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藝術作文精選
導語:生活需要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生活的藝術本來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生活中的藝術
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你我身邊。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
我的書桌上擺著一個水晶球,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海底景觀。
這個水晶球大約有一個拳頭那么大,里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氣泡,它們像剛從海底躥出來,在這片小天地中游蕩,不停地發(fā)出“嘟嚕嚕”的聲音。
在水晶球的正上方,有一大一小兩只海豚,它們有著晶藍色的身體,海藍色的鰭和尾巴,還有墨綠色的,細長的眼睛。他們高高躍起,試圖沖出水晶球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也好像在告訴我:要勇往直前,沖破成功路上的一切阻礙,沖向終點線。有了這兩條海豚,這小小的水晶球也充滿深意與生機。
在水晶球底部,生長著許多千姿百態(tài)的珊瑚,礁石,他們有的長成了螺旋狀,有的長成了大山的樣子,還有的婷婷玉立,相對相依,宛如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在這些珊瑚,礁石身上,嵌著亮麗的色彩,有血一般的紅色,玉一樣的綠色,如雪的白色。這些顏色組成了不同的畫面,有“北國飛雪”圖,有“雪上紅梅”圖,有“初春新綠”圖……它們給這個水晶球畫上了點睛之筆。
美妙的音樂,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一件小小的藝術品經你細致的觀察,也會有撼動人心的力量。讓我們在生活中發(fā)現美,體驗美,享受美,讓我們在藝術的百花園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篇二:生活中的藝術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只有它永恒,這就是——藝術。藝術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侶。走進藝術的世界,你將從無知走向豐富,從淺薄走向深刻,從浮躁走向平和。
當我聽到這首代表作者悲慘一生的二胡曲時,我停住了手中干的事,想起這首曲子是阿炳不朽的巨作——《二泉映月》。隨著樂曲的旋律,我仿佛看著阿炳那飽經風霜的身影坐在二泉池畔:聽著二泉不斷流水聲,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想要通過琴聲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吐給茫茫月色。他的'手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動著,流水、目光都變成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弦上流瀉出來。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贊嘆惠山二泉的優(yōu)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fā)了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阿炳用動人心弦的聲音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xiāng),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當我再次聽完這首《二泉映月》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我被阿炳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熱愛音樂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抖吃隆肺覍⒂肋h銘記在心。
有一個精靈,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個精靈,惆悵如初夏細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個精靈,它注定了永遠被世人所傳承;
有一個精靈,樂壇奇葩——《二泉映月》。
篇三:生活中的藝術
刷子李、泥人張、好嘴楊巴的故事,想必我們仍然耳熟能詳吧——一位是“黑衣斗粉墻”的高超漆工,一位是“賤賣海張五”的泥人匠,一位是“妙解茶湯碎芝麻”的口才絕頂的茶館,他們原本都是天津衛(wèi)地道的普通老百姓,卻在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書中大放異彩,蛻變成一群藝術家,在數十年后的今天,他們的才藝絕活還引得人們嘖嘖贊嘆。
靠著書柜,我有滋有味地咀嚼《俗世奇人》。全書篇幅不長,但讀完后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身邊就站著這樣一群活生生的人物。
人群中,我看到了蘇七俠,他是一位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的老醫(yī)生。在昏黃的路燈下,我看著他將沉甸甸的七塊銀元小心遞給華大夫,那執(zhí)著的目光里滿載著他的善良。
人群中,我還看到了活出殯的劉老爺子。他將自己置身于棺材里舉行葬禮,為的是看看自己死后他人的態(tài)度。自感做盡好事的他,卻親眼在棺材中目睹了世人的丑惡和人心的善變。
人群中,我還看到了……
許多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嘆服馮老爺子高超的寫作技藝,那老天津味的方言,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還有令人捧腹的包袱,都讓我對生活燃起濃濃的熱愛。因為在它“俗”氣的生活里,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奇”事。“寫了這么多書,腦海里卻還有一大堆人未曾落筆,就此棄置豈不可惜?”馮先生在《俗世奇人》的前言里如實說。
是啊,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就是生活中的藝術,我們也許只是缺少一雙發(fā)現的眼睛罷了。仔細觀察,說不定我們自己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深藏不露的“俗世奇人”呢!
篇四:生活中的藝術
生活中處處都有藝術的影子,它離我們并不遠。
我從小就喜歡書法,這跟我外公有很大的關系。外公很早就退休了,但他有一個怎么也不會改變的習慣——每天早上都到書房練字,無論嚴寒還是酷暑。
年幼的我非常好奇:“為什么外公那么喜歡練字?”好奇心驅使我悄悄地來到書房,我歪著腦袋看外公練字,看著看著,我便忍不住問外公:“外公,您寫的字怎么這么大?”外公慈祥地笑了笑,說:“外公練習的是書法。書法,是在潔白的紙上,靠毛筆運動的靈活多變和水墨的豐富性,留下斑斑跡相,在紙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構成,所以,書法是構成藝術;書法家的筆是他手指的延伸,筆的疾厲、徐緩、飛動、頓挫,都受主觀的驅使,成為他情感、情緒的發(fā)泄,所以,書法也是一種表現性的藝術;書法通過作品把書法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yǎng)、個性等悄悄地折射出來,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書法還可以用于題辭、書寫牌匾,因此,也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偠灾瑫,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也是我們中國美術的靈魂。”外公一談起書法便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外公的話,激起了我學習書法的興趣,于是,我便央求外公教我書法,外公高興地答應了。
剛開始,我覺得學書法特別新鮮,特別好玩。蘸了墨的毛筆在紙上寫字,墨跡很快便滲透開來,就好像蜻蜓點水后水面泛起的漣漪。我也常常因為不習慣使用毛筆而把手弄得黑乎乎的。要使用上洗潔精、洗手液,再搓好久才能把手洗干凈。新鮮感過了,我就對這東西有點厭倦了。可是,看到外公每天堅持練習書法,我也咬了咬牙堅持了下來。有時,外公教我臨摹唐代名家的書法,外公很認真地教我每一個字的每一筆每一畫,無論是偏旁部首,還是字形結構,我也很認真地細細去揣摩,認真摹寫,不容自己有半點馬虎。有的時候,外公會帶我一起欣賞別人的書法作品,教我辨別不同的書體,以及體會作品中作者融入的感情。慢慢地,我學會了欣賞那些書法作品,那些書法字體,就像是一個個有生命力的跳者,揮舞著長袖,抒發(fā)著自己的豪情壯志,令人贊嘆不已。
不知不覺,天氣已是冬天了。早上我也不太想起來,老想窩在被窩里。不過我一想到書法,就抑不住內心的沖動,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來到書房練習書法。書房里也特別冷,沒一會兒我就直打啰嗦。冰冷的風灌了進來,我忍不住打了個哈欠,想回被窩里去。但書法就像磁鐵一般吸引著我,于是我拿起毛筆,在冰冷的書房里,咬著牙堅持練習。
藝術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們身邊。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我不僅感受到了書法藝術的魅力,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生活中的藝術作文精選】相關文章:
藝術與生活作文09-15
生活的藝術作文9篇09-14
生活中的科技作文(精選12篇)03-14
生活中的科技作文(精選26篇)04-01
生活中的思考作文(精選15篇)02-24
生活中的思考作文精選15篇02-17
生活中的啟示作文精選10篇02-18
生活中的啟示作文精選15篇02-13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15篇)01-25
生活中的科學作文(精選30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