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清明節(jié)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jié)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jié)作文 篇1
來到外公的墓前,媽媽他們?nèi)滩蛔∵煅柿耍也恢劳夤L什么樣子,但我知道,如果不是無情的病魔,外公現(xiàn)在該生活得多好。趁媽媽他們給外公掛青燒紙錢的時候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外公的墓地,在金黃的油菜花的掩映下,外公長滿水仙、蛇莓的墳頭是那樣的美。我眼里有淚流出,但我相信,我的外公在天堂一定過得很好。爆竹響起的時候,我和表姐趕緊鉆進油菜花叢中,等到我們鉆出來時,頭上全是油菜花瓣,逗得大伙忍俊不禁了。離開的時候,我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外公的墳?zāi),幾排茂盛的黃陽柏在微風(fēng)中向我們揮手,我想,那是外公在天之靈在和我們道別。
這是一個難忘的清明,讓我懂得了生命和親情的珍貴,對于祖先,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清明節(jié)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一些兄弟姐妹一起去給爺爺奶奶掃墓。一大早,我們就出發(fā)了,爺爺奶奶的墓在很高的山上。
我們在崎嶇的山路上走著,山路凹凸不平很難走,沒走多遠我就覺得很累,我開始有點不想走了。大家都鼓勵我說:“劍斌一定能靠自己走到的。”我想起媽媽對我說:“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到底!蔽矣掷^續(xù)往前走。我靠自己的堅持到底,終于走到了山上。
我們把爺爺奶奶的墓清理干凈,獻上鮮花寄托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聽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對奶奶說的話,我也向爺爺奶奶的墓鞠了躬說:“明年清明我還會來給你們掃墓。”
下山的路上,我問爸爸:“爺爺奶奶都死了他們會知道我們來掃墓嗎?”爸爸說:“這是從很早以前就傳下來的,表示我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我明白了為什么清明節(jié)很多人都來掃墓了。
清明節(jié)作文 篇3
清明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我眼里清明節(jié)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清明節(jié)是“感恩節(jié)”。到了清明節(jié),在外地工作的親朋好友都會不約而同地從五湖四海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參與祭掃先人的活動。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清明節(jié)是為了懷念過世的親人,通過掃墓祭祀等活動向先輩表達感激之情的一種方式。沒有祖祖輩輩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人們懷著感恩之心祭拜先人。因此,在我的眼里清明節(jié)就是“感恩節(jié)”。
清明節(jié)也是踏青節(jié)。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爬山登高去掃墓,而清明節(jié)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雖然在前往墓地的路上十分勞累,但也能收獲許多的美景。你看,一路上的樹木都脫下了冬天的棉襖,穿上了春天獻給的綠衣裳。瞧!遍地的野花競相開放,它們是多么的'鮮艷,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輕輕搖曳,還散發(fā)出淡淡的芳香,引來蝴蝶飛舞,小鳥歌唱。聽!山間小溪傳來“嘩啦啦”的水聲,猶如一首好聽的樂曲,溪中小魚還不時向水面吹泡泡,似乎是在給樂曲打節(jié)拍……這一切構(gòu)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爬到了山頂,在祭拜親人的同時能領(lǐng)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清明節(jié)還是美食節(jié)。大家在清明節(jié)期間可以嘗到各種特色美食,在我們家鄉(xiāng)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色糯米飯了,它由紅、黃、白、紫、黑五種顏色的米飯組成。五色糯米飯不僅好吃也非常好看,它煮熟后還被別出心裁地擺出許多有趣的造型,寓意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除了五色糯米飯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哦,比如炸紅薯、炸小魚、油團、紅糖糕……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愧是我們小吃貨的天堂!
這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jié),大家覺得有趣嗎?
清明節(jié)作文 篇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庇质且荒昵迕鲿r節(jié),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落下的雨點譜寫著憂傷的旋律。放眼望去,一切都好像籠罩在煙雨中,一片朦朧。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祭祖。我們掙著雨傘走在墓地里,一種淡淡的憂傷在空氣中彌漫。走到墓前,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肅穆。這是一塊幽靜的墓地,四面竹樹環(huán)合,枯黃的竹葉落了一地,但竹子依然高高地挺立著,枝上的綠葉隨風(fēng)搖曳,唱著“沙沙沙”的歌曲,像是和我們一起為死去的人哀悼。一塊塊墓碑整齊的排列著,碑面被磨打得光滑平整,上面用金色的楷體刻著字。我們放了花圈,點了蠟燭,燒了紙錢。為了保護環(huán)境,少燃了些煙花爆竹,這也算為他們祈福吧。
祭過了祖墳,爸爸媽媽又帶我去了另一個地方。我們走過崎嶇的山路,在雨水的沖洗下山路變得有些泥濘,越過獨木橋,我們看來到一座墓前。說是墓,其實只是幾塊磚和幾塊木板簡易構(gòu)造成的。與之前看到的由大理石砌成的墓相比,這座墓顯得比較寒酸。我偏過頭看向爸爸,意在詢問他這是誰的墓。爸爸微微嘆了口氣,道:“這是你爺爺?shù)。之前葬的時候家里經(jīng)濟困難,后來經(jīng)濟寬裕了,想了想還是沒有換個地方,畢竟人走了,入土為安!甭犞职值脑挘倚念^泛起微微惆悵。
爸爸告訴過我,爺爺過世的早,在他十二歲時就離開了。我并沒有見過爺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對爺爺僅有的認識只是爸爸對我說的一些事。爸爸說,爺爺待他十分嚴厲,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差池,每次考試就算只比要求的低一分都也要挨打……
“現(xiàn)在想想,他也都是為了我好。是我小時候太不懂事,經(jīng)常和你爺爺吵架,F(xiàn)在,唉……”爸爸的語氣中帶著難掩的失落和后悔。所以說,有句話叫: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有一種終生的悔恨叫做“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紀悼已逝的親人們總會勾起一些回憶,那些回憶或好或壞,都是最珍貴的;懷念離開的親人們總會得到一些提醒:請別忘了對你的親人們好一點,再好一點,莫要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清明節(jié)作文 篇5
清明時節(jié)放假的第一天,我吃過早飯,就叫上鄰居的小朋友與父母一起開車到黃河邊游玩。
一到黃河邊,我就被氣勢磅薄的黃河所震撼,寬闊的河床一望無盡,并不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河面上偶爾穿梭著五顏六色的輪船和快艇。踩著柔軟的沙子走到河灘上,渾身上下洋溢著輕松與愜意。在沙灘上,看見遠處有不少駿馬,我們好奇的走過去,才知道是附近村民為了掙錢而供游客騎馬游玩。我與媽媽騎上一匹白色的駿馬,在沙灘上穿行一大圈,真實感受了一次騎馬闖天涯的意境。
隨后我與鄰居小朋友還登上了輪船,感受了一次海上航行的樂趣,然后我們走過獨木橋,穿過淺水灘上岸。
上岸之后,爸爸開車帶著我們,沿著黃河大堤一直往東,來到黃河濕地公園。在公園門口,看見指示牌上介紹說園里有各種珍奇動植物和植被,我們興致勃勃的進去了。呀!我驚呆了,濕地公園竟然沒有一滴水。我們走進公園深處,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廣闊的枯草地。媽媽拔了一種草,說是茅根尖,是可以吃的東西,小時候她們在老家經(jīng)常在外找著吃。我試著把茅根尖剝開皮,放到嘴里一嘗,果然有一絲甜味,味道還不錯喲。
出了黃河濕地公園,我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條清澈的小河,河灘上有好多人在栽樹,媽媽說這是現(xiàn)在特別環(huán)保的一種埋葬方法,叫做“樹葬”。就是把故人的骨灰埋在土里,然后再在上面栽下一顆樹苗,多年以后樹木長高,后人也會倍感欣慰的。
我們沿著河灘邊走邊玩,看著河水清澈、碧波蕩漾,綠草盈盈、垂柳輕擺,心情特別舒暢,不知不覺天快黑了,我們結(jié)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家了。
清明節(jié)作文 篇6
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起上初中的時候,一樣的清明節(jié),和今天不同的是,那年的清明節(jié)一直是細雨霏霏,全校師生給烈士們掃完墓以后,學(xué)校以追思烈士為中心思想而舉行作文比賽,題目就是《清明抒懷》,因此,自己還有幸榮獲忘了是二等獎了還是一等獎。
追憶那個時代啊,追憶曾經(jīng)逝去的似水年華,那年,我們正好十五六歲,而現(xiàn)在,不知不覺就跨入了奔四的浩蕩大軍中,而每每清明節(jié),更會哀思如潮。追憶我逝去了的親人們。那天,夢到了已故去快六年的爺爺,醒來后,已是淚濕枕巾,或許平時想念太多,故才會有夢吧。好多年過去了,爺爺?shù)囊羧菪γ矎奈丛谖业哪X海里淡漠過。小學(xué)的時候因為爸爸工作調(diào)動我家很早就搬離了老家,但是寒暑假我會回去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平時是一個很嚴肅的人,但他們很疼我,記得有一次我中暑了,爺爺拿來了藿香正氣水給我喝,我捏著鼻子怎么也喝不進去,爺爺就親切的安撫我,他拿著一盅白糖,叫我喝一口藥就趕緊吃一口糖,那天,我第一次覺得藿香正氣水是那么好喝那么甜!爺爺雖然不認識很多字,但他對阿拉伯數(shù)字特別敏感,會雙手打算盤,而且從來沒有錯過,而我自從上了初中數(shù)學(xué)就差的要命,那時候就老想,為什么沒有遺傳爺爺?shù)臄?shù)學(xué)基因呢?爺爺那會在村子里開了一個小商店,還待收天草(藥用稱甘草),村子里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依仗他這個小店的,那時候的農(nóng)村生活比較匱乏,好多人都因沒錢而吃不起藥,因為沒錢而給孩子買不起學(xué)習(xí)用品,爺爺總會無償?shù)馁d給他們,有了錢就還,沒有錢就算了。爺爺比較有做生意的頭腦,但是從不給人家缺斤短兩,老家那邊的山上甘草多,爺爺就鼓勵青壯年們上山上去挖甘草,爺爺按斤收購后會公平的給他們錢,當時,很多農(nóng)戶家庭生活補給也都靠那點甘草錢的。
爺爺很愛喝酒,哪怕這頓飯沒有菜他也要喝點小酒,但他喝酒從不過量,每次就那么兩小盅,我記憶中的爺爺從來沒有因喝酒而醉過,爺爺是個既嚴肅又很幽默的人,爺爺?shù)目陬^談是:知不道。每當問爺爺他不知道的事情他說“知不道”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戲說“道不知”,爺爺會假裝很生氣,自嘲的說聲小兔崽子,便會把我逗的咯咯咯樂很長時間。
那時候就想,等自己上班掙錢了,一定要給爺爺買瓶好酒喝,雖然爺爺并不缺酒。但是,等到我真的畢了業(yè)掙了錢,爺爺也沒有喝上我買的酒,02年那會畢業(yè)在北京上班,好不容易放了幾天年假也會回呼市和我的父母團聚,也想過回老家看看爺爺奶奶,但心里有個聲音總是在隱隱的往后推脫,總是在想:爺爺奶奶有那么多的兒女和孫男娣女在身邊,多我一個也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吧。而從爺爺06年88歲去世至如今,我依舊為了當初的那個極幼稚的、極不孝的想法而愧疚而汗顏而想起來便會淚流,哪怕當初爺爺能夠吃上我親自為他買的一塊面包、一顆水果也好,臨終前能夠喝上一口我為他做的熱湯,而今,我永遠都沒有機會了,就連自責(zé)都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奈!
【有關(guān)清明節(jié)作文6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