(yè),一邊還要監(jiān)督、輔導弟弟的.學習。弟弟小,又調皮,很多時候不很自覺,不很聽話,李伶從沒怨他,總是耐心細致地開導弟弟,教育弟弟。
到了周末,一般的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就是玩,李伶可沒有這福氣,周末,她太忙了,也太累了。不但要完成作業(yè),輔導弟弟,還要整理家務,洗衣服等。到了冬天,一又小手凍得通紅,讓人心疼?伤龔牟浑y過,總是笑瞇瞇的,左鄰右舍都夸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孩子。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并不能讓她埋怨?鞓啡松鞓飞。她還是一個熱心公益的孩子,重陽節(jié)時,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同學們到鄉(xiāng)上敬老院看望老人們,為他們打掃衛(wèi)生,陪他們聊天,李伶總是第一個報名的,她說:“要像照料自己的奶奶一樣的照料每一個老人!
周末、假期回到家,李伶在忙完自己的學習、家務后,還會力所能及的幫助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做點事,比如幫忙照看小孩子,幫忙喂養(yǎng)牲畜等,只要需要或她認為有必要,她都會主動去幫忙,同村的人只要一提到李伶,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道:“那真是一個好孩子。”
的確,李伶是一個好孩子,一個懂事的女孩,一個快樂的女孩,為了寬慰愁苦的爸爸,她學習努力,從不松懈,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她說:“每當看到爸爸因為我考了好成績而露出笑容時,我就覺得值了!睘榱税参磕棠,她總是在閑暇時間逗奶奶開心,給奶奶講一些學校發(fā)生的趣事,把奶奶逗得合不攏嘴,看到奶奶開心,她也就非常開心。
“上帝在為你關掉一扇門的同時,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笔堑,生活雖然給了李伶苦難,但她在苦難的生活里學會了許多,她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jié)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她就是一個有愛心、有孝心、自立自強的美德少年。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6
李xx,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于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xx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后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xx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xx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擔。
由于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xx還必須承當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nóng)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xx總是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yè),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xx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后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后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后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網(wǎng)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里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里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后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云寬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鞍职值牟∫惶鞗]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云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云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云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于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云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云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云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長進。最終云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jié)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云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云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yōu)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云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云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么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7
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
姓名 余雖
性別 女
所屬地區(qū) 從江縣東朗鄉(xiāng)擺德村擺德小學
簡介 余雖,20xx年7月24日出生,家住從江縣東朗鄉(xiāng)擺德村,是擺德小學學生。因母親常年生病,家境貧寒,9歲才入學的她,今年剛好上三年級。自她記事起,母親就已經(jīng)是大病纏身,平時總是帶病干活,因此她也早早地學會了幫幫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上學后,為不影響學習,她總是提前做好父母安排的各種家務,學習從沒有耽誤過。
孝心故事
不忘母親臨終前的托付
去年12月初,母親重病突然加劇,離開了人世。
母親在彌留之際握著小余雖的手,一手指指身邊的弟弟和妹妹,她竭盡全力地想說著什么,但最終還是無力地什么也說不出來,就這樣的永別了。小余雖深知母親臨終前的永遠托付是什么——那就是照顧好弟弟和妹妹。畢竟弟弟才有一歲半,妹妹才剛滿半歲……
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殘酷,母親走后,家里只有爸爸和余雖能夠照看弟弟和妹妹?砂职忠龅氖虑楹芏啵鳛榻憬愕乃仨殦鹉赣H的這份重托。
在母親離去的這一年里,爸爸干的是重活,余雖就擔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洗衣、做飯、喂家禽牲畜、給弟妹喂水喂飯等等。
這一年來,爸爸背著妹妹干活,余雖就帶著弟弟邊做家務邊上學。在上學的路上,她的'背上背著弟弟,手提著書包,風里雨里從不間斷。所有上學的日子里,一根背帶,一瓶涼水,一包尿褲,一筒紙巾,它們每天都伴著余雖上學。
課堂上,不放心只有一歲多的弟弟,余雖每堂課總是向老師請假兩三次出去看弟弟,然后再回教室繼續(xù)聽課。后來老師索性同意她帶著弟弟坐到教室里來,小余雖才少了一份課堂上對弟弟的擔憂。
有時弟弟打瞌睡了,余雖不得不用左手來抱著弟弟在聽課,而右手就在吃力地做著筆記或寫作業(yè);有時弟弟哭鬧或者大小便來了,為了不影響上課,她就只能向老師請假,把弟弟帶到教室外來哄哄他,或給他換尿褲……一年來,小余雖在學校就是這樣把弟弟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過來。
平時老師都很心疼余雖,弟弟有時哭鬧了,老師就送些零花錢給弟弟,或是號召全班同學誰有糖果誰就主動送給弟弟,并在班上說余雖的弟弟就是“全班同學的弟弟”,這樣能夠求得許多課堂的安寧。
每到插秧和收谷子的這兩個農(nóng)忙季節(jié)里,余雖都會請幾天假,回家?guī)蛶透赣H。
因為家庭情況特殊,耽誤了很多學習時間,余雖比其他同學付出的努力更多,大多都是利用課余和家務之外的時間來補習她的功課。自入學以來,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20xx年,余雖被評為了省級美德少年。她的事跡在學校同學之間傳播。不知不覺地,周圍的同學也受到她的感染,也開始向余雖學習。在班上有一名叫韋窩的同學,以前學習很一般,她每天與余雖一起上學、放學,當她看到余雖那么辛苦,她禁不住問余雖:“你平時這么辛苦,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弟弟、妹妹,怎么還能抽出時間學習,完成作業(yè)呢?”余雖回答她:“無論再忙、再累,再苦,我都要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我的弟弟妹妹以后有好的生活。”聽了余雖的這番話,她感動極了,從那以后,韋窩也開始認真地學習,回到家里也開始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現(xiàn)在她的成績進步越來越大了。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8
你可曾聽過美國社會學家“戴維-德克爾”的一句話:“對老人孝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孝敬不僅表現(xiàn)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xiàn)于實際中。”
的確,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孝”掛在嘴邊,真正做到“孝”,做到讓老人開心快樂的又有幾人甚至現(xiàn)在有的年輕人還嫌棄老人,覺得他們是累贅,是麻煩。這些人有沒有反醒過:嬰孩時,是誰牽著你的小手教你學步,是誰使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你,是誰總希望帶你看盡美好的風景,又是誰給你最真心的愛護與關懷也許現(xiàn)在的我們不太懂事了,自私已經(jīng)讓我們忘記了這一切。
有人會說:“難道我沒有盡孝道嗎我給老人房子,車子、保姆、錢,給他們想買到的一切!钡牵蚁胝f:“難道老人想擁有的僅僅是這物質上的`一切嗎他們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關愛,心靈上的守護。他們往往都太孤獨了,他們不忍心向孩子提出要來陪陪他們,那怕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家常,他們怕影響孩子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不說并不代表不需要,我們是否要像他們理解我們一樣去理解他們,讓他們的心不再感到孤獨呢
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很明白了吧!只要真心付出行動,哪怕是微小的事情和舉動,老人會真正感到快樂和欣慰的,有些感動和溫暖不是金錢能買來的,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做吧,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足以讓他們感動和快樂,讓孝不僅僅停留在嘴邊。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9
小宇,男,漢族,12歲,石島實驗小學五年級六班的學生。校園里,他是一名刻苦學習的小學生;生活中,他是一個充滿孝心的好孩子;同學中,他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好朋友。面對父親常年出海打漁,姐姐異地工作常年不能回家,母親又體弱多病的家庭情況,他用愛心和孝心,演繹了一段有關孝心少年的佳話,而這>故事的背后,是小宇對家庭的愛和呵護,是對母親的愛和孝敬,更是他自己樸素傳統(tǒng)價值觀的體現(xiàn)。孝順,就是把快樂帶給母親。
小宇出生在一個普通漁民家庭,父親為了家庭的生計,常年出海打漁,很少回家,姐姐畢業(yè)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一兩次。所以,平時家里只有他和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而母親有嚴重的心臟病,常年靠吃藥維持生命,犯病時常常一臥床就是一整天甚至兩整天的時間。小小年紀的小宇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去超市也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總是鬧著買玩具,買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須要用的學習用品之外,他從不額外要求別的物質上的東西。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但是他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積極的心態(tài)和同學們交往,和老師們溝通;在學習上,他也積極進取,用一個個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母親的辛勞和付出,小小年紀的他知道能夠不讓母親多勞心,就是最大的孝。而這個家庭,母親勤勞,孩子懂事,從未缺少過歡聲笑語。
孝順,就是把好吃的留給母親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小宇很小的時候就聽姐姐講過很多關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幼兒園大班的.一天中午,小宇照例和小朋友排著隊去小餐廳吃飯,剛剛走到餐廳,小宇就聞到了濃郁的肉包子的香味。家里可是好久都沒有吃肉包子了?吹角懊娴男∨笥殉缘媒蚪蛴形叮∮畹墓佣伎炝鞒鰜砹,真想一口氣吃兩個大包子解解饞?墒,在包子拿到手里的這一瞬間,小宇想到了媽媽——這段時間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精神狀態(tài)也很差,早上他上學的時候媽媽還在床上躺著。媽媽會不會病了?媽媽吃沒吃飯?小宇的腦海里瞬間掛滿了問號。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時,媽媽都會做好吃的給他吃,如果媽媽吃了這兩個包子,應該病情馬上就會好起來。想到這里,小小年紀的他悄悄咽下口水,將兩個包子放進書包,自己餓著肚子堅持到晚上放學,一路飛奔回家將兩個包子拿給媽媽。媽媽看到書包里已經(jīng)被壓得有些變形的包子,感動的留下眼淚。而他一邊給媽媽擦眼淚一邊奶聲奶氣的說:媽媽,小朋友們都說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體就變好了,到時候爸爸姐姐回來,我們一家人就都能夠開開心心的了。對他來說,孝順媽媽,就是要把好吃的留給媽媽,而他小小年紀的想法和舉動,讓我們看到孝之情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綠色的種子。
孝順,就是不亂花家里的錢
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讓小宇逐漸成為一個小學生。尤其是上小學之后,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慢慢成為一個小小男子漢,自己不應該在家人的呵護下理所當然的享受,相反,自己應該為母親著想,為這個家庭著想。對小小年紀的小宇來說,家里條件不是很好,就不應該在物質上要求過多。這么多年來,他也沒有一個自己的小書桌,每天回家后,總是自己趴在炕上寫作業(yè)。眼瞅著一天天長大,媽媽覺得有必要給小宇買一張書桌了。
于是,在幾經(jīng)權衡后,在小宇生日的這天,媽媽花了一百多元為他買了一張小書桌。本想等他放學后給他個驚喜,沒想到小宇回家看到后,卻跟媽媽生起氣來:媽媽,跟你說過了,不用學習桌,我自己趴著寫也能做好功課的!一百塊錢省下來,能給你買多少藥吃!這是小宇從小到大第一次跟媽媽鬧脾氣,母親聽了他的話心里既心疼又感動:長這么大,小宇從來沒有一件象樣的生日禮物,但他從來沒有怨言,對比其他的孩子來說,小小的小宇過早的承受了成年人需要承載的家庭重擔。是的,在小宇小小的內心里,只要母親身體健健康康的,父親出海打漁平平安安的,姐姐工作順利就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幸福。
光陰有限情無限,孝親敬老是美德。對小小年紀的小宇來說,大愛無疆,大孝無言。每個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平平淡淡的,自己做的是一些最簡單,最平凡的事情,而自己身為一名小學生,能夠為這個家庭做的還很有限,能夠回饋父母,報答母親的也很有限,但是他一直努力著,在學習上不讓母親勞心,在生活上艱苦樸素,讓自己用內心的懂事來帶給母親快樂和溫暖,雖然這一切都顯得很平凡,但我想生活正是因為這樣的平凡而偉大,因這樣的偉大而精彩。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10
姓名:吳金棋
性別:男
年齡:9歲
地區(qū):黑龍江
吳金棋剛滿一歲時,父母離異各自出走,從此不再和家里聯(lián)系。靠著爺爺奶奶拉扯長大,小金棋從懂事時起,就開始替他們分擔家務。
小金棋的家到學校有七八里路。按照規(guī)定應該住校。但因為金棋的奶奶是聾啞人,爺爺?shù)耐扔袣埣灿只加形覆,他擔心一旦遇到什么事,家里沒有一個能跑腿傳話的人,所以三年來,小金棋每天都堅持回家。這幾年,爺爺養(yǎng)了一些雞和鵝,通過賣雞蛋、鵝蛋貼補家用。整個暑假,小金棋每天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幫著喂鵝、養(yǎng)雞。除此之外,每天趁著天剛剛亮,9歲的吳金棋還會到離家不遠的樹林里采蘑菇。小金棋不僅擔起了家務事,更成為家里的主要經(jīng)濟支柱,同時他還不忘抓緊時間學習。這幾年,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兩位老人并不知道,在9歲孫子的內心,深藏著一個不敢跟他們說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媽媽回來,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們回來我要跟他們拍一張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币驗榕聽敔斈棠虃,小金棋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爸爸媽媽,但每當夜深人靜,或看到同學們和家長在一起時,他就會忍不住地掉眼淚。金棋說,自己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即使爸爸媽媽不回來,他也一定會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3
李**,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于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后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擔。
由于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還必須承擔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nóng)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總是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yè),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后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后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后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網(wǎng)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里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里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后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里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xiàn)。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里的農(nóng)活只能落在小云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云寬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后,小云寬卻先后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蝎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云寬卻是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捉蝎子難免被蝎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云寬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并沒有阻擋云寬為父親買藥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云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幸福也許是心里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蝎子這件事時,小云寬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云寬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云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云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云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于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云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云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云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粗鴦e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云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jié)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云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云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yōu)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云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云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么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11
我們是成長在爸爸的臂彎、媽媽的懷抱里的少年,每日享受著爸爸的照顧,媽媽的呵護。那么,對于這些無私的愛,你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這些愛不再存在,你能否用漸漸成熟的臂膀撐起一切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黃鳳,16歲。在這個花一般的年紀,她本應該在父母面前叛逆、撒嬌,本應該盡情的綻放青春,可殘酷的命運讓她過早的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在黃鳳6歲那年,父親因一次意外癱瘓在床,一家為了給父親湊夠巨額的手術費,陷入了貧困之中。母親由于不堪重負,離家出走,留下了年僅6歲的小黃鳳和她癱瘓的父親,失明的奶奶相依為命。小黃鳳是懂事的,6歲的她承擔了照顧奶奶、爸爸的任務。每天晚上,小黃鳳隔幾個小時就要給父親翻一次身,幾年來從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的好覺。12歲那年,黃鳳聽說上海醫(yī)院的醫(yī)療條件好,就用板車推著父親,帶著奶奶前往上海給父親治病,為的就是能讓父親站起來。這個可敬的女孩,用她十年的青春來愛她的父親,來換父親的.健康。
趙文龍出現(xiàn)在鏡頭前時,他帶著滿臉陽光般的微笑,活潑開朗。我實在無法想象在他身上發(fā)生了這么多不幸的事情。媽媽身患尿毒癥,趙文龍每周推著媽媽去醫(yī)院做透析。為了給虛弱的媽媽補充營養(yǎng),趙文龍在城市的垃圾箱邊穿梭,用賣廢品的錢給媽媽買上幾兩肉。每次做肉丸子時,他都會把為數(shù)不多的丸子分給媽媽,能讓媽媽吃上肉,是趙文龍最開心的事情。
黃鳳、趙文龍和我們一樣,都是祖國的少年,祖國的明天。不同的是,他們已經(jīng)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而我們,依然是被寵溺的孩子。我有些羞愧,因為自己從沒為爸爸媽媽做過什么。所以,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善良,學習他們的孝心,學百善孝為先,學做最美孝心少年!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12
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
姓名 任芳芳
性別 女
所屬地區(qū) 北川羌族自治縣西苑中學
簡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
孝心故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爸爸知道奶奶這些年操勞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會叮囑芳芳照顧好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她也就成了為奶奶分擔解憂的小開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著芳芳得來的獎狀說:累點苦點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13
姓名:李x
性別:女
所屬地區(qū):內江市第六中學
簡介:她是學習標兵,學習委員。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但凡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并沒有壓垮她。她卻在苦難的生活里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jié)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
孝心故事:
李x同學在學校,她是學習標兵。李x同學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每一次的作業(yè)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課上總能聽到她答復老師提問的獨特見解,課下總能見到她思索的身影。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
她是學習委員,生性善良,同學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只要遇到困難,總是很喜歡找李x同學幫助,她也很樂意的幫同學解決。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馬上放下手中的筆,幫同學分析問題,幫同學解決疑難。
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但凡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她雖不是班里的文體委員,但她總是會和文藝委員配合,組織、協(xié)調班級的文藝節(jié)目,有時為了某一個動作,她會自己練上好幾遍甚至是幾十遍,自己做好了,再去幫同學糾正動作。
她寫得一手漂亮的字,令老師、同學稱贊。班級里的黑板報,幾乎都是她的手跡。在學校組織的繪畫、硬筆書法比賽幾乎都能獲得一等獎。
一個陽光女孩,把戲年華,本應無憂無慮地、快樂的生活,但是,在她快樂而堅強的表象下,幼稚的心靈卻深受著命運的不公。稚嫩的臂膀卻要承當本不應該屬于她的生活重負!在她還在上小學時,她的母親便被可怕的癌癥奪去了生命,家中除了李x,就只有傷心欲絕的父親、年已八十的奶奶和不懂事的弟弟了。這對一個正處花季的女孩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她悲哀欲絕。
為了生計,父親只能把年邁的奶奶、年幼的姐弟倆留在家中,單獨外出,賣苦力掙一點微薄的收入寄回家中。
也許,正是因為過早地嘗到生活的辛酸,才讓她變得如此的堅強;也許,正是因為命運的艱辛,讓她不得不快樂地面對生活。生活的苦難并沒有把她壓垮,在痛苦面前,她站起來了。她告知自己一定不能垮,因為悲哀的父親需要撫慰,多病的奶奶需要照料,年幼的弟弟需要保護。她默默地承受著,父親的傷痛、奶奶的無助、弟弟的無知……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李x剛上初中不久,父親又患上了眼病,根本無法繼續(xù)打工養(yǎng)家,只得回家休養(yǎng),這是雪上又加霜呀!一個家庭沒有了收入,讓原本就拮據(jù)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無奈,父親只好在眼病稍有好轉時又踏上了打工之路。
為了能更好的照料年老多病的奶奶,又不至于影響學業(yè),李x帶著奶奶和弟弟,在學校外的街上租了一間十分簡陋的棚屋,祖孫三人住了進去。每天早上,當其他學生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就起床了,匆忙地洗漱、做飯,然后叫弟弟起床吃飯,伺候奶奶吃飯,喂奶奶吃藥,把這一切都收拾妥當后,才匆匆忙忙地跑向學校。多少次,奶奶的病復發(fā)了,奶奶心疼錢,堅持不去醫(yī)院,病越拖越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可忙壞了李x,醫(yī)院里的奶奶要照料,自己又要上學,還有小弟弟要照顧。還好鄉(xiāng)醫(yī)院就在學校對面,奶奶在醫(yī)院輸液,下課時間就可以跑去看一下,上課鈴一響,只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跑回學校。護士小姐知道后,都感動得流淚。
平時的晚上,李x一邊要完成自己的作業(yè),一邊還要監(jiān)督、輔導弟弟的`學習。弟弟小,又淘氣,很多時候不很自覺,不很聽話,李x從沒怨他,總是耐心細致地開導弟弟,教育弟弟。
到了周末,一般的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就是玩,李x可沒有這福氣,周末,她太忙了,也太累了。不但要完成作業(yè),輔導弟弟,還要整理家務,洗衣服等。到了冬天,一又小手凍得通紅,讓人心疼。可她從不難過,總是笑瞇瞇的,左鄰右舍都夸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孩子。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并不能讓她埋怨。快樂人生,快樂生活。她還是一個熱心公益的孩子,重陽節(jié)時,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同學們到鄉(xiāng)上敬老院看望老人們,為他們清掃衛(wèi)生,陪他們聊天,李x總是第一個報名的,她說:“要像照料自己的奶奶一樣的照料每一個老人。〞
周末、假期回到家,李x在忙完自己的學習、家務后,還會力所能及的幫助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做點事,比方幫助照看小孩子,幫助喂養(yǎng)牲畜等,只要需要或她認為有必要,她都會主動去幫助,同村的人只要一提到李x,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道:“那真是一個好孩子。〞
確實,李x是一個好孩子,一個懂事的女孩,一個快樂的女孩,為了寬慰愁苦的爸爸,她學習努力,從不松懈,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她說:“每當看到爸爸因為我考了好成績而露出笑容時,我就覺得值了。〞為了撫慰奶奶,她總是在閑暇時間逗奶奶開心,給奶奶講一些學校發(fā)生的趣事,把奶奶逗得合不攏嘴,看到奶奶開心,她也就非常開心。
“上帝在為你關掉一扇門的同時,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是的,生活雖然給了李x苦難,但她在苦難的生活里學會了許多,她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jié)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她就是一個有愛心、有孝心、自立自強的美德少年。
【孝心少年個人事跡】相關文章:
孝心少年事跡11-08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11-13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0-11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1-02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材料11-08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15篇11-13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09-24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簡短10-11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