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美德的哲理故事
美德是一種風,溫暖而輕柔,可以讓我們生命中的微笑時時綻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美德的話題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美德的哲理故事一
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我們。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yǎng)的民族,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xiàn)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xiàn)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舉!彼允紫纫晟苽人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jīng)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fā)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美德的哲理故事二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
美德即是道德,而道德或美德都是發(fā)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的重要開端。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不僅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 然的態(tài)度,調(diào)節(jié)自身的行為。環(huán)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于而不貽禍于子孫后代 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fā),開發(fā)自然資源,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維持生態(tài)平衡,積極治理 和防止對自然環(huán)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沒有美德,就沒有文明。
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tài),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yǎng)便得到完善。
[描寫美德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1.美德哲理故事
2.關于做事的哲理故事3則(短篇哲理故事)
3.笑話中的哲理故事
4.哲理故事300字
5.哲理故事4則
6.民間哲理故事
7.哲理故事有哪些
8.哲理故事3篇
9.簡單道理_哲理故事
10.希望在前_哲理故事
【描寫美德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美德故事作文03-31
描寫美德作文02-28
我身邊的美德故事作文02-10
傳統(tǒng)美德故事作文12-22
美德故事作文400字02-25
謙虛哲理故事12-31
吵架的哲理故事12-15
勵志哲理故事06-24
經(jīng)典勵志哲理故事10-08
幽默哲理故事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