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慶讀書的心得體會
剛拿到《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首先就被那只紫色的手環(huán)給吸引住了,手環(huán)是套在一張卡片上面的?ㄆ嫌羞@樣幾個醒目的大字:優(yōu)秀的人,都不抱怨!看到這八個字,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本書。
作者威爾鮑溫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是為了要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就和我們做許多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發(fā)現(xiàn)抱怨會帶來許多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fā)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和認可。打個比方說,很多的人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生病了,而是他們認為作為一個病人會有許多附帶的好處,比如能夠取得他人的同情,使大家可以更加關注自己,更可以逃避一些自己不想面對的事情。從這個角度考慮起來,我們平時的對朋友、對家人的抱怨,就不僅僅是心理或生理上的一種宣泄而已了。也許朋友、家人的關懷、同情才是我們內心真正需要的,這才導致抱怨變成了我們的一種習慣。
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威爾鮑溫寫這本書來推崇這個紫手環(huán)21天活動,將手環(huán)戴到手腕上,當自己抱怨,將閑話時就把手環(huán)一道另外一只手上,直到這個手環(huán)能持續(xù)戴到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完成連續(xù)21天不抱怨,不講閑話為止。這個說起來簡單但行動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堅持下去,21天不抱怨手環(huán)不換手。三周下來,你的行為和思想都回發(fā)生蛻變,同樣的一個世界,在你的眼中卻變得不同,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美好的一面。然后,自然而然的,你會對這個美好的世界充滿希望。就是這樣,一本心靈勵志書,1只手環(huán)21天改變600萬人的命運。
抱怨的深層次原因是缺乏智慧,因為沒有智慧,所以不明深層的意思,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夠利己利人,執(zhí)著于自己的狹隘的見解,把他人及外界與自己對立起來,因為執(zhí)著而不能靈活地應對周圍人、事、物的變化,所以處處碰壁,非?蓱z。因此我們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廣學理論并勇敢實踐,向所有量大的人學習,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做到這一點,而圓滿地實現(xiàn)福大。
無意識的抱怨,抱怨天氣、抱怨堵車,我們不覺得有什么不妥,更沒覺得給我們帶來什么壞處,真的是這樣嗎?威爾鮑溫說: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想要的東西。我們的想法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話語有表明了我們的想法。不要總是去抱怨人家的不好,應該多想想人家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值得我們效仿的是那些做到理論完全認識、實踐圓滿無差的人。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情緒上的高低起伏是總會有的,抱怨是正常的,但是,無謂的抱怨一切并不會改變生活中的不如意。在我們抱怨學習有多累時,不如想想自己是否已經把學習做到位,是否盡力把它做到很好。然后改變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換一種心情去尋找學習中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抱怨同學的時候,不如去想一想自己有沒有什么做的不恰當?shù)牡胤,一句對不起就可以化解很多矛盾。在抱怨家人的時候,不如多想想那些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忘記那些不愉快的。放下抱怨,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選擇放棄、在惡勢力面前選擇低頭、在社會的不公正前選擇沉默不語。相反的,有時候如果我們在學習或者與人交往時帶有一種消極的情緒,才是真正阻礙我們前進腳步的根本因素。
真正的踐行不抱怨,開放得包容接納所有的人、事、物,謙遜地從不同的人身上去學習,從不試圖勉強的去改變別人,很終自然影響了別人,改變了環(huán)境。
生活本來就是由快樂痛苦等多種元素構建起來的,我們不可能只擁有快樂而完全沒有痛苦。無論面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我們都應該感謝生活,因為生活本就是美好的,要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而不要抱怨。
【國慶讀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書的心得體會04-11
國慶節(jié)作文國慶見聞01-12
國慶節(jié)作文:國慶趣事11-23
國慶趣事國慶節(jié)作文12-05
國慶節(jié)國慶趣事作文07-13
國慶節(jié)作文:國慶見聞08-31
國慶見聞的國慶節(jié)作文10-27
國慶旅游11-10
國慶的日記02-06
關于國慶的作文:國慶節(jié)來了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