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著長城,不禁驚嘆與它的藝術(shù)建筑,更驚嘆于它忠心不悔地守衛(wèi)了中華國土數(shù)千年的堅強毅力。萬里長城,相信他不止能在中華國土上綿延萬里,可以在那條歷史長河上綿延萬里,還可以在每一位華夏兒女的心中綿延萬里!
范文1
長城,是我向往已久的去處。暑假里,我終于如愿以常的領(lǐng)略到中華民族古老的長城風(fēng)光。但似乎,登上長城的我心情沉重了許多。
八達嶺聳立在北京西郊,遠望群山起伏連綿,近看山嶺陡峭險峻,還有滿山遍野的綠。淺綠、翠綠、濃綠、墨綠,層層疊疊,向天邊蔓延。在綠色的海洋中,長城顯得尤為突出。它猶如一條輝黃色的巨龍,盤繞在峰巒之間,只是毫無生機,太過蒼涼,太過悲切。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誰還會記得,這里曾經(jīng)烽煙四起、戰(zhàn)火連天,飲馬長風(fēng)、烈酒悲歌。多少守衛(wèi)它的勇士長眠于此,一抔黃土相伴,往事俱矣。歲月帶走了無數(shù)沉痛的嘆息,只剩下它,見證著血與淚、煙與火的過去,還有那誰也不知道的未來。
誰還會記得,這片土地下埋葬著多少具白骨,鮮血浸透了這殘垣斷壁。如同埃及的金字塔,古羅馬的角斗場。它們是世界的文明,也是人民的不幸。用生命筑壘而成的輝煌,太過奢侈,任何人不敢褻瀆。
如今,歷史的畫卷已經(jīng)翻過,長城也不再肩負神圣的使命。靜謐的匍匐在大地的角落,任風(fēng)吹雨打、冰雪霜華,沉寂了,永遠的沉寂了。一天又一天,無數(shù)游人在它的身軀上踏過,清晰地腳步聲將它的最后一絲自尊毀滅。原來現(xiàn)在它存在的價值,只是供人觀賞。
我站在長城上,極目遠眺,望向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仿佛又看到當(dāng)年,蘇武牧羊,昭君出塞,成吉思汗從漠北出發(fā),征服歐亞大陸。毋庸置疑,長城厚重的歷史和歲月孓遺的風(fēng)云,是它本質(zhì)的驕傲,也是它的悲哀。風(fēng)蕭蕭,是誰在低聲哭泣,又是為誰在哭泣。憂傷的氣氛在周圍蔓延,萬里長城也悄悄嘆息。一切都像一場夢,夢醒后,還是一個人獨自面對。
萬里長城,我為你悲歌天下……
范文2
中國有許多長城,比如,八達嶺長城、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古北口長城。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八達嶺長城,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全長約有6700公里。它的修建一直持續(xù)了兩千多年,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修建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的長度加起來,總長度超過了5萬公里; 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建一個1米厚、5米高的大墻,這道墻可以環(huán)繞地球一周。
暑假里,媽媽就帶我去了一趟八達嶺長城。一到了長城下,我就拉著媽媽往城樓上跑,從城樓上往遠處看,長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像是一條巨龍。它就像有生命一樣,正在奔騰著,雄偉而又瀟灑,莊嚴(yán)而又矯健。遠望長城內(nèi)外,林木聳翠、紫煙籠罩。
媽媽見我看得那么入迷,就告訴我說:“戰(zhàn)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敵軍,開始營建長城,隨后,齊、燕、魏、趙、秦等國家也因為相同的目的開始修筑自己的長城。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稱為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看到的主要是明朝建造的長城。”
“秦始皇為了修筑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漢代繼續(xù)對長城進行修建,建造起了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古代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御韃靼、瓦刺族的侵?jǐn)_,從沒有間斷過長城的修建,經(jīng)過20次大規(guī)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條西起甘肅東到遼東,全長6350公里的圍墻。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長城。”
不知不覺地,天色已晚。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建筑物,要想修成有多難啊!況且還是在古代,能建成,是一個奇跡,但這也表示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使外國人不敢小看中國。
范文3
第一次接觸長城,是在課本上,圖片中的長城,蜿蜒連綿,如同一條巨龍,龐繞在群山之顛,橫貫于黃河南北。從那時起,我便對長城,有了一種說無法言喻的喜愛。
從電腦上,我慢慢了解了長城:長城修筑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新七大奇跡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中名列第一,也是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人類文明產(chǎn)物。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于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可真是天文數(shù)字!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F(xiàn)在我國新疆、 甘肅、 寧夏、 陜西、 內(nèi)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qū)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其中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guān),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jīng)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guī)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shù)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的智慧的結(jié)晶,中國古代文明的杰作。長城總長達10萬里,僅明代長城從渤海灣頭的山海關(guān)起經(jīng)華北的燕山、太行山、云中山,越過西北的黃土高原和賀蘭山,到新疆和甘肅交界的嘉峪關(guān),也有1萬多里。長城鋼鐵般的身驅(qū),坐在花崗巖般的寶座上,偉踞東方,巋然不動。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古代名城,能與之相媲美 。長城的威武雄姿和氣魄,即便特洛伊、羅馬、亞歷山大等世界名城,也不能與之相比。
長城,閱歷了無數(shù)悲歡離合,威武雄壯的場面:蘇武牧羊,昭君郡出塞,漢高祖白登之圍,成吉思汗從漠北出發(fā),征服歐亞大陸。
我對長城的喜愛,也只有萬立豐的《臨江仙。登八達嶺長城》可以體現(xiàn)了:
不上長城非好漢,豈辭坡陡梯環(huán)?
山河表里燦斑斑。千秋遺勝跡,萬國發(fā)驚嘆。
大隧車穿南北貫,翩躚鳳舞龍蟠,建成高速坦途寬。
秋高氣爽,四野有奇觀。