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清明節(jié)的作文匯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jié)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1
4月5日是清明節(jié),早晨我和媽媽、奶奶還有爺爺一起去海口為太公、太婆掃墓。路上媽媽告訴我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的節(jié)日,是祭祖掃墓的日子,
今天天氣特別好,一路上小鳥在那里唱歌,小草穿上了綠衣,我高興得蹦蹦跳跳向山上走去。來到墓地,咱們先把祭祀用的鮮花放在墳前,然后媽媽和奶奶、爺爺打掃周圍的衛(wèi)生,再把墳上的雜草給清理好,咱們在那里把準備的吃的拿出來大家一起吃。等我吃完了就站在墓前深深的鞠了一個躬,并且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yè)有成”。然后咱們就下山了。
雖然這次掃墓有點累,但我仍然很高興,以后還要去。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jié)寸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苯衲甑那迕鞴(jié)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老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老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諝馇艴r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與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老媽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與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3
清明節(jié)的時候,濮陽市的戚城公園要舉行一次誦讀活動,我們油田一小受到了邀請,要去參加這次活動。于是,學校把任務交給我們四年級,四年級又把任務交給了我們一班和七班。我們每個班都要選出四十名同學參加比賽,自然,我也被選上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刻苦訓練,我們終于要去演出了。
今天早上,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學校,畫上了妝,就和同學們一起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們就像快樂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不停地說笑著,真是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就已經來到了戚城公園門口。一進大門,我就被一陣美妙的音樂聲所吸引了,再往里走,一個美麗的半圓形的舞臺就映入了我的眼簾。在舞臺上方,掛著一個大大的噴繪背景,中間寫著:我們的節(jié)日——濮陽市中華經典集中誦讀活動。
在一陣激烈的音樂聲中,誦讀活動開始了。老師告訴我們,因為我們的節(jié)目是壓軸的,是最后一個,所以我們就先坐下來欣賞別人的節(jié)目。第一篇章是春光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節(jié)目。主持人一下臺,很多同學就手拿一枝花有秩序地走上了臺。他們很快地站成了三個方隊,一個方隊在臺左邊,一個方隊在臺右邊,剩下的一個方隊站在中間。優(yōu)美的音樂一響起來,他們就開始有節(jié)奏地朗誦,《詠柳》、《村居》、《游園不值》等一首首贊美春天的古詩。他們朗誦得聲音洪亮,非常投入,讓我感覺到春天就在我的身邊。
第二篇是緬懷篇。第三篇章是惜時篇,這一篇章主要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今日的美好時光。等呀等呀!終于到了第四篇章——傳承篇。先是三字經、百家姓等節(jié)目,最后一個才是我們的節(jié)目——《少年中國說》。主持人一下臺,同學們就昂首挺胸,滿面春風地踏步走上了舞臺。音樂響起,大家投入極了,仿佛都進到了音樂里。那美妙的音樂聲伴隨我們洪亮的朗誦聲,顯得那么莊重,又顯得那么富有生機。每個字、每一句話,都發(fā)自我們火熱而真摯的心!吧倌赀M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彪S著我們越來越慢且越來越洪亮的聲音,我們的節(jié)目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聲。我們的朗誦結束了,臺下頓時響起一陣經久不息如雷鳴般熱烈的掌聲。
活動結束了,告別了美麗的戚城公園,我們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些精彩的朗誦,這次誦讀活動將永遠令我難忘。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4
一絲絲雨兒飄進池塘,濺起一圈圈漣漪。魚戲蓮葉,水珠晶瑩。雨,不停地下著,好不浪漫。和風細雨、狂風暴雨、凄風苦雨,從哪兒來,又往哪兒去?
春季的雨,無非是最柔和、溫暖的了。它催醒了嫩芽,催開了百花;它染綠了山崗,染黃了菜花……溫暖的春雨,融化了冰雪,小溪重新變回了碧藍柔美的綢帶,小動物們也會來快樂地玩耍。一棵棵小樹苗在春雨的滋潤下茁壯成長,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花兒美美地開放。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詩,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是春風化雨。
慢慢進入夏季,雨越來越多了,而且是陣陣雷雨。雷雨恐怕是最讓人頭疼的了,每次雷公一打鼓,就會嚇壞不少人,還會對一些人、物造成危害。在臺風的驅使下,洪水也不少發(fā)生。樹兒折了腰,花兒落了瓣,一片凄涼。天黑黑,一片昏暗。白天黑夜分不清,能不讓人煩惱嗎?這,就有點狂風暴雨的滋味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就有點凄慘了。滿樹的金葉,成了滿地的落葉,風一吹,落葉漫天飛舞,好不凄美。但是,秋雨也立了不少功——滴滴小雨灑向果園,給蘋果換上紅襖,給葡萄換上紫袍;灑向田野,棉花綻開了笑臉,稻谷低下了紅顏……漫山金粉,怎不讓人欣喜?凄凄秋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天上的仙女撒下片片冰凌花,把人間變得銀裝素裹。咦,小雨滴去哪兒了?整個冬天都沒見到它。哦,原來它裝成了天女撒下人間的冰花。瞧,它一會兒飄到這兒,一會兒飄去那兒,好不快活!花兒飄上樹梢,結出一串串風鈴;花兒飄上房瓦,鑲鍍一層層銀霜……它把人間變得如同仙境一般,讓人身臨其境。也許,大家真正喜歡的,還是扮成冰凌花的雨滴吧。
雨,紛紛揚揚,每天都會展現出不同的姿態(tài)。它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年清明時,家中長輩健在,無需在暗沉的天色里去郊外掃墓祭拜,是一種安心,也是偷得假日閑的好機會。
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本就晦暗的天空似乎為了映襯清明的斷魂而更加陰郁。正在翻找雨具準備動身去外婆家拜訪兩位老人,接到了外婆的電話:“看樣子雨一時半會不會停了,你就別來了,下次放假有空再來吧!笨粗页龅挠昃,我笑著應到:“我都已經在出租車上啦,沒事的。”“那就罷,你仔細別淋著雨感冒了,最近流感病毒那么嚴重…”
上周末的午后,捧著咖啡看著小說時,外婆打來電話問我清明小長假是否有時間去她家吃頓飯,想起和同學的約會,推脫道清明要補課!芭,這樣子啊…每天都要上課嗎--啊,忘了告訴你哦,我前幾天托人在家裝了無線網,你下次可以和你媽來上網了!蔽也唤犎,在老人的眼中,原來無線網也可以成為懇求我們回家看看的機會,不知從哪一天起,我們已經成為營營役役的網絡仆從!巴馄,我想起來了,周日老師放假,我周日去吃晚飯吧。”“唉唉,沒問題沒問題,你想吃什么盡管說!”
窗外的雨依舊綿綿,攜著雨具匆匆踏出了門,即便是狂風暴雨,于一對老人渴盼的心都輕如鴻毛。
趕到了外婆家,已是晚飯時分了。席間外婆興奮地拉著我絮叨,我第一次靜靜地停著老人說著些家長里短的小事,原來,這些菜外婆從上周就開始去市場挑選,今天早晨下著雨又去了菜場購買新鮮的食材,中飯也沒吃一直忙活到現在,燒了一桌拿手好菜。
突然,外婆止住了話語,“你手機呢?”我不明所以,從包里拿出手機遞到外婆跟前。她將手機推還給我,“奇怪了,明明帶了手機怎么不拿出來呢?”我有點啞然,每一次應付差事一樣來拜訪兩位老人,席間總是一邊玩著手機,一邊隨便應付外公外婆的嘮叨。當我真心想靜靜享受一次家人間的晚餐時,卻讓外婆感到疑惑。
“家里現在有無線網了,你連上試試!蓖馄诺纱罅搜劬粗疫B上無線網,緊張地說:“怎么樣?好用嗎?”我關上手機,笑著說:“很好用的,放心吧。我們先吃飯,吃完飯教你用手機連無線網!蓖馄琶,臉上是遮不住的笑意。
我突然有點想哭,假意轉頭看向窗外,天色已經徹底暗淡下來了,清明的暮雨輕輕地擁抱著這個江濱的小城。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6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歷法中,“清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一般在公歷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農事重要節(jié)令!扒迕鲾嘌,谷雨斷霜”時至清明,春意漸濃,氣溫開始升高;“清明前后,點瓜種豆”萬物復蘇,草木繁茂,進入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據《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與春節(jié)、端午、中秋同為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是一年之中比較隆重的節(jié)日,主要是紀念先祖和迎接春天的到來。從這天起,人們忙著著手新一年的勞作,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有溫故知新之意。
“清明不回厝無祖”,指的是清明節(jié)不回家掃墓的人就等于沒有祖先,即使在外生活窘困或事務繁忙,這一天也想方設法回家掃墓。在我們安丘,一般分為“培土”和“上墳”兩種掃墓儀式!芭嗤痢庇纸袙吣、培墓、祭掃或修墓。冬至后105天謂之“一百五”,即清明節(jié)前二天,為人們給故去的先輩修墓培土的日子,有“今日一百五,上林去培土”之說。早上,在太陽未出來之前,人們由一家的長輩率領,帶著镢頭,鐵锨到自己家烈祖烈宗的墳墓上掃墓。先把墳上的荒草清除一下,再到墳附近有結摟草的地方挖取墳頭,即挖一塊圓錐狀帶草皮的土塊作為新的墳頭,這樣一年就不能再動墳上的土了,特別是墳頭,F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家庭還為故去的先輩選擇清明節(jié)立紀念碑!吧蠅灐庇址Q祭墓、祭拜或壓紙。大多選擇“大寒食”(清明節(jié)前一天)下午上墳。祭拜時,在墓前供奉餑餑、餶馇(即餃子)、紙錢和燒酒壺,先在墳頭上壓燒紙,然后燒紙錢,最后在紙灰上灑酒(稱奠酒),跪地三叩首,點放幾個爆仗或放支鞭炮,禮畢回家。路上還要向遇到的孩子們分餶馇,意為先輩留下的吉食,象征“祖德流芳”。記得剛加入少先隊時,我還是中隊的旗手,老師帶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聽老前輩們講革命故事,也是選在清明節(jié)前。
“清明節(jié)”又稱“小寒食”,前兩天忙著敬先祖,今天輪到大家過節(jié)了。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插青,即折一些新鮮的側柏樹枝和吐蕾的柳枝,在清明節(jié)早上,把這些側柏枝和柳枝每幾根組合在一起,插在大門口、屋門口和豬欄門口左右兩側的上方,一是避邪,二是預示春天到來了。在安丘農村,還有在室內插青的習俗,即用柳枝、側柏枝和老公花扎個花束,吊在鍋臺之上的屋笆上。兒童們還要戴柳帽,做柳哨。這些習俗損壞了大量的側柏和柳樹,很多側柏、柳樹在清明節(jié)被折騰的不成樣子。舊時,寒食節(jié)斷煙禁火,只吃涼的食品。到了清明這一天,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始生火做飯。宋代詩人王禹俏在《清明》一詩中就有“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詩句。在我們安丘農村,清明節(jié)人們還有三項活動。
清明節(jié)第一個活動就是吃雞蛋(取吉誕之意)。記得小時候,在清明節(jié)前貨郎們走街串巷,用染料換廢品。每個家庭都換上幾小包,主要有紅的、綠的、紫的,用于染煮熟的雞蛋、鵝蛋,孩子們比誰的蛋大,誰的顏色好看。要好的小朋友還有互換彩蛋的禮儀。聽話的孩子,偏心的媽媽會多分一個,大都讓其躲到旮旯里去吃,防止其他兄弟姊妹看見(當時農村生活比較拮據,多吃個雞蛋就比較奢望了)。清明節(jié)早上要喝酒,醬燒雞蛋是每家不可缺少的一個主菜,主食是吃白面餅(日子不寬裕的戶,吃的是白面包地瓜面餅),餅卷雞蛋再撒上一點點細鹽面,吃起來的確是別有風味。
清明節(jié)第二個活動就是蕩秋千。清明節(jié)前,大人都給孩子們吊個秋千(又叫悠千),物料不夠大家湊,東家出檁條,西家出繩索,協(xié)作聯辦,供孩子們游玩。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空場自費架個秋千,供鄰里的孩子共同游玩,蕩秋千的姿勢很多,有站著蕩的,也有坐著蕩的,還有些老年人都來過把秋千癮,那種和諧的場面叫人流連忘返,記憶猶新。記得大集體時,有些大隊或生產隊還架個轉秋千,青年們都參入這項活動,有些青年、姑娘還出莊蕩秋千,甚是熱鬧。蕩秋千活動一般持續(xù)10天左右的時間,期間還有拔河、踢毽子、放風箏等娛樂項目。 清明節(jié)第三個活動就是踏青。春風勁吹,大地吐綠,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年輕人成群結隊,大都到附近的山上去踏青。家鄉(xiāng)的留山,是眾人向往的地方,清明節(jié)那天,四面八方的人們來相會,他們帶著煮熟的雞蛋、火腿腸、方便面和啤酒之類,在山上選擇一塊平坦的地方,或臥或躺,邊吃邊聊,盡情的享受,飽覽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還有的比賽登山頭,有的林中散步,有的穿越山洞,有的放喉歌唱,大家互相祝福,共度傳統(tǒng)佳節(jié)。
清明節(jié)的作文 篇7
4月5日那天早晨,我剛吃過早餐,寫了一下作業(yè),就出門玩了,不到一會兒,我就跑去問爺爺:“今天是清明節(jié)嗎?”爺爺說;“是啊,待會就去掃墓了。”我說:“哦!睜敔斢终f:“11點左右我們再出發(fā)去墓地,你一定要記著!
時間過得很快,我才玩了一會,就到了要去掃墓的時間了,這時候爸爸跑來對我說:“你跑哪去了,還不趕緊過來幫忙”,過了15分鐘后,我就和家人一起出發(fā)了,我大哥和三哥騎著三輪摩托車載我們去墓地。
到了墓地,就準備開始掃墓了,爺爺說我們留在車上就好,其他的人就下去幫忙掃墓,我們先從拔草開始,有的用手拔,有的用鐵鏟鏟,有的用鋤頭挖……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雜草很快就被我們清理干凈了。
接著我們就把用來祭拜的食物放在墳墓前,然后把紅紙貼在小小的小房子上,和扎在仙人掌上。最后把草席放在中心,然后向祖先拜三鞠躬,再燒紙錢,最后放鞭炮就行了。
最后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實用的清明節(jié)的作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清明節(jié)作文匯總八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