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合集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伴隨著粽子的清香和龍舟的鼓聲,端午節(jié)悄然而至了。
端午節(jié)的早晨,艾草的清香催著我們起床。我拉開窗簾,放眼望去,龍舟比賽的鼓聲被慢慢打響。我急忙換上衣服,叫著父母去看龍舟比賽。
龍舟比賽的現(xiàn)場可熱鬧了!有的人拍著手歡呼;有的人打著鼓,為劃船的人慶祝;有的人劃著船使勁往前挺;還有的.人就在河里監(jiān)督,看有沒有人犯規(guī)……每個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主持人喊道:“還有三艘船可以劃!”我們一家人報了名,也去參賽。
我拿著船槳使勁往前劃,爸爸媽媽在后面“搖搖欲墜”。忽然,爸爸的手機掉入了河中。他大喊一聲:“不好!”我馬上跳入水中。本來船就搖搖欲墜,再加上主力的消失,船眼看著就要下沉了。就在這個緊急時刻,我運用了“手腳翻身術”,只見,我用腳把船往上踢,然后一個后空翻,撿起爸爸的手機,再向前游了兩米,把船頂上巖石。這波操作真是又帥,又驚險啊!
接著,我用盡全身力氣,把船移下巖石,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一路上我走了山路——最難走又最短的一條路。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績飛奔到了終點。
我得到了第一名的獎品——十個粽子和一艘小木船模型。我再回頭看看爸爸媽媽,還睡在船上,活像兩只死豬,真是哭笑不得!
這次比賽真是又驚險又刺激又有趣啊!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2
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節(jié),一家人在一起十分開心,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奶奶家。
奶奶住在鄉(xiāng)下。鄉(xiāng)下和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城市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車,鄉(xiāng)下處處都是牛,雞,鴨。白天是雞犬相聞,而不是汽車的鳴笛聲。鄉(xiāng)下的生活樸實簡單。春節(jié)中的鄉(xiāng)下伴隨著的都是鞭炮聲和孩子們歡聲笑語的聲音。
這天是到奶奶家的第二天。大家吃完了午飯都在尋思著下午和晚上干什么。爸爸出了個好主意撿柴燒火,趁著下午天亮的時候,我和爸爸爬上對面的小山丘去撿柴,雖說是小山,但還是有點陡峭的。爸爸在前面大跨步的走著。而我卻在后面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走著,終于爬上了山頂,撿了些大柴小柴,還有野草,我和爸爸把這些勝利品放在地上。站在山頂望著對面清澈的湖泊,更高的山峰,風吹在臉上十分舒服,“走吧,爸爸說!蔽一剡^神來,拿起柴下了山,接下來我和爸爸又爬到山頂撿了兩次柴?粗鴳搲蛄司偷戎旌诹。
吃過晚飯眼看著太陽下山了,天也黑了,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燒火把白天撿的.柴擺成一個金字塔狀。燃燒一把草,把草丟在柴上,火就順利地燃燒起來了,火勢漸漸大了起來,火星升上夜空,我們一家人拿著椅子圍坐在一起,火光照印在每個人充滿笑容的臉上。十分幸福。我和妹妹趁這些火放了煙花,過了許久柴都燒完了,火也熄滅了,我們拿了幾個紅薯悶在金字塔的空心的地方,等十五分鐘左右,將紅薯拿出來捧在手中吃了起來,雖然只是普通紅薯。但我卻覺得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紅薯。
我們一家無人在鄉(xiāng)下過的年可謂是年味十足,直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十分的與眾不同。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3
有人喜歡舉國同慶的國慶節(jié),有人喜歡火樹銀花的元宵節(jié),有人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還有人喜歡賽龍舟的端午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卻是熱鬧的春節(jié)。
春節(jié)的習俗還不少呢。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lián),樣樣喜氣洋洋。在春節(jié)里吃餃子是必須的,餃子的餡兒有很多樣,有韭菜雞蛋餡兒、豬肉白菜餡兒、肉三鮮餡兒、素三鮮餡兒……其中我最喜歡吃韭菜雞蛋餡兒。“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像下雨的時落到屋頂上的聲音一樣,好不熱鬧。紅紅火火的春聯(lián)像紅色的火焰,給節(jié)日帶來喜慶的氣氛。
春節(jié)和親人團聚在一起真是熱鬧極了。那天晚上,我、媽媽、奶奶和姥姥一起包餃子。我和媽媽搟餃子皮,搟好的餃子皮,再遞到姥姥面前,姥姥把餡兒放到餃子皮上,順著餃子皮的邊再捏緊,包好的餃子由奶奶負責擺。就這樣反復著,其樂無窮。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好多的餃子,大家一邊干活,一邊說著有趣的`事情。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手忙腳亂。真是熱鬧極了。最丟人的是我一不小心把餃子皮掉在了地上,當時我很不好意思,可媽媽卻安慰我說:“沒事兒的,下次注意點就可以了! 一包完餃子后,就下鍋煮了。煮了一會兒餃子就熟了,再把美味的餃子擺上了餐桌。大家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最是熱鬧、開心。吃著餃子 ,我自言自語道:“還是親手包的餃子最好吃。”
這難忘的春節(jié)總是讓我記憶猶新。這樣的春節(jié)你難道不喜歡嗎?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4
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有許許多多好吃的,連早飯都十分豐盛。現(xiàn)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下我們家大年初一的早飯吧!
我們家大年初一的早飯既照顧了姥姥是北方人,姥爺是南方人,又考慮到全家不同的口味,可以說是南北兼顧,甜咸結合。主要有餃子、湯圓、春卷、年糕,這些可是有著美好意義的哦!
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春卷意味著吉祥如意,消災去難;年糕又叫“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我最喜愛的有兩樣,一樣是湯圓,一樣是年糕。
先說說湯圓吧。湯圓的品種很多,有芝麻餡,白糖餡、豆沙餡、肉餡等等,不過我最愛吃的還有龍鳳黑芝麻湯圓。它長著圓圓的身材,披在一件水晶透亮的.外套,一口咬上去,軟軟的,粘粘的,香甜的黑芝麻餡一下子充滿我嘴中,真好吃!
不過年糕也和湯圓不相上下!姥爺做的菠菜肉絲炒年糕我真是百吃不厭。我們家愛吃南方的水磨年糕,切成薄薄的小片,和青翠的菠菜,嫩嫩的肉絲一起爆炒,端上桌來,一陣撲鼻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大口。啊!年糕里夾著菠菜的清香,菠菜里夾著年糕的香甜,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寫到這里,我饞得都流口水了,大聲喊:“姥爺,什么時候過年啊?”好盼望過年啊,好留念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呀!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5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好多,流傳了幾千年了。最初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以前古人根據(jù)節(jié)氣的變化跟民簇的信仰祭拜形成的風俗活動日,再加上古代的文人雅士,為一個個節(jié)日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口名篇,從而使這些節(jié)日得到廣泛的流傳,一直傳承下來。即將到來的端午節(jié),就是其中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最初的端午節(jié)是夏季驅離瘟神跟祭龍的節(jié)日。但后來對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就有了很多種說法,一種傳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還一種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但更為廣泛流傳的是紀念屈原的。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剛好在這天投身汨羅江,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當時的人們懷著對屈原的`敬愛,往江中投入食物,怕魚蟲那些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江上劃龍舟為了驅趕靠近屈原身體的動物。后來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jié)這天吃粽子,賽龍舟的一些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傳統(tǒng)節(jié)日成了中華民簇的文化瑰寶,形成了一種民心凝聚的民簇精神。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如果是在家鄉(xiāng)土生土長的人,離鄉(xiāng)在外了,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風俗,會有一種想家的念想。這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帶來的魅力,形成的每個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我國延續(xù)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積淀了博大精神的文化內涵,每到過節(jié),舉國同慶,是我們民簇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非常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6
古人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恳荒甑那迕鞴(jié),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回老家探望逝世多年的太奶奶和爺爺。
每年的清明節(jié)都會下起紛飛小雨,小鳥也不再吵吵鬧鬧,似乎也在思念去世的親人,我覺的有一股清淡,使此刻變得更加空寂無言,孤獨寂寞。雨停了,露出了少有的陽光,陽光雖然暗淡,卻也不缺少原來的美,天空也沒有往日那么藍,好像還有一絲悲哀。
我們準備好物品,便向太奶奶和爺爺?shù)膲災棺呷,此時,我心想:以前都是我和爺爺去看太奶奶,現(xiàn)在呢?變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太奶奶和爺爺了。踏過山間小路,穿過雜草叢生,順著山勢向上爬。便到了太奶奶和爺爺?shù)哪沟,大家都開始整理自己的手中的物品,只見爸爸把燒紙的盆子搬來,點燃火,我忙跑去要燒錢,我邊燒邊回憶往事:那時,爺爺對我很好,連自己的`錢都要留下來給我當壓歲錢。每次,我做錯事情,他都是嚴厲的批評我,其實,我心里清楚,他是愛我的,直到那一天,在病魔地摧殘下,使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爺爺和太奶奶對我的照顧。
接下來就是上香了,媽媽幫我點好香,我望著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墓,想:爺爺、太奶奶,在天上要好好保護好自己。我閉上雙眼,說完心里話,便起身離去,可天空不作美,又下起小雨來,仿佛在低聲哭泣。
這一次的清明節(jié)就在作文中結束吧!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過節(jié)這一天,大家照例要包粽子,掛艾草,賽龍舟。
端午節(jié)清早,勤勞的姥姥就準備好了一大盆江米,還有配料:紅棗、豆沙。我躍躍欲試:“姥姥,咱們什么時候開始包粽子呀?”姥姥精神抖擻:“丫頭,現(xiàn)在就開始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子葉,認認真真地學著姥姥的樣子開始加入這個大工程:首先,我們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樣子;接著,往漏斗里放入一些白花花的江米,再加入一顆寶石般的紅棗或舀入一勺豆沙;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把米和紅棗裹緊,一點兒縫也不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使勁兒用細線把粽子綁起來。瞧,沒過一會兒,一個個胖乎乎的小粽子就誕生啦!
小粽子們爭先恐后地跳下鍋,我就守在鍋邊,垂涎欲滴。粽子終于煮熟啦!那一只只飽脹的粽子雖然被翠綠的粽葉緊緊包裹著,但是冒著的熱氣里,已經告訴大家,它的味道究竟有多么香甜!
吃完粽子后,姥姥給我戴上了美麗的五色線手環(huán),爸爸媽媽則在門后插上了綠油油的`艾草,這時,熱鬧的聲音傳來,龍舟比賽開始啦!我們一家人趕緊到江邊觀戰(zhàn)。
美麗的艾草,熱鬧的龍舟和香噴噴的粽子組成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我想:如果愛國詩人屈原能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那他一定會很幸福吧!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8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是除舊迎新、闔家團圓的日子。
每到除夕夜,我家必不可少的除夕三部曲就依次上演了。首先是年夜飯,那是相當豐盛,一說到這兒我都要流口水了呢!我家的年夜飯有紅燒鯉魚、油燜大蝦、芹菜炒肉、涼拌藕片等,而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爸爸炸的帶魚了,外焦里嫩,鮮美可口,每次我都會吃很多呢。
吃完年夜飯,爸爸媽媽就該準備包餃子了。媽媽先把面和好,然后開始調餡。只見她把事先洗好的白菜、韭菜、豬肉等都切碎,放在一起加上各種調料攪拌,不一會兒就制作好了我最愛吃的白菜餃子餡。接下來,爸爸把面團搓成長條,切成一個個的小面團,然后壓扁再用搟面杖挨個搟成薄薄的餃子皮。最后媽媽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里包起來捏好,一個個好看的餃子就成型了。
餃子包好后,正好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了。春晚節(jié)目多種多樣,有舞蹈、歌曲、小品、相聲等,叔叔阿姨幽默風趣的表演總是能讓我哈哈大笑,笑過之后又會被他們的.真情所打動。
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節(jié)目,主持人們開始倒計時:10、9、83、2、1過年了!過年好!12點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一邊吃著餃子,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感受著辭舊迎新的美好。
這美好的除夕,是多么的讓人難忘!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我就來說一說我們家除夕是怎么過的。
大年三十的清晨,我和爸爸媽媽起得都很早。我們穿戴整齊,媽媽出去準備買一些晚上的年夜飯食材了。正好,她去買食材的這段時間,我和爸爸去門外貼春聯(lián)了。我們貼福字時,爸爸卻把我貼的“!弊帜孟聛恚匦沦N好雙面膠后,把這個“!弊仲N倒了。我疑惑問爸爸為什么要把福字倒過來貼呢?爸爸告訴我,這叫福“到”了,原來還有這樣的'說法!
媽媽買回來食材后;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和表弟都來了,媽媽、姥姥和奶奶一起把包餃子的食材都準備好,我和表弟則去游戲室里玩了起來。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一轉眼已經晚上八點過半了,我和表弟正覺得沒意思呢!這時,媽媽叫我們來吃餃子,這回我才知道原來餃子又叫做“交子”啊!吃完餃子已經九點左右了,我們一家人聚集在沙發(fā)上,打開電視看起了春晚,我還看到了會寫春聯(lián)的機器人呢!已經十二點多了,我和表弟來到小區(qū)花園里放起了煙花,放煙花的過程中,我和表弟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煙花:有心形的、有的上面寫著“平平安安”四個大字……
放完煙花后我們就開始為長輩守歲了。過了子時長輩在我們的枕頭下放好了壓歲錢。
這就是我們家過除夕的習俗。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0
過年,大家都很熟悉,但你知道過年的習俗嗎?
首先,說說年的由來: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每年的臘月三十都要到田里胡作非為,吞食人畜,為此,一個老人想出了對付年的辦法,一到歲末,大家都在自己家的門上貼滿紅紙,并聚在一起點起火把,把竹子燒得炸裂開來,發(fā)出巨大的響聲,嚇得年撒腿就跑,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了。為了慶祝趕走了“年”這個怪物,家家戶戶都擺起豐盛的酒席,互相贈送禮物,還把這個日子定為春節(jié)。
除夕夜,吃餃子是一個重要的習俗,每逢過年,大家都能吃到美味的餃子,而吃餃子的.寓意是生活富裕,因為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所以包餃子意味著包住財運,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古代的陵晨十二點左右被叫做“子時”,而“交子”代表舊年和新年相交的時刻,又因為“餃子”與“交子”諧音,所以吃餃子也寓意更歲交子,辭舊迎新。而我最早學習包餃子時,包出的餃子奇形怪狀,笑料百出,不過沒關系,重在參與嘛!
放鞭炮、放煙花也是春節(jié)的習俗之一,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煙花爆竹,以響亮的爆竹聲來辭舊歲,賀新春。新年的夜晚,天空中總是閃爍著五彩繽紛的煙花,有金黃的、雪白的、翠綠的……各式各樣的煙花把夜空裝點的光彩照人!
春節(jié)的習俗還有寫春聯(lián)、拜大年、貼福字、吃年夜飯等等,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了,你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什么呢?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1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贝蠹叶贾,這首詩描寫的是重陽節(jié)。人們常說,春節(jié)是團圓的節(jié)日,但是我們家去年的重陽節(jié)也是一個團聚的節(jié)日。
我們一家人在去年重陽節(jié)的前一天夜里,便乘火車回了故鄉(xiāng)——林甸,我們坐了一夜的火車,一出火車站,太陽已經高高升起了,我們也是早已人困馬乏,但是我們一上小姑的車,就興奮了起來,那是因為我們終于聞到了故鄉(xiāng)的味道。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早已忘記了疲憊。我們一進老姨奶的家,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氣,我們尋著味道走過去,原來是一個古老的銅壺里散發(fā)出來的香氣,我好奇地問老姨奶:“老姨奶,這是什么呀?”她神秘兮兮地說:“這是菊花酒,小孩子是不能喝的哦!笨粗笕藗兘蚪蛴形兜睾攘似饋恚覀儙讉小孩好奇極了。我們趁著大人們出去聊天兒的'時候,我和小哥哥輕輕地拿起勺子盛了一小杯,小心翼翼地左看看、右看看,發(fā)現(xiàn)沒有大人在附近,便偷偷的嘗了一口——菊花酒有一絲甜味,也有一股濃濃的菊花香,真是美味極了!
當大人們回來時,我們就要進入下一項活動——登高。離我們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它好象是專門為重陽節(jié)而存在的。山上生長著茱萸、菊花,還有一些可以放風箏的平地。我們先去賞菊,菊花千姿百態(tài),顏色各異,散發(fā)出淡淡的花香,使我們陶醉其中。然后我們又在草地上放起了風箏,又開心又興奮。
時間在流逝,一轉眼就到了黃昏,我們馬上就要回家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特別的重陽節(jié),因為我們既喝到了香甜可口的菊花酒,也一起登高賞菊。希望每一個重陽節(jié)都像這一個這么開心、有趣又難忘!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節(jié)日豐富多彩,而我最喜歡的是元宵節(jié)。今年的元宵節(jié),真是熱鬧非凡,可有意思了。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這里的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彩,熱熱鬧鬧,一派歡度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當天下午,我們全家都忙忙碌碌,為過好節(jié)日做準備,又是買煙花,又是湯圓,忙得喜氣沖天。
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我們這里的習俗就是每逢過節(jié),都會吃點湯圓。以前我們每次吃的都是煮湯圓,而這個元宵節(jié),吃的是炸湯圓。我家買回的湯圓品種豐富,有水果味的、有巧克力味的。爸爸倒了一小半鍋油,把各種口味的湯圓都挑了幾個下鍋。不一會兒,湯圓里的餡全爆出來了,仿佛一群五顏六色的水果精靈在鍋里跳蹦蹦床,還有一個小淘氣差點蹦到了油煙機上,太好玩了!油炸湯圓不但炸的過程有意思,吃起來味道呀更是頂呱呱,我一個人就可以消滅一大盆。
吃完湯圓,我們就去公園放鞭炮了。此時的公園,火樹銀花,一片輝煌,各種各樣的花燈把整個大地都照的絢麗多彩。放煙花的人也是人山人海,抬頭看看天空:有花形的.沖天炮,盛開得五光十色;有奧特曼與怪獸,在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還有象征著和平、美好的鴿子飛來飛去,仿佛在向人們傳遞著喜慶、祥和的節(jié)日祝愿!
元宵節(jié)的湯圓團團圓圓,元宵節(jié)的夜空流光溢彩,就連我的心中也裝滿了五彩斑斕!
今年的元宵節(jié),令人難忘。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3
時節(jié)如流,歲月匆匆,時間的老人總是在催促著我們快步的前進,轉眼之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jié)。每到清明時節(jié),好像都是細雨綿綿的天氣,還是連著下好幾天,真是應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那句詩詞。
清明節(jié)那天,一個個綠綠的青團擺在桌上,還散發(fā)著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這是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物。除了節(jié)日的傳統(tǒng)食物,還有節(jié)日的傳統(tǒng)活動------掃墓,清明掃墓祭祖不僅僅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時也可以趁此機會踏青抒懷。
正值清明之際,總少不了好奇清明的來歷,那么清明節(jié)為什么又叫寒食節(jié)呢?大家聽我講一個故事就明白了。相傳春秋時代,晉文公在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賞時卻忘記介于推。介子推不愿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以后歲歲年年,每逢寒食節(jié)都要禁止生火,以此表達自己對介子推的追思和懷念之意,由此看來介子推是一個一心護主,卻不居功邀功的人,他的高風亮節(jié),實在值得我們后人崇敬。清明節(jié)追思懷遠,不是沒有道理啊!
每年清明外出,總是感覺郊外的空氣是真的好,山山水水如同清洗過一般,如同清明二字,讓人神經氣爽,就像詩中所說“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我想踏青賞春,也應該是清明節(jié)不可或缺的一支旋律吧。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4
“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終于到啦!
說起中秋節(jié),我的媽媽還給我講過這樣一個傳說:后羿射日后與妻子嫦娥被貶到凡間每每想到人會老會死,嫦娥就特別傷心,這一幕被后羿看到了,就跟王母娘娘求得生不老藥,后羿回家后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保管,可嫦娥忍不住誤吃了長生不老藥飛上了月亮因此后羿十分想念嫦娥,每到月亮最亮最圓的時候,后羿就會在香案上擺上鮮果,望著月亮上嫦娥的身影思念她,百性們聞知后,紛紛效仿,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就傳開了。
每當中秋節(jié)的時候,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大街小巷都飄著月餅的清香。要把月餅做的又好看又好吃,就要認真的`做。先揉面團再把精心準備的餡料包進小面團,放進模具壓實倒出,最后放到烤箱內烘焙,烤好后在月餅表面涂上一層油,就這樣一個又好看又好吃的月餅就做好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吃著飯賞著月,只見那月亮好像一個大圓盤,又好似王母娘娘的銅鏡。我突然看見月亮上好像有一只小兔,我連忙問媽媽:“月亮上好像有什么東西!”媽媽告訴我:“那是活潑可愛的玉兔,它陪著美麗的嫦娥姑娘住在月宮里!”“我怎么沒看見嫦娥姑娘呢?對!一定是她急著去陪親人,把小玉兔留在月宮了,難怪小玉兔很孤單呢!”爸爸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中秋節(jié),亮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這是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啦!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5
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比較多,有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等。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
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我們家也不例外,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媽媽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提議:每個人包三個特別的粽子,在其中一個粽子里面放上與眾不同的餡料,比如:硬幣,大紅棗……等。吃到這些獨特配料的人就要給大家派發(fā)紅包。
你們猜,我放了什么?告訴你們吧,我放了芥末。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談談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粽子燒好了,解開扎藤,剝開粽葉,粽子們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爸爸忍不住吃了一口,只見爸爸馬上皺起眉毛,伸出舌頭說:“辣死我了,辣死我了!”我跑過去,看了看粽子里面,原來是我包的芥末餡兒,我哈哈大笑地說:“爸爸你破產了,要給我們每人一塊錢的`紅包!”爸爸哭喪著臉說:“唉,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全家人一聽都哈哈大笑。
我想:家人們圍坐在桌子旁時,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樂呵呵地聊著天,那才是端午節(jié)該有的氣氛哪!全家人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