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國工匠”劉麗個人事跡學習心得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國工匠”劉麗個人事跡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大國工匠”劉麗個人事跡學習心得1
近日,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yè)區(qū)采油48隊采油班長劉麗榮獲20xx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霸诰畧鲇途矣X得實現了我的價值!闭劦将@獎感受時,劉麗語氣平靜。
今年47歲的她在生產一線28年,專注于解決生產中的低效率、老問題、壞毛病,用創(chuàng)新為國家多產油,為企業(yè)多省錢,28年研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120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195項,創(chuàng)效1.5億元。
劉麗生在大慶,父親是大慶油田的第一批會戰(zhàn)建設者,1993年,劉麗接了父親的班,成為一名石油人。從工作之初,劉麗就記住了父親的囑托,深知自己技校畢業(yè)底子薄,她包里總是揣著一本技術書,白天上井對照實物琢磨,記憶井口流程和實際操作規(guī)程,下班回家再把白天學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細細揣摩,直到吃透弄懂為止。剛上班的頭兩年,記錄的學習筆記摞起來就有齊腰高。
工作中,看到師傅們加盤根、換皮帶,一根皮帶30多公斤,男同志換都很吃力,19歲的她就從這些最普通的活兒練起。為了練好基本功,手上的老繭越磨越厚,肩上的水泡消了又長。不出5個月,她創(chuàng)造了15秒換皮帶的.紀錄。參加工作不到四年,她就把采油隊所有崗位都干了個遍,練就了一手絕技、絕活、絕招,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規(guī)格型號,一看電流就能判斷井下狀況,一聽聲音就能辨別機械故障。1997年,經過層層篩選,劉麗贏得了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石油系統(tǒng)采油工技術大賽的資格。
采油工的日常工作就是對采油過程進行數據錄取、設備維護,通過創(chuàng)新和改進解決種種生產難題。最初嘗試搞革新,還得從劉麗當洗井工時說起。當時油田上洗井所用工具又多又笨重,她構思研究后,把撬杠、管鉗、扳手和螺絲刀合為一體,操作工具由四件變?yōu)橐患、總重量?5公斤降為2.5公斤,使用時可隨意切換,既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讓她感受到了技術革新帶來的快樂和便利,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幾十年來,采油工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摳取辦法更換抽油機井盤根盒密封圈,總漏油、盤根壽命短、換起來費勁,小小的盤根讓采油工沒少吃苦頭。愛鉆研的劉麗在口紅上找到了靈感,她買來一堆口紅,一支支拆解,弄清里面的結構,設計圖紙、加工,很快一個新型“上下可調式盤根盒”就制作好安裝到了井上。她連續(xù)幾天跑到井上觀察效果,白天圍著井口轉,夜里又拉著愛人陪著。18年來,她對“上下可調式盤根盒”先后進行了5代改進,讓盤根的更換時間縮短了四分之三,盤根使用壽命延長了6倍,在6萬多口油井全面推廣后,每年節(jié)約維修工時10萬小時以上,節(jié)電2.4億多度,多產油近萬噸。這項成果先后榮獲大慶油田有史以來首次授予的技術革新成果特等獎,中國石油首屆一線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第六屆全國職工創(chuàng)新成果獎。20xx年、20xx年,劉麗帶著“盤根盒”走進央視“大國工匠”欄目、國務院新聞辦公廳發(fā)布會,向全國人民展示。
28年來,劉麗個人已累計研發(fā)各類成果200余項,其中獲市局級獎項55項、國家及省部級獎項33項、國家專利及知識產權軟著41項,螺桿泵井新型封井器裝置等一批成果填補了國際國內技術空白,累計讓油井多產油6萬余噸。
20xx年8月,以劉麗名字命名的“劉麗工作室”成立了,她把培訓作為重要職能,探索實施了訂單式培訓、體驗式五步階梯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累計培訓1.5萬余人次。探索出了“技師聯(lián)合研發(fā)、革新工廠自主生產、示范區(qū)試用推廣”的“研產用”一體化模式。使工作室從只能做簡單的小改小革,一躍成為萬人大廠的“研產用”一體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聯(lián)盟。
在劉麗工作室的帶動下,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成果數量由過去的每年100多項增加到每年300多項,全廠參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的人數由原來的500人左右躍升至20xx多人。工作室累計研發(fā)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獲國家專利174項,推廣成果5000余件,創(chuàng)效1.2億元。
三年中,她帶領中國石油技能專家團隊攻克集團公司級生產難題1000余項,取得國家專利704項,技術技能成果獲獎20xx項,為油氣勘探領域技術技能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
“大國工匠”劉麗個人事跡學習心得2
出生在黑龍江大慶的劉麗,是聽著鐵人王進喜的故事長大的,她的父親也曾和王進喜一同參與過大慶油田會戰(zhàn)!按髴c精神”“鐵人精神”一直像一面旗幟,激勵著她不斷向前。
“別看上技校出來是當工人,當工人一樣有出息!1993年,父親的話鼓舞著19歲的劉麗,走進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頂著全校第一的名聲,她換上嶄新的紅色工裝,成為采油48隊的一名工人。
采油隊每天都要和近十米高的抽油機打交道。劉麗第一次近距離站在抽油機下,看到一個個“龐然大物”在“叮叮當當”的巨大聲響中運轉,傲氣瞬間縮減了一半。
抽油機的日常維護工作體力消耗大,且必須長時間野外作業(yè),所以采油隊少有女工。隊長為了考驗劉麗,上班第三天就讓她獨立頂崗。這一安排反倒激發(fā)了劉麗的好勝心。
重達30公斤的皮帶,男性工人更換都很吃力,劉麗卻硬是鉚足了勁兒,自己拖著皮帶爬到了操作臺,引來老師傅們不住的贊嘆。5個月后,劉麗纖弱的雙肩磨出了水泡、雙手磨出了老繭,卻創(chuàng)造了隊里15秒更換皮帶的紀錄。上班第二年,劉麗就被選為礦上的“排頭兵”。緊接著,21歲的劉麗成為油田為數不多的.女井長,主管30多口油井的維修與保養(yǎng)。
時間久了,劉麗對工作有了更多思考,干活不能僅靠體力,還要學習、要創(chuàng)新。當時,油田上洗井的工具又多又重,騎車馱著工具到相隔幾公里外的井口都會讓人直喘粗氣。劉麗仔細琢磨后,把撬杠、管鉗、扳手和螺絲刀等工具組裝成一套,重量從15公斤降到了2.5公斤,還方便使用。體會到發(fā)明的樂趣后,劉麗便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一發(fā)不可收拾。
油井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更換盤根密封圈,防止井液泄漏,這是采油工眼里最頭疼的活兒。尤其是冬天,橡膠材質的密封圈極易碎裂,從又窄又長的盤根盒內把它們摳出來,有時都需要耗費1個小時。一次,劉麗蹲在井上,看著盤根盒想:這盤根要是能自己轉出來就好了!
一天,當她拿起口紅旋轉時,瞬間來了靈感。拆解口紅摸清構造后,她立馬著手設計加工。不久,新型的“上下可調式盤根盒”成功安裝到大慶油田6萬多口油井上。進行了五代改進后,密封圈更換時間從過去的40分鐘縮短到10分鐘,使用壽命延長了整整6倍,還使每口井日節(jié)電達到11度。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劉麗很早就想組建自己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團隊,拉著大家一起搞發(fā)明。20xx年,劉麗工作室成立。從最初兩個人的團隊,一直發(fā)展為涵蓋采油、集輸等35個工種、擁有537名成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聯(lián)盟。
在劉麗的工作室,鐵人王進喜的縮小版雕像同她工作29年來獲得的一排排證書擺在一起!坝袟l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這是鐵人王進喜的經典語錄。心懷鐵人精神,劉麗將自己的座右銘定為,“不相信僥幸,要付出200%的努力”。
如今,那個初見抽油機兩腿哆嗦的小姑娘,已經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技能專家協(xié)會主任,劉麗不僅在大慶油田家喻戶曉,還成為萬眾矚目的大國工匠。
今天,劉麗正同一大批中國石油技能專家一起,開拓著油氣勘探領域的新路徑。新時代,站在大慶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上,劉麗帶著屬于她的那抹“石油紅”,繼續(xù)不斷向前。
【“大國工匠”劉麗個人事跡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大國工匠事跡04-19
[精華]大國工匠事跡10-27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2-01
大國工匠事跡優(yōu)秀(精選18篇)10-27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1篇02-15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1篇)02-15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精選19篇)11-06
大國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跡(通用12篇)10-19
[精選]工匠個人事跡07-05
工匠個人事跡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