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萬能素材20條
1、【我為什么登山】
英國一名著名的登山家這樣回答:“因為山在那里!睂τ诘巧郊襾碚f,山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召喚。把登山運動作為自己的崇高事業(yè),全力以赴。
人類不斷探險的精神是永恒的。正是由于人類的探險精神,人類才不斷進(jìn)步,才有今天的文明。許多人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獻(xiàn)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對后來者,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培育探險精神對于一個人、一個民族都有積極意義。一個具備探險精神的人,會不斷尋求新的征服目標(biāo),不斷尋求人生的新境界和高度;相反,一個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探險精神,就不會有什么前途。
2、【南極探險中悲壯的一幕】
19XX年,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幾乎同時開始了對南極的征服,當(dāng)阿蒙森勝利班師后五個星期,斯科特才到達(dá)南極。雖然斯科特在向南極的進(jìn)軍中他已經(jīng)知道了阿蒙森的勝利,但他并沒有因為自己將成為失敗者而停止前進(jìn)。在返回時因遇上南極早到的冬季被圍困在冰雪之中,好友奧茨凍壞了雙腳,行動艱難,為了不拖累大家,夜里獨自走出帳篷,消失在暴風(fēng)雪中。最后僅存的三位探險家體力嚴(yán)重透支,食物短缺,燃料不足,無情的暴風(fēng)雪讓他們在又凍又餓又累中活活死去。臨死前,斯科特還在寫他的探險日記,他們至死都沒有拋棄所搜集到的35磅巖石標(biāo)本。茨威格曾贊道:“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失敗中產(chǎn)生攀登無限高峰的意志。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3、【荊棘鳥的傳說】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jìn)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
4、【胡楊樹】
在內(nèi)蒙古地區(qū)有一種叫做胡楊的樹木,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生,二百年枯榮;死,二百年不倒;倒,二百年不朽
5、【每條魚都在乎】
暴風(fēng)雨過后,有許多被卷上岸的小魚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無法回到大海。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將小魚撈起,并使勁扔進(jìn)大海。路過的人忍不住說:“孩子,這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薄拔抑,”男孩回答!澳悄銥槭裁催要扔?誰在乎呢?”“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在乎!”
6、【給痛苦一個去處,而不是給生命一個歸處】
最近,中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xué)家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我國,自殺已成為15到34歲人群的第一大死因
朋友說:我存在,并不僅僅意味著我活著,而應(yīng)擁有生命質(zhì)量;如果失去了生命質(zhì)量,我選擇死,就像安樂死一樣,是一種值得尊重的結(jié)束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我同意她的看法,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種選擇死亡的方式是基于嚴(yán)肅的思考并能給生命帶來升華,至少,它是對生命尊嚴(yán)的一種維護(hù)。我討厭那種遇到些許壓力就結(jié)束生命,這是逃避。更有甚者,以自殺作為要挾手段。這種人了結(jié)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帶給他們的痛苦。
挫折和憤怒是一種痛苦。結(jié)束它的最好方式是給痛苦一個去處,而不是給生命一個歸處。
7、【死于誰手】
江西萍鄉(xiāng)的煙花作坊爆炸、焦作歌舞廳大火。四川合川沉船、武漢客機失事、多佛爾偷渡客慘死、江門煙花廠爆炸。
河北霸州派出所長杜書貴當(dāng)街掏出槍殺人還未終審,河南禹州的公安指導(dǎo)員劉德周又開槍殺死三人而后逃竄。
9·11事件中紐約世界貿(mào)易中心兩幢摩天大樓成為一片廢墟,阿富汗人家的墻壁上布滿了像篩子眼一樣密集的彈洞,還有杰寧難民營散發(fā)惡臭的一具具腐尸。
8、【生命有價】
姚麗,建行大慶分行的一名女營業(yè)員,面對手持兇器的兩名歹徒,在報警無效的情況下,為避免被搶去更多的款額,被迫向歹徒交出了一萬多元錢。雖然事后她立即主動補交了這筆錢,單位還是對她實行了“雙開”,開除黨籍和公職,該行說得分明:“姚麗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在關(guān)鍵時刻應(yīng)毫不猶豫地奉獻(xiàn)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弊詈,經(jīng)過仲裁委裁決和法院判決,在輿論壓力下,單位總算開恩為:開除黨籍、記大過、賠償損失。
生命有價,最終自然演變成生命無價而不值分文,在各種各樣美妙的旗幟下,肆意踐踏甚至扼殺生命。生命有價,骨子里反映的是一種漠視乃至無視生命的意識。
9、【不殘鳥雀】
蘇軾年少時,他的母親不讓兒童婢仆捕取鳥雀,因此,鳥也不怕人。幾年間鳥雀筑巢在低枝,人可以低頭看到巢中的雛鳥。又有四、五百只珍異的桐花鳳鳥翔集其間。有人說鳥雀筑巢去人太遠(yuǎn),就會招致蛇鼠老鷹的掠殺;人既不殺,自然接近人了。善待生命,能夠取得異類的信任。
10、【墓志銘也是文化】
沈從文的墓沒有氣派的墓道、遮風(fēng)檔雨的墓亭,也沒有墳包。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一大塊不規(guī)則的五彩石頭,矗立在雜草叢生的地上。只見石頭正面是沈從文自己手跡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备袅耸畞砻椎耐量采,是大畫家黃永玉的題詞:“一個戰(zhàn)士不是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
11、【人性的光芒】
在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zhèn)一座史前時期的房址內(nèi),考古工作者新近發(fā)現(xiàn)了聚集著的`14位死者,房址西南部死在一起的5人,其中有一年長者似用雙手護(hù)衛(wèi)著身下的4人;東墻壁下的一對母子,母親倚墻跪坐在地上,右手撐地,左手將一嬰兒摟抱于懷中,臉頰緊貼在嬰兒頭頂上。
12、【梭倫為何哭泣】
一位腐儒看見梭倫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說:“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這位圣者回答說:“就是因為不能挽回什么!
13、【瑯玡柳】
桓溫北征時,經(jīng)過金城,見到以前自己擔(dān)任瑯玡太守時所種的柳樹,都已長到十圍粗,感慨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
14、【注解生命的文本】
再平常的生命也包含著一個最重大的懸念:死亡。死亡永遠(yuǎn)與生命同在,沒有死亡的虛無,就沒有生命的豐盈。死亡使人世間平淡無奇的一切顯得如此珍貴、如此神圣、如此優(yōu)美。站在死亡的邊緣,我們往往會更加眷戀生命,渴望生活。緊張與焦灼,幸福與憂傷,透徹與癡迷,恍惚與清醒,懷念與遙想,豐富的體驗,奔流的思緒在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之間盤旋,生命中的此時此刻是那么獨特,那么無法逃避,那么驚心動魄!
雨果在遺書中寫到:“上帝、靈魂、責(zé)任,這三個概念對于一個人足夠了。我抱著這個信念生活過,我也要抱著這個信念去死。真理、光明、正義、良心,這就是上帝!迸nD的遺言非常簡潔,他對自己的最終評價是在浩瀚的真理之海面前拾到幾枚貝殼的孩子。愛因斯坦不希望把自己的辦公室變成人們朝圣的紀(jì)念館,“除了我的科學(xué)理想和社會理想,我的一切都將隨著我一起死去”。但丁的臨終遺言只有一句話:“轉(zhuǎn)動太陽和地球的是愛”。
生命的魅力在于不斷地超越自我,從痛苦和不幸中分娩出思想,從創(chuàng)造和超越中享受生命的力量,生命敢于承受苦難和悲劇,生命便掙脫了自身的局限
15、【歌德之死】
歌德患有死亡恐怖癥,他總是避免談“死”這個詞,他不能看殯葬事宜,如果有靈車從他家門前經(jīng)過,他就會發(fā)怒。然而,他自己倒不怕死。一個春天的傍晚,他與愛克曼同看落日,對朋友說:“人活到75歲有時不免想到死亡。我想到死亡時心里倒非常平靜,因為我相信我們的生命是不可毀滅的,會在來世延續(xù)下去。生命就像太陽一樣,我們以為看見它消失了,但事實上,它并沒有消失,它仍在放射光芒!
在咽氣以前,他叫道:“光明??再多一點光明!”最后,他緊緊抓住兒媳奧蒂莉厄的手不放,呼吸微弱地說:“不,小女人,就讓我再撫摸一會兒你這只溫柔的小手吧!”
16、【契訶夫最后的話】
契訶夫去黑林山的目的本想尋求身體的康復(fù),結(jié)果卻找到了死亡。施沃勒大夫讓人把香檳送上樓來,契訶夫接過遞給他的酒杯,轉(zhuǎn)向他的妻子奧爾加:“我已很久沒有喝香檳了。”他慢慢喝光杯里的酒,然后躺下,平靜地死去
17、【盧梭談死】
有一次,狄德羅到蒙莫朗西去看望盧梭,后者指著一個池塘說:“這就是我一再想跳進(jìn)去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地方!”“你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狄德羅問“我把手伸進(jìn)水里,但是我感到它太涼了!”他回答說
18、【“那邊真美”】
1931年8月始,愛迪生生命垂危。臨終前,他曾清醒過一會兒!澳沁呎婷!”他說。
19、【金圣嘆的悲傷】
金圣嘆童年時在井邊玩耍,隨手將一顆石子扔進(jìn)了井里,回到家里號啕大哭起來,大人問他原因,他說:有顆石子被丟進(jìn)井里,想到它再也出不來了,所以痛哭。
他的絕筆詩:“衙鼓催人急,西山日已斜,黃泉無旅館,今夜是宿誰家?”
臨刑前說:“殺頭有如風(fēng)吹帽!
20、【伊壁鳩魯《關(guān)于死亡》】
你要習(xí)慣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事,因為一切善惡吉兇都在感覺中,而死亡不過是感覺的喪失。因為這個緣故,正確地認(rèn)識到死亡與我們無干,便使我們對于人生有死這件事愉快起來,這種認(rèn)識并不是給人生增加上無盡的時間,而是把我們從對于死亡的渴望中解放出來。一個人如果正確地了解到終止生存并沒有什么可怕,對于他而言,活著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一切罪惡中最可怕的——死亡——對于我們是無足輕重的,因為當(dāng)我們存在時,死亡對于我們還沒有來;而當(dāng)死亡時,我們已不存在了。
【高考作文萬能素材20條】相關(guān)文章:
高考作文萬能素材10-19
高考作文萬能素材集錦10-11
高考作文萬能素材人物例子08-22
高考作文素材:萬能議論文素材精選07-25
2017高考作文萬能素材:關(guān)于道德的作文素材06-05
關(guān)于高考作文的萬能素材大全01-29
高考作文議論文的萬能素材01-26
高考作文萬能好段落及素材例子積累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