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中考語文輔導資料:記敘文答題精要
導語:記敘文分為記敘文和特殊記敘文兩種。因此在做閱讀之前我們要了解閱讀文章的類型,再開始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記敘文技巧答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
記敘文中一般都要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而敘述和描寫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寫:是對事物、事件和環(huán)境所作的繪聲繪色、細致入微的描繪與刻畫。
1、描寫的幾種形式:
(1)從對象分:*人物描寫*景物描寫*
(2)從描寫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也叫直接或間接描寫)
(3)人物描寫方法:外貌:(肖像、神態(tài)、衣著),心理,語言,動作
(4)景物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
2、描寫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1)肖像(外貌)描寫: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jīng)歷以及××心理狀態(tài)、××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
(3)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提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4)自然環(huán)境描寫:作用是為了烘托氛圍或是人物的心情,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為了交代當時的時代大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
3、議論及其作用。
議論指作者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及看法。其作用一般為點明主題、深化主題、升華主題、畫龍點睛等。
4、抒情及作用。
抒情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間接抒情,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理,寓情于景。其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記敘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六個要素不一定在記敘文中都出現(xiàn)。
(三)敘事線索
1、敘事線索的幾種類型:(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3)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想變化。(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5)時間線索。
2、尋找線索的幾種方法:(1)文章的標題。(2)各段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3)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5)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
(四)記敘的順序:
順敘 倒敘 (同一件事) 插敘(另一件事)
1、記敘順序的作用:
(1)順序。條理清晰、脈絡清楚。
(2)倒敘。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呆板單調,增強生動性。
(3)插敘。對情節(jié)起補充、解釋、襯托作用,可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五)、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1、第一人稱我,好處是親切自然,真實可信,適于心理描寫,便于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2、第二人稱:便于情感交流,還起到擬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抒情
(六)、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
1、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2、寫作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2)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3)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4)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jié)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6)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情節(jié)曲折。
7、分析記敘文的段落結構:
、侔磿r間先后順序劃分,即抓住時間發(fā)展變化的關鍵詞語分出不同的階段。
、诎吹攸c的轉換劃分。
、郯词挛锇l(fā)展的過程或思想感情的變化劃分。
、馨疵枋鰞热莸慕嵌葎澐。
、莅纯-分-總的結構特點劃分。
(七)、八種常用修辭手法
1、定義:
(1)比喻: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乙事物(喻體)跟甲事物(本體)作比。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擬人:是把事物當作人,把它寫成有人一樣的感情和人一樣的動作神態(tài)。
(3)夸張:是為了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某一事物,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內容緊密關聯(lián)、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句子或短語量上夠不上三個的,不是排比。
(5)對偶:是用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shù)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詩歌或對聯(lián)中出現(xiàn)。
(6)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短語或句子的修辭方法。反復有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重復的詞、短語或句子中間插入其它內容)兩種。
(7)設問: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設問分兩種,一種是自問自答,一種是問而不答。
(8)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以肯定形式問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2、修辭手法及作用。
(1)比喻:使事物形象生動、使道理通俗淺顯。
(2)擬人:人格化,生動形象,有趣味性。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強語勢,使感情強烈。
(5)對偶:使句式整齊,結構一致,音韻和諧。
(6)反復:強調語氣,強化內容。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
(8)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感情。
八、詞句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題
1、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huán)境描寫: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環(huán)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2、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呼應前文。
3、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首尾呼應。
【中考語文輔導資料:記敘文答題精要】相關文章:
2016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11-27
2017年中考語文答題技巧:修辭手法11-27
中考英語聽力的答題技巧06-20
2017高考語文答題技巧11-27
語文課上中考滿分記敘文作文500字10-16
2017年精選中考數(shù)學答題技巧11-27
高考語文寫作基礎答題技巧10-16
2017中考必備的有效答題技巧11-27
中考英語綜合填空題的答題方法06-08
2016高考語文答題技巧:閱讀理解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