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如夢令改寫作文優(yōu)秀【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夢令改寫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1
一天,李清照因為寫詞沒靈感,于是非常煩惱。突然,她想起自己經常去的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荷花湖。
她隨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來到了這個十分美麗的地方荷花湖。荷花湖里的荷花,有的是淡淡的粉紅色,有的是高雅的白色。荷花的形狀也是各式各樣,有的半開半合,宛如一個害羞的少女。有的卻開得十分燦爛。有的還是緊緊閉著的花蕊。這一朵朵荷花不但樣子十分美麗,當李清照劃著小舟經過時,已經聞到了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她把小舟停在岸邊,帶著自己帶來的一壺酒,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小亭子。在這個亭子里她看到了太陽快下山光芒照射在荷花湖里的美景,邊喝著美酒。心情也漸漸好了起來。后來,她覺得光是在岸邊看還不夠,要去親近一下大自然。于是,她劃著小舟來到了湖中心,停了下來。當她望著那一朵朵粉紅粉紅的'荷花時她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就如同這一朵朵荷花。沒想到時間過得如此快,在那一眨眼的瞬間,自己已經成為了無時無刻都伴隨著荷花的綠葉。漸漸地,漸漸地太陽也下山了,她的心情變得十分歡快和輕松。她知道時間也不早了,應該是時候回去了。
她劃著小舟,不停地找出路。由于,滿湖都是荷花,所以她找不到出路了。便東找找,西找找,看看哪里有出路。在她找路的同時,驚起了一只只正在睡覺的白鷗。在白鷗飛走時,她找到了唯一一條可以出去的路。原來她一直找不到出路是因為被白鷗擋住了。
后來,李清照回家后,就創(chuàng)作了《如夢令》這首詞。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2
一天清晨,天氣十分晴朗,李清照心想:這天氣那么好,不如找上知己一邊飲酒一邊對詞?于是便與好友一同約在溪亭的長椅上,開始今天歸好的行程,一位女詞人問李清照:“你最近在干什么?”李清照說:“看唐朝李白的詩選!绷硪晃慌~人便要李清照背,于是她說:“天門中斷楚江開......"說完后,大家嘖嘖贊嘆:”李白不愧是詩仙,詩就是有品位!罢勚勚腿漳毫。李清照依依不舍地散了場。當她調轉船頭,準備回家時,因為她喝的太多,以至于連回家的路都分不清在哪兒了。于是,她就這樣走著走著,李清照發(fā)現自己弄錯了方向,她的船竟然一不小心進入了藕花的深處。這里的景色十分迷人,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陽光的沐浴下,有的全開放,像一位開朗的小姑娘;有的并沒有完全開放,像一位露出半張臉的害羞女;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位位不肯離開媽媽的寶寶。李清照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一個人在這欣賞風景。這小船就這樣漂呀漂,竟然到了沙洲上,只見一群群白鷺安詳的睡在荷葉上,像是一朵朵白色的大花點綴著荷葉。這時,李清照慌了。她用力地劃呀劃。最終,那點綴著荷葉的白鷺被李清照嚇得撲棱棱的離去。這時天空早已一片漆黑,無助的李清照一個人在沙洲上左顧右盼,她此時心里想:這陰森森的'天氣,我該如何回去?會不會我一天都得在這鬼地方了?就在李清照語無倫次的時候,突然遠處來了一個人,近一看原來是她的丈夫來找她了。她丈夫手里提著一盞燈,為李清照點明方向。最后,他們夫妻兩人一起快快樂樂的回到了家中。
又是一天夕陽西下,李清照趴在窗臺上,一個人回憶上次發(fā)生的事;貞浕貞浰銇砹伺d致寫下了一首名垂青史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3
常;貞浧鹉且淮稳漳簳r分在溪邊的亭子里的事情。
我們坐在臨溪的亭子里,臺子上擺著紙和酒。我和朋友們在杯中斟上香甜的`美酒,飲酒作賦。我望著亭子外,已是“為霞尚滿天”。西天成了一匹絢麗的錦緞,這是匹上好的料子,無需繡飾,卻綻出繁花。
我突然有了靈感,隨手題下一首小詞!昂迷~!好詞!”朋友們拍手叫道,那銀鈴鶯啼般的笑聲仿佛在水面蕩開了。
夕陽的余暉照在我們的面上,再加了剛喝了酒,每個人臉上都現出了一層紅暈。我們解開小舟,在池上輕渡。卻在不經意間入了一片蓮花中,那朵朵粉蓮也似乎醉了,或是依著私語,或是互相玩耍,也有的輕倚綠荷葉,似是酒醉的貴妃淺淺入眠。那水中的草在風中凌亂了,卻如女子不經意解下的青絲。
光顧著欣賞,卻不知早已迷路。我們劃動船槳,小舟胡亂地在蓮花叢中行進,在水面的浮萍上劃出一道道淺痕。也許是這聲音太大了,驚動了在淺灘中休憩的白鷺。它們樸棱棱地飛起來,同伴們不禁“呀”地叫出聲來,卻見是一只只白鷺,又嘻嘻地笑開了。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4
窗邊,女子輕倚這窗臺,望院中一池亭亭玉立,在風中搖曳的粉嫩花苞,夏日那微微燥熱的風,拂過她紅潤的臉頰,揚起她服帖于腮邊的落發(fā),也帶著她輕揚的思維,回到了那年的那些日子。
那是一個日落西山的黃昏,落日金色的余暉斜斜地印在天空與微藍交融,呈出一片溫馨的紫色,映在泛著漣漪的湖面,水波瀲滟,那夕陽被這波光分割成很細的陽光碎片,似分又似緊密地系在一起,籠罩住被湖光映的橙黃的暖暖的心。
她深深地望著,望著落日,望著湖面,望著湖邊古色古香的小亭,醉了,酡紅的面色、迷離的眼神,不知道的人真以為她醉了。這樣一位絕色女子,獨坐岸邊,白凈的腳有一下沒一下地撥撩著微涼的水面,一下一下卻又好像在撥動心底最柔軟的心弦。發(fā)絲在夏日的晚風中隨著裙擺,揚著,凌亂卻不失美感的揚著。他已經醉了,在這暮色之中,她已經找不到歸家的方向了,她也不舍得離去了,就先這樣一直坐下去,享受著天賜的盛宴。
“清照,天暗了,我們該走了!边h遠地傳來一抹清麗的女聲,柔柔的像是一匹上好的綢緞輕輕的繞過心臟,又像是一群躍動的精靈,不輕不重的在心頭跳動。那名喚為清照的.女子起身,留戀地不舍地一步三回頭,這兒的景色定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她乘著小舟,帶著滿滿一船的眷戀,一船的美景、緩緩地渡離此地。
隨著風的方向,水的流向,似飄似渡地行駛著,忽前方一股幽幽的清香,遠遠地吸引著,誘惑著她。莫名的,不自主的搖漿向那香味的發(fā)源地駛去。眼簾不知覺引入了一片花海,夕陽的余輝這大片的荷花熠熠發(fā)光。微波粼粼的水面上,鋪滿嫩綠的浮萍,那塘墨綠色的荷葉挨挨擠擠,倚在那荷花邊,一層層的簾幕有意無意將那花兒遮擋,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荷花,有的婆娑地展露風姿,有點羞澀地含著苞,微風輕撫,荷葉晃動著,向在為那剛出浴的佳人遮擋卻又半遮半露。
怎樣離開這夢一般的圣地?拼命地搖動手中的櫓,卻未能成功,驚起一群棲息水邊的飛鳥,撲疼著翅膀,向著那高不可攀的天空飛去。雙翼撲出的風,將她的思緒吹回現實……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5
一個初夏的傍晚,李清照獨自一人站在 庭院里散步賞花,看著那美麗的落日,不禁又 想起了那天游覽溪亭,飲酒賞景的情景。
那天,李清照約了好幾個朋友到溪亭去 游玩飲酒。幾個好朋友一口答應。那時已是傍 晚,她們幾個拎上一壺酒,拿上酒杯,一同乘 船去溪亭。不一會兒,便穿過荷叢,來到溪亭 ,下了船后,他們說說笑笑,你一杯,我一杯 地喝了起來,趁著酒興談談天,做做詩,十分 愜意。天一點一點地黑下來,太陽也打了個哈 欠,向下滑落,月亮姑娘也要出來換班了。她 們幾個才盡興,看看天色已經不早,都搖搖晃 晃地往船上走。小船在大醉的姑娘們的'劃動中 開始慢慢向前移動,頓時被荷花和荷葉包圍, 股股清幽的香味飄來,使姑娘們更加陶醉在其 中了,小船不停地走著,卻怎么也走不回去了 。周圍的荷花越來越多,香氣也越來越濃,姑 娘們才發(fā)覺走錯了路,小船已駛到荷花深處了 。姑娘們急著尋找回家的路,都情不自禁地叫 了起來:“該怎么辦呢?怎么渡呢?”聲音此 起彼伏,有的婉轉,有的慌張,還有的…….聲 音交織在一起驚得棲息在河灘上的沙鷗和白鷺 都撲棱著翅膀驚慌地飛來飛去……
想到這里,李清照“撲哧”笑出聲來, 隨即吟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詞: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6
窗邊,端坐著一位中年婦人,雖歷經滄桑,卻難掩其優(yōu)雅的氣質,她便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望著窗外美麗的夏日風情,不禁勾起了她少女時代的美好往事——
彼時,她還是二八年華的青蔥少女,出身書香門第,文采出眾,才情橫溢。
夏日的一天,陽光明媚,正是郊游的'好天氣。少女李清照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出游。她們劃著小船,泛舟小溪,溪水清凌凌的,使人忍不住想彎下身去,掬一捧來洗洗臉。劃累了,恰好看到小溪邊有個古色古香的涼亭,便泊船靠岸,系舟登亭。
亭子里涼風習習,她們一邊遠眺美景,一邊吟詩作對,興致高了,便取出隨身攜帶的美酒,倒上一盅,細品慢斟。就這樣,大家品酒填詞,賞景作對,好不快活!不知不覺,已是夕陽西下。
盡興之后,女伴們相約下次再聚,便紛紛劃船歸去。落日余暉,晚霞滿天,給小舟鍍上了一層金邊。此刻的李清照臉色緋紅,醉眼朦朧。她搖搖晃晃登上小舟,卻早已忘了回家的方向,只是一個勁兒地往前劃。
誰料,不知不覺間,竟將小舟劃入了荷花深處,進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辦?怎么辦?李清照的酒醒了一大半。她用足力氣,搖動船槳,奮力劃著,激起了層層水花。突然,四周響起了撲簌簌的聲音,一群正待棲息的水鳥被這槳聲、水聲驚醒,撲棱棱地飛起,在晚霞的映襯下,倒有一種別樣的美!李清照不禁莞爾一笑,便不再急著劃槳,索性任由小舟在湖面上漂浮,在荷花的海洋里徜徉。柔和的晚風輕拂著她嬌美的臉龐,感覺無比的愜意。眼前的荷花一朵朵開得正盛,有白的,有粉的,白的宛若純潔的天使,粉的好似嬌羞的女子,朵朵盛開的荷花從碧綠的荷葉間冒了出來,就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令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一溪一亭一壺酒,一舟一槳一沙鷗,一池一水一伊人,一花一葉一天堂。青蔥歲月,夏日風情;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此情此景,怎一個“妙”字了得!
可如今,國破人亡,身世飄搖,回憶往昔,令人唏噓不已。李清照憑窗遠眺,輕嘆一聲:“物是人非事事休……”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7
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圖。
描繪她一天去溪亭游覽,飲酒觀景,直至日暮才興盡而歸。詞中亭臺、小溪、流水、夕陽、醉人,誤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詩情畫意,躍然紙上,形象可感,妙趣橫生,讀來叫人贊嘆不已。
寥寥六句,一句一個畫面,一句一個境界,一境推進一境,層次曲折起伏。詞的末尾,在似乎無意跌出的新境中戛然而止,仿佛使人感到游人剛剛從酒醉之中醒來,卻又醉在那迷人的自然景色之中,醉上加醉,樂不堪言,峰回路轉,曲折動人。
在語言方面,全篇33個字,幾乎沒有一個華艷奇麗的`詞藻和雅致艱澀的典故。詞中沒有一個描繪色彩的字,但整個畫面卻色彩艷麗:藕花紅,鷗鷺白,荷中綠,湖水藍,意趣盎然,美不勝收。
以“灘”字做量詞,不僅把鷗鷺群起驚飛之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而且使整個畫面由靜變動,使人、鳥和自然界,完全融成一體,很有感染力量。詩人所用的都是通俗的常用語言。明白如話,卻又流轉如珠,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
鄒《遠志齋詞衷》評李清照詞能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不為過譽。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8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這里,,是一世界的潔白,被一層輕薄的霧蒙著,好像只有用手去撥開它才能清楚的看到前方。一只蝴蝶飛過,如同一滴墨,暈開了朦朧的迷霧,隨它向前走去,一陣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卻不是很清楚這是什么地兒,這是向前走。一路上涼涼的,沁人心脾的水氣,洗凈了他的眼,他的心,和他一身的沉重疲憊。
那是,江南!是江南的雨啊!
寒雨絲絲,細雨如簾。風輕雨掩,渲染幾筆微涼;流年迷離,誰的浮華散落了誰的衣裳?透過霧簾,一位娉婷女子立于煙雨中,纖纖玉手撐起一把油紙傘,穿著素色的長衫長裙,纏繞著一絲絲靜寂與寥落。女子凝視著遠方,素白的裙被雨附濕,便刻出了千絲萬縷的柔情與美韻。那抹淡白牽動了他的心,不禁癡癡靠近。那人兒緩緩轉過身來,疑惑的望著他:“你是?”
他沉吟了許久,道:“路尋!薄皩ぢ返穆穼。”那佳人假裝在思考著,調皮地露出了一抹淺笑,牽動他的心。她也沉默了一會兒,笑著說:“我是如夢!薄叭缤瑝艋玫娜鐗!比鐗...這個名字在他心中一遍遍重復著,抬眼望去,站在雨中的'女子,臉上早已沒有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絲憂傷與凄涼。
雨意漸消,霧亦散。終于露出了江南本色,如詩,如畫,如夢。此刻望見的是一位傾城佳人,絕世而獨立。雖說看似悲切空寂,但卻像陽光一樣包裹著他的心,暖暖的,嘴角揚起一絲久違的微笑。
一滴一滴的水珠從瓦房頂上滑落下來,巷子里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靜寂的可怕,卻又美得令人心醉。如夢向他小跑過去,冰玉一樣細長潔白的手拉住他的手,穿過幽幽的小巷,向一片空地奔去。來到空地后,看見潮濕的雨露垂在青青鮮草的葉上,即將滑落,卻又遲遲不肯落下。坐在青石階上,空氣中彌漫著新鮮的草香和花香,一縷涼風從指縫中穿過!澳憧础!比鐗糁钢爝叺牟屎,天際彩虹萬丈,欄桿外,瀉寒玉。坐了許久,沉吟了許久,便起身來,如夢低下頭去,輕眨著那煙雨般的眼,在陽夕陽下顯得格外有詩意。“該回去了。”如夢不敢看路尋,怕是不舍。幽幽轉身,她漸漸離去,融入了那如畫的雨霧中,就像他們從未相見過。但在路尋手中的竹骨紙傘告訴他,你們是認識的,只是終究會分開,。此刻路尋的眼中不再洋溢著流光溢彩,也不再充滿幸福,變得黯然失色。一只蝴蝶伴著一陣古老的寺中沉悶的響聲飛來,仍是如同一滴墨,卻已看不見了那位白衣女子。又下雨了,與剛才一模一樣,現在,是誰的睫毛在雨中泛起水花?那時候失魂落魄的烏篷小船駛進了誰的瞳仁?問世間,誰管離別,最終為何剩下的只是夢?為何夢還會使我落淚?此刻,君心把誰來念?那頭煙雨中,那女子是否還在思戀著?
煙雨滿江風細。江上危樓獨倚。歌罷楚云空,樓下依前流水。迢遞。迢遞。目送孤鴻千里。
望向遠處,那女子還立在那霏霏微雨中,還是一身素白,還是那把油紙傘...眨一眨眼,才發(fā)現那一切似乎都是幻象……
如夢,如夢。原來確是一場夢。
如夢令改寫作文 篇9
我獨自一人坐在窗口,望著遠處的天空,不禁回想起那次郊游——
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溫和的陽光灑在大地上,使人感到十分愜意。我漫步走入“溪亭”,欣賞著湖邊美景,心中頓生喜悅的感覺。我又端來一壺美酒,伴著微風,飲了一杯。再看看湖中那些美麗的荷花,如同妙齡少女般的典雅、柔和:
有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半掩著臉,只留給人們一個含苞待放的笑臉;有的依然鼓著苞兒,漲紅了臉,似乎正在尋找機會,好好展現一番她那曼妙的身姿;有的`已經展開了,似乎說著:快來看,我多漂亮!”如同小孩的笑臉一般可愛、耐人尋味;還有的在風中翩翩起舞,正在展現她的舞姿,多么令人陶醉呀!真所謂“出淤泥而不染”!
看著這一幅美妙的“荷花圖”,我不禁連飲幾杯,竟忘了自己“一杯就倒”的酒量,頓時感到頭暈乎乎的,眼前事物都有“分身術”是的,眼花繚亂。突然見到天色昏暗了,意識到:天色不早,該回家了?煽吹暮娴钠届o與柔和,不禁撐起小船,在湖面游玩。也不知為何,可能是喝醉了的原因,搖櫓時向左,它卻向右;往右搖,它又向左,仿佛故意在與我作對般。不知不覺中,我竟然將船搖到了荷花池深處,看著這星羅密布的荷花,無奈的搖了搖頭,大呼道:“該怎度過該怎度過?”一陣涼風吹來,使我不禁裹緊了衣裳,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快快離開。于是我便使勁搖櫓,發(fā)出的聲音太大,將正在休息的鷗鷺驚了起來,往天空飛去……
想到這里,我便寫下了《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改寫作文】相關文章:
如夢令改寫作文10-11
《如夢令》改寫作文09-23
[精選]如夢令改寫作文08-06
(經典)如夢令改寫作文08-18
如夢令改寫作文[精選]08-06
【精選】如夢令改寫作文09-02
[經典]如夢令改寫作文08-27
如夢令改寫作文[經典]09-03
如夢令改寫作文(精選)08-18
(精選)如夢令改寫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