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到奶奶家吃粽子。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叫屈原,他很熱愛自己的國家,不想做亡國奴,他受到壞人的陷害而被流放。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體”,還寫了憂國憂民的詩《離騷》,后來屈原就投江而死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在端午的'時候包粽子、賽龍舟。
聽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我長大以后也要像屈原一樣熱愛國家,多學本領,為國家做貢獻!
端午節(jié)的作文 2
端午佳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佳節(jié)。我們?nèi)叶挤浅>磁迩,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佳節(jié)。
端午佳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佳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皆S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佳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凹佑,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佳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佳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3
清晨被地震搖醒,躺著床上,懶懶不想起來,看著天花板,自己跟自己講著話,跳下床,打開窗戶,昨晚的雨下了一夜吧,空氣中都有雨滴的味道,把頭探出窗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給了自己一個開心的笑臉……整理床被、把電腦打開,開了音樂,然后把昨晚燜的粥煮上,然后洗澡,洗完澡之后擦地板,這時粥已經(jīng)好了,盛粥吃早餐……
一個人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也可以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是不是?
但不會很輕松,因為給自己安排了很重的任務,要在這三天里寫出兩篇文章,答應了別人的一篇,還有自己的一篇任務,必須是要完成的,所以,也許輕松的時刻并不多,但我想這樣的過節(jié)方式對我也許更好吧?一個人的節(jié)日,唯有工作才會填補空虛和孤獨吧?
也許看似無奈,但其實是自己已經(jīng)越來越習慣一個人了,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的生活了……在未遇到真正有緣的那個人,是不會輕易放棄這種生活的,雖然“寧吃鮮桃一個,不要爛杏一筐”矯情,但我們何必要委屈自己呢,是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人們賽龍舟、插艾草、吃粽子,進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今年我們迎來的,是第一個作為法定節(jié)日的端午節(jié),在汶川地震帶來的傷痛未止的時候,很有必要過好這個節(jié)日,借端午節(jié)可以驅(qū)邪避疫的寓意,護佑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早日擺脫災害,永遠平安。
端午節(jié)是一個正在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節(jié)日。這和中國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有關。還有著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節(jié)日的娛樂化程度不夠。中國大多數(shù)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都曾有過它狂歡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qū)毒鎮(zhèn)邪,帶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節(jié)也被稱為“孩子節(jié)”、“娃娃節(jié)”,讓孩子感受到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可惜大人們對待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tài)度,沒有上一輩的言傳身教。
由于紀念屈原說影響廣泛,使得端午節(jié)順理成章地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節(jié)”。但要想讓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公眾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深入挖掘它質(zhì)樸而美好的一面,并賦予它可與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活力,吸引全民參與。
很多人表示“端午節(jié),不就是吃粽子紀念屈原嗎?”在端午節(jié)到來時,多數(shù)人在記憶中只剩下吃粽子,端午的一些習俗已經(jīng)遠去。
“其實我們已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出現(xiàn)了集體失憶癥!泵袼讓W家趙書說,端午節(jié)其實是一個大節(jié)日,節(jié)日內(nèi)容繁多。原來過節(jié)的時間是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在少數(shù)地區(qū)還熱鬧到五月十三;包括祭祀供“五毒餅”和“玫瑰餅”;用葦葉包裹黃米小棗粽子;家家戶戶插艾蒿防瘟避災;身上配戴五彩絲線以祈福增壽;貼葫蘆花以避“五毒”;孩童到郊外玩“斗百草”游戲等。趙書認為,民間習俗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而今天的人們恰恰忽視了這些。
如何讓端午節(jié)煥發(fā)活力,不能簡單放假了事,應和相關的民俗組織一起,搭建營造節(jié)日氣氛、吸引群眾參與的平臺。相關組織應圍繞所在城市特點,舉行一些群體活動,比如賽龍舟,它成為端午節(jié)最顯眼的標志行為,是因為它具備豐富的娛樂性和參與性。時間上的充足,象征意義上的提醒,會喚醒更多人關于端午節(jié)的文化記憶。不妨從今年開始,讓我們重新記憶端午節(jié),讓它成為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 5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熱熱鬧鬧的元宵節(jié),有闔家團圓的春節(jié)……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了。
去年端午節(jié)那天,我早上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在認認真真地包粽子。我興致來了,就問媽媽:“可以讓我試試嗎?”“當然可以!”媽媽一口答應了。我先觀察媽媽包的步驟。媽媽手法嫻熟,只見她拿起三片嫩綠的粽葉,交錯著排好,然后把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接著往里面倒?jié)M米,用手指壓實,最后把粽葉左右翻折幾下,用棉繩一捆,一個精致的小粽子便出現(xiàn)在我眼前了。我連忙照著媽媽的樣子,也迅速包了一個粽子。連試了好幾次,我才成功。
包完粽子,媽媽就帶著我去江邊看劃龍舟比賽了。還沒走近,我便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鼓聲。我一看,原來岸上劃龍舟的人正把龍舟往水里抬。準備就緒后,幾支隊伍便開始比賽了。他們劃得好整齊啊,果然是非常團結(jié)的隊伍。槳手在隊長的帶領下,整條船沒有轉(zhuǎn)過一點彎,直直地向前進。不一會兒,幾只船就齊頭并進,劃完了2000米。岸上的'人都忍不住吶喊起來。
晚上的時候,我們打開電視看劃龍舟的節(jié)目,我覺得太好看了。他們連船倒了也不慌不忙,把水抖一抖,爬上船繼續(xù)劃。我看了好久才開始吃粽子。我挑了我包的粽子,真好吃!
我喜歡端午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給我?guī)砹嗽S多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 6
又是棕香飄的端午節(jié)。今年的端午,我不僅吃粽子,還要制作香氣四溢的香包。
香包,又稱香囊或荷包,內(nèi)裝白術、白芷等中草藥。在古代的端午,蚊蟲出沒,就用香包來趕走它們。這次,讓我們手工制作一個香包,“回到”古代,讓端午的情更深,味更濃。香包的內(nèi)置原料是艾草,一打開包裝袋,屋子里滿是艾草那濃濃的香氣。袋子里僅有一塊小布、針線、艾草、帶子和流蘇。這時我迫不及待開始制作起來,做香包看似容易,但做起來卻又出乎了我的意料,一不小心針就扎到了手。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古代女子是多么心靈手巧。這黑白相間的`布料配上藍色的流蘇,香包更加附有初夏的氣息。這小小的香包,凝聚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送給熱愛生活的人們。
端午節(jié)的作文 7
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這就是人人都愛的端午節(jié),我也非常喜歡。
還記得去年的端午,早上陽光柔和,太陽打不起精神,風也不吹,天有些悶熱,他們是躲在家里哭泣么?就連以前天天不亦樂乎的小草,也耷拉著頭了。
這是為什么?
可能是因為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曾在這天為國捐軀,投身汨羅江。雖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是給了我們鼓舞,我們要用無比熱鬧的排場來記念他。
我和媽媽來到賽龍舟現(xiàn)場,只聽見轟隆一聲炮響,賽龍舟的隊員們,各個鉚足了力氣向前劃。
不時發(fā)出“龍船呢,鼓響呀,劃啦劃一呀嚯......”的號子聲,鼓手們奮力打鼓,為自己的`隊友加油,鼓聲震耳欲聾,岸上的人喊聲更大,簡直快要把天空給掀翻了。
天色已暗,炮聲、鼓聲、號子聲、人群的呼喊聲也漸淡,沒有專門的領獎臺,甚至這都不能算得上真的比賽,但他們都這樣的熱愛龍舟,都還是開心得不得了,我們也忍不住為他們鼓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已經(jīng)在期待今年的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8
每年都是端午節(jié)。每個人都吃粽子,但是你知道我們?yōu)槭裁丛诙宋绻?jié)吃粽子嗎?請慢慢聽我說。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主張聯(lián)合其他國家抵抗野心勃勃的秦國。然而,楚懷王聽了壞人的惡言,拒絕聽從屈原的建議。他被騙入秦國,被關起來,最后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是反派惹的禍。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他沒有聽從屈原的明智建議,而是把他驅(qū)逐出了楚國。
胸懷大志,時時憂國憂民的屈原,由于國家的緊急狀態(tài),他無法救國,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終日郁郁不得志。他經(jīng)常獨自在河邊徘徊嘆息。一天,一個在河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么這么沮喪和沮喪。屈原嘆曰:“天下皆醉,我卻清醒,天下皆濁,我卻清醒!毙闹械倪駠u和無奈,在這兩句話里說得清清楚楚。沒過多久,這位沒有發(fā)揮出才華的詩人投河自殺了。
楚人知道這個消息后,都趕到河邊去找他們所愛的屈原,可是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尸體。為了不讓水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他們劃著龍舟,在河上敲鑼打鼓,希望把魚蝦趕走;我還用粽子把米包起來扔到河里喂魚蝦,希望屈原的身體不會受傷。
屈原在汨羅江的投資落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為了懷念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提醒執(zhí)政者,一定要能分清小人和忠臣說什么;因此,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都會舉行龍舟和餃子。我們就是這樣過端午節(jié)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慣。
我們都應該像屈原一樣努力學習,學習他的愛國和雪亮的精神!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9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后,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后,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吃。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0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這個熱鬧的節(jié)日里,人們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喝雄黃酒,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我們?nèi)铱倓訂T。媽媽早早地起來包粽子。奶奶急著去菜場買艾草,聽說艾草可以避邪。弟弟拿出一張紙,認真地畫著龍舟。爸爸則外出給爺爺買雄黃酒,喝了雄黃酒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出兩片泡好的粽葉,先把粽葉疊在一起,圍成一個“漏斗”形狀,再往里面放入糯米,中間放上兩塊肉,表面再覆蓋上糯米,最后把多余的粽葉扣下來包好,一個精美絕倫的粽子就包好了。
吃完香噴噴的粽子,我們又來到了東錢湖觀看賽龍舟。只見裁判一聲令下,龍頭上的人用力地敲著鼓,那氣勢足以讓人振奮。而船員們也跟著這氣勢一鼓作氣,奮力地往前劃。在一聲聲的'“吆喝”聲中,比賽圓滿成功,2號龍舟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節(jié)日!我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觀看了精彩的龍舟賽!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這時大家都包起了粽子,我們家也開始包粽子,應應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我照著外婆的樣子,手里拿著兩張長方形的粽葉,把它們折成一個漏斗狀,接著將糯米放在里面,可我放一點它漏一點,放一點漏一點。外婆笑著對我說:“你的漏斗可真漏,一定要把它包實!甭犃送馄诺脑,我把粽葉折得像一個尖尖的小漏斗一樣才罷休。我再一次把糯米放進粽葉里,終于不漏了,放好糯米我還在里面加了一顆甜蜜棗,然后我拿了一片粽葉把大口子封住,最后用一根線把粽子嚴嚴實實包住。我看看外婆包的粽子,像一個威武挺拔的.將軍,再看看我的粽子,像一個干癟的老太婆,這一兩秒就趴在地上開始睡覺了。
唉!包粽子太難了,還去超市買著吃方便!我心里默默想著。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2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人們要在這一天抱粽子,掛艾葉,在南方還有塞龍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山上拔艾葉,給我額雄黃,并給我講了關于楚國愛國詩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xiàn),后遭革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遠處,即沅、湘流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人們怕河里魚蝦吃到他的尸體,就抱粽子投在江里讓魚蝦吃,后來人們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3
早上6點起床,我和爸爸、媽媽匆忙吃過早飯,準備坐7點的大巴車去外地奶奶家過節(jié)。推開門,系著葫蘆的楓葉已經(jīng)插在了門框上。我邊下樓邊欣賞著各家各戶的葫蘆,有紅色的葫蘆、粉色搭黃色的葫蘆,還有綠色與白色搭成的白菜(百財),真是五顏六色,形狀各異!
坐在大巴車上,媽媽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它是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農(nóng)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nóng)歷以地支記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月,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shù)”,故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槌贼兆、賽龍舟、掛艾葉等,據(jù)說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大巴車開到了奶奶家附近的`早市,我們下了車。早市可真熱鬧啊!人來人往,人們都在采購過節(jié)的食品,爸爸和媽媽也買了魚、肉和蔬菜。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jīng)煮好了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奶奶和爸爸準備午飯,我和媽媽去超市買飲料。等我們回來時,姑姑和姑父也到了,姑姑買了櫻桃、葡萄、油桃等很多水果。桌子上已經(jīng)擺好了菜,有肘子肉、香腸、魷魚卷、豆角燉肉,還有黑龍江省盛產(chǎn)的“三花”和“五羅”名魚之一的銅羅魚,真豐盛呀!我們圍坐桌前,邊吃邊聊,我大口吃菜,最后吃了一個蜜棗粽子。人多吃飯也香,過節(jié)一家人團聚一起,真開心!
下午,爺爺問我:“這一陣兒都畫什么畫了?”我趕快把畫的《西游記》人物全集拿出來給爺爺看,爺爺稱贊我畫的唐僧、孫悟空等人物很像。我央求爺爺給我畫一個《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爺爺用鉛筆一筆一筆地畫著,十分鐘后一個栩栩如生的張飛躍然紙上。我大聲喊出來:“爺爺,您畫的和書上的一模一樣!”爺爺說:“畫人物時要細心觀察,輕輕勾畫,然后再加深,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比如人物的頭發(fā)和胡須要畫出一絲一絲的,還有衣服上應該畫出褶皺。”我點了點頭,記在了心里。爺爺還翻找出多年前收藏的國畫人物孫悟空和關羽畫像送給了我,讓我學習借鑒。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得坐車回家了。坐在大巴車上,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爺爺送給我的畫、教我的繪畫技巧,今天我又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非常有意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4
端午節(jié)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恩格貝。已經(jīng)是中午了。我們?nèi)ゾG洲餐廳吃飯,然后和導游阿姨一起去了首站博物館。導游阿姨講解的很好,我認真聽了一個日本爺爺在中國種樹的故事。
然后我們來到了第二站,綠色蔬菜種植園。我們先嘗嘗新鮮的蔬菜,然后去看看各種蔬菜。
然后我們來到了第三站,沙漠動物養(yǎng)殖區(qū),鴕鳥區(qū)。我和哥哥給鴕鳥買了些飼料。它一伸脖子我就害怕了。
然后我們來到第四站,來到一個大水庫。因為危險和不安全,孩子們不能下車,所以我們幾個孩子沒有下車。
來到第五站,胡莎湖。我們做了一艘快艇,然后開著一輛陌生的車來到了沙漠。那里有很多人。我厭倦了在沙丘上跑來跑去,就躺下埋腳。真的很有趣。突然媽媽說:“我們騎駱駝吧?”我說:“好的;”但是當我們下去的時候,很多人不得不騎駱駝。我們等啊等,可是車來了,我們沒等誰的駱駝,我只好傷心地走了。
晚上住在恩格貝,交了幾個好朋友。
第二天,我坐爸爸的車回了東升博的江海子鎮(zhèn)。我們來到了農(nóng)展館,然后是硬幣展廳、油坊、豆腐坊和蒙古包。我看到了很多奇怪的農(nóng)業(yè)機器和房子。
中午我們?nèi)チ颂K布爾ga草原的`蒙古包,吃了點飯,然后去了騎馬場。我哥哥和爺爺騎著一匹馬。騎馬的時候,我覺得很害怕,就像一匹馬跑上來把我扔了出去。不敢騎一次,讓爸爸拉馬,我又騎了一次。騎完馬,我和哥哥在秋千上蕩了一會兒,然后就來到了我爸爸車上哥哥的班級種的土豆的地方。我看到土豆苗長出來了!
第三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吃了粽子。在家休息,完成作業(yè)。
這三天真的很開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5
眾所周知,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里,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端午節(jié)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屈原為人正直,很受百姓愛戴,于是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jié)。
說起端午節(jié),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粽子啊,蒸籠泡好的糯米,在一片片蒼翠欲滴的竹葉包好,加些調(diào)料信心,先得往那顆顆飽滿的糯米粒中添上一顆甜棗,那可真是錦上添花。而包粽子更是要仔細熟練,但這包裹的這層裝飾物常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記得有一個笑話,一個中國人的外國朋友來中國旅游,恰逢端午節(jié),就送了一罐新鮮的粽子給那位朋友。過后那人隨口問起粽子的'味道如何?那外國人答道:粽子味道太好了,就是外面那層白菜煮的太硬了,好不容易才咽下去。包好之后,用紅細線捆好扎好袋,再丟進蒸籠的一蒸,霎時,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文香灼液的清香,迸濺到空氣中。
也有別的吃食在端午節(jié)里,汪曾祺先生曾經(jīng)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描述咸鴨蛋,用筷子頭一扎只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我垂涎三尺。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6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本驮趲滋烨埃宋绻(jié)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粽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xiāng)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jié)可以回到家鄉(xiāng),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jīng)開始做粽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著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著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粽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粽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伙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為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并不采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郁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shù)氐陌傩諡榱瞬蛔屒霍~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里喂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
聽完曾爺爺?shù)墓适拢兆右捕伎熳龊昧,開餐!等家里長輩們動筷之后,我便開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頤,碗里的粽子瞬間被清理干凈,此時我已經(jīng)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xiàn)在,我們什么時候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就像春節(jié)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jié)的粽子最香,因為那是中國的傳統(tǒng)。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粽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7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相傳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jié)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么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jù)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后,我們就出發(fā)去奶奶家過節(jié)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里,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只手握住不讓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吧萧兆永!”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就好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18
端午節(jié)是一個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成立的節(jié)日,在這天,人們通常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一早就起床了,媽媽對我說:“今天我們吃粽子!蔽蚁耄菏裁词囚兆?媽媽說:“粽子是用糯米和餡做成的,里面有豬肉、綠豆和紅豆!蔽易钕矚g的是綠豆,于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學包粽子嗎?”媽媽說可以,于是我便學起包粽子來了。首先把葉子打開,再把米放下去,然后把肉和紅豆放下去,最后用葉子包起來,粽子就這樣包好了。媽媽說:“粽子要用水煮四個小時才可以吃。”真想馬上可以吃我親手包的粽子。
下午,粽子終于煮熟了,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吃粽子的時候聽到黃楊河那邊傳來賽龍舟的'鑼鼓聲,還有為比賽的人打氣的加油聲,那場面肯定非常熱鬧!
端午節(jié)真有趣,既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也可以看龍舟賽,我真喜歡這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